楊運洲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在我的心靈深處,難以忘懷的就是家鄉的那山、那水,給我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那些瑣碎的記憶是我生活的源頭,是我心靈永駐的驛站。那山,雄偉秀麗,三山連綿,是我童年、少年的樂園;那水,清澈見底,流水潺潺,帶走我的童年、少年。
那 山
那山,就是我們家鄉東海縣平明鎮西山根的青龍山。在我的心目中,它不是一般的山,她似乎很神聖,雖高不過泰山,美不過黃山,但在我的心靈深處,她是巍峨而壯麗的,因為那是我生於斯、長於斯的大山。她是曾與我朝夕相處的地方,與我有著很深的感情,好像與我有心靈的對話。
一提起青龍山,腦海中就似高山流水,思緒也隨流水延伸,勾起了我諸多美好的回憶。
要說那山,那確實是一方百姓得天獨厚的寶地,山中的野果是穿梭於山間農人的囊中之物,也是解渴、充飢的天賜之果,山中的蘑菇、雞冠皮、螞蚱菜、野槐花等都是農人的美味佳餚;山中的野山藥、血參、野枸杞等都是農人們的日常藥材,有個頭痛腦熱、身體不小心磕破損傷,山中臨時就能採集藥材,土法治療。
山中的苦菜、萋萋芽等都是牲畜喜歡吃的東西;山中的野蒜、薺菜等野菜是農人們涼拌和包餃子的鮮美食材;山中茂密的野草、柴禾則是一方百姓日常煮飯的柴草,有了它老百姓就不會忍飢挨餓;山中的野雞野兔以及鳥類是引誘農人們追逐的對象,有的農人常常在茶餘飯後津津樂道追捕鳥類的經過,說者眉飛色舞,聽者如臨其境。山中的金剛石、花石(水晶石)是我們孩童時代雨後撿拾的珍貴寶物。
山中的風景秀麗多姿,則是農人們閒暇之餘攀爬取樂、登高望遠的棲息地。
青龍山與離其約10公裡的東南側虎山,中間有個山坳遙遙相望。青龍山的頂峰左側八角井有著令人神往的傳說,不時有遊客在此駐足觀賞。
在山正南側約3公裡處有一個200平方見方的一個坑塘,聽那些上了歲數的老人說,當年日本鬼子在那裡挖了很多雲母(非常薄的六方形的片狀透明晶形)。
在其東南角約2公裡的山坳裡,有神奇有趣的石門、楊二郎筷子、石凳等秀美的古蹟,農人忙裡偷閒兩三人會聚此下個 「六周」棋相互博弈。三到四米寬的小路,曲徑通幽,連接著山裡山外,路旁泉水叮咚,不時有人掬路邊流淌的溪水解渴,東西走向的山澗冬暖夏涼,空氣清新,就像一個「天然氧吧」,是一個非常愜意的歇腳地方。
離青龍山的東北角約5公裡處的紅土山,傳說是楊二郎擔著青龍山和虎山累得吐了血,現如今,山下地面三四十米全部是紅土,紅土下面藏著晶瑩剔透的水晶,一度時間引得人們挖掘,一些人發了筆小財,現在政府已經禁止開採了。在我童年的記憶裡,那山上留下了我堅實的腳印,也留下了我少年的夢想。
家鄉的青龍山,給我過去的歲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給我現在的歲月產生了豐富的想像,給我今後的歲月增添了美好的嚮往,它始終寄託著我的無限情思,產生了美好的遐想。
那 水
那水,在我的心目中,它也不是普通的水,那是東海縣人民用勤勞雙手挖出的一個人工湖水,可以與杭州西湖相媲美的西雙湖湖水。
兩湖南北而居,一橋橫跨東西,又處於縣城西面,故名西雙湖。西雙湖是國家4A級景區,坐落在東海縣城西部水晶城旁邊,走一段路程,就能看到一座直立於天地間巨大的雕像。這座雕像手握水晶球,背上長著一對聖潔的翅膀,面帶微笑……這無疑是一座和藹、神聖的天使雕像,遠遠望去,真有種天使悄然降世的感覺。
告別天使,繼續前行,前面是寬闊的廣場,很多孩子在那蹦蹦跳跳,在那盡情地奔跑,而大人們則是在激烈奔放的音樂中扭著廣場舞,引得一群撒歡而去的小孩子又折了回來,什麼都不懂得和大人一起跳。經過廣場,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水域。
立足橋上,上面有一座座拱形石橋,上面雕刻了許多精美的花紋均勻地刻在橋上。看著清清涼涼的泉水從洞中湧出,果然是「為有泉頭活水來」啊!好像清晰可見魚蝦穿梭於水草之間。
繼續往前走,陸陸續續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噴泉,不一會,就能看到噴泉的「大本營」了。周圍有許多木椅,在那乘涼或許是最好的。形態各異的噴泉會隨著音樂的變化噴出,那場景不得不令人感嘆,震撼人心。
沿著石路走,就能看到那座巨大的十七孔拱橋。一踏上去,就不得不因地吸收力而彎腰,費力向上前行,當走到中間時,也就是橋最高的地方,所有的地吸引力全部消失,向遠處眺望,西雙湖的景色盡收眼底,真是「一覽眾山小」。
橋上有很多可愛的獅子頭,它們張著血盆大口向路人示威,好像在說:「我餓了,有吃的嗎?」橋下則上如銀鏡一般的水,波光粼粼。水面在陽光的照耀下發出無比奪目的光芒,好像下面藏了什麼寶藏,等別人去挖掘。
蕩漾的碧波泛起了輕微的漣漪,好像有一隻蜻蜓在點水呢!河畔一叢叢青草青翠欲滴,一片片花朵含苞欲放,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清香,這樣的美景仿佛一幅畫卷,而我則是沉醉在這美不勝收的畫卷裡的一草一木。
走在兩湖之間,可觀水晶塔、景觀橋、十裡荷香、雙湖夕照,還有東海情懷、植物園、中堤景觀帶、南湖碼頭、落雁湖、七星潭溼地等20多處景觀。
晚上,這座拱橋下的湖水不再像白天那樣一碧如洗,而是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隱藏在橋上的彩燈在黑暗中,綻放出不一樣的光芒。整座橋像是被賦予了魔力,變成一座五彩斑斕的「彩虹橋」,這好像是經歷過大自然近萬年鬼斧神工而鍛造出來的奇蹟!湖水五彩斑斕的,把整座橋的魅力與風採完完全全地倒映出來,站在遠處也能欣賞到那美麗的景色。
東海一些攝影大咖還將夜景製成視頻、抖音,被人們在朋友圈廣為轉發,微博點讚達數十萬。出生於東海的著名散文大家朱自清筆下的《春》《匆匆》《背影》,無不受家鄉的美麗所動容,似乎也有西雙湖的影子,東海籍版畫大師彥涵如在世一定會有為西雙湖創作一幅版畫的衝動。
西雙湖的水是家鄉發展的源泉,給父老鄉親帶來了實惠,帶來了方便,以前她是全縣老百姓的飲用水的主要來源,現在東海縣在不斷地開發,裡面有全國僅有的百合溼地公園,每逢夏天上百萬株百合競相綻放,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觀賞天鵝駐足戲水的美景。
想起了家鄉那水,我總是發自內心地在企盼、等待著,我夢中索繞的那種生命之水給家鄉人民帶來更多的實惠和歡樂,造福於代代後人,讓那潺潺的流水始終唱出幸福歡樂的歌……
「務實、包容、創新、開拓」的東海人民不就是山中的神仙、水裡的龍王嗎?那山留給我永恆的記憶,那水留給我更多的欣慰。不管我身在何方,家鄉的青龍山,家鄉的西雙湖,都會駐留在我的內心深處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