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仙山——源於仙山蓬萊,秦始皇或漢武帝造就——蓬萊

2020-12-13 青石巷主人

【開篇語】自幼長在孔孟之鄉,雖不才亦多受傳統文化之影響,一向喜歡探究歷史,追溯既往。一直以來,對地名頗感興趣,充滿好奇——為何金鄉並無金礦,濟南、濟寧、濟陽得名的濟水消失去了哪裡,而魚臺、嘉祥又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凡此種種,都讓我浮想聯翩,於是我決定去探究這些地名的由來,以及這名字背後隱藏的歷史,還有,關於這裡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蓬萊地圖

【地名由來】

蓬萊作為地名有兩種含義,一是傳說中的神山蓬萊山,一是現實中的山東蓬萊。

蓬萊山乃是傳說中的地名,具體位置並不可考,成書於戰國時代的《山海經.海內北經》中就有"蓬萊山在海中"之句;《列子.湯問》亦有"渤海之東有五山焉;一日岱興,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的記載。

蓬萊作為現實中的地名有兩種說法,傳說和秦始皇相關,信史則和漢武帝相關。

秦始皇

秦始皇之傳說版

蓬萊島之名源於中國古代民間傳說,相傳為命名,"蓬萊"者,"蓬草蒿萊"也,也就是島上蓬草叢生的意思。

在中國民間傳說中,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島上幾乎所有東西都是白色,仙境一般,宮闕是用黃金白銀做的,珠釺之樹到處都是,果實都很好吃,吃了能長生不老。

統一六國後,為求大秦江山永固、個人長生不老,派使者慕名來到這裡尋找神山,求長生不死藥。他站在海邊,眺望大海,只見海天盡頭有一片紅光浮動,便問隨駕的方士那是什麼,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島。"

大喜,又問仙島叫什麼名。方士一時無法應答,忽見海中有水草漂浮,靈機一動,使以草名"蓬萊"做了回答。這便是蓬萊島的由來。

漢武帝

漢武帝之信史版

"蓬萊"作為地名(而不是仙山名),最早有文字可考的見於唐代杜佑的《通典》:"漢武帝於此望海中蓬萊山,因築城以為名。"

漢武帝確曾於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東巡至蓬萊,說他望神山不遇,築一座小城命名為"蓬萊",聊以自慰。

個人採信漢武帝的信史版本,原因有兩點。

1.至今未見漢代以前的典籍中有"蓬萊"作為地名出現的;

2.據清代《蓬萊縣誌》載,蓬萊舊城鼓樓(址在今畫河橋西50米處)的前身,為古城東門,名"望仙",為漢武帝登臨望海處。

蓬萊風光

蓬萊是山東省,由代管。位於山東省東北部、煙臺市境北部,北臨、。轄區陸域面積1007平方公裡,總人口41萬人(2018年)。截止到2018年蓬萊市蓬萊市轄5個街道、6個鎮和1處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處國家農業科技園區、1處省級經濟開發區。蓬萊為地,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年均氣溫11.9℃,年均606.2毫米。境內有、鐵、鉛、鋅、大理石、石灰石、氟石、花崗石等。盛產優質蘋果。是全國花生生產基地市之一。

蓬萊風光

蓬萊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歷代100餘處。建於宋嘉佑六年(1061)的和建於宋慶曆二年(1042)的蓬萊水城,均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故裡、、海洋極地世界、、艾山國家級森林、西苑動物園等旅遊。

【尋歡蓬萊】

蓬萊一詞解讀

蓬萊仙山

古代傳說中的神山名。亦常泛指仙境。

《史記·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宋陳師道《晁無咎張文潛見過》詩:"功名付公等,歸路在蓬萊。"明王錂《春蕪記·說劍》:"他本蓬萊仙種,偶然寄跡人間。"

蓬蒿草萊。借指草野。《後漢書·文苑傳下·邊讓》:"舉英奇於仄陋,拔髦秀於蓬萊。"

《後漢書·竇章傳》:"是時學者稱東觀為老氏臧室,道家蓬萊山。"後因以指秘閣。

唐楊炯《登秘書省閣詩序》:"周王群玉之山,漢帝蓬萊之室。"宋曾鞏《送鄭州邵資政》詩:"雋遊追幙府,高步集蓬

【歷史沿革】

蓬萊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聚居。

漢元光二年(前133),漢武帝東巡,"於此望海中,因築城以為名"。

唐貞觀八年(634),始置蓬萊鎮。

唐神龍三年(707),治所移蓬萊,蓬萊遂升鎮為縣。

明洪武九年(1376),登州升。

清代襲之。

由唐至清的1100多年間,蓬萊一直為膠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部分圖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蓬萊仙山與蓬萊閣
    蓬萊山在渤海中,其實是由三座山組成,包括蓬萊、方丈、瀛洲三座。因後世流傳的仙話往往多稱蓬萊,因此蓬萊就成了「仙山」的代稱。《海內十洲記》分別敘及三神山,說蓬萊周圍環繞著黑色的海水,即使無風也會碧波萬丈,凡人無法靠近;方丈島上專門聚居著群龍,有金玉琉璃的宮殿;瀛洲島上生長著靈芝仙草。
  • 蓬萊仙山究竟在哪?為啥秦始皇找不到?原來答案就在上古神話中!
    (清閒老道·上古神話·第53期)一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道出了一派明月隨海潮湧生的壯觀景象。自古以來,波瀾壯闊、浩瀚無垠的大海帶給人類無盡的想像。於是在上古神話裡,關於大海的描述也變得比比皆是。
  • 長島,蓬萊外海的「海上仙山」
    白居易曾賦詩曰: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不知道他說的是那裡,但蓬萊外海7公裡處的長島,終日在海霧裡若隱若現,我以為「蓬萊仙境」外的這樣一個島,那就是白居易所說的「仙山」了。因此,一到蓬萊,我們就急著趕赴「仙山」了。圖為駛離蓬萊的輪渡,航跡所指,就是長島了。
  • 蓬萊的得名有些草率?山東歷史系大學生探尋老家蓬萊仙境之正解篇
    1.仙山篇:世人的蓬萊印象世人之於蓬萊,大概多如《史記·孔子世家》所言:「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仙山。求丹問藥、海上仙境更是為其裹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跟隨古人的足跡,一起慢鏡頭回放能讓方士貴胄終其一生尋找的蓬萊到底為何等模樣。
  • 蓬萊仙山碧水兩日遊
    四、具體行程:約23號1點多到達蓬萊,先入住提前定好的賓館,稍事休息後更換泳衣,去蓬萊閣下的海水浴場暢遊。第二天早餐後根據個人愛好遊覽蓬萊閣、海洋極地世界、八仙過海處、三仙山等景點,也可以坐船去長島。下午兩點返程。五、注意事項1、請自備泳衣。2、請自備兩個午餐。
  • 《齊魯青未了》—仙山蓬萊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今來海上升高望,不到蓬萊不是仙。」蓬萊,自古就是傳說中的神仙居所,海市蜃樓更為蓬萊披上了五彩斑斕的面紗。我曾幾次漫遊齊魯大地,但均未到過蓬萊,所以也就凡夫俗子的苟活至今。 龍口南山距蓬萊坐公交車的車程一個小時,如果此次不去真就是有生遺憾了,再來恐怕過了成仙的年齡。所以,早5點多,我和朋友一行3人,坐公路中巴車就去了蓬萊。 進入景區大門,沿著港灣前行,首先看到的是《備倭都司府》。
  • 「蓬萊」名字後的3個你不知道的古老傳說
    」秦始皇大喜,又問仙島叫什麼名。方士一時無法應答,忽見海中有水草漂浮,靈機一動,便以草名「蓬萊」做了回答。「蓬萊」者,「蓬草蒿萊」也。據說,蓬萊這個仙山名就是這樣來的。2.《山海經》記載實際上,早在秦始皇之前,「蓬萊」作為海上仙山的名字就已經傳開了。
  • 作為傳說中神仙飛來飛去的海上仙山,蓬萊島到底有人去過嗎?
    蓬萊是海上仙山,《山海經·海內北經》載:「蓬萊山在海中,大人之市在海中」,這是一座介於真實和想像之間的山(島)。傳說蓬萊位於渤海之中,望之如雲,明刊本的《山海經》將蓬萊畫作懸浮在海面上空的樓閣,由一簇祥雲託舉著,這是仙人宮室,皆以金玉為之,鳥獸也都是白色的。
  • 蓬萊是怎麼一步步走入仙境的?
    也就是說,蓬萊原是漂浮於無底之海上的仙山,後來禺強派了三隻巨鰲背負著才使其穩固。《史記·封禪書》也云:「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突然見水中海草隨波飄動,靈機一動,就答道:「那叫蓬萊。」然後就有了徐福東渡的事。作為和秦始皇一樣雄才大略的皇帝,漢武帝繼承了秦始皇尋仙的意志。公元133年漢武帝東巡至渤海邊,望神山不遇,築一座小城命名為「蓬萊」。
  • 臺北故宮舉辦「何處是蓬萊——仙山圖特展」 「仙境飄渺」「別有...
    近日,臺北故宮舉辦了獨具特色的展覽:「何處是蓬萊——仙山圖特展」。展覽精選數十幅宋元明清時期以仙山為題材的繪畫,分「仙境飄渺」、「別有洞天」、「修行採藥·遇仙升仙」三個單元展出。謝田本次特展所展出的畫作中,有瑰奇變幻的仙山樓閣,有隱於山林中的洞天福地,也有民間傳說中的崑崙、蓬萊、方壺、瀛洲等仙境。這些畫作,營造出「仙氣縹緲」的獨特氛圍,這也為炎炎夏日,帶來了一股清涼的「仙氣」。除了仙山和仙境,還有不少繪畫講述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成仙」的故事,在一片清幽的意境中,呈現出超凡脫俗之感。宗教是古代藝術史上最常見的主題,中外皆是如此。
  • 蓬萊仙島傳說了兩千多年,從秦始皇開始就在尋找,至今毫無下落!
    蓬萊仙島傳說了兩千多年,從秦始皇開始就在尋找,至今毫無下落!自從秦始皇滅了六國,以極其強悍的執行力把高瞻遠矚的治國方略普及天下,在秦始皇看來,塵世間已經沒有任何對他具備誘惑力的事物了。終於,秦始皇找到了自己後半生夢寐以求的那個夢想,這就是長生不死。當聽說在遼闊的東海,有一座叫做蓬萊的仙山,上面的所有物種全是天地間靈氣聚集而成,吃一口就可以獲得長生。而後來的徐福也是奉命出海去尋找蓬萊仙島,以拿到仙丹,但是卻一去不復返。那麼這個蓬萊仙島到底在那呢?
  • 海上有仙山,人間蓬萊閣!八仙入海口,長生不老夢
    時間回到公元前3世紀,中國的統治者秦始皇,孜孜不倦地想要長生不老,不斷的派人出去尋訪仙山,就這樣聽說山東的海邊生產一種長生不老的藥物,而且還有神仙出沒。於是他下令讓一個叫徐福的人,帶領著很多童男童女前往尋找神藥。當然,結果可想而知,從此消失在茫茫大海,始皇帝也沒等來他的長生藥。
  • 定格歷史的蓬萊景區 百餘家旅行社探訪蓬萊
    蓬萊是山東歷史文化名城。有歷代名勝古蹟100餘處。建於宋嘉佑六年(1061)的蓬萊閣和建於宋慶曆二年(1042)的蓬萊水城,均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戚繼光故裡、三仙山、蓬萊海洋極地世界、蓬萊艾山國家公園、蓬萊歐樂堡景區等旅遊景點。
  • 蓬萊風光,廣為流傳的「八仙過海」神話傳說,便源於此
    蓬萊閣景區位於膠東半島最北端,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現有蓬萊閣、戚繼光故裡、蓬萊水城等20餘處景點,每年吸引著數以百萬計的遊客來此觀光旅遊。蓬萊閣景區素有「人間仙境」之稱,傳說蓬萊、方丈、瀛州是海中的三座仙山為神仙居住之所,亦是秦始皇東尋求藥、漢武帝御駕訪仙之地。
  • 膠東文化:亦真亦幻話蓬萊 膠東半島一顆璀璨明珠
    而說起它的由來,人們便常常會把秦始皇海上求仙的故事搬出來,說是秦始皇當年海上求仙來到丹崖山,見到海中一片紅色海草,便問隨從為何物,隨從急中生智回答說那就是蓬萊,蓬萊便因此而得名,還附加了一句:「蓬萊者,蓬草蒿萊也!」從故事本身來說,蓬萊因秦始皇求仙而得名的提法就是很不準確的,那句附加的「蓬萊者,蓬草蒿萊也」,也只能予以回應一句:「此言謬矣!」
  • 蓬萊有哪些好玩的
    蓬萊位於膠東半島最北端煙臺市,這裡素有「人間仙境」之稱,不要看一個小小的縣級市,去一趟絕不後悔,小而精緻的濱海小城,環境優美,景點眾多,關鍵是城內通行便利,全程步行即可看遍全景。坐擁兩大5A級景區,全國少見的喲。
  • 神奇的蓬萊仙島 你知道在哪嗎?
    蓬萊起源於海上三神山的傳說,那只是人們對海市蜃樓的一種敬畏,無法理解的現象只能用神明替代。蓬萊古代也稱登州。但是此蓬萊非彼蓬萊,另外,蓬萊的建城跟傳說中的蓬萊仙島有些密不可分的聯繫。秦漢時期是尋仙求藥的鼎盛時期,當年的秦始皇,漢武帝都曾到現在蓬萊的這個位置尋仙求藥,(沒辦法,這個地方經常有海市蜃樓),尤其是漢武帝,八次尋仙而不得。
  • 傳說中的仙山,中國古代神話必不可少的地方,蓬萊
    說起蓬萊,讓人想起來的首先是八仙過海,但是蓬萊的景色與傳說可並不止這點蓬萊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歷代名勝古蹟100餘處。建於宋嘉佑六年(1061)的蓬萊閣和建於宋慶曆二年(1042)的蓬萊水城,均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神話傳說中的四座仙山,每一座都是神仙的居住之地
    古人認為在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許多的仙山,像《莊子逍遙遊》就這麼記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如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姑射山就是這麼一座有神仙居住的仙山,這裡的神人,皮膚潤白像冰雪,體態柔美如少女,不食五穀,吸清風飲甘露,乘雲氣駕飛行。長生不死不但是道教修煉者的追求,更是古代帝王們夢寐以求的事情。
  • 家園|虛無的故土——從嶗山到蓬萊仙山(上)
    《三才圖會》中的蓬萊仙山,日月星辰環繞,海中一石柱支撐巨大石臺上的山巒,並記:「蓬萊山一名蓬丘山,一名三萊。在東海中,高一千裡,地方三千裡。上有金臺玉闕,乃神仙之都,上帝遊息之地。海水已黑而為溟,渤無風而波浪萬丈,不可往來,惟飛仙間有能到者。昔禹治洪水既畢,乘轎車度弱水而到此山,祠上,帝於北阿歸天功於九天。又,禹經諸五嶽,使之刻石識其裡數、高下……皆禹時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