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註有理?千柚網揭露日本無印良品商標侵權案敗訴的原因

2020-12-13 鋼企網

搶註有理?千柚網揭露日本無印良品商標侵權案敗訴的原因

來源:壹點網 2020-11-25 16:16:02

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二審判決認為「商標註冊有地域性限制,良品計劃方侵害了中國北京棉田公司的商標權利」,維持了良品計劃敗訴的一審判決。

千柚網注意到,這一案件在2016年9月公開開庭審理,2017年12月一審判決,雖然之後無印良品上海公司及其母公司進行上訴,但上訴並未成功。

事件起因是 2015 年,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對 MUJI 提出訴訟,稱 MUJI 在生產、銷售床褥毛毯等商品時使用「無印良品」商標,構成侵權。

千柚網顯示,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經營範圍包括銷售針紡織品、工藝美術品、百貨、機械設備、化工產品、五金交電等。而北京無印良品成立於2011年,棉田紡織品公司為其控股股東。

此次MUJI敗訴後 還能叫做「無印良品」嗎?對於這個中國消費者關心的問題,MUJI 表示,除 24 類商品之外,MUJI 在中國大陸擁有 1-45 類的幾乎所有「無印良品」商標,並不會出現無法使用「無印良品」的情況。

目前,據千柚網了解,我國在判斷商標是否侵權時,看商標是否合理,多是以違規案件的用法是否成為了侵權條件的前提。

當然,只有從源頭改變侵權與否的設置才能真正幫到原創者,因此在註冊時應該嚴格控制標準,減少法律判斷的路程,而在侵權判斷環節則除了注意防止消費者混淆的可能性發生之外,適度考慮歷史等原因形成的合法的市場格局,合理處理商標糾紛。

千柚網表示,當國外產品到中國建立店鋪時,應該要查清楚自家公司的名字或品牌,有沒有在中國被其他公司註冊,若果發現沒有的,這些外國公司就要馬上註冊,先取得商標專用權,就可以避免其他公司使用同樣的品牌。

千柚網分析︰「產品在進入中國之前,一定要取得權利人的同意,否則如果你沒有同意授權的情況下,你又使用,就屬於侵權行為了。所以你進中國你需要經過人家同意,你可以去買那個商標,商標可以談價格,如果談不好的話,你又使用的話,按照中國的法律,它都屬於侵犯了中國商標權的規定。」

雖然「李鬼告李逵」這件事很荒誕,也在情感上讓人感到憤慨,但muji 要拿回商標,最可能成功的方案,恐怕是 muji 提出收購才行。

千柚網分析我國智慧財產權相關現狀表示,只要依靠特定的智慧財產權的生態體系發展我國關於智慧財產權相關項目,才能形成較為全面的智慧財產權服務功能和項目管理系統。千柚網正是這樣一家為專利、商標、版權的持有者和需求者提供智慧財產權展示推介、申請代理、資產評估、質押擔保、法律維權等一站式、綜合性的服務,能夠讓智慧財產權在流通和產業化運用中創造商業價值。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搶註有理?日本無印良品竟敗訴商標侵權案
    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二審判決認為「商標註冊有地域性限制,良品計劃方侵害了中國北京棉田公司的商標權利」,維持了良品計劃敗訴的一審判決。   事情的緣由是 2015 年,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對 MUJI 提出訴訟,稱 MUJI 在生產、銷售床褥毛毯等商品時使用「無印良品」商標,構成侵權。   2017 年 12 月,法院審判要求MUJI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對方超過 40 萬人民幣的經濟損失。   從17年到現在,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案塵埃落定,日方敗訴。
  • 這一次,是日本無印良品「山寨」了國產無印良品
    侵權、聲明、賠償......這宣告了日本無印良品方面全方位的落敗,也激發了一些人「搶註卻有理」、「山寨贏了正品」、「國內智慧財產權環境堪憂」的憤慨。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提到「無印良品」,大眾直接聯想的當然就是日本的「無印良品」、「MUJI」,大家基本不會想到還有另外一個國產的「無印良品」品牌。
  • 無印良品慘遭敗訴,丟了商標又賠錢!
    萬萬沒想到,曾經勢不可擋的無印良品竟然會在商標上認栽。山寨是把殺豬刀,賠了錢財,丟了商標在全球零售業中,有兩個獨特的自有零售品牌,一個是來自瑞典的宜家,另一個是來自日本的無印良品。它們的所有產品都自成一派,從不銷售其他品牌的產品。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日方敗訴
    來源:北京青年報「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日方敗訴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無印良品」侵權 日方敗訴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目前日本無印良品已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掛出聲明,部分產品的名稱也從「無印良品MUJI」更改為「MUJI」。北京「無印良品」起訴日本「無印良品」侵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以及其商標授權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發現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子公司上海無印良品生產、銷售的抹布、面巾、浴巾、浴室用腳墊等商品上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字樣,侵犯了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權利,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無印良品商標侵權案落幕 北京棉田勝訴!
    原標題:無印良品商標侵權案落幕,北京棉田勝訴!在聲明中,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稱「在布、毛巾、床罩等商品的一部分上,被其他公司搶註了『無印良品』商標」。
  • 【侵權】日本無印良品陷入侵權官司 將不再有商標使用權力
    【中華建材網】「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起訴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侵犯其商標權,並勝訴,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將賠償原告62萬人民幣。
  • 商標之爭日本「無印良品」敗訴,濟南店鋪相關產品改標籤
    「無印良品」,周所周知的日本百貨品牌,因「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敗訴再上熱搜,引起廣泛關注。日前,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日本「無印良品」敗訴,判令其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發布聲明,賠償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商標之爭,日本「無印良品」緣何敗訴?
  • 無印良品敗訴怎麼回事?無印良品打什麼官司為什麼敗訴了原因曝光
    無印良品以後在國內或只能叫MUJI了。據港媒消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日前起訴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侵犯其商標權並勝訴。因此,法院裁定2005年才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這意味著,日本無印良品未來在中國銷售的產品或只能標示「MUJI」。但在消費者眼中,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Natural Mill無印工坊一直被視為日本無印良品的替代品,換言之即山寨版,從裝潢、產品到價格都與日本無印良品十分相似。
  • 「日本無印良品」敗給了「中國無印良品」,原來它們不是一家人!!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了「無印良品敗訴」的熱搜,想說,這無印良品又攤上事了?「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給告了,而且還贏了!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這這這...什麼情況,它們不是一家的嗎?日前,法院裁定2005年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
  • 無印良品真的「丟了商標」,只因商標註冊不全面!
    導語: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定日本無印良品在一起與中國公司發生的「無印良品」商標侵權糾紛訴訟中敗訴。相信很多人對日本的「無印良品「並不陌生,殊不知,中國也有一個「無印良品」品牌。而就在此前,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MUJI告上了法院,索賠金額高達六十餘萬元。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決認為「商標註冊有地域性限制,良品計劃方侵害了中國北京棉田公司的商標權利」,維持了良品計劃敗訴的一審判決。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日方敗訴 電商旗艦店部分商品名稱去掉「無印...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目前日本無印良品已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放出聲明,部分產品的名稱也從「無印良品MUJI」更改為「MUJI」。北京無印良品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2011年6月,棉田公司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在中國獨家使用涉案商標,用於商標項下指定商品的生產、銷售及宣傳推廣。本案被告之一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下稱良品計畫)是註冊於日本的一家企業,2005年5月其成立了上海無印良品,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
  • 無印良品輸掉商標官司,以後只能叫 MUJI ?法盲才會這麼說
    雖然目前案件仍在二審階段,判決尚未生效,但「山寨無印良品告倒了正版」的意味已經讓半個網際網路震驚。有媒體甚至將事實誤傳為日本無印良品敗訴,以後在中國只能改名叫「MUJI」……網友更氣得站不穩了。案件之外,網友還發現天貓上竟然有兩家無印良品旗艦店,而一些商場裡也被發現有「山寨版無印良品門店」,從產品設計到店內裝潢抄得妥妥帖帖,真假難辨:
  • MUJI商標案敗訴 在中國丟了「無印良品」?
    1980年誕生於日本的「無印良品」屬於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在全球註冊「無印良品」和「MUJI」商標。該品牌在2005年進入國內,開設上海無印良品子公司,從2012年起,在中國以每年30~50間店鋪的速度擴張,受到不少國內消費者喜愛。   在國內的商標問題上,日本無印良品陷入了漫長的糾紛中: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於2000年在第24類商品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後於2004年被轉至此次相關訴訟的原告方——北京棉田紡織品公司。
  • 日本無印良品還是輸給了山寨,以後這些產品只能叫MUJI了!
    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無印良品」商標侵權案,終於落下了帷幕。遺憾的是,無印良品在中國真的把商標丟了。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定日本無印良品在商標侵權糾紛中敗訴。以後,凡涉及第24類商標覆蓋的商品,包括棉織品、毛巾、床單、枕套和被罩等,無印良品不得使用此商標。
  • 日本無印良品商標案敗給了國產無印良品 悄然改了標籤
    事實上,這場商標侵權案件早在2005年便出現了端倪。日本的無印良品成立於1980年,在日本是一個老品牌,但直到2005年才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這也讓國內的無印良品搶佔了先機。在日本的無印良品進入中國之前,有一家中國公司提前註冊「無印良品」24類(床品、毛巾、棉等)商標,並轉讓給了另一家國內公司—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無印良品為了維權,開始對棉田「惡意搶註商標」進行申訴,然而,這場申訴前前後後歷經11年最後卻被駁回。
  • 你以為是買的日本的無印良品,有可能是國產的無印良品
    最近看到一則無印良品的新聞,說的是日本無印良品在商標上敗訴給北京無印良品——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還沒有反應過來。提到「無印良品」,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那個充滿文藝氣息的「日本雜貨鋪」,從未知道我國還有一個叫做無印良品的店鋪。上為日本無印良品,下為國產無印良品也就是這個不被大眾熟知的國產無印良品,以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為由,把日本無印良品告上了法庭,最終還勝訴了。
  • 「無印」究竟還是不是「良品」
    本月13日,來自日本的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下簡稱:日本「無印良品」)與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無印良品」)針對「無印良品」商標的爭奪再掀波瀾。
  • 「無印良品」敗給了「無印良品」,到底誰是李逵、誰又是李鬼?
    12月11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一則判決公告:判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中國運營方)立即停止侵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北京無印良品母公司、運營方)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在天貓「無印良品
  • 中日「無印良品」之爭 「山寨」贏了「正品」?
    正是這個有些「默默無聞」的國產無印良品,以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為由,把日本無印良品告上了法庭。在網上,日本無印良品已經開始履行判決,發布了聲明,表示「無印良品」商標在部分商品類別上「被其他公司搶註」,導致自己的錯誤使用,現在已經進行了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