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壹點網 • 2020-11-25 16:16:02
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二審判決認為「商標註冊有地域性限制,良品計劃方侵害了中國北京棉田公司的商標權利」,維持了良品計劃敗訴的一審判決。
千柚網注意到,這一案件在2016年9月公開開庭審理,2017年12月一審判決,雖然之後無印良品上海公司及其母公司進行上訴,但上訴並未成功。
事件起因是 2015 年,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對 MUJI 提出訴訟,稱 MUJI 在生產、銷售床褥毛毯等商品時使用「無印良品」商標,構成侵權。
千柚網顯示,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經營範圍包括銷售針紡織品、工藝美術品、百貨、機械設備、化工產品、五金交電等。而北京無印良品成立於2011年,棉田紡織品公司為其控股股東。
此次MUJI敗訴後 還能叫做「無印良品」嗎?對於這個中國消費者關心的問題,MUJI 表示,除 24 類商品之外,MUJI 在中國大陸擁有 1-45 類的幾乎所有「無印良品」商標,並不會出現無法使用「無印良品」的情況。
目前,據千柚網了解,我國在判斷商標是否侵權時,看商標是否合理,多是以違規案件的用法是否成為了侵權條件的前提。
當然,只有從源頭改變侵權與否的設置才能真正幫到原創者,因此在註冊時應該嚴格控制標準,減少法律判斷的路程,而在侵權判斷環節則除了注意防止消費者混淆的可能性發生之外,適度考慮歷史等原因形成的合法的市場格局,合理處理商標糾紛。
千柚網表示,當國外產品到中國建立店鋪時,應該要查清楚自家公司的名字或品牌,有沒有在中國被其他公司註冊,若果發現沒有的,這些外國公司就要馬上註冊,先取得商標專用權,就可以避免其他公司使用同樣的品牌。
千柚網分析︰「產品在進入中國之前,一定要取得權利人的同意,否則如果你沒有同意授權的情況下,你又使用,就屬於侵權行為了。所以你進中國你需要經過人家同意,你可以去買那個商標,商標可以談價格,如果談不好的話,你又使用的話,按照中國的法律,它都屬於侵犯了中國商標權的規定。」
雖然「李鬼告李逵」這件事很荒誕,也在情感上讓人感到憤慨,但muji 要拿回商標,最可能成功的方案,恐怕是 muji 提出收購才行。
千柚網分析我國智慧財產權相關現狀表示,只要依靠特定的智慧財產權的生態體系發展我國關於智慧財產權相關項目,才能形成較為全面的智慧財產權服務功能和項目管理系統。千柚網正是這樣一家為專利、商標、版權的持有者和需求者提供智慧財產權展示推介、申請代理、資產評估、質押擔保、法律維權等一站式、綜合性的服務,能夠讓智慧財產權在流通和產業化運用中創造商業價值。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