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中國房地產報從河北省紀委獲知最新消息,滄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原渤海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黃驊市委書記回學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其主政渤海新區、黃驊市期間打造的黃驊新城遭遇解體,目前多個房地產項目陷入滯銷、爛尾的困局,曾寄望於京津冀一體化帶來產業人口導入的黃驊新城樓市跌倒在了京津冀一體化的黎明之前。
7月中旬,冀東南的天氣酷熱難擋,呼吸都覺得壓抑,黃驊市的老萬和搭檔張師傅卻無心顧及烈日的炙烤而積極奔走,只為能早日搬進夢想中的新房。
「開發商因詐騙而被捕入獄,2011年購買的房子到現在都無法交工。」老萬頗為無奈地說。老萬買的房子是位於黃驊新城起步區中捷產業園的帝中海·御景豪庭項目,該項目在當地乃至鄰近的黃驊老城區都是標杆樓盤。開發商跑路前,處於工程後期的項目一期2000套房源已售罄;未動工建設的二期也已出售300餘套。但彼時讓老萬充滿期待和自豪的新房,卻隨著開發商孫丕周跑路,而成為泡影,時至今日,他和眾多業主仍沒有能夠收房。
寄望於京津產業轉移
發生在御景豪庭的爛尾事件,是黃驊新城樓市泡沫破裂的一個縮影。除該項目外,黃驊新城起步區內很多樓盤都陷入滯銷、停建、爛尾等困局,區域樓市幾近淪陷。當地分析人士稱:「黃驊新城的樓市倒在了京津產業轉移的黎明之前。」
黃驊新城是滄州渤海新區「港產城」三大戰略之一,城市規劃面積110平方公裡,規劃人口100萬,是河北省重點打造的3個沿海百萬人口中心城市之一。
2008年1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了《黃驊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黃驊市開始著手構建新城規劃及發展戰略,計劃用10年時間將新城建設成河北省東南部區域性中心城市。當地目前總人口50萬左右,中捷產業園城區不到5萬人,要實現百萬人口規模的中心城市,近半數需要通過產業發展帶動人口導入。
按照規劃,黃驊新城於2009年最先啟動了起步區建設。起步區規劃面積26平方公裡,東接中捷城區、西聯黃驊城區,位於中捷產業園區規劃的行政區域,全部為國有土地。為了加快建設起步區,形成完善的城市服務功能,起步區規劃了6個功能分區,優先引進文化類、旅遊類、科技類、教育類項目,大力培育新興服務業,為城市持續發展積攢後勁。
2011年11月,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黃驊新城成為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產業轉移的重要承接地,當地樓市也因此大火。經過幾年發展,新城產業有了雛形,加上城市發展的政策利好,黃驊新城的地產市場進入快速發展期。
眾多樓盤停建
巨大的開發量,也讓黃驊新城樓市提前透支了市場。隨著國內樓市的整體下行,黃驊新城房地產項目更是出現或停建或滯銷的現象。在黃驊新區圍繞中捷產業園地標性建築彩虹橋附近,散布著包括御景豪庭在內的十多個房地產項目。在這些項目中,處於停建的項目就有長蔍花苑、半島國際、翰林院、潤景康城、億聯生活廣場等。
在這些住宅項目中,翰林院項目情況較為特殊。據當地知情人士介紹,當初引進翰林院的開發商之時,中捷管委會為了吸引投資,曾承諾回購300套作為教師安置房,但是當項目主體完工後,中捷管委會並未回購,開發商也不願意繼續投資再建設,導致在該項目購房的600多位業主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一位田姓業主早在2012年就交了購房款,他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項目停工主要是由於開發商資金不到位,中間經過管委會協調,開發商答應業主12月30日交房,但是按照目前的施工進度,根本不可能交房」。
翰林院項目一位不願具名的經理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翰林院項目共售出600多套,計劃8月份部分項目開工。目前正在跟中捷管委會、承建商積極協商中,以防止出現類似御景豪庭項目爛尾的情況。」對於中捷管委會回購300套房承諾未兌現的問題,他說:「確有其事」。
在緊鄰御景豪庭的長蔍花苑項目,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看到,僅有三棟樓建到2~3層,其餘地塊僅開挖地槽,建設工地大門緊閉。隨行的業主表示:「若不是面臨不開工就回收土地的壓力,開發商根本不願意開工,房子建起來根本賣不掉。」
半島國際項目是由泰合隆興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的66萬平方米的生態宜居社區,在一期建成後,二期項目因市場不景氣並未開工,認購二期項目的業主被迫通過轉讓債權的形式購買了一期產品。
此外,該區域滯銷的項目還有冀學家園、樂府江南、博遠海潤星城。在冀學家園小區,中國房地產報了解到,該項目入住率極低。博遠海潤星城情況也一樣慘澹,通過與小區保安交談得知,目前項目銷售較差,每天看房的人寥寥無幾。樂府江南項目的小區綠化、配套相對高端,但是也不可避免地陷入無人問津的尷尬境地。
崩潰在產業轉移之前
當地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稱,黃驊新城的前景隨著黃驊市和中捷產業園由統一協調發展變為各自為政、分頭管理的模式後變得暗淡,這為黃驊新城的樓市未能等到京津產業轉移的惠及就先行垮掉埋下了伏筆。
他分析稱:「造成黃驊新城房地產市場多個樓盤停建、爛尾、滯銷有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黃驊新城發展的不確定性是造成當地樓市信心缺失的重要成因。雖然黃驊的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也是河北省的增長極,但現實的問題是全國實體經濟發展速度的減緩,對於剛要建設的新城,和急需企業投資的新區來說,這無疑是不利因素。同時,各級政府財政的捉襟見肘也是導致城市發展放緩。其次,黃驊新城的發展大而空,缺乏人口支撐。黃驊充其量是一個縣級市,50萬總人口,可東城、西城老城區和南城,處處都在建設,現在又要發展黃驊新城。別的地區建設已經有了可借鑑經驗,一般都是發展新城,暫時擱置老城,新城建成後,價值提升,老城貶值,騰出時間,有了條件,再搞舊城改造。如果新城舊城一起搞,將處處受制,而且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都沒有如此財力,特別是經濟蕭條的今天,房地產市場銷售更是難上加難。黃驊的老城區已經足夠黃驊全市的居民,農業人口居住,而現在的新城足夠百萬人口居住。」
對此,中捷管委會的工作人員則給出了不同的觀點。一位田姓工作人員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採訪時說:「國家在轉變發展方式,地方也在創新發展路徑。中捷產業園於2008年至今發生了很多變化。中捷發展主要寄託於黃驊港口,在現有的石化和化工的基礎上,規劃實施六園一區、園區同創的發展模式,這將會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他表示,隨著滄州中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設立,以及高端製造園、通用航空園、大學科技園、高新材料、高新能源園、高端製造園、高等教育園、科技創業園的設立,打造了發展基礎,隨著京津冀的產業導入加速,產業導入人口的增加,黃驊新城還是有很大發展空間的。不過,他同時承認,這一過程需要空間和時間。
但當地樓市卻未能等到黎明來臨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