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陵新區和氣路立體停車庫開始試營業(圖)

2020-12-24 吉安頻道
智能立體停車庫

  大江網/吉安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廖文奇攝影報導:10月20日,廬陵新區第一座智能立體停車庫—和氣路立體停車庫開始試營業。

  據悉,和氣路立體停車庫位於和氣路與三灣路交叉口東北角,為4進4出全自動縱向梳齒垂直升降類機械立體停車庫,可停放小轎車和SUV汽車共計261輛,根據物價部門批覆收費標準,該停車場停車收費標準為:1小時內3元,每超過1小時加收1元,24小時內不超過18元;對固定停放的月租車輛,按260元/月/輛的標準收取;另外,為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新能源汽車停車收費,按上述類型收費標準的50%收取。試營業期間,為鼓勵群眾參與體驗,停車場停車收費標準暫定為1元/次。

相關焦點

  • 烏魯木齊南湖廣場添立體停車庫
    4月15日起,位於烏魯木齊南湖市民廣場南側、江南王子飯店旁,新疆首座堆垛式立體停車庫試運行,近期內免費停車。  該停車庫為政府全額投資興建的機械化公共立體停車庫,可一次性提供273個停車泊位,建設面積為6234.8平方米。
  • 平江府路現六層空中立體停車庫 緩解夫子廟地區「停車難」
    2021年一月5日下午,筆者在平江府路和白鷺洲公園的一處空地上看到,這裡立起了兩個大型立體停車庫,工作人員正在做著最後的收尾工作,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個立體車庫有近兩百個車位,六層,可以滿足兩百多輛車的同時停放「這個立體車庫比較別具一格,因為它不僅佔地面積小,而且進出也十分方便,建成以後將會有效緩解夫子廟地區長久以來的停車難問題
  • 石鼓區有座立體停車庫
    司前街立體停車庫外景由市城建投投建運營的司前街立體停車庫「向上要空間」,設有9個停車層,109個停車位,有效緩解了「停車難」、交通擁堵等問題,助力市容市貌和治安環境的改善;停車庫位處流動人員集散地三維發展,全程智能運行由市城建投投資建設並運營的司前街立體停車庫,系一個全智能機械式立體停車庫,從二維空間地面停車向三維空間立體停車發展,實現了「向上要空間」的突破;從感應開門,到根據車輛大小和重量分配車位,到橫移升降搬運存放,再到刷卡取車,全部自動進行,實現了全程智能運行。
  • 鄭州停車動態:鄭東新區招標建設平面移動類立體車庫解決停車難
    解決鄭州停車難問題可從三方面入手:一是要整合現有車位資源,合理共享;二是政府統籌規劃,財政支出和引入社會資本相結合,加快建設立體停車庫增加停車位供給;三是停車系統信息化建設和智慧城市建設,打造智能停車信息系統。
  • 基於PLC的控制系統實現立體停車庫的設計
    立體停車設備可用很小的面積停放較多數量的車,免去了坡道式停車庫的坡道設計等問題。將停車庫設計中的建築空間類問題轉換為機械方式的研究,並且採用新技術解決停車問題。採用計算機控制,車庫區無人進入,將有效地防止盜竊和損壞。
  • 深圳:建設國內最大規模新能源公交車機械智能立體停車庫
    深圳福田下沙公交總站機械式公交立體車庫設計圖  日前,由深圳中集天達空港設備有限公司牽頭組成的聯合體,中標深圳福田下沙公交總站機械式公交立體停車庫項目。據悉,該項目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新能源公交車機械智能立體停車庫項目。 打造新能源公交車機械立體停車場示範項目 深圳是全國首個與國家交通運輸部籤署共建國家「公交都市」示範城市合作框架協議的城市。自2011年實施《深圳市打造國際水準公交都市五年實施方案》以來,深圳目前已成為全球新能源公交車輛應用規模最大、車型最齊的城市。
  • 西安立體停車庫為啥叫好不叫座?
    (記者 王旭東 攝) ■記者 樊華 隨著西安的機動車保有量突破250萬輛,停車難變成了古城眾多車主的心病。為緩解停車難題,近年來,西安加快停車場建設,尤其是新建了不少立體停車庫,然而記者注意到這樣一種狀況:一邊路邊停放車滿為患,另一邊立體停車位大量閒置。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停放不均」的現象,記者就此進行探究。
  • 合肥大東門地鐵站邊將添地下智能立體停車庫
    作為合肥地鐵1、2號的交匯點,大東門地鐵站附近未來的人氣可以預測,但因為空間有限,這裡停車條件並不好。未來市民「開車到地鐵站,乘地鐵上班」的生活可能要先從找車位開始。1月6日,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獲悉,一個地下智能立體車庫已經在此開建,年底有望投入使用。
  • 推動慢行交通發展,深圳規劃13處地下自行車立體停車庫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肖晗11月18日,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獲悉,為推動慢行交通發展,深圳將加快相關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除構建起由6條自行車快速路和12條幹線主廊道組成的深圳市慢行系統骨幹網絡外,還將增加自行車停放設施供給,包括將結合軌道建設,在全市多個軌道站點規劃13處地下自行車立體停車庫
  • 小區建的立體停車庫,租一年多少錢?已有報價
    河南商報記者 陳朋衝 / 文 鄧萬裡 / 圖為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鄭州市近幾年一直在加強停車場建設。對很多小區來說,用地很緊張,新增加車位就得「上天」「入地」。上述工作人員介紹說,2019年底建設(立體停車庫)意向比較明確後,今年年後就開始籌備,首先是挨家挨戶地做居民工作,取得絕大多數居民的同意,目前該工作仍在繼續進行中。建立體停車庫,程序怎麼走汲冬平介紹,接下來還有幾個立體停車庫的項目正在籌備中,「都在老舊小區,正在走程序中。」
  • 探訪西城安德馨居和天通苑西三區等社區:立體停車庫究竟為何閒置
    「眼巴巴看著這些鐵傢伙佔這麼大一片地方,可就是不能停車,你說氣不氣人!」自從7月份北京主要城區全面實施路側停車電子收費以來,社區內部停車資源充分開發利用的需求陡然上升。近日,本報陸續接到一些讀者對社區裡機械立體停車設施閒置的投訴。於是記者調查了西城區安德馨居和昌平區天通苑西三區等社區的立體停車設施,探究它們究竟為何閒置?
  • 請看用高頻焊H型鋼材料建設的多層立體停車庫
    而要想長期解決這個問題,建議除了合理進行新的停車位規劃外,還應大力興建用高頻焊H型鋼材料建設的多層立體停車庫。為什麼這麼說呢?請看下面原因的分析。多層立體停車庫第一,用高頻焊H型鋼材料建設的多層立體停車庫可以大大提升單位面積的利用率。
  • 蘇州將建智能立體停車庫:提供200個車位,存取時間59秒
    花錦匯鄰中心大廈原有停車場在三個月內,原址上將開建10層,高20米,佔地僅900平方米的立體機械式「智能圓形塔庫」自動停車設備。花錦匯鄰中心立體停車庫(效果圖)據悉,每個智能立體車庫共10層,每層10個車位,每個車位規格為5*2.5米。
  • 停車不再難!果欄路立體停車場啟用
    果欄路立體停車場啟用前半小時免費,3小時內5元,之後每小時3元,月保450元  珠江商報訊 記者莫勝娜報導:昨日,大良果欄路立體停車場正式啟用!作為順德中心城區第一個公共立體升降橫移停車改造工程,通過升降橫移智能技術,該停車場將停車位從原來40個增加至116個,數量增加了近兩倍,緩解了該區域停車難問題。  因地制宜建設立體智能停車場  在大良果欄路與橋珠巷夾角,一座橙白灰相間的六層金屬結構建築物拔地而起,這就是剛剛啟用的果欄路立體停車場。
  • 社會資本建立體停車庫 每個車位最高補2萬元
    原標題:社會資本建立體停車庫 每個車位最高補2萬元深圳晚報訊 (記者 劉雲惠裡 通訊員 趙麗娜)為緩解「停車難」問題,近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光明管理局出臺了《光明區社會資本建設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投資補助實施細則(試行)》,擬對在轄區自主投資建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的單位給予每個車位最高
  • 烏魯木齊市第二座半自動機械化地下停車庫試運行
    今年年內,烏魯木齊市西八家戶路地下立體停車庫、南湖廣場立體停車庫、錢塘江路立體停車庫都將建成。  新疆都市報訊 在位於烏魯木齊市中山路的首座機械化立體停車庫運行一年半之後,位於新興街上又一座半自動機械化地下停車庫6月29日進入試運行階段。目前,192個停車泊位暫時免費供周邊居民使用。
  • 鄭州市委書記關注的立體停車庫項目建得咋樣? 一些小區正在籌建
    4月8日下午,他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對晨曦小區立體停車庫建設,徐立毅很感興趣,也很認可,還現場評價稱該立體停車庫「見縫插針」,能較好地利用現有空間。  4月9日,河南商報記者探訪發現,該小區立體停車庫佔地4個停車位的面積,建設了7層共24個車位,現場不時有車主到來,取車過程不到3分鐘。  「對於立體停車庫的設備運行情況、費用、空間利用等幾方面問題,徐立毅很關心。」
  • 2020年立體停車設備十大品牌榜單公布:立體停車設備哪家好?
    經過多年發展,公司立體停車庫依靠安全可靠、操作簡便、外形美觀、空間利用率高、安裝方便、能耗低、噪音小等優勢,逐步塑造起「大洋」品牌,並在國內建立了覆蓋廣泛、體系健全的營銷服務網絡,產品銷售區域覆蓋內地包含西藏在內外的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並出口到歐洲、非洲、東南亞、中東及美洲等地區。
  • 立體停車如何儘快回收成本,「三智停車」希望以立體車庫+停車廣告...
    路內停車泊位:其實,路邊停車就比較佔用位置了,路內停車更進一步,佔據的是公共道路資源,一來影響城市整體外觀,其次停取車高峰期容易引發交通堵塞,並未從根本上緩解交通壓力。 搭建立體車庫:目前也有一些立體車庫在建,只是這種立體車庫普遍存在操作方式機械、停取車速度慢的問題,同時進出口麻煩,容易刮傷汽車。
  • 智能停車!寶雞金臺立體停車庫開門迎客啦
    小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金臺這個地方的居民注意啦 漢中路北口立體停車庫投入運營 輕鬆停車不再是夢想 趕緊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