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陝西書法名家除了于右任、沈尹默,這幾位大家您了解嗎?

2021-01-13 城市書畫

陝西是一個文化大省,出過很多文化大家,僅以書法名世的大家,近代就有于右任、寇遐等,此圖集搜集了幾位陝西書法名家的作品,請大家欣賞。

第一位不得不提的就是于右任,他的影響力在陝西乃至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當然,這與他的政治地位等也有關係,在陝西三原縣的于右任紀念館存放著很多于右任先生的珍貴書作。

于右任先生以其影響力極大的推廣和普及了草書。

第二位就是沈尹默,他1883年生於陝西興安府漢陰廳(今安康市漢陰縣),留過學,在北京大學當過教授、校長,是一位大學問家。他的書作清圓秀潤,勁健遒逸,飄逸多變,自成一體。

沈尹默先生的書作有一點難能可貴,就是大眾喜歡,是一位能將書法作品寫的雅俗共賞的書法家。

寇遐先生書作也非常有特點,人也很有個性,曾經有人花費五千大洋讓他在「止圓飯店」的「止」加一橫他都沒有答應。

寇遐在書法、金石藝術方面造詣頗深,曾編輯出版《西京金石書畫集》。

宋伯魯(1854―1932)字芝棟,一字芝田,亦署芝鈍,是陝西禮泉人,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進士,是一位飽學之士,擅畫,能詩,能書。

他的書法則參合柳公權、趙孟。據記載,宋伯魯先生視力非常好,年逾七十,猶能寫蠅頭小楷。

王世鏜是吃著漢中米、喝著漢江水長大的,他祖籍在天津,1868年生人,後定居漢中市,幼年好學,天資聰穎。十七歲的時候,便博通經史,善於作文了。王世鏜先生的書法能被眾人所知,得益于于右任先生,先生贊其「200年章草第一人」。

一天,于右任散步到南京市區瞻國路的古董店觀賞字帖,店主張熙園遞給他一本《章草千字文》字帖。于右任接過此帖翻了幾頁,問此書是什麼朝代的?于右任說,看此字帖至少是宋朝人所寫的。張熙園讓他翻到末頁,出現了"中華民國十年九月,陝西省漢中道鎮巴縣知事,津門王世鏜書"的字樣,頓時,于右任先生頗為驚訝地說:"從此帖看,這人不僅擅長章草,而且深通漢魏六朝書法,確是當代高手。我願以師禮邀聘此人,但不知他住哪裡?"

王雪樵(1894--1939) 神木縣城人,名光蔭,字雪樵,號雪山樵夫,雪山耕夫,一葦居士等,肄業於北京法政大學。民國著名書法家。曾任北洋政府農商部主事、陝西督軍李根源秘書、府谷縣縣丞等職。

王雪樵自幼喜書,廣臨各家碑貼並汲取神韻精髓,十二歲時就題書了神木"凱歌樓"牌匾。苦練30餘年,集各家之長,創"魏隸參合",自成一體。書作質樸而不呆板、灑脫而不輕浮、豪放而不獷野、典雅而不矜持的高超境界。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鄭孝胥、于右任、譚延闓:民國政壇的書法
    民國政壇的書法 文 | 鮑相志 在科舉時代,政治家、學者、書法家這三種身份往往是重疊在一起的,而且可能古代最好的書法家就是這樣一群人。唐代就已經把「楷法遒美」作為取士的重要標準,明代的董其昌更是因為科舉中書法不佳被降低名次而發憤學書。
  • 民國三十五年,書法大師沈尹默楷書真跡展,力透紙背,最純歐體字
    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只有在臨帖這一階段打下堅實基礎,學習到前人創作的經驗和精華,才有可能創作出「古不乖時,今不同弊」的好作品。大多數人雖然都知道臨帖的必要性,但是對於臨帖本身卻未必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書者介紹:沈尹默(1883年-1971年),原名君默,後改尹默,字中、秋明,號君墨,別號鬼谷子。
  • 淺談于右任及其書法
    民國時期,時局動蕩,造就很多的能人志士,不乏有孫中山、毛澤東開國此等開國元首,在藝術界也有出名的畫家、書法家,例如畫家有高奇峰、高劍父、陳樹人等組建的嶺南畫派,書法家有當時公認的四位,分別是譚延闓、胡漢民、吳稚暉、于右任。
  • 于右任:一位叱吒風雲的民國大佬,卻一輩子都缺錢
    他就是民國元老,曾長期擔任國民政府檢察院院長的于右任。 ;參與創建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等,教興學不遺餘力;積極創辦《神州日報》《民立報》《民呼報》《民籲報》,作為辛亥革命時期資產階級革命派在國內的重要輿論陣地。
  • 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于右任書法的全貌,自然生姿態
    > 正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辦的「自然生姿態——于右任書法特展」,不僅是臺北故宮博物院首次舉辦的于右任書法專題特展,也是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于右任書法的全貌展,從藝術文化和美學的角度詮釋于右任及於家傳世墨跡等64件精選作品。
  • 近代書法大家,獨創「孩兒體」,運筆行雲流水,如孩童一般寫字!
    近代書法大家謝無量,四川樂至人。民國初期,曾在孫中山大本營擔任孫中山先生秘書長、參議長、黃埔軍校教官等職。而後從事教育和著述,在學術、詩文、書法方面都有頗深的建樹,特別是謝老先生的的「字結體」隨性而起,灑脫自然,毫無拘束,被譽為「孩兒體」。
  • 民國書法大家王雪樵遺作展暨學術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塞上墨魂」---民國書法大家王雪樵遺作展開幕式暨書法藝術研討會在西北大學博物館隆重舉行,來自社會各界大腕名流及數十家新聞媒體共同見證了此次展覽及學術研討會的盛大舉行。1919年受家鄉前輩、同盟會會員、北洋政府眾議員裴宜丞先生推薦,以肄業北京法政大學資歷從政,曾任陝西省長李根源先生要秘,北洋政府農商部主事。因政見不宜,1924年息隱家鄉,間任府谷麻地溝縣丞,新編八十六師師長高志清駐南京國防部代表,扎薩克抗日政府秘書科長。1939年病逝,享年四十六。是潛心書法,自成一家的民國書法大家和文化名人。時與于右任、王魯生、李棠等書法家齊名。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的于右任書法,每幅都是精品!
    11月12日在一場民國書畫專場拍賣會上,于右任一幅書法對聯以 563.5萬成交,這件于右任的行楷五言聯是全場最貴的作品。于右任(1879.04.11—1964.11.10),漢族,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鬥口於村,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
  • 于右任書法特展即將截止,請大家抓緊時間觀展!
    「這十七條屏是于右任先生書寫的標準草書千字文通篇,該文是梁武帝命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而成,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文採斐然。于右任先生書寫的這套作品是其一生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非常難得。」
  • 百年書法大變局:位居榜首的書法大師
    這其中有曾任北平大學校長,北大教授,「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之一的沈尹默先生;有近現代國畫宗師黃賓虹的得意弟子 「」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各具特色,皆為獨領一代書法風尚的風流人物。 這些書法大家們,或書因人名,或純以功力勝出,或以學問超凡,:不一而同卻都出類拔萃。
  • 每日書法資訊精選|獨創返璞歸真的「孩兒體」,風格獨樹一幟的書法...
    說完其他方面的,咱們再來說說書法。說實話,謝無量的書法是屬於那種爭議很大的類型。由於他的書法實在是太獨樹一幟、個人風格太強烈了,這就導致了人們對他的書法的評價會呈現比較嚴重的兩極分化,欣賞的會特別喜歡而不欣賞的甚至會認為那是「醜書」。謝無量是書法界的革新派,是書法創作的先驅。他獨創書法名為「字節體」,又被譽為「孩兒體」,同為民國大書法家的于右任稱之為「乾柴體」。
  • 「國民黨元老」于右任,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後的結局如何?
    杜聿明出生於陝西,為了參加黃埔軍校的招生考試,他特意前往老鄉于右任的住處,從于右任那裡拿到了一封介紹信,憑藉這封介紹信才報名參加了黃埔軍校的招生考試,之後順利成為黃埔一期學生。這個為杜聿明開具介紹信的于右任是什麼人呢?為什麼黃埔軍校的招生負責人見到他的介紹信後就同意杜聿明參加黃埔軍校的招生考試呢?
  • 王世鏜書法古雅,被于右任捧為「300年第一」,是否過分?
    受晚清碑學及西北出土簡牘的雙重影響,民國時期章草書家的創作視野較為寬闊,形成迥異於中古以來的章草審美新取向。王世鏜書法不過,於書法王世鏜的主要興趣還在章草。在任鎮知事時,他曾將《草訣歌》改訂正誤,加以刊刻。但因刻手粗陋,脫漏而出。
  • 于右任的12幅傑出行書作品展,筆力遒勁自然,網友:可入中書協
    小時候看于右任的字,雖然知道是大家,卻也體會不到美在哪裡,妙在哪裡。近年多看了點北碑,突然就覺得妙味無窮。晚清,民國有碑帖之爭,實際就是一種審美標準的討論,其實碑味,帖味都是美味。正如喜歡茶的和喜歡咖啡的人之間的感覺一樣。唯一要反對的是:自己沒什麼書法基礎知識,隨意用「醜書」大棒來砸人。你可以只能欣賞館閣體,這也沒錯,但其它流派就否認,攻擊,只能說明無知。
  • 民國「二王熱」,大書法家們學王羲之,誰寫得最好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四位民國帖學倡導者,誰更得「王書」神髓。 沈尹默 祖籍浙江湖州,1883年生於陝西興安府漢陰廳(今陝西安康市漢陰縣城關鎮民主街)。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
  • 嘉德于右任書法專場100%成交再次印證了其書法經得起市場考驗
    由於疫情影響,今年各大拍賣公司的春拍全都姍姍來遲,原定於六月中下旬開拍的嘉德四季56期拍賣會一再推遲,終於在7月15日正式舉槌,作為中國拍賣行業的風向標,可謂萬眾矚目,即使在特殊時期,依然不負眾望。嘉德每次推出的于右任書法專場都以作品質量高、風格變化多、時間跨度大,以及多有名家珍藏流傳有序或文本記錄而受到藏家們的矚目。
  • ...論「髯翁」功德 ——于右任書法藝術論壇在平涼市博物館舉行
    平涼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尚高明致辭;平涼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副書記、主席李世恩主持;甘肅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平涼市書法家協會主席王懷罡,陝西省書法家協會理事、鹹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孫彧,平涼市博物館館長王啟峰,三原縣博物館館長楊海亮,三原縣文化館館長武新緒,三原縣書法家協會主席張輝,以及來自陝西的于右任書法研究專家和平涼文史、書法學者及市內外書法愛好者等約80餘人參加了論壇。
  • 「望故鄉——于右任書法三原故裡特展」在三原縣開展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袁渺鑫)由中國文聯、國家文物局、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主辦「望故鄉——于右任書法三原故裡特展」今天(5月18日)起在三原縣舉辦,本次活動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發起的「百年巨匠」系列書法藝術展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 民國四大書法家于右任,草書標準字帖千字文,楷草雙書,精品對照
    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一部書法史,倘若離開了草書,離開了[草聖]以及燦若星鬥的草書大家的名字和他們的作品,無疑將大為失色。歷史上[書家無篆聖、隸聖,而有草聖](劉熙載),雖然[達其惰性,形其哀樂](孫過庭)為各種書體共有的本質,但表現在草書上則特別突出。草書以其強烈的運動感、節律感,奔放瀟灑,千變萬化,震撼心靈,動人魂魄。
  • 于右任喜好美食傳佳話
    原標題:于右任喜好美食傳佳話 于右任,陝西人,早年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投入反清鬥爭,擔任過靖國軍總司令,是民國時期風雲人物、國民黨元老,歷任監察院長等高職。 于右任的書法成就斐然,世人公認。然這位美髯公還是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