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的于右任書法,每幅都是精品!

2021-01-13 浦君名人字畫

11月12日在一場民國書畫專場拍賣會上,于右任一幅書法對聯以 563.5萬成交,這件于右任的行楷五言聯是全場最貴的作品。

于右任(1879.04.11—1964.11.10),漢族,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鬥口於村,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于右任是中國近代書法家,是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創辦人和復旦大學、私立南通大學校董等。

于右任早年間師從趙孟,後改攻北碑,精研六朝碑版,在此基礎上將篆、隸、草法入行楷,獨闢蹊徑,中年變法,專攻草書,參以魏碑筆意,自成一家。他之所以喜歡魏碑,是因為魏碑有「尚武」精神,有粗獷豪放之氣。他還懷有一種憂國憂民的意識,以圖喚起中華民族的覺醒。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于右任書法精品

【浦君藝術專注名人字畫15年,帶您從作者手中取畫,讓您的字畫藏品放心傳世!歡迎添加浦君藝術專業顧問,更多撿漏作品盡在浦君藝術官方網站】

浦君藝術董事長胡桂忠與當代藝術家合影

浦君名人字畫

浦君國際藝術中心15年專注名人字畫,逾100位一線大家,

帶您直接從作者手中取畫,讓您的字畫藏品放心傳世!

國畫家:

何家英、史國良、範 曾、黃永玉、劉文西、王成喜

王明明、李翔、馮遠、陳佩秋、尼瑪澤仁、苗再新

範揚、賈廣健、程振國、張復興等。

油畫家:

靳尚誼、楊飛雲、冷軍、王沂東

陳丹青、詹建俊、肖峰、許江等。

書法家:

歐陽中石、沈鵬、張海、蘇士澍

王鏞、李鐸、韓天衡等。

(文章編輯:萌萌)

相關焦點

  • 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于右任書法的全貌,自然生姿態
    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于右任書法的全貌,自然生姿態 鍾禾 2017-06-09 08:25 來源:澎湃新聞
  • 于右任書法精品50幅
    于右任(1879—1964),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 于右任早年系同盟會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 ,中國近代書法家,被譽為「當代草聖」 、「近代書聖」、民國四大書法家之一 。
  • 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院
    □李建新  我是帶著北京故宮、瀋陽故宮的既有印象和概念造訪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希望的是能夠尋找一種對應或者類似,結果是從一開始就產生了比較大的落差,而參觀結束後則是那些落差基本消解。  臺北故宮博物院坐落在臺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鎮外雙溪,始建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佔地面積1.03萬平方米。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于右任書法精品賞析
    于右任的書法雄豪婉麗,衝淡清奇,於先生到了晚年,他的草書更進入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真是字字奇險,絕無雷同。 于右任草書的成就源於他早期對李北海、王羲之、趙孟頫的研究和對北碑的大量吸納。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之富舉世公認,典藏品數量近七十萬件,而且由於不斷接受捐贈與購藏,藏品每年都在不斷增多,其中以陶瓷、書畫、青銅器最為完整。
  • 臺北故宮博物院三大鎮館之寶
    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對於大陸的大多數人而言,臺北故宮博物院久聞其名,卻難見其真容。 ——白巖松 熟悉兩岸文化的人也許都有這個印象:北京故宮的建築世界第一,臺北故宮的藏品世界第一。
  • 漫步臺北故宮博物院
    1925年故宮博物院宣告成立,開闢銅器、書畫、瓷器各陳列室供民眾參觀。由此,普通民眾得以眼見秘藏深宮之千年國寶。然時世艱難,因日寇侵華,抗戰爆發,為了保護國寶,故宮開始了舉世聞名的「文物萬裡大遷徙」。從1933年至1944年,故宮1.3萬餘箱書畫、銅器、瓷器、玉器精品及圖書善本歷經11年,行程萬餘裡,一遷上海、二遷南京、三遷西南大後方。每一遷都驚心動魄,每一遷都留下了難忘的故事。
  • 我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在臺灣,臺北故宮有哪些「鎮館之寶」
    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說:"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今天就來說說臺北故宮博物院。一、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前世今生。
  • 臺北故宮博物院門票多少錢 臺北故宮在哪裡
    臺北故宮  臺北故宮在哪裡:臺北故宮位於臺灣省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位於臺灣省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
  • 臺北故宮博物院書法精品欣賞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文化藝術的寶庫。該院藏品精多,包括清代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等處舊藏之精華以及海內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其中元代以前書法藏品155件,本人優中選優秀,精中求精,重點介紹其中的22件書法精品。
  • 博物館 | 細數臺北故宮博物院裡的鎮館之寶
    臺北故宮始建於1962年,1965年落成,坐落於臺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鎮外雙溪,佔地面積1.03萬平方米。臺北故宮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院前廣場聳立由6根石柱組成的牌坊。
  • 郭沫若題寫的故宮博物院,和臺北的故宮牌匾,哪個書法水平高?
    由於歷史原因,中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位於北京,一個位於臺北。作為封建時期的皇宮,在滿清帝制被終結後,故宮改為存儲皇家珍品的博物館,人民始得有機會看到深藏禁宮的稀世珍寶。不說到臺北故宮都要看的三件鎮館之寶,單是那些歷代名家法書,都是在書法史上響噹噹的經典之作。還記得前年在日本舉辦的顏真卿書法特展嗎,其中最重要的展品一大部分出自臺北故宮。
  • 臺北故宮——臺灣八日行(五)
    據介紹,臺北故宮典藏著世界一流的中華瑰寶。院內收藏有自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瀋陽故宮、熱河行宮、中國青銅器之鄉寶雞等地運到臺灣的二十四萬餘件文物,品類繁多,包括銅器、玉器、陶瓷、漆器、珍玩、書法、繪畫、善本古籍、以及文獻等,典藏總數超過六十五萬件。其中更有鎮院之寶毛公鼎、散氏盤等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
  • 臺北故宮精品有什麼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總數雖然不及北京故宮,但頗多精品。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總數雖然不及北京故宮,但頗多精品。此盆高6.7釐米,深3.5釐米,長23釐米,寬16.4釐米,是精品中的精品。汝窯傳世作品不多,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約20件,可惟獨此盆光潔無紋,充分展現了制瓷工藝對如玉釉質的無上追求。3 鍍金鑲珊瑚松石壇城壇城(Mandala)是藏傳佛教用以象徵宇宙結構的法器。
  • 臺北故宮博物館
    張大千先生紀念館:周一和假日休館,需一周前申請預約。 導覽服務: 免費中文導覽:9:30、14:30; 免費英文導覽:10:00、15:00。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
  • 臺北故宮前任院長:當年帶到臺灣的並非都是精品
    「故宮文物南遷時帶到臺灣的並非都是精品」、「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最大鎮館之寶是紫禁城」、「深圳讀書月堅持辦到第13年,累積了那麼多文化資產。在場的每一位參與者都是文化的種子,我覺得這是深圳最大的特色」……11月27日晚的「在歷史的天空下」高端論壇中,北京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鄭欣淼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周功鑫首次同臺論道,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鄭培凱擔任嘉賓主持。
  • 臺北故宮博物院頂級藏品 丨讓人震驚
    臺北故宮博物院頂級藏品讓人震驚 臺北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National Palace Museum),即為「臺北故宮」。 臺灣故宮博物院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等處舊藏之精華,以及海內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共約70萬件,分為書法、古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琺瑯器、雕刻、雜項、刺繡及緙絲、圖書、文獻等14類。博物院經常維持有5000件左右的書畫、文物展出,並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種特展。館內的展品每3個月更換1次。
  • 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了幾十萬件稀世珍品
    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臺灣省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的宮殿式建築。臺北故宮博物院佔地面積約有16萬平方米,依山傍水,整座建築完全採用中國古代宮殿的風格,氣勢宏偉,皇牆碧瓦。這些稀世珍品多數出自原清代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等處的舊藏之精華,以及海內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那麼這些國寶為什麼會被運到了臺灣呢,這還得從頭說起。1911年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退位。
  • 印象臺北 | 國立故宮博物院
    如果您已不止一次到過臺灣,不願意在三萬六千裡路以外,一脈同宗的現代都市裡,繼續墨守大多數遊客的遊玩規律,只匆匆一瞥臺北的晝與夜、如果您願意尋多一份藝術靈感,享多一片平靜產生的愉悅,那麼請跟隨「魚」的腳步,在臺北的故宮,欣賞一篇完整的詩與畫。相比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宏偉氣勢,眼前這座位於士林區至善路2段的國立故宮博物院似乎顯得骨秀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