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5歲孩子碰到耳屎,疼得哇哇叫,家長透露出生後沒掏過耳朵

2020-12-15 中都談點

愛乾淨是一個好習慣,每天洗臉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做的事情,可是耳朵一些人並不會經常清潔,像是老年人,家裡如果孩子都上班忙的話,都沒時間幫老人打理,老年人因為眼花就會忘記,時間長了,就會變得有點耳背;像是小孩子耳朵眼太小,大人也覺得不進髒東西,也害怕傷害到孩子幼小的耳膜,就沒有幫孩子清潔過。

定時的清潔耳朵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耳朵自身也會產生髒東西,需要隔一段時間稍微清潔一下。現在全國各地都開了很多採耳店,可以定時去清潔一下。也有些人喜歡自己在家清潔耳朵,但是一定要小心,把握住力度就可以了。

近日,浙江一名5歲兒童因為長時間沒清理耳垢受盡折磨,他的耳朵裡的耳屎變成了「水泥」,一碰到就覺得很疼。

你能想像一個長約1.4釐米,寬0.8釐米的耳屎卡在耳朵裡的感覺嗎?而且像水泥一樣硬。

據某媒體報導,浙江有個小病人長期被很大的耳垢折磨。孩子從出生起,就沒有被父母清理過耳朵,就這樣被堵死了。前一天晚上,孩子睡覺的時候感覺到耳朵很痛就醒了,然後用手使勁抓住耳朵。第二天,他的父母帶他去醫院檢查。

檢查的結果嚇了醫生一跳,孩子的耳朵看到裡面全是耳垢,從外耳到內耳裡面,甚至到耳膜都是堵的,而且耳垢很硬。炎症的爆發和大量耳垢的共同作用,讓這些東西在成年人的耳朵裡也受不了,更何況才5歲的孩子。

仔細一問,原來是媽媽不給孩子清潔耳朵,因為孩子太調皮了,小時候不想掏耳朵,長大了就更不聽話,聽到清潔耳朵,能跑多遠跑多遠,而且還會哇哇大哭。所以,孩子媽媽從小到大都沒有給孩子清潔過耳朵。

醫生用工具碰了一下耳垢,孩子立馬坐不住,痛苦尖叫起來,就是不讓碰到耳朵。家長只能帶孩子去另一家醫院的耳鼻喉科就診。

孩子調皮不願意配合,耳朵裡面的病情卻很嚴重,不能再耽誤了。因為孩子小,耳道很窄,綜合考慮後,醫生只能讓孩子在全麻下,用工具清理「水泥」耳垢。醫生從來沒遇到過這麼多的耳垢,工作量很大。

人的皮膚可分為乾性、溼性、油性和混合型油脂。耳朵的內部環境也是乾燥潮溼的。

乾燥的話,耳垢容易成片脫落。如果裡面是溼的,就不會那麼容易清洗。另外,如果耳朵有外耳道黴菌等問題,一定不能自己清洗。必須去醫院,最好半年清洗一次。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適當的耳垢可以防止一些微小的蟲子進入耳朵,保護耳膜,所以不要頻繁清潔耳朵。醫學上建議半年清洗一次,或者一年清洗一次。耳勺不要太硬的那種,棉籤不要過粗,進入耳朵的長度也不要很深。

素材來源於北晚新視覺,大家對此事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和轉發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出生後沒掏過耳朵?浙江5歲孩子耳屎成「水泥」,碰到就哇哇直叫
    大人可以有力度把握,可小孩就不行,所以孩子要掏耳朵要大人來幫忙,也不能過度清理。如果很長時間不清理耳朵,會影響孩子的聽力等問題。近日浙江一位5歲的孩子就被耳屎折磨著,他的耳朵裡的耳屎成了「水泥」,只要碰到就疼的哇哇直叫。大家能想像一塊長1.4公分左右,有0.8公分寬度的耳屎堵在耳朵裡的感受嗎?
  • 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浙江5歲男寶耳朵裡耳屎堵成「水泥」狀
    一位來自浙江海寧的小患者,就被這塊巨型耳屎折磨得夠嗆。(圖片來源於CFP)出生後從沒掏過耳屎,耳朵被堵住了幾周前一個晚上,五歲的趙趙睡著睡著突然喊耳朵疼,兩隻手忍不住一個勁兒抓耳朵。但隨後的檢查嚇了醫生一跳,趙趙的耳道裡全是耳屎,一路從外耳、中耳、內耳堵到了耳膜,而且還堅硬無比,炎症再加上巨量的耳屎作祟,耳朵不疼才怪。趙趙的媽媽告訴醫生,兒子太調皮了,每次想給他掏耳朵,他都一溜煙跑開,家人都拿他沒辦法,所以出生五年以來,從來沒有掏過耳屎。看來只好請專業人士出馬了。
  • 5歲男孩自出生起就沒有掏過耳朵,醫生稱耳屎像「水泥狀」
    5歲患者在全麻狀態下接受醫生治療,醫生直言:「工程量很大,就像是掏下水道一樣把耳屎全掏乾淨。」拋出來的這塊兒時常約1.4公分,寬約0.8公分,硬如水泥,看到如此巨大的耳屎,醫生也是驚呆了,從家長那裡了解到,孩子自打出生起,長到5歲就從未掏過耳朵。據孩子的媽媽說,因為孩子比較調皮,每回說給孩子掏耳朵,還未碰到他,孩子就躲得遠遠的,所以孩子長這麼大,一次耳朵也沒有掏過。
  • 孩子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又長又寬的耳屎堵住耳道,家長需警惕!
    一塊長約1.4公分,寬約0.8公分的耳屎堵在耳朵裡是怎樣一種體會?對於大人來說都會很難受吧,更何況還是個5歲的孩子,這屬於巨型耳屎了,是耳屎中的戰鬥機啊。據悉,浙江海寧的一個5歲小男孩,突然喊自己的耳朵疼,止不住地掏耳朵,父母連忙把他送到醫院去檢查。
  • 「耳屎不是你想掏,想掏就能掏」,別輕易掏孩子耳屎,應這樣處理
    其實不光是國外,在咱們國內也有很多孩子因為掏耳朵而被誤傷,所以孩子的耳屎,不是咱們大人想掏就能掏的!寶媽給1歲娃掏耳朵,結果導致娃耳膜穿孔湖北一個寶媽,女兒剛滿1歲。寶媽發現,最近女兒總是用小手伸進耳朵裡面撓,寶媽就想著給女兒掏一下耳朵。
  • 妙齡女子耳屎總掏不盡,耳內鏡檢查後,瞬間嚇哭了
    「蠻漂亮的小姑娘,怎麼耳屎多得老跑醫院,不會與不衛生有關呀!」20多歲的姑娘小林(化名)近兩個月痛苦又尷尬,輾轉幾家醫院左耳中的「耳屎」怎麼也掏不盡,更誇張的是,小林還出現耳痛,聽力下降等症狀。因此,有外耳道狹窄的患兒家長要引起重視,應定期帶患兒到耳鼻喉科門診檢查。3、耳道內腫瘤或骨瘤阻塞。4、自發性的膽脂瘤:無外耳道狹窄及其他明確病因者 延伸閱讀:出生後從沒掏過耳屎積攢五年堵住了耳朵幾周前一個晚上,趙趙睡著睡著突然喊耳朵疼,兩隻手忍不住一個勁兒抓自己耳朵。第二天,爸爸媽媽就帶他來到當地醫院就診。
  • 寶寶耳朵裡有耳屎,到底能不能掏?兒科醫生告訴你處理方法
    最近總是有些寶媽微信上給我留言,問:醫生,我家寶寶現在都三歲了,能不能給他掏耳朵?現在打算上幼兒園了,要是耳屎太多會不會影響聽力,孩子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呢?家長關係寶寶健康的心理,醫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耳朵裡的耳屎到底應不應該掏,真的得要分情況。有些新生兒的寶寶最愛做的事情就是給孩子剪指甲、掏耳朵,認為既有趣又有意義,醫生就怕你掏錯了。
  • 每天都有孩子因掏耳朵送醫 要不要給寶寶掏耳屎?
    每天都有孩子因掏耳朵送醫 要不要給寶寶掏耳屎?,一直掏一直爽。「耳屎」在不少人眼中都屬於「不乾淨的分泌物」,他們不僅自己掏,更將手伸向了身邊的寶寶,想讓寶寶變得更加「乾淨」。但美國的一項研究卻發現,每個月有1000個孩子因為掏耳朵導致耳朵受傷,被送進急診室。耳屎是怎麼形成的?該如何正確看待它?要不要給寶寶掏耳屎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於紅表示,耳屎,醫學名字叫「耵聹」,耵聹由外耳道內一種腺體分泌,分為乾性耵聹和溼性耵聹兩種。
  • 媽媽給娃掏耳朵「失聰」,千萬不要這樣給孩子掏耳朵了!
    媽媽擔心不已,匆匆帶孩子看了醫生。幸好,鼓膜沒受傷,是油性耳屎被推進耳道裡,堵塞嚴重,影響了聽力。雖說是虛驚一場,可也令人後怕不已。生活中,很多父母看到孩子耳道有屎,猶如患上了強迫症,總忍不住想要伸手幫助孩子掏乾淨。孩子有著極強的模仿欲,也會悄悄學著大人的樣給自己掏耳朵。
  • 5歲孩子不停地掏耳朵,手電筒一照醫生都嚇壞了:早該來醫院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家裡有寶寶的媽媽不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不願意給家長掏耳朵或是每次幫孩子掏耳朵都哭鬧不停。前段時間@ 廣州日報發了這樣一條消息:5歲孩子到醫院掏耳朵花了5000元,甚至還做了全麻手術。來自浙江海寧的趙趙,耳朵裡塞滿了耳屎,並且耳屎已經成堅硬狀,必須要進行全麻手術才能將耳朵裡的汙垢清理乾淨。看了這篇新聞,讓青青媽媽不由得擔心起自己的女兒。
  • 掏耳朵竟讓鼓膜穿孔!寶寶的耳屎到底該不該掏?
    掏過耳屎的人都會深深愛上那種曼妙飛揚賽神仙的快感,但該不該給寶寶掏耳屎?媽媽們卻在心裡打鼓。掏吧,怕對寶寶耳朵有傷害,不掏吧,又怕孩子堵得慌,碩大的耳屎也在向你招手「快來掏我吧!」第一次給娃掏耳屎是什麼體驗?媽媽們的普遍反映是:一個星期前給掏了一次,第一次掏。實在是太多了,寶寶還總是用手指摳耳朵。
  • 能給孩子掏耳朵嗎?亂掏耳朵危害多
    寶寶耳洞裡有很多耳屎,但是聽力正常。能給TA掏耳洞嗎?給孩子亂掏耳朵4危害不建議給寶寶亂掏耳朵,主要有4方面原因:1.耳膜受損鼓膜是一層非常薄的膜,厚度僅約0.1毫米,如果掏耳朵時孩子亂動,稍不注意,掏耳勺就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孩子的聽力。2.外耳道感染據統計,患外耳道感染的兒童,85%以上都有掏耳朵的習慣或直接因掏耳致傷而感染。
  • 媽媽給孩子掏耳朵差點導致「失聰」,千萬不要輕易給孩子掏耳朵了
    一位媽媽帶著自己的孩子到醫院看醫生,說自己的孩子好好地突然就聽不見了,醫生給孩子檢查後,發現是耳屎進入了耳道內堵塞了,使得孩子聽力受到影響,一下子聽不到了。於是醫生就對孩子媽媽進行詢問。這位媽媽說,自己經常給孩子掏耳朵,覺得要把耳朵掏乾淨更好。
  • 寶寶耳屎要不要掏?會影響聽力嗎?
    是不是有一些媽媽看到寶寶有耳屎就忍不住掏,特別是有強迫症的媽媽,那麼問題來了,小寶寶的耳屎需要掏嗎?掏了會不會影響孩子聽力呢? 其實,寶寶的耳屎是完全沒必要掏的。
  • 寶寶耳朵裡好多耳屎啊,強迫症犯了,寶寶到底能不能掏耳朵?
    看著兩隻耳朵裡都有耳屎,都剩著一條縫就感覺好難受,好想掏啊……首先各位孕媽我們要弄明白為何寶寶的耳屎會有這麼多?耳屎別名「耵聹」,作為外耳朵一種極為正常的分泌物,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以及鼓膜的功能。寶寶耳屎多的因素一般是以下兩個因素造成的:一、可能是寶寶的外耳道比較狹窄,容易造成耵聹擁堵;二、寶寶平時咀嚼動作幅度太小,容易造成耵聹在外耳道堆積,導致寶寶耳屎較多。那麼到底能不能給寶寶掏耳朵呢?不掏耳朵會不會有不好的結果?通常來講,耳屎是會隨著咀嚼或是張嘴等動作自行排出的。一般情況下是沒什麼必要去掏耳朵的。
  • 寶寶有耳屎,可以幫寶寶掏耳朵嗎?如何正確處理?
    掏耳屎一時爽,一直掏一直爽。不少家長看到寶寶也有耳屎,就想幫寶寶把耳屎掏乾淨,其實,寶寶和大人不一樣,耳屎也不是想掏就能掏的。調查顯示,美國平均每年有12000多名兒童因為棉籤而被送進急診,其中85%的孩子,都是在試著用棉籤清理耳道的時候,受到了傷害。
  • 寶寶的耳屎能保護耳朵?不知道這三點知識,就別輕易給寶寶掏耳朵
    文丨福林媽咪多多出生後,多媽就把給寶寶剪指甲和掏耳屎的工作交給了多爸,美名其曰鍛鍊多爸的細心與耐心。但是在給多多掏耳屎的過程中,多爸遇到了很多的阻礙,一直沒有進展。最大的阻礙就是很多人說不能幫寶寶掏耳屎,這也是為什麼幾個月過去多爸還沒有給寶寶掏過耳屎,雖然有時候看到寶寶耳朵裡有耳屎手癢,但還是忍住沒有幫寶寶掏耳屎。那父母到底能不能幫寶寶掏耳屎呢?
  • 帶娃那些事:給寶寶掏耳朵
    那天, 我無意間發現寶寶有耳屎,並且很多。我就帶著寶寶去醫院看看,寶寶特別不配合。醫生說要不等寶寶大些在來。可看著寶寶滿滿的耳屎,我實在是難受。寶寶經常抓耳撓腮,不知道和耳屎有沒有關係。後來我從網上買了一個兒童挖耳勺,打算給她清理清理。
  • 孩子多大時,才能進行「掏耳朵」「挖鼻孔」?這裡告訴你標準答案
    前幾天看了一下朋友圈,一個朋友的朋友圈發布了一個消息:不要再亂給孩子掏耳朵了,她朋友就是給孩子掏耳朵時不小心把鼓膜掏傷了一點點,醫生說穿孔了。不少媽媽看到寶寶的耳朵有耳屎的時候,強迫症犯了就會想著要給孩子掏耳朵,對子好多耳屎暴露在外面,所以就給自己孩子掏耳朵,但是孩子的耳朵很小,媽媽的手不知輕重的話可能會傷到孩子。
  • 家長們容易忽略,給寶寶掏耳朵幾個誤區,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犯的
    前段時間在和同學聊天,無意中得知同學5歲的兒子耳朵失聰,目前是做了一個人工耳蝸來接收外界的聲音。耳朵是人體重要的一個部位,如果耳朵受傷,生活將受到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小寶寶的耳朵相對大人更加脆弱,家長們要小心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