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浙江5歲男寶耳朵裡耳屎堵成「水泥」狀

2020-12-21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通訊員 徐尤佳

一塊長約1.4公分,寬約0.8公分的耳屎堵在耳朵裡是怎樣一種感覺?

如果這個耳屎還硬得像水泥呢?

一位來自浙江海寧的小患者,就被這塊巨型耳屎折磨得夠嗆。

(圖片來源於CFP)

出生後從沒掏過耳屎,耳朵被堵住了

幾周前一個晚上,五歲的趙趙睡著睡著突然喊耳朵疼,兩隻手忍不住一個勁兒抓耳朵。第二天,爸爸媽媽就帶他去當地醫院就診。

考慮到幾天前趙趙剛從一場感冒恢復,醫生懷疑是之前的感冒誘發了中耳炎。但隨後的檢查嚇了醫生一跳,趙趙的耳道裡全是耳屎,一路從外耳、中耳、內耳堵到了耳膜,而且還堅硬無比,炎症再加上巨量的耳屎作祟,耳朵不疼才怪。

趙趙的媽媽告訴醫生,兒子太調皮了,每次想給他掏耳朵,他都一溜煙跑開,家人都拿他沒辦法,所以出生五年以來,從來沒有掏過耳屎。

看來只好請專業人士出馬了。但只要醫生一把工具伸進耳朵碰到耳屎,趙趙就疼得哇哇直叫,說什麼都不讓繼續掏。

萬般無奈下,家人帶著趙趙來到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找陳志凌主任求診。

因為趙趙配合度低,病情又比較嚴重,且兒童耳道本身就比較狹窄,需要小患者配合進行精密操作。所以陳志凌在將趙趙全麻的狀況下,用耳內鏡完成了清理,他形容:「工程量很大,就像是掏下水道一樣把耳屎全掏乾淨。」

耳朵也分「乾性」、「溼性」,建議半年到醫院掏一次耳朵

我們都知道,皮膚分為乾性、油性和中性,油性皮膚出油旺盛,容易長痘。

耳內的環境也分為乾性和溼性。黃種人大多為乾性,耳屎乾燥呈片狀,容易脫落;白人和黑人多為溼性,耳屎黏膩,不易掏出。

如果是溼性體質,耳道內部環境比較溼潤,以及患有外耳道炎,外耳道溼疹,外耳道黴菌、真菌感染的人,千萬不要自己隨便挖耳屎,建議每半年到醫院進行專門的耳道清潔。

對於普通人來說,耳屎能阻止小蟲子等異物飛入耳朵,對耳膜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不建議非常頻繁地掏耳朵,可以半年、一年清潔一次。注意挑選工具時,不要使用太堅硬的挖耳勺,棉籤的話不能太粗,掏耳朵的時候也不要掏得太深。

孩子耳機不離頭要注意,易成耵聹栓塞高發人群

耳屎的學名叫做「耵聹」,它本身具有一定自淨功能,會在人說話,吃飯,打呵欠時,隨著顳頜關節的運動帶動外耳道,藉助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自動排出。因此,如無不適症狀無須定期掏耳朵。

(電子顯微鏡下「耵聹」的真容)

但小兒由於面部肌肉尚未發育完全,下頜關節活動無力等原因,耵聹易和塵土混合凝結成塊狀,堵塞於外耳道內,即為耵聹栓塞,此時會出現耳痛、耳漲、聽力下降等問題,嚴重的會誘發炎症。因此家長需要定期檢查孩子耳道裡的耵聹是否分泌過多,尤其是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以及常常使用耳機的學生,很容易成為耵聹分泌較多且易排出不暢的人群。

當然,如果孩子的耳朵出現耳朵不舒服,悶痛,頭疼。感覺耳內有異物或者聲響;聽力明顯下降;耳朵裡有黃色或者白色液體流出這幾種情況時,家長們千萬不要私自動手,因為上述這些情況可能就不是單純耳屎堵塞的問題,可能是耵聹栓塞,或是有炎症了,需要醫生專業措施進行診斷治療。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出生後沒掏過耳朵?浙江5歲孩子耳屎成「水泥」,碰到就哇哇直叫
    大人可以有力度把握,可小孩就不行,所以孩子要掏耳朵要大人來幫忙,也不能過度清理。如果很長時間不清理耳朵,會影響孩子的聽力等問題。近日浙江一位5歲的孩子就被耳屎折磨著,他的耳朵裡的耳屎成了「水泥」,只要碰到就疼的哇哇直叫。大家能想像一塊長1.4公分左右,有0.8公分寬度的耳屎堵在耳朵裡的感受嗎?
  • 孩子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又長又寬的耳屎堵住耳道,家長需警惕!
    一塊長約1.4公分,寬約0.8公分的耳屎堵在耳朵裡是怎樣一種體會?對於大人來說都會很難受吧,更何況還是個5歲的孩子,這屬於巨型耳屎了,是耳屎中的戰鬥機啊。據悉,浙江海寧的一個5歲小男孩,突然喊自己的耳朵疼,止不住地掏耳朵,父母連忙把他送到醫院去檢查。
  • 5歲男孩自出生起就沒有掏過耳朵,醫生稱耳屎像「水泥狀」
    5歲患者在全麻狀態下接受醫生治療,醫生直言:「工程量很大,就像是掏下水道一樣把耳屎全掏乾淨。」拋出來的這塊兒時常約1.4公分,寬約0.8公分,硬如水泥,看到如此巨大的耳屎,醫生也是驚呆了,從家長那裡了解到,孩子自打出生起,長到5歲就從未掏過耳朵。據孩子的媽媽說,因為孩子比較調皮,每回說給孩子掏耳朵,還未碰到他,孩子就躲得遠遠的,所以孩子長這麼大,一次耳朵也沒有掏過。
  • 浙江5歲孩子碰到耳屎,疼得哇哇叫,家長透露出生後沒掏過耳朵
    定時的清潔耳朵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耳朵自身也會產生髒東西,需要隔一段時間稍微清潔一下。現在全國各地都開了很多採耳店,可以定時去清潔一下。也有些人喜歡自己在家清潔耳朵,但是一定要小心,把握住力度就可以了。近日,浙江一名5歲兒童因為長時間沒清理耳垢受盡折磨,他的耳朵裡的耳屎變成了「水泥」,一碰到就覺得很疼。
  • 寶寶的耳屎能保護耳朵?不知道這三點知識,就別輕易給寶寶掏耳朵
    但是在給多多掏耳屎的過程中,多爸遇到了很多的阻礙,一直沒有進展。最大的阻礙就是很多人說不能幫寶寶掏耳屎,這也是為什麼幾個月過去多爸還沒有給寶寶掏過耳屎,雖然有時候看到寶寶耳朵裡有耳屎手癢,但還是忍住沒有幫寶寶掏耳屎。那父母到底能不能幫寶寶掏耳屎呢?
  • 媽媽給娃掏耳朵「失聰」,千萬不要這樣給孩子掏耳朵了!
    幸好,鼓膜沒受傷,是油性耳屎被推進耳道裡,堵塞嚴重,影響了聽力。雖說是虛驚一場,可也令人後怕不已。生活中,很多父母看到孩子耳道有屎,猶如患上了強迫症,總忍不住想要伸手幫助孩子掏乾淨。孩子有著極強的模仿欲,也會悄悄學著大人的樣給自己掏耳朵。
  • 寶寶耳朵裡好多耳屎啊,強迫症犯了,寶寶到底能不能掏耳朵?
    寶寶耳朵裡好多耳屎啊!可是寶寶很調皮總是動來動去不給我掏耳朵,晚上睡著了一碰耳朵就動來動去,完全不配合我,這可如何是好?會不會影響寶寶以後的聽力啊?看著兩隻耳朵裡都有耳屎,都剩著一條縫就感覺好難受,好想掏啊……首先各位孕媽我們要弄明白為何寶寶的耳屎會有這麼多?耳屎別名「耵聹」,作為外耳朵一種極為正常的分泌物,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以及鼓膜的功能。
  • 寶寶耳朵裡有耳屎,到底能不能掏?兒科醫生告訴你處理方法
    最近總是有些寶媽微信上給我留言,問:醫生,我家寶寶現在都三歲了,能不能給他掏耳朵?現在打算上幼兒園了,要是耳屎太多會不會影響聽力,孩子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呢?家長關係寶寶健康的心理,醫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耳朵裡的耳屎到底應不應該掏,真的得要分情況。有些新生兒的寶寶最愛做的事情就是給孩子剪指甲、掏耳朵,認為既有趣又有意義,醫生就怕你掏錯了。
  • 掏耳朵竟讓鼓膜穿孔!寶寶的耳屎到底該不該掏?
    掏過耳屎的人都會深深愛上那種曼妙飛揚賽神仙的快感,但該不該給寶寶掏耳屎?媽媽們卻在心裡打鼓。掏吧,怕對寶寶耳朵有傷害,不掏吧,又怕孩子堵得慌,碩大的耳屎也在向你招手「快來掏我吧!」第一次給娃掏耳屎是什麼體驗?媽媽們的普遍反映是:一個星期前給掏了一次,第一次掏。實在是太多了,寶寶還總是用手指摳耳朵。
  • 每天都有孩子因掏耳朵送醫 要不要給寶寶掏耳屎?
    每天都有孩子因掏耳朵送醫 要不要給寶寶掏耳屎?「耳屎」在不少人眼中都屬於「不乾淨的分泌物」,他們不僅自己掏,更將手伸向了身邊的寶寶,想讓寶寶變得更加「乾淨」。但美國的一項研究卻發現,每個月有1000個孩子因為掏耳朵導致耳朵受傷,被送進急診室。耳屎是怎麼形成的?該如何正確看待它?要不要給寶寶掏耳屎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於紅表示,耳屎,醫學名字叫「耵聹」,耵聹由外耳道內一種腺體分泌,分為乾性耵聹和溼性耵聹兩種。
  • 5歲孩子不停地掏耳朵,手電筒一照醫生都嚇壞了:早該來醫院了!
    前段時間@ 廣州日報發了這樣一條消息:5歲孩子到醫院掏耳朵花了5000元,甚至還做了全麻手術。來自浙江海寧的趙趙,耳朵裡塞滿了耳屎,並且耳屎已經成堅硬狀,必須要進行全麻手術才能將耳朵裡的汙垢清理乾淨。看了這篇新聞,讓青青媽媽不由得擔心起自己的女兒。
  • 「耳屎不是你想掏,想掏就能掏」,別輕易掏孩子耳屎,應這樣處理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吧,經常拿著掏耳勺或棉籤在耳朵中掏來掏去,掏完以後真是超爽。於是就有很多家長不光給自己掏,也要給孩子掏。據美國統計:每天大概有一萬兩千名兒童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從而造成耳朵受傷而被送入急診。
  • 寶寶有耳屎,可以幫寶寶掏耳朵嗎?如何正確處理?
    掏耳屎一時爽,一直掏一直爽。不少家長看到寶寶也有耳屎,就想幫寶寶把耳屎掏乾淨,其實,寶寶和大人不一樣,耳屎也不是想掏就能掏的。調查顯示,美國平均每年有12000多名兒童因為棉籤而被送進急診,其中85%的孩子,都是在試著用棉籤清理耳道的時候,受到了傷害。
  • 給寶寶掏耳朵講究多,你造嗎
    寶寶跟大人一樣,耳朵的耵聹腺也會有分泌物,俗稱「耳屎」。寶寶分泌耳屎可能堵塞外耳道,也會影響衛生,甚至會讓寶寶不自覺得亂撓耳朵。可由於寶寶外耳道小,耳朵皮膚嬌嫩,媽媽們都不知道該怎麼幫寶寶清理耳朵了。寶寶耳朵到底能不能掏?
  • 能給孩子掏耳朵嗎?亂掏耳朵危害多
    寶寶耳洞裡有很多耳屎,但是聽力正常。能給TA掏耳洞嗎?給孩子亂掏耳朵4危害不建議給寶寶亂掏耳朵,主要有4方面原因:1.耳膜受損鼓膜是一層非常薄的膜,厚度僅約0.1毫米,如果掏耳朵時孩子亂動,稍不注意,掏耳勺就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孩子的聽力。2.外耳道感染據統計,患外耳道感染的兒童,85%以上都有掏耳朵的習慣或直接因掏耳致傷而感染。
  • 女子網購掏耳勺,耳朵裡「長」綠毛!
    「醫生,快幫我看看,耳朵是不是發黴了?」幾天前的浙江醫院耳鼻喉科診室,37歲的彭女士一臉著急地拉著醫生問道。在呂慧洋醫師40分鐘的忙碌後,終於從彭女士耳朵裡取出了七八根綠毛,比頭髮絲還細,醫生也驚呆了:它們是從哪來的?
  • 平時到底該不該掏耳朵呢?陳年耳屎和狐臭又有什麼關係?
    眾所周知人類三大爽事——掏耳朵、挖鼻孔和摳後背,而掏耳朵是不可否認的NO.1。但是有的人天天都要挖耳朵,而有的人幾十年來從沒挖過耳朵。曾經有這麼一個新聞,一位婦女時常覺得耳朵沙沙作響,耳道不通暢也聽不清楚,影響到了日常生活。忍了多年後終於去醫院,醫生檢查發現她的耳朵,已經被耳屎堵得嚴嚴實實的。
  • 寶寶耳屎需要清理嗎?別輕易給寶寶掏耳朵,小心傷了孩子
    有天晚上回家,看到婆婆拿著棉棒給寶寶掏耳朵,我就問婆婆:「小寶現在這麼小,能掏耳朵嗎?」婆婆說:「你看看小寶耳朵裡這麼多耳屎,不給他清理清理,會影響小寶的聽力。」不給寶寶清理耳洞會影響聽力?還是頭一回聽說,雖然婆婆這麼說,但還是心存疑慮。第二天休息剛好帶小寶去複診,因為前一段時間發燒了,順便就問了問醫生。
  • 經常掏耳朵會致癌嗎?如何為寶寶清理耳朵
    相信很多寶媽都有「清潔強迫症」,一旦觀察到寶寶的耳朵有耳屎等分泌物,就會馬上用棉籤或其他工具給寶寶掏耳朵,把耳朵裡的「髒東西」清理乾淨。但根據醫院門診數據統計,每年患耳道感染疾病的寶寶,85%皆是因掏耳朵不當引起!另外,也曾有新聞報導,長期掏耳朵有可能會致癌?天吶嚕!這是真的嗎?接著小編就給寶媽們聊一下,寶寶耳朵裡的髒東西能不能掏。
  • 媽媽給寶寶掏耳朵差點致「失聰」!正確處理寶寶耳屎的方法了解一下
    醫生給孩子檢查後,發現是耳屎進入了耳道內堵塞了,使得孩子聽力受到影響。於是醫生就對孩子媽媽進行詢問。這位媽媽說,自己經常給孩子掏耳朵,覺得要把耳朵掏乾淨更好。還有的家長反映,小朋友睡覺時特別愛用小手指去摳耳朵,一邊摳一邊小委屈地和媽媽說:「耳朵痒痒」或「耳朵痛痛」,家長以為寶寶患中耳炎所致,於是,趕緊帶他去醫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