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成蟬聲自遠:說說玉雕蟬

2020-12-21 蘇州尋玉

很難說夏天是從何時開始潛入生活的,但是當烈日高照,第一聲蟬鳴響徹大地的時候,誰都可以確定地說:夏天,是真的來了。

蟬是最能代表夏天的動物。

甲骨卜辭上的「夏」字,就是一隻蟬的樣子──這個「夏」,也是中華大地文明的開端。

從先秦到今天,蟬聲與我們相伴了幾千個夏天。

為了工作、生活而煩躁不安的人並不喜歡這樣的蟬歌,嫌它太過聒噪。

但對熱血沸騰的少年們來說,這聲音無異於暑假到來的「預備鈴」,動聽極了。

那時候沒有wifi和Ipad,時間充裕的孩子鮮有沒捕過蟬的。你見他們三五成群,有拎桶的,有持竿的,或許還有拿網的,八成就是找蟬去了。

大部分被逮的蟬當天就會被「處決」:撒上鹽,滾油一炸,外酥裡嫩,香氣撲鼻,是難得的零食。

這樣失去生命,對蟬來說確實有些可惜──畢竟它為了這一天,已經等了很久,很久了。

蟬的一生可謂多劫。

蟬卵產在樹枝孔眼上,要躲過蚋的偷食才有機會孵化;若蟲剛剛見光,又要趕在降溫之前鑽入地穴,進行新的「修行」。

這是一段黑暗而漫長的等待。

即使是常見的蟬,也要熬個兩三年,在昆蟲中已屬長壽,有些長至五六年,而有一品種竟甘心苦等十七年!

如果運氣好,蟬就迎來了又一次的蛻變──羽化。

柔軟的新身從地底的舊殼中脫離出來,顫抖著展開翅膀,開始真正的生。

但同時也意味著它離死亡,也只剩幾周了。

數以年計的等待,只為換取一季的高歌。這種對於生命的惜重,實在是讓人動容。

也許對一隻蟬而言,生存的意義正在於此:直面磨礪,不改初心。

因此,蟬在古人心中代表著高雅,更是清高、廉潔的代名詞。

正因為這份脫俗,使得蟬在千百年來入詩入畫,成為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

同時,早在千百年前, 蟬的身軀就已經出現在了玉器雕刻領域中。

這其中,最經典的當屬「漢八刀」的絕技,簡單幾刀,用筆直粗狂的線條完美表達蟬的身軀,讓人佩服。

在不同的玉雕創作中,蟬也被玉雕師刻畫成為不同的形態,更是將其寓意巧妙賦予在了玉雕蟬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又賦予玉蟬更多的含義。

如以一玉蟬佩在腰間,諧音「腰纏(蟬)萬貫」,以一蟬伏臥在樹葉上,定名為「金枝(知了的諧音)玉葉」,也有人將佩掛在胸前的玉蟬取名為「一鳴驚人」(取蟬的鳴叫聲)。

其實,蟬的品性更像是在現代社會生活的人們。

在為了理想而奮鬥時,誰不曾如蟬一樣墜入泥土,誰又不曾如蟬一樣,披上盔甲拼搏衝突。

面對各種困難與壓力,終有一日會破繭而出,展翅飛向夢想的大樹,一鳴驚人。

所以,請用心聽蟬的高唱,因為,懂得了蟬鳴,或許就懂得了生命。

你,聽到了嗎?

相關焦點

  • 蟬: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蟬的聒噪「叫聲」,顯得山林更加寂靜;鳥的動聽啼鳴,顯得山林更加清幽。這麼美好的地方讓我動了歸隱之心,我因多年厭倦遊宦生涯卻沒有歸隱而悲傷起來。「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兩句詩以聲寫靜,通過「蟬噪」「鳥鳴」寫出了若耶溪兩岸山林的幽靜,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被譽為「文外獨絕」。這首詩的作者是南朝詩人王籍。他長期官職較低,仕途失意,便縱情山水。
  • 蟬聲陣陣,夏日炎炎,4首詩詞,帶大家聆聽詩詞中的蟬鳴
    記得小時候,特別喜歡講蟬蛹逮來扣到瓶子或者箱子下面,等到第二天,把已經蛻變成功的蟬放到透明的瓶子裡把玩。還喜歡去林子裡摸蟬蛹,回到家用水泡起來,第二天用油炸著吃(我不敢吃,看著別人吃)。這幾年,也許捉得太多了,明明到了蟬鳴的時間卻聽不到當初那清脆的蟬鳴聲了,只能在詩歌中傾聽陣陣蟬鳴。
  • 常思照|夏日聽蟬
    夏天是蟬最為得意風光的時候,它從日出一直鳴唱到日落,聲音嘹亮,夕陽墜入西山才戛然而止。在我看來,夏日聽蟬,是一種美妙的享受。一隻蟬鳴叫起來,呼朋喚友似的,周圍所有的蟬都心領神會地加入大合唱,蟬聲匯集,便是一曲氣勢恢宏的交響樂章。
  • 炎炎夏日蟬聲響,3首描寫蟬的古詩詞,讓人感受別樣韻味
    而在炎炎夏日中,蟬卻非常活躍,它們不停叫喚,留下了響亮的蟬聲。而古代詩人顯然也注意到了蟬這種動物,留下了在詩詞文字中留下了對蟬的各種看法。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3首描寫蟬的古詩詞,讓人感受別樣韻味。第1首,《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虞世南。
  • 冥想生活|蟬聲
    暴雨多不持久,雨聲歇止,四周樹林間升起一片驚人的蟬聲。仿佛久遠劫來,微塵與世界都如此發聲,高亢激昂,如一季繁花爛漫,卻又沉寂如死。「是身如焰,從渴愛生」,「是身如幻,從顛倒起」,蟬聲使我想到《維摩詰經》的句子,仿佛又聽到沉寂如死的蟬聲裡從樹梢高出一一掉落下來的蟬的屍體。同去的朋友被蟬聲所動,從地上拾起蟬屍,低頭冥想。後來他找了專業的錄音師,到無夢寺去錄下蟬聲。
  •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轉眼炎夏已至,忽聽得郊外林間的新蟬數聲清唱,又到了捉蟬猴、捕知了的時節了。小時候,每年麥收之後,驟雨初歇的樹林子裡,那些黑褐色的蟬猴兒在暮色中紛紛從泥洞裡,鼓鼓湧湧爬出來,朝著近旁的楊樹柳樹梧桐樹爬去。
  • 蟬之斷想 蟬の斷想
    脫殼中的蟬 走下石橋,街巷裡安靜如常。忽然,幾步路前,地面上一小攤黑乎乎的東西映入眼帘,走近一看,哎呀,好大一隻知了!不知何故跌落在此,被電瓶車輪碾壓了頭,胸,後半身還保持著可辨的樣貌,粘在了路上,已經失去了生命。耳邊傳來一陣蟬鳴,奇怪!直到剛才為止,我還絲毫沒有意識到一路在蟬聲裡穿行,難怪古人有【蟬噪林逾靜】的詩句。
  • 兩首描寫蟬的古詩,充分展現出形象思維的特點
    下面介紹兩首描寫蟬的古詩,充分展現出形象思維的特點。蟬唐代:虞世南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首詩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古代本有鳳凰非牾桐不棲的說法,所以這個「高」不光是地位高,還有品格高。品格不高,非常醜惡,即使地位高也不行。品格高而地位高,他的聲音的影響才大。這個意思通過蟬的形象來表達,是形象思維。
  • 一起來詩詞裡捉只蟬吧!
    今天,我們就要來認識一首寫蟬的詩作,一起來看看吧!《蟬》虞世南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寫的是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幹的高挺清拔,且與末句「秋風」相應。「流響」狀蟬聲的長鳴不已,悅耳動聽,著一「出」字,把蟬聲傳送的意態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
  • 蟬有五德
    蟬,俗稱「知了」。古人說「五月鳴蜩」,端陽節一過就聽到它的鳴叫,給炎熱的夏季增添不少的情趣。
  • 現代文人過炎夏:滿樹蟬聲,滿地瓜香
    人怕夏天的熱,蟬卻一點也不怕。「爬爬兒是蟬的幼蟲,黃昏時從地裡鑽出來,爬到附近的樹上,或是籬笆上。第二天清晨,脫去一層黃色的皮」(孫犁),就蛻變成了蟬。有的人覺得蟬聲「聒噪得那樣地叫人心裡為之煩亂」,然而李廣田卻偏愛蟬鳴,「初夏雨霽,當最先聽到從綠蔭深處鳴來的幾句蟬聲時,是常有一種清新愉悅之感的,覺得這便是『夏的氣息』了。
  • 「蟬」的往事
    老婆伸長脖子東瞧西瞧就是看不見,我教她透過陽光延樹枝看,結果一試,果然發現上面還有好幾隻蟬,正拼命鼓翅叫著,知了知了聲聲灌耳。老婆笑了笑說:你是不是有特異功能,太厲害了。我答:啥子特異功能喲,那是小時候太窮,飢餓所致,捉蟬子吃,捉多了練成的。記得在六十年代初,市場還是配給制,每月只有半斤肉,每天清湯寡水,飯也只能吃得半飽。
  • 詩文會 | 蟬噪林逾靜 鳥鳴山更幽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說來也怪,這抑揚頓挫的蟬聲,不會讓人覺得聒噪,反而有一種安靜的力量,蟬的生命是短暫的,它們深知時日不多,所以,才要用盡力氣一刻不停地高歌吧。古代偉大的詩人們,都喜歡詠蟬以寄情,留下了數不盡的千古名篇。
  •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淺談蟬在詩詞作品中的意象流變
    蟬的意象變化和古詩的發展節點是類似的。在上古時期,詩的存在就是一種古樸、古拙的文字表達,本身就缺乏修辭、藻飾的概念。蟬作為一種古早就存在於民歌中的昆蟲,在詩中的出現也非常早。但是和詩的特色一樣,先秦、春秋、戰國時期對蟬的描寫就是客觀寫實的,突出對蟬聲的特性記敘,並沒有情感的附著。
  •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詩詞中的蟬鳴,原來這麼美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唐】虞世南《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唐】李商隱《蟬》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時各得身無事,每到聞時似不聞。—— 唐·雍陶《蟬》《莊子·秋水》有云:「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蟬不過一秋,人不過一世。一秋雖短,可盡鳴其聲;一世雖長,但難留吾名。可見生命的意義在於價值,碌碌無為,蹉跎塵世者,終淪庸人也!
  • 寫文:十七年蟬
    自打入夏以來,天氣炎熱,每日一大早,蟬聲便會從窗外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來,此起彼伏,連綿不斷,直至傍晚,仿佛要將這仲夏不眠不休地打造。就是這麼些在枝頭上毫不起眼的小東西,竟然響徹一整個夏天!相傳北美洲一種穴居十七年才能化羽而出的蟬。幼蟲在地底蟄伏17年始出,爾後附上樹枝蛻皮,然後交配。雄蟬交配後即死去,母蟬亦於產卵後死。
  • @泗陽人不捕蟬,不食蟬,保護知了我們在行動!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近幾年來,有的地方捉蟬蛹做美餐的現象十分嚴重,導致蟬的數量急劇下降,夏天已經聽不到蟬鳴了!泗陽縣李口鎮設保護區營造「蟬鳴小鎮」  蟬不僅有利樹木生長,而且大伙兒聽蟬長大,每天睡午覺時享受蟬鳴,非但不會影響睡眠,反而能自然催眠入夢,就好像是聽睡眠曲一樣。
  • 蟬叫起來了
  • 摩西英語教你趣味學英語——蟬與雪茄有關?
    伴隨著夏天到來的是,悶熱的天氣,多雨的天氣以及外面樹上那嘰嘰喳喳的知了聲。想必大家從小都聽過這樣一首歌,「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鞦韆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雖然夏天的知了聲很吵,吵得人心煩氣躁的,但卻是炎熱夏天的一道亮麗風景。但是,關於知了,大家又了解多少?你了解知了的英語怎麼說嗎?知了的英語又和什麼人或事物是有聯繫的?下面,摩西英語「詞源法」就來跟大家好好說說知了。
  • 「山茶花」蟬·螢火蟲
    我童年的夏天,白天是聽著悠揚的蟬聲,晚上是追逐著螢火蟲度過的。夏天一到,我家的房前屋後和村子裡所有的樹上都有蟬在鳴叫,此起彼伏,聲音悠揚動聽。在我的印象中,蟬愛停留在楊樹上。我的家在水鄉,栽種的楊樹和野生楊樹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