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儘快獨立上市的大眾點評,在張濤率隊下高調向媒體展示了其酒店旅遊事業部及結婚事業部。在聽過大眾點評5位高管演講後不少人想問,點評為啥突然想起介紹這兩個事業部了?
筆者發現,在已經高調介紹過了預定及大家熟知的團購業務後,市場還沒有聽過「酒店及結婚」事業部的故事,而一心想獨立IPO的大眾點評顯然希望市場更加了解這兩個事業部背後的故事。
對此,筆者抽絲剝繭,梳理了一些信息和觀點分享給大家。
1、大眾點評重組BU核心是「營收」
我們首先來梳理一下大眾點評的目前的事業部情況,張濤對媒體表示大眾點評從9月份開始的BU化,拆分的事業部包括預訂事業部、團購事業部、結婚事業部和酒店事業部四個業務,大眾點評聯合創始人李璟表示,拆分事業部實際上是看中了這四個事業部的未來的價值潛力。
大眾點評酒店事業部負責人俞建林表示,目前,剛剛成立不足半年的酒店事業部已經產生營收,並正在持續增長。而與之類似,預訂事業部、團購事業部也已經擁有自己的獨立商業模式,盈利方式不外乎流量分成、按效果付費等方式。
也就是說,目前來看四個事業部都有著相當獨立的營收體系,而張濤曾向筆者表示,事業部制也使得內部的決策更加扁平化,有利於公司更快速的發展,而不是任何決策都要對接到最高層。而高效率也將為進一步拓寬營收提供保障。
2、為上市加碼,張濤心中一直有兩個模板
張濤已在不同場合數次表示,大眾點評必將獨立IPO,而內部人士透露,今年就是大眾點評上市的最佳時機。那如何給資本市場講好這個故事呢?張濤在事業部拆分時就已經想好了,它心中有這樣兩個美國資本結構熟知的模板:
其一,「預定事業部」VS「OpenTable」
預定事業部位列四大事業部之首,對點評切入線下餐飲商家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張濤所打出的旗號是,點評要做中國的OpenTable,目前,OpenTable在各地已覆蓋超過15000餐廳,而主要模式就是用網上定座代替傳統定座,目前該公司已在納斯達克上市,估值為18.49億美元。近期OpenTable的主要發力點是接入行動支付,而有意思的是,也就在最近大眾點評同時高調放話,已與微信支付深度捆綁。
其二,「酒店事業部」VS「Tripadvisor」
酒店事業部是大眾點評在2013年年末成立的一個新事業部,在四個事業部中年齡最小。但張濤給它賦予的意義可不簡單,Tripadvisor在美國是一家140億美金的酒店點評巨頭,它的模式不是OTA,而是透過點評切入旅遊酒店市場。張濤對此的原文表述是:你到歐洲和美國,他們第一反應就是用Tripadvisor選酒店,但是中國現在Tripadvisor沒有的,而點評就是要做中國的Tripadvisor。
當然,結婚事業部的資本故事就沒那麼好的對照了,張濤對此的闡述是:結婚市場在中國是個特別有特色的行業,美國結婚的特點和我們不一樣,這個市場規模很大,一輩子就一次的事當然會多花點錢,而這一市場也因此是非依賴「推薦」,我們就很有價值。看來,雖然沒有類比案例,但張濤早就想好了結婚業務的資本故事。
3、作為影子部隊,點評策應騰訊O2O
與騰訊合作絕對是大眾點評繞不開的話題,而對於這兩個事業部顯然也是如此,負責與騰訊整合業務的大眾點評副總姜躍平表示,微信和手Q都是非常棒的入口,目前點評已經開始和微信手Q深度接入,這一合作也同樣適用於酒店和結婚業務。
顯然,姜給這兩個事業部未來與騰訊之間的合作埋下了伏筆。巴人覺得,點評的O2O體系已基本與騰訊捆綁,雖然張濤不斷表示,大眾點評不會成為騰訊的一個事業部更不會接受收購,但身為「騰訊O2O的影子部隊」,是大眾點評自騰訊入股後就揮不去的標籤。那麼,顯然騰訊也樂於看到點評在O2O市場的持續拓寬,擇優而選最終將業務引入騰訊內部,也間接幫了騰訊的忙。
4、充分消費已有用戶,打造閉環
想做O2O閉環,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戶進去了就出不來。點評做酒店業務的邏輯是:大眾點評已經是人們出行旅遊的必備應用,那麼,為什麼不能解決出行旅遊的更多需求呢?酒店事業部負責人透露,目前,酒店業務的流量60%來自移動端。這也間接可以證明,該業務的使用場景大部分是在旅遊途中。同時,點評高層也否認了未來酒店業務會拆分出獨立App這一做法,目的就是為了讓用戶不分散。深度消費用戶群,才是點評要做的。
總之,大眾點評通過對於四個事業部的梳理完成了對資本市場的陳述,也捋順了自身內部的決策掣肘,一舉兩得。
但亦有分析認為,點評的做法讓其O2O業務過於分散,最終點評的模式仍需市場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