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種植韭菜,是在秋季韭菜回根後,通過休眠期後,置於一定的保護設施中,給予適宜栽培條件,使之生長,在元旦和春節前後大量上市的栽培方式。此時正值寒冬蔬菜十分匱乏的淡季,經濟效益顯著。那如何在冬季種植韭菜?
(1)品種選擇
韭菜安全越冬栽培要求較高,為了達到經濟效益最大化,我們應該選用品質好、抗病、耐寒和葉片寬厚且直立性好、產量高的韭菜品種。為了保證在「兩節」前上市,取得最佳經濟效益,要求韭菜品種具有回根早、休眠期短的特性。
(2)基肥施用
韭菜的施肥施用很關鍵,一般施用腐熟、細篩的農家肥,一畝地施用2000公斤,如果土壤肥力差,還需要摻入複合肥20公斤。在扒韭根晾曬結束時,把肥料和土填回行間韭菜根際,最後把畦面耬平。
在施肥之後,我們要澆一次大水,要求澆透、澆足。因為以後天氣漸冷,直至收割後才可以澆水。為了充分保墒,可以等到水滲下後,在畦面上撒一層厚1-2釐米的細幹土。
(3)肥水管理
在扣塑料薄膜後,在凍水澆得充足、土壤墒情好、外界溫度低的情況下一般不用澆水,而在收割前的3天左右,應該澆一次增產水。這次澆水有兩個主要作用,一是增加產品中含水量,以保持莖葉鮮嫩,提高產量與品質;二是可以滿足底墒需求,為下一刀韭菜萌發和生長提供足夠的水分。因為韭菜收割後3-5天內收割的傷口未癒合,千萬不能澆水。
韭菜比較適合乾燥空氣環境,適宜空氣相對溼度為60%-70%。溼度如果過大,則葉面易結霜或形成水膜,從而誘發病害,尤其是灰黴病的發生。因此,我們應該在每割一刀前的2-3天澆足水,收割之後,應該耬地保墒。韭菜生長期間除非特別乾旱,一般不再補充水分,這樣可有效控制環境溼度,以防止灰黴病發生。在澆增產水的同時,可隨水追施一次化肥,每次每畝地施用複合肥15公斤。
(4)光照管理
在冬天生產中,韭菜要保證綠色鮮豔,就必須有充足的光照條件。因為冬季光照不足,且光照時間短,因此保證有充足的光照,應經常清掃塑料薄膜,以改善透光性。還可以適當早揭晚蓋草苫,延長韭菜見光時間,儘量改善光照條件。
(5)採收
越冬栽培韭菜收割完後,韭菜根不再作為下一季的種根時,可連續收割4刀-5刀,直到韭菜植株生長衰弱、產量很低時結束。如果越冬栽培完後,當年冬季還要利用這些韭根進行越冬栽培時,就需要嚴格控制收割次數,以便夏季養根、壯棵,讓葉片製造更多的養分並貯藏在根莖,供下一次越冬栽培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