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10個案例看,如何打造品牌的社交貨幣?

2020-12-12 騰訊網

在傳統營銷方式逐漸失靈的情況下,品牌想要籠絡用戶其前提是:信息觸達到人。而那些頻繁上熱搜的品牌,自然實現了營銷信息爆炸式的傳播,將 消費者分散的注意力 集中到品牌的營銷上來。

比如,繼丁真上熱搜後,茶顏悅色因新店開張排隊盛況被推上了熱搜,再到前幾天美團官宣代言人4個字用了7位編輯在營銷圈成為佳話等等。這些輕鬆撬動上億流量的案例,其實是成功抓住了人性的弱點(如從眾心理、權威崇拜、喜新厭舊、好逸惡勞等),引發了人們自發傳播。

對品牌而言,如何讓自身的營銷擁有自發傳播的能力,這就要求品牌在抓住人性弱點驅使人關注的同時,去打造屬於品牌的營銷標識,以便實現在社交網絡的廣泛傳播,這也便是來自營銷學教授Jonah Berger《瘋傳》一書提出的營銷概念 社交貨幣 。

品牌如何才能打造自己的社交貨幣?或許我們從今年社交平臺和營銷圈瘋傳的幾大案例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一、高顏值,自帶傳播力

高顏值,即品牌的社交貨幣。

據Mob研究院《2019中國顏值經濟洞察報告》發布的數據顯示,接近4億的活躍用戶為顏值經濟的受眾。顏值即正義,顏值是網友關注的焦點,也變成了品牌營銷的方向。

1、鍾薛高,瓦片雪糕成為了行業首創

比如鍾薛高,依靠獨特的瓦片設計去打造具有品牌符號的高顏值產品而成功吸引了用戶,再依靠『優質食材』『清甜口味』 『貼心服務』去留存用戶。從產品造型設計到留客的營銷策略,鍾薛高打破了人們心中對雪糕的固有認知,以獨特的設計+高顏值佔據了雪糕類品牌的C位,成為了自帶流量的網紅品牌。

2、花西子,將東方美學表達的淋漓盡致

同樣以高顏值出圈的還有國貨品牌花西子,與其他美妝品牌不同的是,花西子將古典優雅的東方美學運用到產品的設計中,獨具特色的雕花設計傳遞著品牌的「東方韻味」,讓時尚、潮流、輕奢的美妝品牌形象彰顯。

據魔鏡市場情報顯示,2019年花西子的銷售額從2018年的4319萬暴漲到11.3億,突破了10億大關成為了國貨美妝品牌的佼佼者。

而今年雙11花西子的銷售成績同樣亮眼,銷售額達5億,並成功佔據了天貓美妝類目排名第2的位置,可以說精美的顏值助力花西子實現了高曝光度,獨具魅力的設計讓更多的女性成為品牌的粉絲,進而實現動銷。

除此之外,以高顏值出圈的品牌除了獨特設計魅力的鐘薛高,將東方古典美傳遞到恰如其分的花西子,還有那些借用二次元Q萌形象或成熟大IP品牌合作的高顏值產品均成為了大眾追捧的對象。

毋庸置疑,那些獨具創意魅力、擁有Q萌形象、東方古典美等高顏值產品,成為了當代年輕人拍照分享炫耀的資本,助力品牌成功吸引了用戶並演變成品牌獲得流量的重要途徑,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顏值就是生產力。

二、懂得製造話題的品牌,擁有了佔據熱搜榜的秘密武器

除了顏值能夠吸引受眾,那些懂得製造話題的品牌也是熱搜製造機器,可以讓用戶成為行走的廣告牌,這種營銷打法有點類似於口碑營銷。可如何讓用戶主動去為品牌做傳播?前不久美團官宣品牌代言人的方法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美團:4個字用了7位編輯

什麼是「字越少,事越大」,美團將這6個字發揮到了極致。幾天前,美團在自己的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官宣:美團請代言人了。正文只有四個字「沈騰賈玲」,原本這只是品牌廣而告之代言人的渠道和方式,但正文下的「責任編輯」卻成功引起了網友的注意。

一時之間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為什麼4個字的內容需要7位責任編輯?網友給出的答案可以說是啼笑皆非,並引發了了一大票網友的關注。

據華姐猜測,僅僅寫代言人的名字,是想要突出美團的營銷主題「省錢」,卻沒想到責任編輯成功搶鏡,助力品牌營銷成功出圈。既將品牌啟用代言人的信息傳遞了出去,又實現了促銷信息廣而告之的目的。

同時,美團的此次營銷吸引用戶參與討論和分享的同時,又成為自媒體平臺傳播的重要素材。讓廣告內容成功了公共信息蔓延到更多的平臺,進而擴大了品牌的影響力,延長廣告的生命周期。

三、利用KOL或KOC,快速實現傳播裂變

製造話題吸引人們參與討論,是社交貨幣的表現形式之一。而那些原本就具有一定影響力的KOL+KOC,他們本身就是其粉絲用戶關注的焦點,在行業內具有一定的話語權。品牌營銷巧用那些具有影響力的KOL或KOC,有助於傳播裂變。

1、丁真:成為甘孜理塘形象大使

為了蹭到丁真這個大熱門,全國各地紛紛在網絡上發起邀請丁真的活動,微博話題「全國各地都在邀請丁真」成功斬獲了6.1億閱讀,5.7萬討論。

看似全國都在邀請丁真,實際上是這些文旅部門想要通過丁真這個KOC,完成自己的旅遊推介,為當地旅遊做好社會化營銷。

丁真爆紅,籤約理塘成為形象大使,其家鄉理塘搶得先機並成功佔據了主要流量。而全國邀請丁真背後,是各地文旅利用KOC影響力為自己贏得流量,收穫粉絲的良機。

2、直播帶貨是驗證KOL影響力的重要方式

如果說丁真是意外走紅而帶火了甘孜理塘,那些在數位化時代衍生的網紅KOL在其各自的領域有著絕對的號召力與話語權。品牌通過啟動行業內具有影響力的KOL為品牌在社交媒體上擴大影響力,並獲得流量的有效方式之一。

不難發現,現在張末凡、薇婭、李佳琦、羅永浩等KOL成為品牌炙手可熱的合作對象,直播帶貨就是KOL發揮奇效的表現之一。與KOL合作,其實是品牌看重了他們背後強大的粉絲號召力和市場影響力。

因KOL更具個人特色,他們通過記錄日常生活的Vlog,或抖音快手等平臺去向用戶真實的反應產品的效果,用自身的專業知識給網友答疑解惑,培養了龐大的用戶群,也是幫助品牌動銷的方式之一。

同時,優質的銷售戰績又成為了品牌營銷的社交貨幣,可以去不同的平臺與領域中將自身受歡迎的程度放大,從而再去吸引粉絲或者營銷廣告圈人,以此方式形成營銷的良性循環。

四、玩轉跨界,讓傳播更具穿透力

如果丁真、薇婭、李佳琦等爆火是品牌與意見領袖的聯合,那品牌跨界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給人耳目一新的體驗感,並賦予了品牌新的生命力和特徵。聯合品牌通過聯合將自身的優勢和特點放大,實現品牌效應疊加擴大聲量,實現1+1>2的傳播效果。

1、五菱: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製造什麼

在跨界營銷的案例中,有一個品牌是一個例外。擁有「車神」之光的五菱,打著「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造什麼」的口號,將跨界玩出了花兒。

在地攤經濟火了之後,五菱汽車和廣西汽車集團合作,將五菱榮光進行了改造升級,出品了地攤經濟推動的第一車,為品牌贏得了一大波關注度。

在疫·情期間,口罩緊缺,五菱決定自建口罩生產線,一時之間形成了網絡熱議的話題。

在螺螄粉爆火併一袋難求的情況下,五菱推出了高顏值的螺螄粉禮盒,將螺螄粉的檔次提高到另一個層面。

「不務正業」的車企五菱,通過跨品類的跨界,成功收割了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喜好、不同消費習慣的用戶,並以粉絲效應帶動各類話題傳播,讓五菱成為了各大社交媒體平臺熱搜榜的常客。除了五菱跨行業類別的營銷,眾多案例中也有兩大品牌聯合引發熱議並成功圈粉的。

2、安踏 x 衛龍:不同品類去製造衝突感,吸引千禧一代

品牌的聯名一定是基於對用戶的洞察和深入研究,安踏選擇與衛龍這樣的品牌合作,是以高度契合的用戶群為為起點,而不同類別的品牌很容易製造衝突感保障話題度,有效提高品牌的新鮮度,降低用戶對品牌的認知疲勞。

在安踏與衛龍的合作中,他們劍指千禧用戶,將辣條界的流量擔當與時尚運動鞋兩種具有衝突感的品牌跨界合作,給用戶製造出一種反差感,成功引起了年輕人的注意,並向大眾展現了一個時尚潮流的品牌形象。同時,兩大品牌之間產生的化學反應,讓人忍不住要圍觀亦或是嘗試

五、打造優質內容,散發品牌的魅力

跨界營銷是品牌吸引用戶關注的重要營銷策略,而打造優質內容去激發正能量,實現長尾效應的關鍵,同時,優質的內容還是提升用戶滿意度增加粉絲粘度的保障。在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優質的內容是自帶傳播屬性的,甚至擁有變現能力。

1、《後浪》

如在B站的《後浪》上線後,一條近4分鐘的短片引發了刷屏。不到1天的時間裡,在B站平臺上就獲得了507萬播放量,66萬點讚。目前,此短片在微博上的播放量超過了5700萬,其中轉發和點讚均為10000+。

有人表示,B站《後浪》爆火刷屏是與其傳播時間、渠道、精準受眾等恰逢時宜,而在華姐看來,其實是天下苦內容久矣,還是內容助力了傳播,如果僅僅只有噱頭,那僅僅只能提升打開率,而無法留下用戶觀看甚至轉發。

高燃的文案,宏大的主題,與B站用戶習慣結合,同時內容涵蓋美食、舞蹈、音樂、電競、科技等等各個行業,真正做到與用戶溝通,將受眾內心深處的悄悄話,如「不用活成我們想像中的樣子,我們這一代的想像力,不足以想像你們的未來」以演講的方式說出來,讓人體驗到酣暢淋漓,引發情感共鳴。

2、麥咖啡犯困人文案,好像窺探了用戶的人生

B站是從用戶的內心深處出發去打動用戶,而麥當勞則將生活中犯困的狀態集結,高度還原生活場景,而強場景關聯很容易引導用戶聯想到品牌產品的功能,進而帶出產品,在潛移默化中強化了產品賣點,加深了用戶對產品的認知度。

相關焦點

  • 奧利奧是如何打造「社交貨幣」的?
    所以,機智的奧利奧小餅乾,不再只把自己定位於「餅乾」,而是不斷增強品牌個性化,早已開始了「社交貨幣」屬性的轉變。消費者可以獲得更多「社交貨幣」嗎?近期,奧利奧推出定製餅乾服務,消費者可以在官網在線設計餅乾。
  • 社交貨幣發行權:引領品牌對迎合品牌的反超
    「引領品牌」和「迎合品牌」,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品牌發展觀念,和中國的變化、社交貨幣、IP化都有極大關係,今天就來詳細說說,我想談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 「引領品牌」「迎合品牌」的定義、過去和現在; 誰更可能獲得社交貨幣發行權?怎樣才能獲得社交貨幣的發行權?
  • 品牌定位36計|品牌階梯模型:解決方案、信任保障、社交貨幣、價值...
    而那些沒有建立品牌的貨物就找不到賣家。社交貨幣品牌的第三層價值,是潛在顧客進入某個人群甚至階層的社交貨幣。人類是群體的動物,不可能脫離社交。人群之中又是存在鄙視鏈的,一群人總要鄙視另一群人。在普通人群裡,最常見的社交貨幣現象就是汽車俱樂部。以汽車品牌為標籤的,你買了這個車,你就進入了這個品牌的車友會。你也很難想像路虎車友會裡會有人開奧迪,也不可能在奔馳車友會裡發現寶馬車。而且在這些車友們的眼中,選擇其他汽車品牌的人要麼沒品位,要麼是窮酸,或者是裝大款。
  • 景區如何打造夜遊產品?這9個案例值得學習!
    而國外夜遊其實已經相當成熟與富有創意,下面小編搜集了一些國外經典的夜遊案例,希望能為我國發展夜遊經濟提供有益的參考。一、觀光類夜旅遊案例1、英國泰晤士河夜遊泰晤士河是英國著名的「母親」河,發源科茨沃爾德希爾斯,橫貫首都倫敦與沿河的10多座城市。
  • 平安四眾:社交電商平臺計劃招募10萬個代理商和10萬個零售商,這...
    平安四眾:社交電商平臺計劃招募10萬個代理商和10萬個零售商,這裡面究竟隱藏多少商機?  1、社交電商新定義:  社交電商就是通過線上線下社交媒體的粉絲直接與電商平臺建立的購銷關係,平安四眾將傳統實體門店和傳統電商以及推廣員與線上媒體線下流量對接的混合場景銷售模式,現在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線上線下社交流量和粉絲資源,對於線上線下店商來說可以藉助社交電商推薦達到銷售實現業績的快速增長。
  • 2015年全球10大數字營銷案例,主要看氣質
    但總有一些品牌有那麼一些勇氣和魄力,折騰社交媒體和數字營銷的新玩法,捯飭消費者體驗的新方式。 下面從本年度選取了10個數字營銷案例,屬於折騰的這一類。選擇的標準不怎麼靠譜,依賴感性和直覺多於理性和科學。
  • 喜茶、海底撈、泡泡瑪特等品牌崛起背後,藏著打造爆品的3個黃金法則
    用戶可能需要U盤,也可能需要戒指盒,但用戶的家裡可以擺放 10 個盲盒,卻不需要擺放 10 個戒指盒。因此,泡泡瑪特的盲盒沒有往這兩個方向打造。這就是用逆向思維,打造差異化的產品功能和性能的典型案例。這是 10 年前的海底撈如何服務吃瓜群眾的故事。去年我又在微博上面看到了一個新段子。說有一個人和朋友去海底撈吃飯,等待的過程中,馬路對面傳來了陣陣嘈雜聲,然後他就微微起身,想看一下馬路對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時候,海底撈的服務員走過來端著一盤西瓜說:「您先吃瓜,我們已經派服務員過去,幫您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新消費時代,看傳統品牌和新消費品牌如何做社交營銷
    元氣森林、泡泡瑪特、花西子......這些品牌,有的是飲品,有的是美妝,有的是盲盒,看似毫不相關,卻都有一個共同的歸屬:新消費品牌。近幾年來,隨著Z世代登上歷史舞臺,人們對於品牌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個性化、定製化、品牌價值觀都成為了新興消費群體所追求的因素。為了滿足新興消費群體的需求,新消費品牌應運而生。這些新消費品牌是如何崛起的?
  • 案例:用Facebook打造冰淇淋社交營銷
    譯者言:這是一篇去年10月份的博客了,但是我覺得Social Media Examiner的案例分析很有條理,而且會有些有用的數據,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在美國,吃冰淇淋是一項很常見的社交活動。酷聖石冰淇淋公司最近找到了一種方法,讓冰淇淋變成了一種更有效的社交手段。他們的「秘密武器」就是Facebook。
  • [案例]酷聖石:用Facebook打造「冰淇淋社交」
    譯者言:這是一篇去年10月份的博客了,但是我覺得Social Media Examiner的案例分析很有條理,而且會有些有用的數據,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在美國,吃冰淇淋是一項很常見的社交活動。酷聖石冰淇淋公司最近找到了一種方法,讓冰淇淋變成了一種更有效的社交手段。他們的「秘密武器」就是Facebook。
  • 喜茶51% 拷貝指南:如何打造一個流行的品牌?
    本文作者爬取了喜茶近 10 萬條評論數據,結合沃頓商學院 Jonah Berger 的瘋傳六原則,來看看如何製造一個流行的品牌。你能感受到它將消費個體帶入品牌的努力,只是這一企圖在近 10 萬的評論數據裡並未得到體現。雖然於人聲鼎沸地、求諸己、尋奇思,的確不易,但「靈感」缺乏情緒卻是一個問題。事實上,喜茶所激發的情緒主要由不斷出新的產品在承擔,8% 的消費者在被新品激發「驚喜」感後,完成了分享行為。
  • 一瓶水如何成為社交貨幣?屈臣氏飲用水創下的吉尼斯紀錄告訴你答案!
    一、屈臣氏飲用水發起吉尼斯跑量挑戰,16萬人踴躍響應  10月18日,屈臣氏飲用水「105°C 超越熱愛跑」活動暨金氏世界紀錄榮譽授予儀式在廣州隆重舉行。完成挑戰的用戶均可獲得由屈臣氏飲用水和KEEP聯合頒發的完賽證書和限定徽章,這一獎勵機制鼓勵參與者在社交平臺上曬出成績、完成打卡,成功為年輕人打造了一個「新型社交貨幣」。
  • 數字零售創造美好生活,貝倉打造爆款品牌特賣案例
    所謂的特賣模式就是通過對深度折扣的品牌貨品進行限時銷售,營造搶購的氛圍,吸引用戶消費。而貝倉作為貝貝集團旗下的品牌特賣平臺,它與傳統特賣平臺不同,以提供品牌正品、極致性價比的購物體驗為目標,深受大家的喜歡與追捧,並打造多個爆款品牌特賣案例。
  • 超級粉絲通3.0:如何能讓微博在視頻社交時代「乘風破浪」
    魔幻的2020年在經歷了「新冠疫情」這一黑天鵝事件以後,企業的營銷需求和廣告推廣方式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黑馬哥看來,2020年廣告行業最顯著的變化有三點:廣告樣式視頻化、KOL種草營銷和品效合一。有沒有滿足以上三個要求的品牌營銷案例呢?黑馬哥先給大家分享一個「Tiffany官宣新代言人易烊千璽」的案例。
  • 移動社交時代,零售品牌如何擁抱第三次數位化機遇?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0月11日,騰訊集團副總裁林璟驊在2018萬達商業年會現場發表主題演講,並分享與行業合作夥伴的階段性成果案例。第三次數位化機遇正當時在林璟驊看來,在歷經搜索、平臺電商兩次數位化機遇之後,移動社交是網際網路與零售商的第三次 「親密接觸」。 在移動社交的時代下,用戶與品牌線上線下多觸點、人貨全時互動成為重要特徵,零售商不必受限於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而要思考消費者離開實體店之後如何維持實時連接。
  • 學精這兩招,酒店瞬間成為風靡社交網的網紅酒店!
    然而,不少單體酒店或民宿老闆看了只能幹著急,同樣的基礎設施更優惠的價格卻換不來消費者的青睞,同樣的投入差別居然這麼大。在這個競爭新時代,如何打造最潮的網紅酒店呢?如何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酒店IP?網紅酒店的第一步,就是要利用的就是基於社交網絡的病毒營銷,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社交貨幣。
  • 用社交營銷打造品牌,鍾薛高有「笨辦法」
    鍾薛高主打零添加或少添加,棒籤是用無味秸稈複合材料製成的,不影響雪糕本身味道,用料更好, 讓大家吃到這隻雪糕就能感受到與其他的不一樣。但好產品也需要好故事。我們採訪了鍾薛高副總裁周兵,他分享了這一個雪糕品牌如何從無人知曉到萬人追捧。
  • 當「芝芝桃桃」遇上美妝:「她經濟」下的新社交貨幣
    新式茶飲通過網際網路營銷打造網紅產品,網紅品牌開始大幅度侵佔市場,「馴化」年輕群體的生活習慣,成為年輕文化的一部分。「每天全靠奶茶續命」成為不少年輕人的標語。不少新式茶飲品牌憑藉出色的外觀設計贏得消費者的關注,也因此獲得了涉足美妝和時尚界的機遇。當「芝芝桃桃們」遇上美妝,兩大新消費熱門品類如何共同尋求新突破?
  • 看奢侈品牌怎樣運用社交媒體
    社交媒體幾乎已經進入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每個方面,​而社交媒體的商業化應用也已經成為各大品牌共同思考的命題。​可能你已經看到過諸如可口可樂、​星巴克和奧利奧等大眾品牌的社交運營,​但是那些面對更高端消費人群的奢侈品牌能否利用好社交媒體?​習慣了高高在上的品牌是否能融入偏草根化的社交網絡?​它們又能不能從中獲取利益呢?答案是肯定的。
  • UNIQLO、MUJI等品牌app創新設計案例:五大設計要點
    這款日曆app沒有特殊功能,但在形式上很吸引人。  UNIQLO RECIPE(iPad)  10月初剛發布的「UNIQLO RECIPE」無疑又是UNIQLO LIFE TOOLS的又一重磅產品,它是一款以「美食、時尚與音樂的奇妙融合」為理念的iPad烹飪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