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親子心理師徐婧
「過年越來越沒意思了」,春節將近,不知你和身邊人是不是發出這樣的感嘆?
的確,如今生活好了,平時想吃啥吃啥,想買啥買啥,沒了以前的念想和盼望,春節除了休息幾天,貌似和其它日子沒什麼兩樣,沒什麼意思。
話雖這樣說,但是,事情怎麼樣,從某種程度來說,取決於你怎樣看、怎樣做。
春節,作為中國人最重要、最隆重,歷史最悠久、最熱鬧的傳統節日,為人父母的你,完全可以從裝扮小家開始,讓孩子過一個有儀式感的春節。
近幾年,儀式感越來越被提起,「讓生活擁有儀式感」成了好多人的嚮往和追求。
法國童話《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快過年了,趕快行動起來,讓家裡充滿「年味」,讓春節更有儀式感:
1、春節前洗刷刷
小時候,每到臘月,家裡就開始刷牆、灑掃的大工程,斷斷續續大半個月。
現在,倒不必每年都粉刷了,但是,拆洗被褥、窗簾、沙發套、衣物,收拾、擦拭各個房間還是少不了的。
兒子出生後,為讓年過得更有年味,我每年都要「忙年」,第一步就從洗刷開始,白天上班,這些活兒都要放在晚上,擦洗、收拾真的很累。我以為其它人也像我一樣,也是搞衛生作為忙年的第一步,但是,和同事朋友聊天才發現,好象人這一步也免了,不過,只要自己開心,都無謂了。
洗刷、收拾房間時,最好帶著孩子一起,尤其6歲以後的孩子,完全可以加入進來,父母選擇適合他們的家務,或讓孩子洗自己的衣物,或讓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間,讓孩子參與春節前的清潔工作,讓節日更有參與感。
2、巧用裝飾,增添年味
窗明几淨,接下來,就要上演重頭戲了——用裝飾來增添年味。
紅色是最不二的選擇,在總體家具、家居不變的情況下,趁著過年,給家添把中國紅的單人沙發,或一兩個有紅色元素的靠枕,或者添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今,各種牆面貼、背景牆貼很多、也很漂亮、有的很吉祥,每年過年,我都會精心選擇一些,貼到需要裝飾的地方,既美觀,又讓家裡煥然一新,增加節日氣氛。
臥室的裝飾上,每到春節,我都新換床單、被罩,更換床品,床品是臥室的點睛之筆,床品換新,整個房間也大變樣兒。
餐廳的餐墊、桌布也是每年春節必換,日系風、ins風、田園風,各種風格隨意切換,喜歡的杯子、碗盤也在我的春節採購清單裡,通過小物品的更換,給家人新鮮的感覺。
節日彩燈、紅燈籠也是我很重視的扮年物件。
閃閃的彩燈一打亮,節日的氛圍馬上就有了,不花多少錢,效果卻滿格,實在贊!每到過年,兒子就主動掛燈籠、點亮彩燈,在他看來,燈籠已經成了過年的代名詞。
此外,還可以買些花卉、小擺件等,增加溫馨祥和的氣氛。
在總體風格保持不變的情況 下,力求美麗又有新意,是我的春節主張,這樣忙活下來,總能在不經意間,給家人和孩子以驚喜,年的感覺油然而生。
選擇節日裝飾品,最好與整個房間的裝修風格相配,這樣才能突出每個飾品的特色,讓人感覺舒服和諧。
簡單地說,儀式感在於不將就,不對付。認真過好每一天,在於細節的累積,在於精心的營造,前提是,要有一顆愛生活、愛孩子、愛家人的心。
用心對待春節,你家的「年味」自然撲面而來,孩子的對春節自然有別樣的感受。
這個春節,你怎樣扮靚家居,讓家裡的年味越來越濃呢?歡迎分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