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山、崗山摩崖石刻

2020-12-11 中國山東網

2014/4/3 15:16:01   來源:中國山東網    

  位於山東省鄒城市西北1公裡一塊斜坡為45度的巨大花崗巖石坪上。刻石南北長66。2米,東西寬16。2米,面積1085平方米。根據刻石的內容可分為經文、石頌、頌文和題名四部分。經文,系摩崖刻經的主要部分。17行,現能夠辨認的近800字,經文排列整齊,行距勻稱,界格清晰,內容為佛教《大集經·穿菩提品》,字體以隸為主,篆楷意味濃厚,間有行草。石頌,位於經文上端之西,刻「石頌」二字,篆書,直徑90釐米,系頌文的標目。頌文刻於經文右側,12行,字徑22釐米左右,隸書為主。 頌文記述了刻經的位置及周圍環境、經主家世、刻經年代,並特別讚美了刻經書法藝術的精妙,頌文記述的刻經時間為:「皇周大象元年歲大淵獻八月庚申朔十七日」,即公元579年。題名位於刻經的下部,記敘了寧朔將軍大都督任城郡守經主孫治等的名字和摩崖刻經的書寫者安道壹。崗山位於鄒城市北關,南連鐵山,兩山之間有崗山前村,東有104國道、李官莊村,山西北有曾家溝、蘇家莊,北有傅莊、紅新莊等村。山體為圓形,海拔234。5米,面積2平方公裡,周長5。5公裡。道教在崗山早有興盛,傳說崗山上玉皇廟始於唐代,1935年前後有道士40多人,門外道二、三百人。崗山上建有靈官廟、嶽王廟、王母祠、日落晚照寺等多處建築。1937年前山上的道觀知名度較高,統管嶧山、玉皇山、山西會館等。

  1988年1月13日,崗山摩崖石刻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崗山地質地貌景觀區於1999年10月1日被濟寧市政府列為地質地貌景觀保護區。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

相關焦點

  • 崗山摩崖高清欣賞
    「四山」是指散布於鄒城市郊及附近的鐵山、崗山、尖山、葛山,距鄒城市中心1—13公裡。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可達。是古代佛教的重要遺蹟和佛教、書法研究的重要史料。鐵山摩崖刻經南北長66.2米,東西 16.4 米,總面積1037平方米。現存佛經17行,795字,字徑60釐米。其場面博大,氣勢恢宏。佛經書法以隸為主,參以楷法,開張險峻,寬闊空靈,創造出書法史上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 鄒城名勝古蹟——崗山摩崖刻經
    鄒城名勝古蹟——崗山摩崖刻經   【崗山摩崖刻經】崗山摩崖石刻位於鐵山之北,刻經順山谷兩
  • 崗山摩崖刻石
    崗山摩崖刻石 (/7) 2014-10-31 11:07 [提要]在中國書法史上有一個奇特現象,即氣勢恢宏的北朝摩崖刻石(特別是大字刻石),多分布在山東。一處是跨萊州、平度、青州三市四山的「雲峰刻石」,一處是集中在魯中南山區的摩崖刻經,包括泰山經石峪、新泰徂徠山,鄒城鐵山、崗山、葛山、尖山、嶧山,汶上水牛山的各種佛經刻字。
  • 《四山摩崖石刻》悠久歷史—國家重點文物單位帶你重返武俠世界
    摩崖石刻融自然景觀、宗教文化、書法藝術為一體,人們置身於山林峭壁、藍天白雲、蒼松翠柏、潺潺流水、陣陣清風間觀賞摩崖刻經,既可以領略大自然的迷人景色,又可以了解宗教文化的智慧所在,還可以沉醉於書法藝術的境界之中,令人感受到無窮的藝術魅力。
  • 由摩崖石刻想到的
    來到這裡才發現,讓人敬仰和尊崇的,除了儒家文化之外,還有另外一部隱於山野,卻又恢宏於世的煌煌巨製——北朝摩崖刻經。   初夏雨後,光風霽月,萬物明淨,我與鄒城市書法協會主席、金文專家殷延祿先生一起來到位於城北的鐵山,拜謁鐵山摩崖石刻。   馮雲鵬《金石索》曰:「就其山而鑿之,曰摩崖」。
  • 黃易對北朝摩崖刻經的探訪(崗山)
    (二)崗山崗山在鄒城城區北郊,鐵山北鄰,海拔243米。山體為花崗巖質,巨石凸兀,松柏掩映,風光秀麗。山陰溝壑兩側有兩品刻經:一為《入楞伽經·請佛品第一》經首序文,一為《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節文。他在《山左金石志》中記載了五處摩崖刻經,有的刻經記有尺寸,應是黃易為其提供的信息。但是,阮元看到的只是崗山刻經的一部分,無法對刻經進行全面研究,記載的內容只是崗山刻經很少的一部分,並未能辨識經名,可謂遺憾。阮元在志中寫道:崗山摩崖佛經四種:大象二年(580)七月刻,在鄒縣崗山。一刻如是我聞云云,凡十行,在大石東面。
  • 尋覓北朝刻經,記一次摩崖石刻之旅,帶你看看不為人知的文化
    尋覓北朝刻經,記一次摩崖石刻之旅,帶你看看不為人知的文化。這是一次找尋中國古代文化的旅程,什麼文化呢,那就是恢弘於世的巨製,中國北朝的摩崖刻經。那麼我們這次的旅程的目的地就在山東西南部的鄒城市。因為這裡有很著名的五山摩崖刻經,在此藝術中地位以及影響是很高的。
  • 四山摩崖,關於鄒城這四座山的故事
    鐵山 鐵山位於鄒城市,雖然稱為山,其實是海拔只有146米的丘陵低山,周長4.4公裡。摩崖刻經就在在山南坡上。
  • 摩崖!
    摩崖刻石,可以說是一種古代文化現象,溯源久矣。遠古有以石刻石和以色塗石,繪製理想圖畫祀之或為紀遊之所。後來以金鑿刻,就更為方便了。摩崖指的是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文字,就是在需要敘功或記事的地方,就地剷平一塊石壁勒刻文字。
  • 知行中國之印象鄒城(西葦水庫、鐵山公園等)
    這個叫鐵山公園,附近還有一個叫崗山公園,老分不清這兩個是不是同一個。崗山公園裡有一些古代的摩崖石刻這個應該是鐵山還是崗山公園裡面的兒童樂園了
  • 「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摩崖」——從古代摩崖石刻到李一《南陀行紀》
    後者當以古代的摩崖石刻為大宗。「摩崖石刻」一詞,雖然從廣義上說,包括人類在天然石崖上的一切摩刻形態,如石刻造像巖畫之類,但在中國書法的語境言及摩崖,其所指則是大體確定的,那便是摩崖書法。歷代最負盛名的摩崖書法,主要分布在山東、陝西、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和福建等地。
  • 黃易與鄒城北朝佛教摩崖刻經
    其間他以濟寧為出發地,調查山東諸多文物石刻,發掘武氏祠、尋訪漢魏碑刻、北朝佛教摩崖刻經等等,通過各種方式拓取、收集大量碑刻、摩崖拓片,並進行研究題跋。他在調查中注重文字記錄和圖像繪製,每次發現摩崖碑刻,必詳細記錄、拓片和繪製圖像,提取完整資料以供研究。這種科學的調查和提取資料的方法,與今日考古調查方法相仿,稱其為石刻考古先驅,實不為過。
  • 探秘福壽山摩崖石刻
    平川文旅公眾號 ID: gh_fe0ba9ff83af隨著小黃灣至903道路的建成,鸇陰古渡景區福壽山摩崖石刻也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 陽華巖摩崖石刻
    洞內有井水溪流,洞壁有摩崖石刻40餘方,清晰可辨認者有38方。這是一處物質文化遺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處石窟國寶!石窟最為有價值的是摩崖石刻。其中唐朝大詩人元結的《陽華巖銘並序》,石刻長290釐米,寬93釐米,為此處最大碑刻。其題刻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是永州地區現存最早的摩崖石刻。其開創了湘桂兩地自唐後摩崖石刻盛行之風。
  • 寶塔山摩崖石刻
    讀懂寶塔山,最有力的歷史見證就是寶塔山下的摩崖石刻。寶塔山下,延河之濱,有一整塊的巨型石崖,長約二百多米,高有六、七米,其上布滿了歷代名人摩崖石刻,記載了一段段延安光輝的歷史故事,現在免費供遊客遊覽。 在現存的寶塔山摩崖石刻群中,最典型的兩組就是北宋石刻和紅色革命石刻。
  • 文化奇觀:鄒城四山摩崖刻經
    鐵山摩崖  提到山東鄒城,人們自然會聯想到亞聖孟子,聯想到岱南奇觀嶧山,或許您並不知道,這裡還有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集佛教與書法於一體的文化奇觀——四山(鐵山、岡山、葛山鐵山摩崖刻經選字  位於鄒城岡山公園內的鐵山摩崖石刻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奇蹟,山南坡一片長66米、寬17米的斜面上,鐫刻著字徑40至80釐米的《大集經·穿菩提品》九百三十字及《石頌》六百字
  • 揭秘中國古代的摩崖石刻
    中國古代的摩崖石刻。中國摩崖石刻的集大成者,為敦煌、泰山、武夷山等地。登名山,看摩崖石刻,是其他國家的登山者們所少有的遊覽體驗,而在中國,則是再平常不過了。
  • 甘肅境內的摩崖石刻
    1摩崖石刻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石刻藝術,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書法、造像或者巖畫。摩崖石刻起源於遠古時代的一種記事方式,盛行於北朝時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後連綿不斷。提起刻於甘肅成縣天井山、東漢仇靖所書的《西狹頌》,國人莫不嘖嘖稱讚。因為《西狹頌》與陝西漢中的《石門頌》、略陽的《郙閣頌》同列為漢代書法「三頌」,而《西狹頌》是三大頌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至今一字未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