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建新筆下的小涼山彝族風情
舒建新在小涼山寫生有幾年未畫過水墨寫生了,水墨人物造型精確是寫生的基礎這真是小涼山彝族高雅氣質與完美的服飾於一身的女人,太完美了,我打量她,飾品都是用純銀打造,手腕上的銀鐲也有年代了,年輕時她個頭、身材一定不低,一排潔白整齊的牙齒,面部的輪廓線條非常清晰,這讓我一下子想到周思聰先生筆下的涼山彝族形象,人物面部刻畫精確、深厚、傳神,再配上簡約的衣著服飾,用墨用筆同蒼涼的自然山水融為一體的創作精品,堪稱水墨人物的典範,面對面的寫生創作最能感受體會到的是藝術家與寫生人物心靈的碰撞
-
跟著電影去旅行:雲南普洱糯崗古寨有長壽村之稱,保留傣族風情!
最近熱映的電影《一點就到家》,劉昊然將雲南邊陲小城普洱的美景呈現給大家,這裡有古樹、古寨還有保留完好的少數民族風情。電影中拍攝咖啡宣傳照的取景地就位於普洱瀾滄縣的糯崗傣族水寨,「糯崗」傣語的意思是「鹿飲水的地方」。據說,曾經有一大群鹿,經常到這裡來飲水而得名。
-
了解普洱,就從普洱六大古茶山開始吧
「六大茶山」一般指雲南境內的六大古茶山,位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內。歷史資料對古六大茶山的說法不一,儘管在1957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對古六大茶山進行了實地普查,現在亦有瀾滄江內六大茶山: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易武)、攸樂(基諾)和江外六大茶山(南糯、賀開、勐宋、景邁、布朗、巴達)兩個說法。
-
如何劃分古六大茶山與新六大茶山?
雲南擁有豐富的古茶樹資源,雲南古茶樹不僅樹齡大,古茶樹面積大,分布範圍廣而全國聞名的六大茶山就是其典型代表。說到雲南六大茶山,很多茶友都搞不清楚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古六大茶山與新六大茶山有什麼區別?是怎麼劃分的?今天就六大茶山為茶友一一講解。
-
別讓開發熱潮毀了普洱茶山
為深入了解雲南茶產業的發展現狀,清明節前夕,記者也長途驅車,再次來到了以擁有六大古茶山而著稱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駛離海拔552米的景洪市,進入位於勐臘縣著名的易武茶山後,海拔一下子上升到1400多米,一路上,山高林密,鬱鬱蔥蔥。自古以來正是因為優越的自然條件,這裡才一直出產上好的普洱茶,清朝時更因貢品產地而聞名。
-
雲南普洱魅力之丨茶山旅遊吃喝玩樂最全攻略
小編以為,雲南普洱山頭茶的最大魅力,可以用2個關鍵詞來形容:「一山一味」和「茶山旅遊」,此篇侃侃茶山旅遊。春暖花開,萬物復甦,處處皆見野花開,空氣裡充滿了野花的香味。對於一個喜愛大自然風情的驢友,旅遊的樂趣不僅僅是那些藏在高山密林中的古樹茶,去雲南茶山,最大的樂趣莫過於那些千奇百怪層出不窮的吃、喝、玩了:1吃-茶山美食參加過好幾次旅遊活動,發現很多驢友最大的樂趣是「吃」。
-
茶山直播:茶中「貴族」——曼松普洱
當年皇帝選茶,也跟選妃一樣,最寵幸的是龍井,普洱最愛哪一山呢?
-
倚邦古茶山宏廬茶園,天賜普洱,世界好茶
在雲南西雙版納的倚邦古茶山中,有一片叫做宏廬的普洱古茶樹茶園,只要到過這裡的人,都會被這片「天地人茶」合一的世外桃源深深折服,由衷地發出「天賜普洱」的感嘆。為什麼是天賜普洱?在古六大茶山之中,倚邦茶山的海拔最高,且落差最大。森林面積4122132畝,佔總面積的26.3%,年均氣溫17.4℃,年均降雨量1500-1900毫米,年平均風速是1米/秒。山高谷深,江河縱橫,氣候溼潤,陽光充足,冬季霧多,雨量豐富,而且植被豐富,有著好茶樹生長所需的一切物質條件和自然條件。
-
在普洱產區西雙版納,有十二座古茶山,新六大茶山和舊六大茶山
在普洱產區西雙版納,有十二座古茶山,分別是新六大茶山和舊六大茶山。茶山中古茶園的面積達到上萬畝。茶山上保留的古茶樹,讓西雙版納能生產出質量優良的普洱茶,使得那裡的普洱茶品牌名聲遠播。一般認為,六大茶山是一個重要的產區。不過,六大茶山到底是哪幾座山,大家的版本都不太一樣。六大茶山的名稱來源於少數民族,他們的讀音會被翻譯為不同的版本。六大茶山範圍廣闊,山脈相互連接,很難徹底地把每座山區分出來。最早傳出的劃分方法是,把六大茶山當做是六座山,分別是倚邦山、攸樂山、蠻磚山、莽枝山、革登山、易武山。部分人不認同這個版本,他們傾向於把易武山一分為二,分別是易武山和曼撒山。
-
最古老的三座普洱茶山
普洱茶山位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臨滄、普洱等地區。普洱茶色澤清亮,味道甘甜,香氣逼人,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
諸葛亮送茶種,攸樂山種古茶,普洱古6大茶山之首
「攸樂山」被列為古六大茶山之首,喝普洱,不可不知攸樂茶。茶湯特點:香氣高揚、湯水柔和。很多人提到普洱茶,都會以為產地是在普洱市。但其實,在古代普洱只不過是普洱茶的交易地,而普洱茶真正的產地則在西雙版納。瀾滄江以北的六大茶山,都在其中。
-
普洱古茶山巡禮(二)老曼峨
曼峨寨位居偏遠的中緬邊境的大山皺褶之中,但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名氣卻很大。這緣於它是整個勐海縣布朗山最古老、最大的布朗族村寨。據寨裡古寺內的石碑記載,其建寨時間恰好就是傣族傳統的傣曆元年紀年,至今已有1371年的悠久歷史;這裡的古茶園中,一棵棵刻滿滄桑歲月的古茶樹,見證了布朗族先民「濮人」久遠的種茶歷史。
-
「攸樂山」被列為古六大茶山之首,喝普洱,不可不知攸樂茶
「攸樂山」被列為古六大茶山之首,喝普洱,不可不知攸樂茶。茶湯特點:香氣高揚、湯水柔和。很多人提到普洱茶,都會以為產地是在普洱市。但其實,在古代普洱只不過是普洱茶的交易地,而普洱茶真正的產地則在西雙版納。瀾滄江以北的六大茶山,都在其中。
-
古六大茶山分布區域,各茶山茶樹滋味特點
古六大茶山之易武易武是著名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易武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臘茶山等。易武種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已經有濮人也就是布朗族、佤族、哈尼族等在易武居住種茶,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飲茶習俗和茶文化,以易武正山「七村八寨」最具特色。
-
江內「古六大茶山」歷史名茶劃分之攸樂茶山
攸樂古茶山是六大古茶山中唯一一個不在勐臘縣的正山,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基諾鄉境內,亦稱「基諾古茶山」。
-
行走軌跡——古六茶山之「攸樂古茶山」
土壤呈磚紅—紅色,以粉砂質土層為主,土層深厚,土壤較肥沃,森林覆蓋率較高,有機質含量高,是歷史上著名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攸樂山毛茶鮮葉攸樂古茶山是古六大茶山中唯一不在勐臘縣境的茶山。清末年間,古茶園面積約有 1 萬畝左右,幾經滄桑,至今大部分被毀,古茶園荒蕪面積達70%以上。
-
茶馬古道——探秘雲南古六大茶山
西雙版納古六大茶山是很多普洱茶友神往的「聖地」,以往傳統茶山考察、體驗,由於受當地人脈資源和考察時間所限,很多普洱茶發燒友不能一覽古六大茶山之全貌。攸樂古茶山亞諾(龍帕)古茶山易武古茶山(曼撒)| 茶馬古道起點普洱茶博物館、易武正山三村、丁家寨古樹茶園、麻黑、落水洞茶樹王蠻磚古茶山 | 彝寨森林古樹茶園曼遷古樹茶園、尋訪蠻磚八總老寨普洱茶非遺傳承人【權記號
-
葉尖上的行者「古六茶山行」之——蠻磚古茶山
蠻磚古茶山按照傳說蠻磚是因當年諸葛亮在此埋下鐵磚而得名,因此蠻專也寫作"蠻磚"。而另一種說法:蠻磚寫作"曼莊",是傣語的譯音,釋義為「大寨子」。蠻磚古樹茶芽頭蠻磚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現今保存得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規則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經幾代茶農的精心管理,至今仍年產茶葉萬擔以上。
-
探訪雲南古茶山:中國改名最成功的普洱市,應該感謝西雙版納人!
如今,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只有景洪市、勐海縣和勐臘縣等一個縣級市和兩個縣域地區。如今這裡已經成了旅遊大省——雲南的一塊金字招牌,每年接待的國內外遊客不計其數。既然普洱市因茶出名,我們來了就該去探訪一下當地的古老茶山才對。第二天一早,朋友推薦的當地嚮導已經提前到了會合地點等待我們。他會帶著我們去探訪一座著名的古老茶山。聽嚮導說,普洱當地最著名的幾處茶山和茶園都設在相鄰的西雙版納境內,所以說,正宗「普洱茶」的發源地是在西雙版納,而不在普洱市。嚮導的說法,這讓我們一幹遊客大惑不解。
-
古六大茶山之易武茶山
易武鎮牌坊清乾隆進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載,「普洱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屬六山,一曰攸樂,二曰革登古六大茶山連成一片,西面是攸樂茶山,中間是革登、莽枝、倚邦、蠻磚茶山,東面是曼撒茶山(屬易武茶區)。目前西雙版納古六大茶山是指瀾滄江內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易武)、攸樂(基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