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書屋還開門嗎?」「開的,開的,每天至少開6小時。」
春節前,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胡志高村的村民擔心過年看不到書,圍著農家書屋管理員李中安問個不停。獲得肯定答覆後,村民們才心滿意足地回家繼續辦年貨。
在實現農家書屋全覆蓋後,如何管好、用好、維持好2.9萬個農家書屋,成為湖北農家書屋建設工程的一項重要工作。
「使用好農家書屋,才有生命力。」湖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張良成說,湖北投入近6億元專項資金,建設了近3萬個農家書屋。不是書屋建完就完事了,如何用好農家書屋是一項持續工程,「像黃岡市蘄春縣劉河鎮農家書屋的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那裡,農家書屋真正成為培育農村和諧的沃土,對培育新型農民,建設新農村,發展新農業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農民致富的「金鑰匙」
「你看,書上說,防治黑木耳得綠黴病,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環境衛生,還可以噴點石灰水。」
在裡下衝村的農家書屋裡,村民駱三毛、葉生喜捧著一本《黑木耳常見病蟲害防治》,一邊看一邊記筆記,還一邊小聲討論著。這裡,正是開啟他們致富夢的地方。
在農家書屋書籍的啟發下,2009年,駱三毛、葉生喜等5人合資50萬元成立「康源黑木耳農民專業合作社」,引進黑木耳代料種植技術,將山林雜木變廢為寶,充分回收利用深加工,走上規模化發展道路,年產值過百萬元。
生活富了,到農家書屋看書的習慣卻沒有改變。「每次遇到啥不懂的問題,我都要來農家書屋找書,邊看邊摸索。」駱三毛笑著說。
有了農家書屋這把「金鑰匙」,劉河鎮的村民們仿佛找到了一條致富「捷徑」。曹廟村村民駱中義承包了一百多畝水塘,從事花鰱、草魚、青魚、鯿魚等育苗繁殖。農家書屋對他的幫助不亞於聘請了一個好助手。在兩年多的看書摸索中,駱中義的養殖技術日趨成熟,魚苗暢銷河南、江西、海南等地。老駱感嘆:「小富靠勤,大富靠智,我算是沾了書屋的光!」
越來越多的農民通過農家書屋的書籍,學會了植茶、種煙、餵豬、養雞等知識,開始自己創業。目前,劉河鎮已有萬頭養豬場1個,千頭奶牛場2個,大小養雞場8個共26萬羽。村民們現在每家年收入都超過七八萬元,放在以前,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是農家書屋幫助鄉親們走上了致富路,讓劉河鎮成為『黃岡市經濟實力20強鄉鎮』。」對農家書屋的作用,劉河鎮鎮長丁珍桃感受頗深。
留守老人和兒童的「快樂之家」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講講千裡走單騎的故事。」2013年暑假,胡壩村大學生胡三元在村裡的農家書屋開設了「暑期講壇」,給村裡娃講《三國演義》《西遊記》等名著;隔壁的湯畈村,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駱正興在農家書屋的小黑板上一筆一畫地寫著唐詩。琅琅的讀書聲和孩子們開心的笑聲交匯在一起,久久地飄蕩在山鄉上空。
胡海村村支書胡水保說,是農家書屋讓山鄉飛出了「金鳳凰」。在胡海村,每一個節假日,他們都會組織中小學生到農家書屋讀書。在濃鬱的讀書學習氛圍薰陶下,這些村裡娃變成了高才生。胡凡、胡錦偉、胡秀麗等人考上北京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名牌大學,讓胡海村的人腰杆挺得直直的。
在劉河鎮,不光孩子們喜歡「泡」農家書屋,老人也特別喜歡沒事到這裡坐坐。
灣潭村村民王善輝已年近八旬,業餘時間最喜歡跟一幫棋友在農家書屋對弈。2010年,在廣東創業的兒子王國有回鄉探親,看到村裡的老人喜歡待在農家書屋,馬上拿出8萬元添置文體器材,讓老人們樂開了花。
劉河鎮黨委書記丁納新介紹,近年來,劉河鎮56個村全部建起標準化農家書屋,書籍內容涵蓋農業、經濟、管理、文學、生活、哲學、法律等20餘門類,還配備了專、兼職圖書管理員,村民可免費借閱,讓農家書屋真正成了村民致富的「金鑰匙」、娛樂的「大本營」。(記者 夏靜 記者 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