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時水稻散發氣味吸引害蟲天敵

2020-12-23 科學網

 

浙江大學昆蟲科學研究所的婁永根教授,前不久在世界植物科學領域的權威學術期刊《新植物學家》(New Phytologist)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噴霧除草劑2,4-D,能使水稻變成害蟲及其寄生蜂的誘集器》的論文。這項國內外首次報導的研究,給以大米為主食的中國老百姓,帶來一個好消息:通過一種無毒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刺激水稻,自己散發出吸引害蟲天敵的氣味,叫蟲兒因此斃命。

 

婁永根的這項研究,是從植物的秉性產生的靈感。婁教授說,任何植物都有自己的「體香」。像水稻,天生有股小清新味,很招蟲子喜愛。水稻的這股味兒,能吸引一兩百種蟲子,其中最兇猛的兩種叫做稻飛蝨和二化螟。

 

稻飛蝨長得灰黃,它像蚊子吸人血一樣,專門吸水稻的韌皮部汁液;二化螟,則很像毛毛蟲,這蟲子還要壞,直接啃水稻的莖杆。

 

這兩種蟲子,別看壽命就個把月,婁教授說,它們會一邊吃水稻,一邊在上面繁殖「小禍害」。目前,農民對付水稻害蟲的方法主要是噴農藥,這在毒死蟲子的同時,也留下不少弊端。

 

「其實,在對付害蟲這件事情上,植物也不完全是坐以待斃。」婁教授發現,在被不同蟲子叮咬、吸食之後,水稻的內部信號系統會被驅動,散發出另外幾種「重口味」。這些味道,有的能招引害蟲的天敵,有的能趨避害蟲。只是水稻的這股抵抗力相對孱弱,有時候它們變出來的味兒,反而會招致更多害蟲聯盟的圍攻,就這麼活活被自己整死的,也不在少數。

 

所以婁教授的課題組,目標是要弄明白,什麼氣味是保護水稻的,什麼物質能儘可能多地刺激植物散發出這種味道。

 

去年,婁教授和浙大化學系教授合作,篩選到了一種無毒的小分子化合物2,4-D。只要將這種化合物在水稻上一噴,水稻身體裡的自我保護系統,就會熱情飽滿地啟動,大量分泌氣味,不僅能使稻飛蝨屁顛屁顛地來,它的天敵——稻蝨纓小蜂和黑肩綠盲蝽,也會接踵而來。

 

接下來就是甕中捉鱉的好戲了:這兩號天敵,都是吃稻飛蝨卵的。

 

在論文發表前,婁教授已經做了小面積的稻田試驗,結果顯示,兩周時間裡,稻田只噴了一次噴霧,圍過來的纓小蜂和綠盲蝽就比平時多一倍,稻飛蝨的有效消滅率高了一倍。目前,這項研究的田間試驗將在浙江、安徽等省的農田展開。婁教授說,在國外,這種用氣味防害的技術,也還應用得很少,目前只在葡萄、玉米等作物上有過相關報導。(來源:錢江晚報 章咪佳)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香根草」散發香味引誘害蟲
    昨日,記者在儀徵陳集「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區」看到,這裡的水稻田邊種植有一種名叫香根草的草。植保人員說,大螟、二化螟等害蟲對香根草散發的香味「情有獨鍾」,因此能誘使大量害蟲集聚到草上,同時香根草體內的一些活性物質對螟蟲也具有毒殺作用。
  • 水稻田邊為啥有這麼多花花草草?原來它們是為害蟲天敵服務的
    現場,稻田邊,五顏六色的百日菊競相開放;田塊間,密植著一排排高大的香根草;田埂上,種植著芝麻、大豆等……省植保專家說,水稻田裡種花種草,都是為害蟲天敵服務的。比如,秕穀草、茭白等是儲蓄植物,可在水稻非生長季節,為寄生蜂等益蟲提供替代食物和庇護場所,目的是利於天敵種群的增長,從而維護稻田生態系統平衡;而百日菊、芝麻則是益蟲們的「補品」,叫做蜜源植物,顧名思義,即為益蟲提供花粉和花蜜,讓它們壽命更長、寄生能力更強、繁殖得更多。
  • 常見害蟲天敵圖譜大全!
    常見害蟲天敵圖譜大全!每種害蟲都有一種或幾種天敵,能有效地抑制害蟲的大量繁殖。目前用於生物防治的生物按其滅蟲方式不同可分為三類:捕食性天敵、寄生性天敵和昆蟲病原微生物。有些種類的天敵已被應用於農田、果園、林場和牧場等地控制害蟲的發展和蔓延。
  • 香根草在水稻田綠色防控上的應用
    研究發現,香根草能產生大量的揮發物,在這些揮發物中含有大量烷烴類和萜烯類化合物,與水稻相比,香根草對二化螟有更強的吸引力,從而使得附近的二化螟向其聚集。同時,香根草可以調節二化螟取食、遷飛和繁殖。由於香根草含有毒性物質 (類神經遞質章魚胺),攝食後擾亂和抑制幼蟲體內保護酶和消化酶的平衡與活性,使幼蟲喪失解毒代謝能力而死亡,這是香根草誘殺害蟲的主要原因。
  • 防治水稻稻癭蚊,把好秧田、移栽、本田三關,保證水稻優產高產
    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水稻生產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隨著人麼消費觀念的轉變,對糧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病蟲害的防治是保證水稻品質的關鍵。稻癭蚊是水稻上主要害蟲之一,具歷期短、世代重疊、間歇性和區域性等特點。
  • 水稻病蟲害十大綠色防控技術應用要點
    四、生態調控技術(天敵控害)根據田間壟塊分布,在田埂上合理布局種植大豆、芝麻等顯花植物,為水稻害蟲天敵提供生境棲息場所和轉移通道,增強田間害蟲天敵蓄積功能,以此利用青蛙、蜘蛛、絨繭蜂、蜻蜓、黑肩綠盲蝽、隱翅蟲等撲捕食性天敵和寄生性天敵的控害作用控制害蟲危害。
  • 蝸牛作為一種農作物的害蟲,誰是蝸牛的天敵呢,老農說是螢火蟲
    蝸牛作為一種甲殼類害蟲,是農田和植物的害蟲,蝸牛會啃食農作物為食,對於植物生長有很大的破壞作用,而螢火蟲則是以這些害蟲為食,螢火蟲算得上是一種對於我們相當有益的昆蟲,螢火蟲的生長過程是需要從卵、幼蟲、蛹、成蟲的四個階段,其中幼蟲和成蟲都是以捕捉螺累和甲殼類動物為食,像蛞蝓和蝸牛是螢火蟲最為喜愛的食物,螢火蟲作為蝸牛的天敵,這句話是沒有錯的。
  • 鴨鵝負責除草瓢蟲專吃害蟲 溧陽農民自創綠色產業鏈
    王春紅說,生態園裡有100多畝水稻,稻田裡除了養魚,還養了鴨和鵝。  「鴨子和鵝能跟魚和平共處嗎?」  「能,投放的鯽魚苗、鯿魚苗主要活動在稻田邊的渠溝裡。鵝是素食禽類,對魚不感興趣,鴨子也很難捉到魚。」
  • 蔬菜小型害蟲天敵,巴氏新小綏蟎,1分鐘了解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近年來,粉蝨、薊馬、葉蟎、蚜蟲等小型害蟲危害日益嚴重,且該類害蟲繁殖快、數量多、抗藥性產生快,一不注意,棚內就會大規模爆發。而利用生物天敵防治蔬菜害蟲可以很好地解決因用藥多引起的農藥殘留、害蟲產生抗性等問題。
  • 2011年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治技術方案
    (二)主要技術措施  稻飛蝨:重點做好水稻生長中後期白背飛蝨和褐飛蝨的防治,西南稻區要注重防治水稻前期的遷入代。水稻孕穗前要發揮天敵自然控害和植株補償作用,減少用藥。孕穗抽穗期百叢蟲量1000頭以上,雜交稻穗期防治指標可放寬到百叢蟲量1500頭以上,於低齡若蟲高峰期施藥防治,優先選擇昆蟲生長調節劑等對天敵相對安全的藥劑品種,提倡使用高含量單劑,避免使用低含量復配劑。
  • 揭秘飛蟲來歷:果蠅並非「自生」是被氣味吸引
    文/圖  記者 王川  專家小飛蟲到底是啥  農大教授:飛蟲是氣味引來的  這讓人討厭又很神秘的飛蟲到底是啥?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我們並沒有仔細研究過,但我想,它算不上是害蟲。」青島農大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的鄭教授告訴記者,在病蟲害的領域,這種小飛蟲並不是研究的對象,所以她對其認知並不太多,認為可能是市民常說的果蠅,也可能是其他的昆蟲。  鄭教授認為,這種飛蟲與橘子裡生長的蟲蛆還不太一樣。「水果皮、垃圾堆吸引來的小飛蟲明顯是腐食性的。」她認為這種飛蟲應該是被氣味吸引過來的。「就跟儲糧害蟲一樣。」
  • 農作物重大病蟲害越冬基數調查組(廣西組)到合浦開展水稻兩遷害蟲...
    28日,農作物重大病蟲害越冬基數調查組(廣西組)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測報處曾娟處長的帶領下,到合浦縣開展水稻兩遷害蟲和草地貪夜蛾越冬調查,縣政協林德海副主席、北海市農業農村局蘇冬梅總農藝師及縣植保站技術幹部陪同。  27日上午,調查組一行首先來到廉州鎮廉北村委和珠光農場,調查玉米和竹芋草地貪夜蛾的發生及為害情況。隨後,來到星島湖鎮下洋村委進行水稻兩遷害蟲越冬調查。
  • 澳大利亞發現120年前巧克力 打開時還散發著氣味
    圖為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發現的古老巧克力。圖片來源:英國廣播公司(BBC)視頻截圖。  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管理員託德(Jennifer Todd)告訴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把包裝紙打開時,巧克力散發著有趣的氣味。這是一盒古老的巧克力盒,為帕特森所有,巧克力還包裝得好好的,放在盒子內。」  這些巧克力還包裹著用稻草等製成的老舊包裝,周圍還有銀箔。
  • 它是益蟲還是害蟲?
    從這個角度看,水蟑螂生活在野外的水體中,並沒有幹出什麼對人類的利益有損害的事情,雖然水蟑螂也有食草的習性,會偶然的危害水稻,但是,它的主要食物還是魚蝦和水生昆蟲,而且許多水生昆蟲會以水稻為食。所以,相比起水蟑螂偶然危害水稻來說,它滅害蟲的能力要更強一些,也就是說對人類而言,水蟑螂是利大於弊的。
  • 小時候在農村被當作「害蟲」,現在想吃難買到,被稱為天下奇鮮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每到種水稻的時候就是各種小動物出現的時候,那麼稻田裡都有哪些小動物呢?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曾經的害蟲有時候一轉眼就變成美味,比如下面這個小時候稻田裡常見的小動物。小時候在農村被當作「害蟲」,現在想吃買不到,被稱為天下奇鮮的「蟛蜞」,是一種屬於相手蟹範圍的小螃蟹, 這種蟹被很多人叫做無恥毛毛蟹,特點是會食腐,可以說曾經是農民的天敵之一。
  • 認識菜園常見的防蟲植物,再也不怕害蟲了
    茴香:能吸引多種益蟲。川芎:是步行蟲喜愛的棲身之處。可以增進許多蔬菜的健康和風味。 香菜:驅除蘆筍甲蟲。開花時,可吸引寄生蜂和食蚜蠅。是西紅柿、蘆筍的好夥伴。和玫瑰種在一起,可以使玫瑰更加芳香。菊科洋甘菊:富含鈣、鉀和硫。吸引食蚜蠅和寄生蜂。增進白菜、洋蔥、黃瓜風味。增加芳香植物的芳香油。
  • 海南周刊 | 氣味擔當海南花
    提起有奇怪氣味的植物名單,松鼠學堂自然教育工作室自然教育導師春香首先「提名」了這3種植物。這幾種植物不僅氣味獨特,而且在我們生活中常常出現,十分接地氣。  雞矢藤是茜草科植物,也叫「雞屎藤」——這不,一聽名字就有「味道」出現了。這種藤本植物,在靜靜佇立時味道並不明顯,但如果攆揉其葉片,則會散發出類似雞屎的臭味。
  • 防治紅薯地下害蟲特效藥,是怎樣的農藥?如何使用?
    紅薯營養豐富又無毒,也是地下害蟲,青睞的食物之一,地下害蟲不但造成紅薯的品質下降,還會造成減產減收。被害蟲打了隧道的紅薯地下塊莖,不僅商品價值變低下,而且更加不耐儲存,在紅薯的儲存期間,腐爛病病菌常常由害蟲造成的傷口等入侵,導致儲存失敗,如何防治紅薯的地下害蟲,顯得尤為重要。
  • 溫室粉蝨天敵麗蚜小蜂(組圖)
    隨著本市設施面積的不斷擴大,溫室內合適的溫度和鮮嫩的蔬菜為害蟲提供了非常適宜的生存與繁殖條件,溫室粉蝨作為常發性害蟲,近年來發生越來越重,對化學農藥抗性也越來越強,防控越發困難。
  • 杭州景觀樹掛著「護身符」 裝著能殺害蟲的「天敵」
    2018-04-12 07:1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邢小明 記者 張冰春天的杭州無限好風光,桃花柳綠中,很多「小東西」也在蠢蠢欲動,蚜蟲、葉蟎、天牛……這些「禍害」水杉桂花香樟梅花等喬木的害蟲怎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