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郎志正教授當選國際質量科學院院士

2020-12-15 科學網

 

近日,

郎志正

教授當選國際質量科學院院士,成為目前國際質量科學院第三位中國籍院士。中國質量協會副會長、中國標準化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標準化科學家」郎志正教授幾十年來為中國的質量事業辛勤付出,率先提出了「大質量」概念並作出了闡述,提出了我國標準化兩個學派之一的「約束論」,是我國質量管理體系國家標準等的主要起草人和審定者之一。曾發表相關著作三十餘部,音像製品十部,論文一百餘篇,榮獲多個國家級獎項。曾作為國務院參事多次提出「參事建議」,獲總理、副總理批示,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貢獻。

 

據悉,國際質量科學院(

IAQ

)是一個獨立的、非盈利性非政府組織,院部在美國。其成員是由國際同行選出的最受尊敬、富有經驗的質量專家和學者。到2010年為止,國際質量科學院只有兩位中國籍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源張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徐濟超。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中國質量第一人郎志正高度讚賞慕思
    2014年4月28日,作為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團體會員單位的東莞市慕思寢室用品有限公司攜手《中國標準化》雜誌、《東莞經濟》雜誌社、東莞市社科協在東莞市會展國際酒店聯合主辦主題為「『2014』製造升級 質量強市(東莞)高峰論壇」,中國質量首席專家、原國務院參事、現任國際質量科學院院士郎志正教授出席論壇並發表了圍繞「大質量」展開的主題演講
  • 院士郎志正:中國必須扭轉以廉價作為品牌的局面
    院士郎志正:中國必須扭轉以廉價作為品牌的局面 國際質量科學院院士、國際知名質量管理專家郎志正指出,中國必須扭轉以廉價作為品牌的局面,需以質量作為品牌基礎和核心。  郎志正首創了「大質量」的概念,其範疇不僅包含產品質量、工程質量和服務質量等微觀質量,還包括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宏觀質量。有質量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的發展。  不過,當天郎志正列舉了一系列數據說明中國發展的不協調。
  •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等華人學者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當地時間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曹曉風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6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2019年當選歐亞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植物表觀遺傳學研究。Howard Chang分子生物學家,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個人動態調控組中心主任、霍華德·修斯醫學(HHMI)研究員。
  • 寧波大學特聘教授馬慶國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近日,寧波大學收到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賀信,該校特聘教授馬慶國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這是該校首次獲得此項殊榮。 國際歐亞科學院成立於1994年,並在15個國家建立了科學中心。1996年,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由中央編辦批准為獨立事業法人機構,並掛靠在中國科學院。
  • 中國科大名譽教授安東·塞林格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19年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正式對外公布,中國科大陸夕雲、葉向東、楊金龍、俞書宏4位教授,以及常進、陳學思、相裡斌、吳宜燦4位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名譽教授安東·塞林格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邵陽人戴宏傑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2016年5月3日,美國科學院在其網站上公布了2016年院士增選結果,共有84位知名學者當選美國科學院新科院士,來自14個國家(地區)的 21位學者當選2016年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國際著名納米技術專家戴宏傑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 黑龍江大學謝永剛教授當選世界生產力科學院院士
    記者11月4日從黑龍江大學獲悉,經世界生產力科學聯盟理事會和世界生產力科學院院士委員會批准,授予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謝永剛教授世界生產力科學院院士,以表彰他多年來在災害經濟理論研究領域和實踐應用領域所作的努力和貢獻。
  • 5位華人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10名國際成員。新增後,NAM院士總數超過2200人,其中國際院士為175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此前我國科學家陳竺、高福、曹雪濤等曾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 中山大學宋爾衛、戴永久當選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
  • 多位華人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不過只有1位中國人!
    2020年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公布了最新一批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單。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成立於1863年,由當時的美國總統林肯授權創建,是一家由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的私立機構,致力於為美國聯邦政府提供科學技術方面的諮詢和建議。當選院士被認為是美國學術界最高榮譽之一。其中,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溫籍科學家林海帆當選2018年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
    溫籍科學家林海帆  溫州網訊 美國東部時間4月18日,美國人文與科學院正式公布了2018年當選的院士名單,共有177位院士和36位外籍院士當選。  據了解,2018年度有4位美籍華人學者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除了林海帆之外,還有麻省理工學院理學院終身教授、基因編輯專家張鋒,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講席教授、納米技術和能源轉換專家陳剛,密西根州立大學講席教授、生態學專家劉建國。近年來我國多位傑出學者包括陳竺、白春禮、田剛、施一公等相繼當選為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 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新增院士 樹蘭院長鄭樹森當選
    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新增院士 樹蘭院長鄭樹森當選
  • 哈工大段廣仁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曹喜濱教授、馬軍...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相繼公布2019年增選當選院士名單。哈爾濱工業大學段廣仁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曹喜濱教授、馬軍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至此,哈爾濱工業大學院士增至39人(含共享)。
  • 張勇民當選法國國家藥學科學院院士 華裔第一人
    張勇民當選法國國家藥學科學院院士 華裔第一人 、著名藥物化學家張勇民教授由通訊院士被增選為正式院士。
  • 多位華人學者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僅一人在國內工作
    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植物表觀遺傳學家曹曉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此外,還有6位華裔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分別為張元豪(Howard Chang)、程亦凡(Yifan Cheng)、黃永剛(Yonggang Huang)、華泰立(Terence Hwa)、 曹穎(Doris Y。Tsao)和楊麗笙(Lai-Sang Young)。
  • 哈工大3位教授當選兩院院士
    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相繼公布2019年增選當選院士名單。哈爾濱工業大學段廣仁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曹喜濱教授、馬軍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至此,哈爾濱工業大學院士增至39人(含共享)。段廣仁教授是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IEEE會士和IET會士。長期從事自動控制理論與應用研究,建立了一批保證系統穩定性的控制律參數化通解公式,並進一步通過參數優化系統地提出了控制系統的參數化設計理論,解決了遺留15年的A. Teel輸入飽和實現問題。
  • 湖南大學王耀南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曾任國家863計劃智慧機器人領域主題專家、歐盟第五框架國際合作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現任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湖南大學機器人學院院長、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兼任中國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監事、教育部科技委能源與交通學部委員等。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
  • 和德宇航總裁周大創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5日訊(記者徐紅)國際宇航科學院(IAA)近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2017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北京和德宇航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周大創位列其中,榮幸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社會科學部終身院士。
  • 廣東新增兩位院士 中山大學宋爾衛、戴永久當選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
    央廣網廣州11月22日消息(記者鄭澍)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2019年增選院士名單。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院長,我國著名的乳腺外科專家宋爾衛教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戴永久教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
  •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李小妹入選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
    近日,美國護理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Nursing, AAN)正式發布2020年增選院士名單,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護理學系主任李小妹教授入選為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Fellow of American Academy of Nursing, FAAN),以表彰她在護理研究、心理護理、社區護理、護理教育等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