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珠峰北坡登頂女性潘多:雪山見證愛情,人生始終攀登

2021-01-20 澎湃新聞

原創 丹顏 婚姻與家庭雜誌

文:丹顏 編輯:李津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大山,潘多告訴我們,在翻越高山時,女人的姿態是向上。

——小婚家

今年,是中國人首次登頂珠穆朗瑪峰60周年,

半個多世紀以來,神聖巍峨的世界屋脊,

讓無數人為之前赴後繼。

登山史冊中,有一個名字不應被遺忘,

她就是中國女登山家潘多。

45年前,36歲的藏族姑娘潘多,

在雪山的見證下,

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珠峰北坡登頂的女性。

從貧苦的農奴到珠峰女神,

她用手中的冰鎬,腳下的登山靴,

留給世人一串向上的足跡……

01

雪山的女兒

潘多的一生,都與珠穆朗瑪峰緊緊相連。

1939年,潘多出生在西藏昌都地區一戶貧窮的農奴家庭。8歲那年,父親去世。她和母親一路乞討到了父親的老家——日喀則地區。

這裡是著名的登山之鄉,珠穆朗瑪峰北坡攀登的起點。當時的潘多絕想不到,20多年後,她正是從這裡出發,挾裹著冰雪,步入人生的巔峰。

在日喀則,母女艱難度日。為了換取吃食,潘多給領主放牧,母女倆扛著六七十斤重的木箱,翻越海拔幾千米高山。然而,即便是這樣的生活也沒有堅持多久,幾年後,母親去世了。

孤苦無依的潘多流落到拉薩,成了拉薩七一農場的一名種菜工。1958年,國家登山隊挑選隊員,19歲的潘多被選上了。

在登山隊,長跑、舉重、跳鞍馬、負重行軍……嚴格的體能和技能訓練讓許多男隊員都吃不消,可潘多不怕。少年時遭遇的苦難成了她最大的財富。適應能力好、毅力強,很快讓潘多在隊伍中脫穎而出。

1959年2月4日,20歲的潘多第一次攀登雪山,成功登頂唐拉堡峰。自此一發不可收拾,7月,她和隊友登上了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打破了世界女子登山高度紀錄。1961年,潘多登頂公格爾九別峰(7595米) ,再次刷新了紀錄。

▲ 圖為公格爾九別峰(7595米) 來源網絡

這份榮光,是用命換來的。雪山上氣候惡劣,四季飛雪,草木不生,山形陡峭,地形複雜,白雪覆蓋下的可能是幾百米深的裂縫,危險無處不在。在公格爾九別峰下撤途中,潘多的5名隊友因為雪崩不幸遇難,潘多也被雪山掩埋,雙腳嚴重凍傷,被截去五個腳趾。

這是一份要命的事業,可攀登者的人生沒有後退,只有向前。

02

光榮與夢想

1975年,國家再次啟動攀登珠穆朗瑪峰的計劃。

這座山峰,不僅是所有登山家的嚮往,也是一種至高挑戰。

潘多心潮澎湃。身為藏家女兒,潘多對珠峰,還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在藏語中,「珠穆」代表「女神」,「朗瑪」代表「母象」,珠穆朗瑪則是「大地之母」的意思。在她心中,珠峰就是至高無上的女神。

可這一年,她已36歲,剛剛生完第三個孩子。哺乳期的孩子,離不開她。產後發胖,她的體重足有160多斤,凍傷的腳趾紅腫發炎,骨膜炎的疼痛日夜折磨著她。

年齡沒優勢,身體也大不如前。去,還是不去?

必須去!這是她的使命,也是她畢生的夢想。

潘多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北京進行體能訓練。一個半月的體能訓練下來,她的體重從80公斤減到了50公斤,三個手指的伏地挺身能做50個!

1975年3月,潘多隨隊伍來到珠峰腳下,她被編入了運輸隊。4月,第一次登頂失敗,隊長鄔宗嶽不幸犧牲。5月17日,潘多帶領第二隊開始攀登。

潘多與隊友們在險峻的雪山冰壁之間艱難行進了4天,到達7600米的營地。高空寒風卷著大雪肆虐,氧氣有限,潘多和隊友們蜷縮在帳篷裡,苦撐了三日。26日,天氣稍有好轉,他們抓住時機奮力攀登,達到8300米高度。

這也是女性的極限。此時,這支隊伍裡,有九人因身體原因被迫下撤,潘多是唯一的女運動員。重任在肩,潘多隻說了一句話:「只要我潘多還有一口氣,我就是爬也要爬上珠穆朗瑪峰。」

攀登到8680米至8710米高度時,潘多一下失去重心,身體突然向後仰翻,眼看就要掉下懸崖。生死之間,她迅速抓住巖壁上一塊突出的巖石,腳插進巖壁裂縫,控制住身體,才撿回了一條命。

5月27日下午2點半,歷盡千難萬險之後,潘多和另外8名隊友,從北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報告北京,報告祖國,現在是1975年5月27日14時30分,中國登山隊,九名隊員,成功登頂!」

潘多和隊友們把五星紅旗舉起來,一齊高呼:「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一邊喊一邊哭。

▲ 1975年5月27日,我國登山隊員索南羅布、羅則、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貢嘎巴桑、次仁多吉、阿布飲、潘多從北坡登上珠峰,潘多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北坡登頂成功的女性。

那是一份怎樣的驚心動魄啊,藍天為證,冰雪為證,高山為證!

潘多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女性登山運動員!

接下來,為了配合完成心電遙測,潘多猛努力控制住極寒和缺氧導致的身體抖動,在一米多寬的頂峰躺了六七分鐘,傳回來第一份來自世界屋脊的心跳。

這是地球最高點的心跳。

這份心電圖至今仍是唯一一例,它屬於潘多,也屬於全世界!

▲ 圖為潘多(左四)從珠峰返抵大本營時的照片。來源:新華網

03

雪山見證的愛情

因為共同的理想——攀登,潘多遇到了心中的白馬王子——鄧嘉善。英俊硬朗的鄧嘉善,是潘多所在的第二分隊副隊長。一起工作時,潘多用女性獨有的細膩照顧著鄧嘉善,看他工作忙,就把鏟雪、燒水、煮飯的活全攬了。

一次,潘多登山時凍傷了腳趾,患了雪盲。絕望之際,遠遠看見鄧嘉善牽著一匹馬出現她面前。他扶她上馬,慢慢走回營地。一匹馬、一雙人,在潘多心裡,漫天的風雪早已化為融融春意,純潔的愛情如雪蓮一般,在雪域高原綻放。

1963年1月10日,潘多和鄧嘉善喜結連理。沒有婚紗、沒有結婚照,他們穿著訓練服登記,藍色的線衫絨褲上還打著補丁。婚後,他們一直奔波在登山事業第一線,三個孩子只能寄養在親戚家。

儘管聚少離多,可他們彼此牽掛,相互鼓勁。1975年那次登頂,鄧嘉善也在,被編在物資隊伍裡。他在7500米營地完成工作任務下撤時,兩人相遇了。兩月未見,潘多激動地衝他揮手,鄧嘉善舉起冰鎬,向峰頂指了指,潘多狠狠點頭。

兩人擦肩而過,漸行漸遠,這一去,可能就是永別。

上山時,潘多看到前方山路上鄧嘉善提前插下的一面面小紅旗路標,眼淚流出來了……

1980年,從登山隊退役後,兩人回到了鄧嘉善的故鄉無錫。

雪山的疾風驟雪換成了江南的煙雨杏花。

不變的是,鄧嘉善始終牽著潘多的手,一起往前走。

不變的是,潘多始終投身體育事業,始終在攀登。

2008 年,69歲的潘多帶領志願者們登上了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

▲ 2008年7月16日上午,潘多帶領30多位志願者登上了海拔5200米的珠峰一號營地。

同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潘多光榮地成為8名護旗手之一。

2014年,75歲的潘多因病逝世。

6年後,2020年5月27日11點,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再次登頂成功。

還是那條路,還是那串足跡,雪山巍峨,神女無恙。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大山,

潘多告訴我們,在翻越高山時,女人的姿態是向上,繼續向上。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中國情感幫助全媒體平臺,關注女性自我成長、親密關係維護。(微信/微博/今日頭條:婚姻與家庭雜誌)

編輯、排版:王雲峰

原標題:《珠峰女神潘多:登上世界之巔第一人,女人的姿態是UP!UP!》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攀登珠峰,潘多成為首位從北坡登頂成功的女性
    1960年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實現人類第一次從北坡登頂珠峰壯舉。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攀登珠峰,潘多成為首位從北坡登頂成功的女性。1980年山峰開放,中國現代登山運動發生歷史性轉折1988年中國、日本和尼泊爾三國登山隊員實現從南北兩側雙向跨越珠峰1990年中國、美國、蘇聯三國登山隊員聯合登頂珠峰1993年海峽兩岸登山隊員聯手登頂珠峰1998年中國、斯洛伐克登山隊員聯合登頂珠峰
  • 珠峰女神潘多:登上世界之巔第一人,女人的姿態是UP!UP!
    45年前,36歲的藏族姑娘潘多,在雪山的見證下,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珠峰北坡登頂的女性。雪山上氣候惡劣,四季飛雪,草木不生,山形陡峭,地形複雜,白雪覆蓋下的可能是幾百米深的裂縫,危險無處不在。在公格爾九別峰下撤途中,潘多的5名隊友因為雪崩不幸遇難,潘多也被雪山掩埋,雙腳嚴重凍傷,被截去五個腳趾。這是一份要命的事業,可攀登者的人生沒有後退,只有向前。
  • 世界第一個從北坡登上珠峰的女登山家潘多逝世
    1975年5月27日登上珠穆朗瑪峰,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從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  潘多早年亡父,隨同母親往來喜馬拉雅山區經商,練就了良好的登山技術,1958年其母亦去世,潘多成為了一名農場工人,不久被選入西藏登山隊,次年進入中國國家登山隊。1959年,潘多隨隊登頂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1961年又登頂7595米的公格爾九別峰,成為當時世界女子登高第一人。
  • 中國第一個登上珠峰的女性——潘多
    1975年5月27日,無疑是中國登山隊藏族女隊員潘多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這天,她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夢想,成了第一個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中國女性,同時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從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潘多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峰開創了中國女子登山運動的新紀元。
  • 向山而行 與山共生——寫在中國人首登珠峰、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
    為國攀登這是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運動員索南羅布、羅則、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貢嘎巴桑、次仁多吉、阿布飲、潘多從北坡登上珠峰。潘多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北坡登頂成功的女性。仁那和吉吉是中國第一對同時登上珠峰的夫妻。 新華社發 珠峰,是地球上離太陽最近的地方。 1960年5月25日,誕生僅有5年的中國登山隊,完成了從北坡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的壯舉。這次攀登,是在中國面臨嚴重經濟困難和嚴峻外交形勢下,一次特殊的國家任務。 「全國人民都在注視著我們。
  • 《攀登者》唯一登頂的女性黑牡丹、用義肢登頂的楊光,原型是誰?
    國慶檔大片《攀登者》,在上映之前,就已經有不少網友科普過關於當年從北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真實歷史背景了,無論是吳京飾演的方五洲,還是張譯飾演的曲松林,都有真實的人物原型。前段時間,央視的《開學第一課》還曾邀請《攀登者》原型之一夏伯渝講述當年攀登珠峰、講述「中國梯」的故事。
  • ...與山共生——寫在中國人首登珠峰、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60...
    「連鳥也無法飛過」的珠峰北坡登頂。(小標題)為國攀登珠峰,是地球上離太陽最近的地方。1960年5月25日,誕生僅有5年的中國登山隊,完成了從北坡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的壯舉。這次攀登,是在中國面臨嚴重經濟困難和嚴峻外交形勢下,一次特殊的國家任務。「全國人民都在注視著我們。
  • 攀登,再攀登!登頂珠峰60周年,中國登山隊再次站在世界之巔
    60年前的5月25日凌晨4時20分,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名平均年齡僅有24歲的勇士,從西方登山者眼裡「連鳥也無法飛過」的珠峰北坡登頂。中國人第一次站在了世界最高的峰珠穆朗瑪峰之巔,這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
  • 艱難登山路 風雪60載——紀念中國人登頂珠峰60周年
    北坡攀登路上的三大難關1960年中國登山隊要登頂珠峰,在當時可以說困難重重。因為他們要從位於中國境內的北坡出發登頂,而北坡早就被登山界認為是「死亡之路」。要從北坡登上珠峰有三大難關------北坳冰壁、「大風口」和「第二臺階」。
  • 國內登山者攀登珠峰時走北坡是最好的選擇
    而幾名登山者是在登頂之後下撤途中遇難,應該與體能原因有關。「這些年來在攀登珠峰過程中遇難的事件,很大比例是發生在下撤途中。登山者如果在登頂過程中耗盡體能,沒有充足的體能保證下撤,就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登山者在登山過程中必須對自己的體能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同時對是否衝頂有一個理智的認識和選擇。
  • 陝西「南北坡雙登珠峰」第一人馬英攀登西藏雪峰
    洛堆峰位於羊八井西南部,在念青唐古拉山的西南方,海拔6010米,5600米以上有積雪冰壁,是登山者初試雪山探險的理想之地。在冰天雪地中,再次見證陝西女娃的勇拼搏精神。馬英是第三次來到西藏,每一次都是為雪山而來。
  • 1960年珠峰登山英雄聚首北京,見證電影《珠峰北坡·極地使命》啟動
    1960年,中國登山隊首次成功登頂珠峰,當年的登山英雄們如今已是耄耋之年。11月1日,張俊巖、翁慶章、袁揚、陳雷生、成天亮、白進效、張桂雲這幾位平均年齡85歲的登山英雄在北京相聚,共同見證電影《珠峰北坡·極地使命》的啟動。
  • 登頂珠穆朗瑪峰的紀錄,你知道哪些?
    第一個登頂的女性 第一個從北坡登頂的女性 年齡最大的登頂者 年齡最大的女性登頂者 最年輕的登頂者 最年輕的女性登頂者 有氧氣支持從珠峰南坡大本營最快的攀登紀錄 無氧氣支持從珠峰北坡大本營開始的最快攀登紀錄 在珠峰峰頂停留時間最長紀錄 第一次在無氧氣支持狀態下登頂的人 第一個無氧補充登頂的女性 第一次冬季登頂的人 第一次單人攀登且不用供氧裝置的登頂
  • 數億網民共同見證珠峰登頂:飯都吃不飽了,攀登珠峰還有意義嗎?
    5月27號早上11點整,2020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全名沸騰,數億網民齊聚網絡實時直播,共同見證這激動人心的一刻及雪山之巔的奇景。這座被譽為「連飛鳥也無法逾越的山峰」有兩條著名的登山路線 -- 南坡和北坡,在九十年代,英國登山隊曾經在北坡(也就是珠峰靠中國一側)發起過好幾次衝鋒,最終都鎩羽而歸,死傷慘重,於是英國人得出結論:「從靠近中國一側根本不可能登上珠峰!」。
  • 《攀登者》:登頂珠峰對於我們意味著什麼:為國登頂,寸土不讓
    1960年,中國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瑪峰,當時物資匱乏,設備簡陋。最終,王富洲,屈銀華與貢布齊心協力讓五星紅旗高高地飄揚在珠峰最高處,也成為世界上成功從珠峰北坡登頂的第一人。1975年,後輩接過任務,再次登頂,進行了測繪並架上了「中國梯」。電影《攀登者》的主線故事是二次登頂,也就是中國登山隊在1975年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
  • 數億網民共同見證珠峰測量隊登頂,登上「雪山之巔」意義何在?
    ,全名沸騰,數億網民齊聚網絡實時直播,共同見證這激動人心的一刻及雪山之巔的奇景。去年根據真實事件拍攝的《攀登者》中,講述了中國人歷經千辛萬苦也要登頂的原因。這座被譽為「連飛鳥也無法逾越的山峰」有兩條著名的登山路線 -- 南坡和北坡,在九十年代,英國登山隊曾經在北坡(也就是珠峰靠中國一側)發起過好幾次衝鋒,最終都鎩羽而歸,死傷慘重,於是英國人得出結論:「從靠近中國一側根本不可能登上珠峰!」。
  • 吳京:1960年登頂珠峰不被承認,為國登頂,寸土不讓《攀登者》
    在這裡,小編要講一個一個你不得不知道的背景,總有人在問他們為什麼要登頂珠峰,其實電影中講述的攀登是「為國登頂」。當時國家正在和尼泊爾對於邊界問題進行談判,在當時國家做出了很大的讓步提出平分珠穆朗瑪峰,但是尼泊爾卻嘲諷我們「貴國都沒爬上去過,憑什麼分一半?」於是中國登山隊首次登頂。那為什麼又會組織二次登頂呢?這就是我們上面講到的原因,因為我們相機丟了呀。沒有照片,沒有影像,別的國家不承認。
  • 夏伯渝∣人生的珠峰,他早已登頂
    衷心祝願他圓夢珠峰。但其實,結果並不重要。夢想已經照亮他的一生。人生的珠峰,他早已登頂。1975年,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為世界上首位從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同年,中國登山隊第二次攀登珠峰,9名隊員登頂,藏族隊員潘多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北坡登頂成功的女性。1978年,奧地利人彼得·哈貝爾和義大利人賴因霍爾德·梅斯納首次未帶氧氣瓶登頂成功。1980年,波蘭登山家克日什託夫·維裡克斯基第一次在冬天攀登珠峰成功。
  • 《攀登者》看不懂?讓我來給你講講,中國人攀登珠峰背後的故事
    當然也有很多人表示看不懂,因為他們不了解這一段歷史,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中國人攀登珠峰背後的故事。中國人為什麼要攀登珠峰?說實話完全是出於無奈,因為在1960年之前,已經有尼泊爾人登上珠峰。人家就說珠峰是尼泊爾的,因為你中國都沒登上過珠峰,憑什麼說珠峰是你們的,於是乎就有了60年中國第一次攀登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