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和韓國人的名字是可以用中文來代替,我們是他們的源頭嗎?

2020-12-14 每天一聞家常事

首先大家都知道,朝鮮和韓國在以前是一個國家,有著相同的文化、傳統生活習慣等。眾所周知漢文化的久遠,一直可以追溯到周朝,中國古代的繁榮昌盛和影響不僅是留在中國本土,對整個世界都有很大的影響,尤其對周邊的國家。如果你去周邊的國家旅遊的話,不少歷史建築物上面都會有漢字的保留。

朝鮮很早之前就是中國的藩屬國家,朝鮮當然也有自己的語言,但是一直沒有產生文字,所有的史料記載和官方的書籍都是用漢字來記述。並且朝鮮對儒家文化非常的重視,所有的朝鮮人以讀寫漢字為榮耀。直到13世紀中期,當時的朝鮮王以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的文字為恥辱,於是讓人創造了自己的朝鮮字母。這一行為非但沒有沒有取得人們的支持,反而招來人們的反感。但當時國家的文字還是以漢字為主,並沒有因為自身文字的出現而改變。

在二戰結束後,民族主義開始在朝鮮半島上興起,韓國人為了獲得更高的認同感,更好地來樹立起自己十分高大的大國應有形象,於是很多人開始提倡廢除漢字,徹底的擺脫中國文化對於他們的影響,這種呼聲在韓國也越發高漲。最終,1970年,當時的總統樸正熙下令,從此以後本國教育徹底廢除漢字,使用他們自己的諺文,從此漢字開始慢慢的消失。其實諺文是一種拼音文字,有時就會出現表達不清意思的時候,尤其是名字,因為發音相同而區分不開,所以現在不管是朝鮮還是韓國人的名字都有對應的漢字的名字。

我們再來說說越南,越南作為中國的鄰國,在古時候使用的也是漢字,歷史上最早的時候可以追溯到秦朝。和朝鮮一樣,越南所有的古書籍和歷史資料都是用漢字書寫的,在其歷史的建築物上面也都有漢字。後來越南在漢字的基礎上發明了「喃」字,不過只是民間使用,後來因為淪為殖民地,也漸漸的消失不見了。拉丁文字成為百姓常用的文字。後來越南獨立後,胡志明廢除了漢字,選用拉丁字母作為其國家的官方文字。但是漢字的影響是不可能消除的,所以越南人的名字也是可以用漢字去代替的。

正因為韓國檔案、身份證件上都有漢字姓名,即便是不太懂的漢語的本土韓國人一般也是知道自己姓名是哪幾個漢字,但是他們的諺名又是拼音文字一般也容易混淆,所以有時候一些韓國名人的姓名在音譯成漢語時會搞錯,而有的人是在發現之後才是會主動地進行糾正,比如桌球名將金擇洙最初被中國方面寫成「金澤洙」,有一次在某一個地方開始比賽時他本人看到秩序冊,就開始主動地在紙上面寫下相對正確的姓名;

越南北方(安南)歷史上曾長期使用漢字,並曾經是努力創造過的用漢字來注音越南語本身的「喃文」,但因為越南直到1919年才廢除使用中文的科舉考試(比中國還晚14年),因此寫漢字的傳統根基深厚,至今北方許多家庭仍會在春節貼中文春聯。北方越南人中的大多數都有漢語姓名,這也是可以和漢字一一對應的證據。

不過越南是個多民族國家,境內一些少數民族並不使用漢字姓名,而且在越南的南方歷史書上叫做「佔城國」,是高棉文化、而非漢文化圈的地方,這裡的人以前並不經常性地使用漢語的姓名,還是和安南一起被合併成越南之後才開始模仿北方越南人改定的,因此和漢字的一一對應就比較差,而且也是有非常多的南方越南人根本就是沒有漢語姓名的存在。

韓國歷史上就是使用漢字作為官方文字。讀書也是四書五經等中國經典。他們的名字本來就是用漢字書寫的。只是越南在近代被法國殖民後,法國人用法語字母來拼寫越南語。越南獨立後就用廢除漢字使用這種拼音文字來書寫。

朝鮮和韓國現在使用的文字是李氏朝鮮時期的世宗大王發明的,被稱為彥文。但一直沒有被推廣開。直到上世紀70年代民族主義抬頭,才開始廢除漢字,使用這種拼音文字。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南,朝鮮,韓國發現現在的年輕人根本無法讀懂自己國家的歷史經典。包括很多成語都是從中國來得,不使用漢字就根本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從而造成了詞彙量的大量丟失。還有就是大量同音不同意的詞語,在書寫時無法區分。這就是越南,朝鮮半島的人名為什麼可以用漢字書寫。

相關焦點

  • 為何韓國人的身份證上,名字用韓文和中文寫呢?留學生說出了實情
    為何韓國人的身份證上,名字用韓文和中文寫呢?留學生說出了實情韓國的美女、帥哥是出了名的好看,很多中國追星者都十分喜歡韓國明星。韓國也給我們國家帶來了很多影響,比如女生穿衣打扮上,大家都很喜歡韓國的那種風格,但是你們知道嗎?
  • 為什麼韓國人非要在身份證上,用括號再寫一個中文名字?
    為什麼韓國人要在身份證上加上一個中文名字?為了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韓語的來源開始。在一些韓國歷史劇中,貴族們會拿出一本用漢字寫的古書來閱讀。這時候你不應該向編劇扔瓶子,認為這是在胡編亂造,因為他們確實尊重了歷史事實。
  • 越南、朝鮮、韓國人的名字,可以用中文替代,背後有什麼歷史原因
    在生活當中,姓名把人與人簡單地區分開來,也作為每個人陪伴終身的符號。每個國家的文化不同,名字也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可是不難發現有一個特別奇怪的地方,比如說越南,朝鮮,韓國這些國家雖然語言不同,但是卻都有著可用中文標註的名字。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身份證上面為什麼要加上中文名字?韓國人:我們也很無奈啊
    有過身份證的人都知道一般身份證名字一欄都是用一種語言表示的,但是在韓國這種情況卻發生了變化。相信看過韓國人身份證的人都知道,韓國人都會在自己的韓國名字後用括號加一個中文名字。 難道韓國人真的這麼熱愛漢語嗎?還是在這背後有其他的隱情?
  • 為什麼韓國人要在身份證上用括號額外再寫上一個中文名字
    之所以,在新版的韓國身份證上,韓國人都會用一個括號,在其中標註中文名字,這實在是無奈之,因為現行的韓國文字存在著巨大的缺陷。 其原因是多樣的,日本廢除漢字是當時極為狂熱地模仿西方,明治維新之時,統治者們認為西方人可以用一年就掌握文字,而他們卻要花費多年去研習漢字,所以開始了廢止漢學的運動,漸漸的,很多漢字被假名所替代,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漢字夾雜著假名的書寫形式;而越南是在接受了法國殖民者的文化植入之後,發現以羅馬字為表現形式更加簡單好學,而且帶著趨附法國殖民政府的色彩。
  • 韓國人的身份證,為何一定要額外用括號標註一個中文名字?
    事實上每一個韓國人都相當於擁有著一個中文名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不過可能留意到的人並不多。雖然現在韓國已經全面去漢字化了,然而在個人身份證上卻一定要用括號標註一個中文名字,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他們也很無奈。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啥要用中文名字備註?答案讓人意料之外
    如今隨著世界範圍內的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好,全球化已經成為了一個見怪不怪的現象了,經濟全球化,商品全球化,甚至是旅遊全球化,逐漸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我們對世界的了解途徑也越來越多,只需要上網一查就能夠了解到世界範圍內各種各樣的資訊了。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何要寫個中文名字?
    之所以,在新版的韓國身份證上,韓國人都會用一個括號,在其中標註中文名字,這實在是無奈之,因為現行的韓國文字存在著巨大的缺陷。韓國這個國家長期是東方大國的屬國,接受東方大國文化的影響,韓國的上流社會說漢語寫漢字,學儒家經典,韓國的科舉考試,不僅考試的制度,連考試內容都是從中國照抄而來的。
  • 韓國人為什麼會在身份證上,用括號額外寫上中文名字?
    韓國人身份證上要備註漢字的原因,跟韓語形成過程中,存在的固有缺陷有關。按照人類語言發展的一般規律,是先有語言,再有文字。人類歷史上著名的幾大文明,都先後創造了自己的文字系統。最主要,也是最關鍵的一個原因,朝鮮半島當時並沒有自己的文字。他們不使用漢字,那就沒有文字可用。畢竟當時的東歐也蠻荒著呢,影響力也到達不了朝鮮半島。朝鮮半島的百姓,自然多數是以當地語言為主,相當於中國的一種方言。按照現代的定義,這些百姓因為不識漢字,全部屬於文盲。
  • 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上,都要加一個中文名字?其實他們也不想
    看起來很有文化的樣子,當然,誰都知道現在的韓國人能認識且會讀會寫這句話的實在是少數,韓國人早就用他們自己後來發明的文字取代了千年以來漢字在他們國家的地位。但是他們也無法把漢字的影響力徹底消除,這戰鬥機上的漢字就是其中一個例子。還有一點就是他們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都是有用漢字書寫的名字的。韓國人也不是沒有自己的韓文名字,為什麼他們的身份證上一定要加上中文名字?
  • 為什麼韓國人要在身份證上用括號額外再寫上一個中文名字?
    韓國人仍然具有中韓命名文化;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韓國人想用純韓國人的名字來給孩子們起名字;但是,在命名時,他們會更多地考慮聲音的細微差別和聲音感受,這與中韓命名文化不同;中韓名字寫在身份證上如果是,則僅適用於他們給嬰兒命名或註冊名字的情況。但是,在2010年代,許多韓國人想給孩子起名時不帶任何中文字符,而取純韓文名字。
  • 韓國取消漢字後,為何份身份證還加中文名字?日本人:他們後悔了
    韓國專家並不承認箕子朝鮮的存在,他們認為,箕子朝鮮是屬於中國的範圍,而不是韓國人的祖先,當然也就不屬於韓國歷史的政權,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對韓國的影響之大,在文化方面,韓國人非常喜歡中國文化,在《左傳》中有所提及,比如荊山等等。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什麼會有中國名字?韓國人:臣妾做不到啊!
    中華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風雨雨,在世界歷史上佔據著特殊的地位,漢字也隨著國人的實踐活動不斷演變,現如今,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已經把漢語當成了一種重要的語言來學習,漢語也正在以其獨特的魅力徵服著世界人民。不過,現在學漢語的國家這麼多,像韓國這種直接把中文名印在身份證上的,也著實是不多見了。可能很多喜歡看韓劇的小夥伴已經注意到了這點,韓國人的身份證上很多都有著一個中文名字,比如李小花,孫二狗這樣的,那為什麼會這樣呢?是韓國同胞已經愛慕中文到這種地步了嗎?其實,他們也不想的。
  • 韓國人身份證,括號額外再寫上中文名字,來感受魅力中華文化
    所以中國的文化對朝鮮半島影響非常深遠。在古代朝鮮半島只有文字沒有語言,直到公元三世紀漢字傳入到朝鮮以後,他們的上級階層才開始使用了漢字,古朝鮮國民非常喜歡使用漢字。可是韓國建國後,提倡國粹主義,為了弘揚民族精神,1948年政府制訂了《表音文字專用法》,規定公文只能用表音字書寫。但是鑑於歷史的緣故,暫時允許兼用漢字。
  •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都會有個中文名字?網友調侃:沒骨氣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都會有個中文名字?網友調侃:沒骨氣眾所周知,我們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造就了我們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們的鄰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就深受我們國家的文化薰陶,其中韓國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 令韓國人尷尬的「故宮」裡面全是中文,韓國人還得需要中國人翻譯
    令韓國人尷尬的「故宮」裡面全是中文,韓國人還得需要中國人翻譯比如說我們的鄰國泰國,日本,韓國等。今天小編就向大家來介紹一下這一個令韓國人十分尷尬的故宮。而整個景福宮的格局,就是參照著明朝的皇宮來建造的,因為當時古代的宗藩關係當時的朝鮮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是不能被叫做皇上的,因此我們在韓劇中經常看到他們是被稱作王。按照我們國家的來算就是一個有封地的親王,而景福宮的瓦片沒能用黃色,也是因為古代黃色是皇上專用的。
  • 為什麼普通韓國人的身份證上,要再寫其中文名字?其實他們也不想
    在最繁華的唐朝時期,日本,韓國和英國等國家都稱我國為「天朝」,足以反映當時的國家實力。那時,有大量的貿易和商業。經常可以看到彼時我們的都城長安就有很多外國人在那裡傳教、貿易甚至定居。如今,韓國和日本某些起到立國之根基的文化還是源於當時借用學習中國的某些。儘管日本和韓國不願承認某些事實,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一些細節中看出來。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什麼要用中文備註名字?答案很有意思
    有一個國家的身份證和我國的非常之像,除了印上本國文字寫的名字甚至還有中文標註的名字。可能有些朋友對它比較熟悉就會知道這件事。沒錯,正是我們鄰居韓國,他們的公民身份證上就有兩個名字。這時候有些人就納悶了,怎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要寫中文備註呢?這還得從古時候說起,我們下面一一道來。
  • 韓國人身份證名字旁邊,為何總要寫個中文名字?原來還有這層含義
    故此我國的漢字一度影響了周邊的許多國家,比如高句麗,也就是現今的韓國跟朝鮮,以前使用的就是我國的漢字。雖然他們後來極力否認跟抹殺中國漢字,但大韓民國的居民身份證上,依然在使用中文名字。這是為什麼呢?韓國人由於地理位置跟文化原因,一直喜歡把我國的文化跟發明說成是他們的祖先創造的。
  • 韓國人為什麼要在身份證上加一個中文名字?說出來你別不信
    韓國人為何要在身份證上加一個中文名字?說出來你別不信中國和周邊一圈國家的故事,充滿著各種版本。在中國的官方文字中,一般多見某某國家某年「入貢」,若是翻翻其他國家的史籍,中國的宮廷秘史到民間花絮,都有詳細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