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開放赴臺旅遊以來所發生的11起事故中死亡人數第二多的,也是其中的9起直接與大巴車有關的事故中最慘重的。
臺灣大巴出事瞬間曝光:車內濃煙冒出 疾馳撞上高速路護欄▼
對於逝去的生命我們表示惋惜,但是對於頻發的赴臺旅遊事故,我們必定要問一句:為什麼陸客在臺旅遊出事這麼多?
我們仔細的翻閱了自開放赴臺旅遊以來,臺灣旅遊類大巴事故的相關資料,得出以下結論:
1.臺灣的旅遊大巴每萬人死亡率,高居臺灣所有載客類型車輛第一位。
2.臺灣的旅遊大巴,絕大部分使用者為大陸遊客。
3.大巴死亡率高,大巴租用者大部分會陸客,就會產生一種現象,陸客在臺灣死亡率居高不下。
先給大家看一張截圖
下圖是關於臺灣旅遊大巴類的死亡數據▼
最左側的營業類大客車,代表的就是大部分旅行社租用的大客車,右邊的自用小客車,代表的是大部分家用的小客車。數據對比一下,發現大巴車的萬人死亡率,幾乎是小轎車的10倍。
對比下各車型,104年(2015年)臺灣各種交通工具萬人死亡率的排名是:
營業大貨車>營業大客車>自用大貨車>小貨車>營業小客車>自用小客車>機車
被之前N多人吐槽臺灣機車多,死亡事故多的機車,反而在萬人死亡率中排名最低,而載客類型的車輛中,死亡率最高的是營業大客車。也就是這次事故中的,臺灣人稱之為『遊覽車』車型。所以不是臺灣人故意搞陸客,而是大巴車事故率本來就高,臺灣人自己也不願意坐這種大巴車。
說完了結論,那麼我就來分析以下,為何臺灣旅遊大巴事故率會如此之高?
丨疲勞駕駛丨
最近幾年,臺灣甚至美國都已經有過多起國內團隊乘坐的旅遊大巴在行駛過程中突發車禍造成人員傷亡的嚴重事故,相對來說,目前來歐洲旅遊的國內團隊在這方面的事故還比較少見,儘管每次事故的原因不盡相同,但歐盟國家對於旅遊大巴的一些嚴格的法律規定,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因司機疲勞駕駛而造成事故的隱患。
眾所周知,歐盟國家尤其是法國,在對包括司機在內的勞動者權益的法律保護方面是全世界最完善的,除了以法律形式頒布的全國各行業通用的勞動法典(Code du travail)之外,針對旅遊大巴車司機還有如下的規定:
每連續工作六天,必須停止駕駛24小時
每天的工作時間不能超過12小時,這個時間是指從早上第一次發動車,到晚上最後收車的時間,也就是包括路上行駛、停車遊覽以及途中休息和吃飯等等在內的所有時間,如果司機與旅遊團不住在同一個酒店,這個時間還要包括早上司機開到酒店來接客人和晚上送客人回到酒店後再開回停車地點的來迴路程所需要的時間。
可是臺灣旅遊大巴司機的工作環境是怎樣的?小編前段時間曾經去過臺灣,我所看到的情形並不美好!8天7夜的環島團,大巴司機每天需要駕駛的時間遠遠大於12小時,從清晨6點出發到晚上22點,大巴司機工作強度之大無法想像。小編曾經問過一位大巴司機,據他介紹,在旅遊旺季的時候,兩個團期中間他們很有可能達不到休息...
丨低價團費丨
隨著出境遊的蓬勃發展,國內各大旅行社為了吸引客源,竟相壓價、惡性競爭,推出了各種「零成本」甚至「負成本」的低價團,這樣的結果就是不但降低了服務的品質,甚至埋下了很多安全隱患:
1、為了降低成本,低價團往往比正常的團行程更緊湊,每天的行駛裡程更長,從而造成司機的工作時間始終處於法律規定的臨界狀態,甚至會超時。
2、一些車行的客車老舊、車況也不好,但由於其報價低,所以就被組織低價團的旅行社優先考慮。
3、除了客車以外,酒店也是一個方面,低價團的酒店往往位於距離城市較遠的地方,交通不便,甚至處於一些治安狀況非常不好的地區,對客人的財物及人身安全造成威脅。近年來法國已經發生多起因為酒店周邊治安不好而導致客人被偷被搶甚至受到傷害的事件。
目前發生在臺灣的這起慘烈的車禍儘管還未最終確定原因,但已有業內人士指出:此團8天7夜的行程收費僅每人4000人民幣,屬於典型的低價團,大巴車所屬的紅珊瑚通運公司早已存在車輛老舊、設施不好,以及司機不能享受工作六天休息一天的待遇等,這些都可能是造成事故的原因。
丨車況堪憂丨
其實導致臺灣旅遊大巴類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拼裝車橫行市場的原因。
那什麼是拼裝車呢?就是從國外自行購買底盤,再找專門的廠家進行車身結構的打造。
與之對應的另外一種是什麼車?整車進口的品牌客車。如Volvo,奔馳,斯堪地那維亞等品牌車。兩者的差價大約在幾百萬臺幣,如果你是老闆,你要圖掙錢的話你會買哪種車?
為了避免我是信口胡說,給大家看看臺灣人自己怎麼說:
<span style="font-size: 14px;"><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59127ca094dfea572724062a3f255ac_b.png" data-rawwidth="1108" data-rawheight="2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a59127ca094dfea572724062a3f255ac_r.png"></span>
臺灣的作坊式生產現場▼
<span style="font-size: 14px;"><img src="https://pic3.zhimg.com/4ebf0936f3837d81c7f1a0c9df1f032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4ebf0936f3837d81c7f1a0c9df1f032e_r.jpg"></span>
底盤加工後的車體結構,大家仔細看車前、車側的鋼筋強度,你覺得這種車出事能安全麼??
看看大陸的生產線
<span style="font-size: 14px;"><img src="https://pic2.zhimg.com/caa54f75e88ec8da11f78a6167b2a76d_b.png" data-rawwidth="593"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caa54f75e88ec8da11f78a6167b2a76d_r.png"></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4px;"><img src="https://pic3.zhimg.com/ef0f32f06a1c97d7b97706efb1b815ea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f0f32f06a1c97d7b97706efb1b815ea_r.jpg"></span>
相信看到這大家大致就明白了,拼裝車的泛濫,以及品質低下,是臺灣旅遊大巴出事的主要原因。
除了上面小編所說的拼車問題嚴重以外,臺灣大巴還存在著更多的不安全因素!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今天關於臺灣大巴事故的新聞報導:
我們先來說一下「安全門打不開」的問題!
其實臺灣相關的法律法規節點在民國97年,也就是2008年。在這之前,臺灣所有客車的安全法規,只限制車身尺寸、安全門個數等之類毫無約束力的東西。雖然2008年出臺了一系列關於對客車的安全法規,可是大家要知道,臺灣的法律,是不追溯過往的。這就意味著08年之前的客車是否存在安全隱患,他們並不去追問!
這些有安全問題,車身強度不夠的遊覽車還是能夠合法上路,而且沒有所謂的退場機制。所以2008之前生產的大巴車,這個測試基本都沒做。
今年是2016年,也就說車齡超過8年的,基本上都有這個安全隱患。
然後我們再看看所謂的陸委會與觀光局是怎麼『照顧陸客』的:
<span style="font-size: 14px;"><img src="https://pic4.zhimg.com/42224236ebc344287180d99880e71a9b_b.png" data-rawwidth="958" data-rawheight="4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42224236ebc344287180d99880e71a9b_r.png"></span>
陸客團遊覽車 12年車齡年限取消
摘錄下:
觀光局取消陸客團遊覽車,12年內的車齡限制。之前陸客團曾發生幾次重大車禍,因此以車齡年限做為規範,不過遊覽車業者表示,保養和檢查才是重點,而且各國都是看裡程數。經過遊覽車業者一再爭取現在解禁,不再有車齡限制。
之前還有個12年的法規限制,有些老舊車型還無法在陸客團上使用,現在可好,不限制車齡。旅遊大巴不限制車齡,不符合車身強度的車輛又沒有退場機制,你觀光局拿什麼保證大陸遊客的安危? 然後你知道臺灣自己的學校,租車的年限規定麼?
恩,比12年都少太多,是5年!
再來看看「逃生門被上栓」的問題!
想必很多買車的人都有經驗,為了讓車輛檢驗通過,會找所謂的車蟲去處理。臺灣的旅遊大巴,一樣存在這種事情。
找得到渠道的,絕對會通過特殊渠道驗車,看看臺灣的新聞怎麼說:
拼裝遊覽車鑽漏洞 交通部防堵▼
<span style="font-size: 14px;"><img src="https://pic2.zhimg.com/042a84a887e3b6e2b6e66527c2dbcbe1_b.png" data-rawwidth="652" data-rawheight="2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042a84a887e3b6e2b6e66527c2dbcbe1_r.png"></span>
由此可見,陸客團隊用的遊覽車,整個行業都是這種情況,不出事情是佛祖保佑,出了事情只能怪旅遊大巴自身安全不符合要求,誰都怪不了,更怪不了「陸客不會用安全錘」!
看了上面的內容,大家明白整個臺灣遊覽車行業有多糟糕了吧?更重要的是,他們對公交車、城市客運之類的大巴,用的是另一套標準,所以基本不會有大的事情。如果你要去臺灣旅遊,我只能給你以下建議:
1.不要報旅遊團,能自由行就自由行,這樣就不用乘坐這種大巴。
2.如果非得跟團去呢,建議自行組團,指定車型,比如說那種整車進口,有品牌的大巴車。
在這裡請所有的朋友,為7月19日死亡的所有陸客默哀。沒有人能怪到陸客,是臺灣的遊覽車行業病了。
如果你覺得我們的文章有用,請轉發給身邊準備去臺灣旅遊的親人和朋友!讓更多的人看清真相,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這次!請不要為我們點讚!
願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如果你願意,請在留言中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