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洛陽專區、洛陽市、洛陽縣,究竟有何區別?
洛陽是千年古都,歷史上的名稱變化也是極為複雜,尤其是建國後的洛陽行政變遷,經常會頻繁出現三個名詞,即洛陽專區、洛陽地區、洛陽市、洛陽縣。其中,洛陽專區和洛陽地區一脈相承,屬於一回事。所以,真正讓研究洛陽歷史的人頭大的是洛陽專區、洛陽市、洛陽縣究竟有何區別?小編就為大家普及一下其中的門道。
洛陽專區
洛陽專區是河南省和地級市中的準行政區,類似於現在的地級市。建國初期,河南比較出名的專區有鄭州專區、陝州專區(編按:1952年撤銷陝州專區,併入洛陽專區)、信陽專區等。1969年,洛陽專區改稱洛陽地區,主管豫西地區。現在的人們說,豫西分為三門峽和洛陽兩個地級市。其實,從金元洛陽落寞後,豫西地區一直是河南府,而洛陽又是河南府的代稱。從傳承來說,將豫西地區的行政區域稱之為洛陽地區,還是符合歷史傳統的。
洛陽市
洛陽市在解放後,析洛陽縣而建。洛陽專區成立後,與偃師、新安、洛寧、孟津、澠池等洛陽專區下轄縣的級別是平行的。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轄市,即地級市。從某種程度來說,洛陽市與洛陽專區是對等的,洛陽市委書記李立曾兼任河南省委常委。1958年,洛陽市、三門峽市降格為縣級市。1964年,洛陽市恢復地級市。
1986,洛陽地區被撤銷,三門峽市升格為地級市。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洛陽市和三門峽市是一家的說法也是不準確的。從隸屬關係來講,洛陽和三門峽曾屬於洛陽地區,但洛陽地區和洛陽市是兩碼事。在這裡需要補充一點,洛陽市現行六個區中,特別是伊濱區,很容易讓人們誤認為是洛陽的一個區。實則不然,伊濱區是洛陽的經濟開發區。伊濱區屬於洛龍區的一部分,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洛陽縣
洛陽縣可謂是千古明縣,從金元時期洛陽失去營建國都的資格後,洛陽縣一直是河南府府治所在地。民國自新中國建國初期,洛陽縣一直都是特等縣,縣長都是由專員兼任。1948年,洛陽解放。當時以洛陽縣城區為市,與洛陽縣並置。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為了支援洛陽市的工業發展,洛陽縣被撤銷,大部併入洛陽市,餘部劃入偃師、孟津、宜陽等。
綜合來講,洛陽專區是我國歷史上已經消失的一級行政區,在特定時間段與洛陽市級別對等,相當於地級市。洛陽市則有所不同,有過縣級市的歷史,也有地級市的歷史。當代意義上的洛陽市,則是1986年以後的事情了。時至今日,洛陽市為正廳級地級市,市委書記兼任河南省委常委。
(本文由神都網原創,謝絕轉載。圖源網絡,如有侵權,敬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