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了免費的轉機酒店,我轉身去住了一晚膠囊旅館

2020-09-22 周末旅行

上個周末,我再次飛往了青海,除了完成了火星公路的穿越之外,還去了一直心心念念的可可西裡。

回程時,周日半夜我落地西安,停留幾個小時以後轉機周一上午返回北京。

面對一個8小時轉機的行程,相信大多數朋友的選擇,當然是申請西安機場轉機服務的免費酒店啦。

不花錢住酒店,簡直是天大的福利。這也是西安機場的一個特色。

確實,我們一行五人當時都做了這個申請。而西部機場集團也順利的審核通過,並給我們分配到同一家酒店。

酒店的服務也是相當不錯,在入住當天給我們打電話,提醒在哪裡搭乘接駁巴士,可能會拼房等等。事兒事兒的我還問了一下,如果自己一個人一定想要住單間,需要補多少錢?

只要100而已,100塊住個轉機酒店,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看到酒店的名字以後,我們上攜程上查了一下房價和評價,發現……

雖然超過200元的酒店日曆房的房價,和看著相對靠譜的酒店照片,讓人覺得這算是一個起碼能及格的轉機酒店。

然而點開攜程上的酒店點評以後,發現自費入住的住客評論,很有意思。

也不能說是完全沒有好評,還是有朋友打了4星或者5星的評價。不過考慮到出入機場和叫早的時間,我們最後做了如下決定:有住鹹陽ibis的,有住洗浴的,有取消行程乾脆就不來的,還有直接改籤提前走了的。

嗯,團隊四分五裂後,我的選擇,是機場內的膠囊旅館

說到機場內的膠囊旅館,2019年在歐洲跨年時,我在赫爾辛基機場住過一次。當時的體驗還算不錯,主要是省事兒省時間可以多睡會。

畢竟,膠囊裡面的床,起碼比飛機上的頭等艙面積要大不少。

所以這一次糾結許久以後,坐在還沒推出的格爾木前往西安的飛機上,我下單定下了西安鹹陽機場T3航站樓的蜂巢酒店Sleepbox,也就是我說的膠囊酒店

這家轉機膠囊酒店提供幾種不同的房型,分別是位於出發層的Sleepbox小隔間和位於城際列車層的眯一會太空艙。

由於我臨時預訂,所以只有太空艙單人床可以選擇,攜程上的價格是219元,在使用部分信用卡優惠後,我的實際成本是不到200元。

還是比免費的機場轉機酒店貴是不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多睡會呢。

落地西安以後,註冊了當地健康碼,提取行李走出到達層,坐電梯往上一層,就是我預定的太空艙的所在了。

別說,可能是因為大家都知道西安轉機有免費酒店,所以這家酒店的生意也不太旺,工作人員也是非常熱情,辦理入住的時候簡直是春風般的溫暖,各種介紹非常到位。

手續辦理好以後,工作人員幫我把行李放到行李間,給了個存行李的牌子,就帶我進入到酒店的內部。

果然,太空艙酒店名副其實,真的很有一種科幻感。相比於周六我在俄博梁火星營地所看到的太空艙來說,一點也不遜色。

要知道,火星營地的太空艙可是1100元一晚,這裡只要200塊,還方便了轉機使用。

單人太空艙分為上下兩層的結構,上面的相對安靜,而下面的更加方便。由於入住率不高,我直接選了個上層的,反正也不會打擾下面的朋友。

無論是上鋪還是下鋪,進入太空艙都是從一個小門爬進去。嗯,雖然姿勢不是很優雅,但考慮到就是睡個覺,我這樣180斤體重的男性都能輕鬆進去,整體體驗還可以。

進來以後可以拉上推拉門,這就是一個私密的空間了。想想這樣的空間要是放在飛機上,那妥妥是頭等艙,好歹是全平躺,床的面積還夠大。

進來以後就可以看到太空艙的全貌了,其實就是一個1米寬的一張單人床,床墊還比較軟(應該是海綿),右邊一個長長的鏡子包在可以換成7種不同顏色的燈光裡。

下面則是包括USB插座、燈光和通風控制、房卡插槽等在內的控制面板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最底下還有個密碼保險箱,出去洗澡上廁所的時候,貴重物品可以放在這裡。

雖然大件行李被寄存在了行李間,但小件比如背包這樣的行李,還是可以隨身帶進太空艙裡面的。

我帶了兩個包進來,睡覺的時候靠牆一字排列,並沒有感到有多少空間被佔用。

公共衛浴,衛生間指的就是太空艙出門右拐後的公共洗手間了,由於這一層是城際和國際到達層,所以基本沒什麼人。

而浴室則是酒店內的一個公共浴室,跟部分航空公司貴賓休息室的浴室,是一個道理。

洗漱完畢回到自己的太空艙以後,看了看表已經到了快2點的時間,我帶上降噪耳機,關上燈開始睡覺。

雖然是封閉環境,雖然這個樓層聽不到什麼機場廣播,但太空艙本體的隔音效果還是比較差,如果不帶耳塞或者降噪耳機的話,還是容易被吵醒。

而至於太空艙裡面的空氣流通性,超出我的預料,兩個風扇組成的風道讓膠囊裡不斷湧入新鮮空氣,睡到第二天一早,還覺得有點冷。

還好被子比較厚,我睡到早上7點半才出艙。第二天一早,工作人員會通過這個呼喚裝置來叫早,避免誤機。

秒速退房以後,我推著行李上到出發層,相比6點多就回到機場的小夥伴來說,我真是多睡了1個多小時。

雖然剛好趕上出發早高峰,連快速通道都了隊,但好在安檢效率比較高,沒排幾分鐘就過安檢了。

至於為什麼沒有走貴賓樓,因為接待人員表示,時間不太夠啊,你直接走晚到旅客和頭等艙通道好了。

總的來說,這個轉機太空艙膠囊酒店的體驗,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期,工作人員的服務接待、太空艙本身的硬體配置、酒店的地理位置,都是加分項。

而不足之處,其實只有隔音。這點沒辦法,只有通過帶上耳塞或者是降噪耳機來解決了。

相關焦點

  • 只有日本窮人才住膠囊旅館?膠囊旅館,再不去就太晚!
    >連世界著名美國abc也曾經特別為了膠囊旅館做過特輯報導讓大家了解這一個個設備齊全的小房間 來源:深夜發嗤民宿研究員綜合編輯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今天給大家j安利三家日本膠囊旅館希望大家在旅行中有更新奇的體驗1
  • 昱見·東洋鏡④|土豪才住酒店,窮遊族都擠膠囊旅館
    作為一個住過無數次膠囊旅館的人,昱弟對這一點深有體會。比較奢華的,如頭等艙旅館,是這樣的:幾乎相當於一個不帶廁所的小的旅館房間。不過這樣的膠囊旅館一般也不會便宜,每晚價格還是會在300-400元人民幣左右,且多在機場等位置,據說主要是為了讓乘坐紅眼航班的日本工薪族對付一晚用,並不適合窮遊族。
  • 膠囊旅館是窮人住的?呵呵,Naive!
    你不會真覺得,膠囊旅館是窮人才會住的吧?那真是有點 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下面這些美到窒息、帥到飛起的旅宿,正是所謂「窮人才住」的膠囊旅館。其中一些並不便宜,甚至有錢也難訂到房。
  • 全球機場膠囊旅館推薦!有效對抗轉機疲勞
    不想花大錢住機場酒店的話,那麼價格實惠的機場膠囊旅館就是最理想的選擇。以小空間打造實惠價格的租宿服務,尤其提供旅客轉機等待的機場更是這種旅館型態最需求的地方,以下跟著我們來看看全球這些轉機膠囊旅館,也許哪天你會用得到哦~Capsule by Container Hotel
  • 東京羽田機場的膠囊旅館
    機場酒店是另外一個選擇。但大多數機場酒店距離機場航站樓還有一定距離,如果是要搭乘早班機離開,算上乘車前往機場的時間,往往要起床非常早,同樣影響休息。本次在東京羽田機場轉機,驚訝的發現機場內開了一家名為「FirstCabin」的膠囊旅館,於是也就有了本次的體驗經歷。乘坐機場大巴抵達羽田機場,在一號航站樓下車。
  • 機場裡的頭等艙--膠囊旅館
    乘衛生間是典型的日式配置,有深受我國人民歡迎的馬桶圈。浴室中自然也少不了一個熱水池。一個小時之後我再來,這裡面已經擠滿了大叔。日本人民果然熱愛泡湯.其實這個小包廂拉上門帘之後的隱私性還是挺好的。這一晚休息的很不錯。羽田機場的膠囊旅館對於我來說是個很有趣的體驗。旅館的設置很完備,帶有日本式的細心考慮,很方便住店的客人。與日本普通的膠囊旅館相比,這裡提供的包廂空間要大得多,也很安靜,作為在機場轉機過夜的選擇很不錯,同時還避免了支付東京昂貴的酒店價格。膠囊旅館作為日本的特色住宿,投宿一夜也算是旅行中的一次獨特經歷。
  • 我為什麼住東京的膠囊旅館?
    累,但並不想輕易放棄。我需要一個緩衝帶,哪怕一天也好,讓我暫時逃離柴米油鹽,擺脫【常住人口】身份,回歸【遊客】。答案立刻從腦海中跳出來:我要敗家去外面住一天。遊客的大前提是【新鮮感】,所以我選擇了去從來沒有體驗過的膠囊旅館,地點在上野的アメ橫町,是一家只接待男客的店,緊挨著一家彈子房。
  • 在日本住膠囊旅館為什麼變貴了?
    膠囊旅館以往主流價格為一晚2000~3000日元(約合人民幣116~175元),現在出現了超過5000日元(約合人民幣291元)的類型。通過提升免費提供咖啡飲品的休息室、典雅的室內裝飾、帶桑拿的大型浴池等就寢之外的服務的質量,不僅是商務利用,還得到廣泛階層的支持。
  • 三亞首家膠囊旅館現身 住一晚僅需45元團購還可優惠(圖)
    三亞首家膠囊旅館現身 住一晚僅需45元團購還可優惠(圖) 2014-06-24來源:綜合 三亞首家膠囊旅館現身,如火車臥鋪住一晚僅需45元。 資料圖2F2瀟湘晨報網  「我們是背包客,聽說三亞開了一家膠囊旅館,住1個晚上僅45元,不知道環境如何?」在武漢某高校讀書的龔同學向本報反映。「膠囊」旅館,環境如何?吸引哪些群體入住?在三亞酒店供過於求的情況下,膠囊旅館,又如何尋找商機?對此,本報記者探訪了這家膠囊旅館。
  • 日本膠囊旅館200元一晚!深受單身上班族歡迎的理由是……
    日本是個工作節奏很快的國家,特別是東京東京作為日本的中心城市,人口密度大約是北京的5倍而汽車交通則為北京的1.6倍,車子不夠用,所以東京的人都跑去擠地鐵了當上下班高峰期的時候,東京的地鐵可謂是「通勤地獄」儘管上班族需求很大,但東京的地鐵也沒有人性化到24小時運營東京地鐵最早線路是早4點半左右就開始,一般線路是到5點開始東京地鐵線路最晚時間在12點半結束,一般線路是12點結束那麼,趕不上地鐵末班回家的上班族該何去何去
  • 看慣了千篇一律的五星級酒店體驗,今天我來寫一個膠囊旅館
    頭等艙航班五星級酒店,這樣的體驗寫過很多,也肯定會被不少朋友認為不接地氣,確實,類似的文章,看多以後就會有一種非常錯位的膨脹的心理,這些我都敢點開來看?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我就來寫一下,這一次去北歐看極光的一晚住宿經歷。這是一次非常難忘而特別的住宿經歷:膠囊旅館。怎麼樣?
  • 想要時尚旅遊,試一次膠囊旅館吧!
    剛開始,因為日本可怕的加班文化才促使了膠囊旅館的誕生。大部分客人都是在附近工作的上班族,由於加班太晚趕不上末班車,就在便宜的膠囊旅館將就一晚。膠囊旅館一般都有男女分開的浴室和桑拿房,洗個熱水澡以後在公共休息室歇一會兒,便可回到自己的膠囊裡享受一晚安逸的睡眠了。在只有一張床大小的膠囊裡,往往會配備電視、電燈、空調、鬧鐘等設備,空間雖小卻功能完善。
  • 膠囊旅館之旅
    日本成田機場就有一家24小時營業的膠囊旅館。初衷是為乘坐廉價航空(LCC)清晨航班的旅客提供便利,不過依然有好奇的旅客專門提早去機場體驗。膠囊旅館共有129個房間,4小時營業,隨時可以入住。要提膠囊酒店必須得從日本說起,這個把「狹窄空間的藝術」推廣和發展得最好的國家,從功能化公寓到迷你空間的收納歸置,膠囊旅館就像日本的一張另類名片。
  • 還沒來得及住的膠囊旅館,已經進化成了「膠囊豪宅」?
    數位化到宛如太空船的近未來感、奢華舒適的頭等艙體驗、以銀座做背景的成熟格調、沉浸在書香的溫柔時刻,還是入睡前蒸一蒸地道的三溫暖?無論你pick哪一間,這些進化的膠囊旅館都脫胎換骨,成為小而時髦、舒適又周到的選擇。
  • 膠囊旅館 68元一晚
    新華社發據《中國之聲》報導 從日本火起來的膠囊旅館日前來到了上海,框架式的小格子間,將電視、網絡、鬧鐘等功能一一囊括。膠囊旅館這件新事物也引來了眾多關注。據了解,上海「膠囊旅館」收費按小時計費,基本費28元,另算每小時4元的累計費用,這樣算來,一般住上一夜,10個小時就是68元。
  • 大溫首家膠囊旅館列治文開業! $49/晚 再也不怕親戚來住不下了!
    膠囊旅館是發源於日本的一種新型住宿環境,起初的建立只是為了節約空間,給那些上晚班無法趕上末班車的上班族們休息補眠。 由於客房面積有限,膠囊旅館的洗手間、澡堂都是公用的,行李也需要單獨放置。 一些機場裡的膠囊旅館,也非常受到旅客的歡迎,隔夜轉機的過程中也能安穩的睡上一覺。
  • 看世界|去日本,住膠囊旅館如何?
    膠囊旅館聽上去有點恐怖,住起來其實挺舒適的,在寸土寸金、物價高昂的日本,住宿費用也可以省下不少。商旅人士對於一晚酒店的住宿需求是啥?1小時洗漱+1小時休息+7小時睡眠。
  • 「你住或不住,我就在那裡」 帶你體會「膠囊」的滋味
    放下布簾後轉身,眼前豁然開朗:層高3米多、面積30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裡,分A、B、C三個區域安置了68個「膠囊」,另外還設有更衣室、淋浴間、衛生間、吸菸區、消毒區等。更衣室內有分格的儲物櫃,可存放衣物和隨身包袋;衛生間提供免費的「6件套」,包括牙刷、牙膏、棉籤、一次性杯子、剃鬚刀、洗手液;淋浴間裡則有免費的洗髮水、沐浴露。
  • 探訪青島「膠囊旅館」 82元一晚得提前一周預訂(圖)
    也許你會想具備這些條件的酒店,價格應該不低吧。不過,眼下一種新鮮的住宿方式—「膠囊旅館」顛覆了人們原有的觀念,它以小巧實用且價格低廉著稱。去年青島市首個膠囊旅館在天津路低調誕生,如今大半年過去了,膠囊旅館經營狀況如何?入住膠囊旅館是何感受?本報記者感受了一把。
  • 羽田First Cabin膠囊旅館初體驗
    相對來說,雖然羽田距離東京市區僅有 30 分鐘左右的距離,前往市區的交通動線除了打計程車、要不搭 Monorail 輕軌轉 JR 或都營地下鐵外,進入東京市區住宿往往代表著不低的一筆開銷——寸土寸金的城市,一晚酒店通常要價 25,000 日幣以上——但對於那些僅需要打發幾個小時轉機時間的旅客來說,性價比便又是另一個令人不得不考慮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