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中國居民缺鈣仍然很嚴重,人均鈣攝入量只有科學標準的50%,也只有一半。而且最新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我們:正常人推薦鈣的攝入量為800毫克,50歲及以上孕婦、哺乳期婦女建議攝入量為1000毫克。談到補鈣,人們總說要來點骨頭湯,補鈣。可是骨湯真的能補鈣嗎?骨頭湯中的磷酸鈣,這種物質很難溶於水,即使經過高溫處理,磷酸鈣也不溶於水,因此,骨湯中並不含很多鈣。
與此同時骨頭湯裡面有很多脂肪,也有可能給我們帶來肥胖,心血管疾病,痛風,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人不推薦經常飲用。那麼怎樣才能正確補充鈣?我們今天來談談關於補鈣的事情。
補鈣誤區1:豆奶
大豆都是很好的飲料,專家們常常建議,不能喝牛奶的人可以喝豆漿代替。黃豆中的鈣含量雖然不高,但10粒左右的豆子,加10杯水研磨成豆漿後的含量非常低。
補鈣誤區2:牛肉
很多人認為歐美人的骨骼強壯是因為他們喜歡吃牛肉。牛肉中蛋白質、胺基酸含量較高,是生長和修復細胞組織所必需的重要物質,而牛肉中所含的鐵是二價血紅素鐵,含量較高,吸收率也較高,具有明顯的預防缺鐵性貧血的作用,但中老年一定要合理攝入肉量。
補鈣誤區3:鈣片
在服用鈣片補鈣的同時還必須同時補充維生素D,以有效促進鈣吸收,或讓孩子多曬太陽,維生素D目前使用最多的是濃縮的魚肝油,當維生素D和鈣一起食用時,要注意每天按規定的用量補充,切不可過量。
多喝骨頭湯可以補鈣嗎?北大教授:大錯特錯,真正補鈣的是這一物
事實上,骨質疏鬆的根本原因在於骨骼不能很好地吸收鈣質,我們的日常飲食並沒有給骨骼補充營養,當然也有我們補充營養的原因,但鈣質並沒有到達骨骼,這說明是吸收鈣有問題。因此,我們應該多補充一些能促進鈣質吸收的營養素,比如 kd多素,它所含的鈣質能滿足人體每天所需的鈣質,其餘的營養成分能幫助人體將鈣質帶進骨骼,起到領鈣入骨的作用,在 kd多素的幫助下,鈣質能沉積在骨骼上,比單純的補鈣效果要好得多。
除此之外,這些食物也有不錯的補鈣效果
1、乳製品
乳製品是食品中補鈣最好的選擇,每天喝一杯牛奶+一杯酸奶,100克牛奶大約含有104毫克鈣,基本上可以滿足一半的鈣需求。芝士含有較多的脂肪和熱量,但膽固醇含量較低,對心血管健康也有好處,吃的時候要注意量的控制。
2、豆製品
並非所有的豆製品都能補鈣,比如豆奶。豆類確實富含鈣,但是加水轉變為豆漿後,每100克豆類中的鈣含量就減少到10毫克,僅為牛奶的十分之一,因此豆類在補鈣方面不能取代牛奶。豆腐乾:含鈣最多,每100克含鈣447毫克左右。鹽滷豆腐:又稱鹽滷豆腐,其含鈣量每100克可達164毫克,石灰豆腐:又稱南豆腐,其含鈣量每100克可達116毫克。他們在製作過程中,加入滷水或石膏,會使鈣含量增加。
3、海鮮
儘管水產海鮮也算肉類,但它們確實是補鈣的好食品:魚肉中鈣的含量大約是:每100克含鈣50-150毫克;貝類中鈣含量一般高於:每100克含200毫克。但是,水產品也不能吃得太多,建議每天攝入40-75克,每周攝入280-525克即可。
4、果仁
果仁,尤其是含油量高的果仁,所有種類的油炸堅果,其含鈣量最高可達100-200毫克/100毫克,堅果每天不要吃太多,一小撮去殼果仁就足夠了。榛果:每100克中,榛果含鈣815毫克。黑芝麻:每100克含鈣高達780毫克。扁桃(烘乾無鹽):每100克扁桃含266毫克鈣。扁桃是一種對人體有益的堅果,也含有豐富的維他命 E和鉀。山胡桃子:每100克含鈣133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