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女性調理氣血的「首選」,有三點需要注意。
當歸,是我國女性群體裡、知名度最高的一種中草藥。很多成年女性,都有用當歸來調理氣血的經歷。尤其是生理期期間,「當歸煮雞蛋」就幾乎是「老少皆宜」的一種藥食了。
從《本草綱目》記載的當歸的藥性來看,當歸性味辛甘溫,能入心肝脾三經,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作用。對於女性朋友來說,「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這兩點,就顯得非常合適了。
但是,很多女性朋友,之所以有進食當歸的經歷,大多都是道聽途說、或者是口耳相傳而來,自己對當歸的「特性」並不清楚。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當歸在女性朋友調理氣血時的注意事項。
首先需要指出的一點是,無論哪一種藥食,都不是萬能的,必定有不適合的場景,也有進食時需要注意的地方,當歸也不例外。這是一個大的前提。
在利用當歸調理氣血時,我認為,需要注意的至少有如下三點:
1、進食當歸的「部位」有講究:
很多人吃當歸,也就是「鬍子眉毛一把抓」,整隻當歸一起吃了。這是一種比較「模糊」的做法,我們現代人最講究效率,整隻當歸進食的方法,其實是不可取的。因為當歸這個東西,自己身上的各個「部位」也有不同的功用。
歸頭:當歸的頭部,一般稱之為「歸頭」,也就是沒有根須、比較粗的那一段。這一段氣味最為濃鬱,質地最為質密,味道相對最苦,卻是最「補血」的一段,也就是說,如果身體屬於「體子虛」的情況,例如生理期縮短、經量減少色白、生理期腹部有綿綿隱痛等等,進食當歸的時候,就應該選擇「歸頭」。
歸身:顧名思義,所謂「歸身」,也就是當歸去掉頭部後,根須稍微粗大些的那一段。相對於「歸頭」來說,「歸身」的氣味稍微淡薄一些,質地也疏鬆一些,味道上已經開始有點「甘」味。「歸身」主要偏重於「養血」。養血和補血是有所區別的。「補血」是補不足,「養血」則主要是養不寧,比如血燥,就應該用養血。因此,如果身體屬於營血失養的情況,歸身比歸頭就更合適了;
歸尾:這個也好理解,所謂歸尾,就是當歸的「尾巴」,歸身之後那些最細的、味道最薄的一段。相對於歸頭補血、歸身養血來說,歸尾最側重於「活血」,也就是有「淤血」的時候比較適宜。如身體氣滯血瘀,生理期錯亂、痛經等等,選擇歸尾就比歸頭要更合適。
2、當歸也有不合適進食的時候:
前面說了,任何藥食都有不合適的場景,當歸也不例外。那麼,哪些情況不適宜進食當歸呢:
陰虛火旺:當歸性味辛溫,陰虛火旺自然是不適宜的、至少是不適宜單獨服食的;
脾虛腹瀉:當歸滋膩,進食當歸有可能拉肚子,因此,本身脾虛腹瀉的時候不適宜吃當歸;
溼氣重:也是因為當歸滋膩的原因,溼氣重的人,是不適宜進食當歸的;
3、當歸的「搭檔」有三個: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當歸既然是女性朋友調理氣血的「常客」,自然也有它的好「搭檔」,這也符合中藥的「配伍」精神。當歸的好搭檔主要有三個:
川芎:川芎號稱「血中氣藥」,它被稱為「血中氣藥」,女性調理氣血,能開鬱結調經水和當歸搭配,既能增加當歸「補虛」之用,還能提高當歸「活血」之功。因此,當歸川芎是很常用的搭檔;
益母草:益母草也是女性朋友常用的「調理氣血」之物,一般也和當歸搭檔,以增加當歸「活血祛瘀」方面的功用;
黃芪:與川芎、益母草作用於「血分」不同的是,黃芪主要是「補氣」。中醫有「補氣生血」、「益氣活血」的說法。因此,在用當歸調理氣血的同時,黃芪也是常用的搭配,可以增強當歸補血活血的作用。
總之,當歸是女性朋友用得最多的一種中藥,用於女性調理氣血方面,確實是挺不錯的。在進食當歸的同時,以上三個方面是需要注意的。做好了這三點,無論是用它補血、還是養血、或者活血,才會更容易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