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譜華章 昂首闊步邁新程
——寧遠縣2017年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秀美毛家村
宛如江南水鄉的下灌村
十里舖工業園鳥瞰圖
美麗的寧遠縣城
煙雨舜帝陵
(本版圖片由寧遠縣委宣傳部提供 張新國、樂水旺、樊卓鵬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劉庚旺 歐陽友忠 徐永寧 駱力軍 歐陽蕾馨
這是砥礪奮進的一年!
這是穩健前行的一年!
隆冬時節,歲末年初。穿行於寧遠城鄉,見到的是一幅幅火熱的場面:縣城雙福小區易地搬遷安置點16棟樓房勝利竣工;柏柑公路、仁冷公裡、天堂公路、湘九公路四大公路集中開工; 水市、天堂片萬畝油茶基地上一派繁忙……
回首2017年,寧遠縣經濟社會發展步子邁得如此堅實,如此矯健,呈現經濟運行穩中向好,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良好局面。2017年,全縣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2.02億元,增長8.5%;固定資產投資190.99億元,增長14%;規模工業增加值34.42億元,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63億元,增長11.5%;財政總收入16.26億元,增長18.3%;三次產業結構比調整為19.83149.2;全面小康提升5.2個百分點,達到94%。2017年榮獲國家和省、市級集體榮譽稱號20多項。
決勝脫貧攻堅
寧遠縣2002年被列為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必須快人一步,摘掉戴了十五年之久的貧困縣「帽子」。為此,一場舉全縣之力推進「五個一批」「六個精準」「七大行動」的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了!
實施結對幫扶「4321工程」,74名縣級領導、13個工作組、30個行業扶貧部門、20個鄉鎮(街道)、409個村支「兩委」、154個駐村幫扶單位、366個駐村幫扶工作隊、9200名結對幫扶責任人進村入戶,用責任、擔當與奉獻,譜寫了一曲曲脫貧攻堅的英雄壯歌。
用心用情促進持續增收。全縣119個貧困村建立專業合作社281家、290個非貧困村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265個,吸納貧困戶12534戶41361人入社,每年戶均增收1500元以上;17個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通過發展鄉村特色旅遊,輻射帶動8600餘名貧困群眾致富脫貧;創建「就業扶貧車間」182個,安排貧困勞動力就業2563人,發放勞務協作就業扶貧交通補貼2137.6萬元,做法在全省推廣。投入1.21億元實施光伏扶貧工程,扶持119個貧困村,村集體收入達到4萬元,兜底貧困戶年均增收2000元。精準精細推動政策到人。創新實行「四個結合」「五靠原則」易地搬遷模式,安置4219戶17493人。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創造「寧遠速度」和寧遠經驗,省委書記杜家毫批示在全省推介。
在全省率先實施教育扶貧「兩補齊一統一」資助政策,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學生33480人次;全面落實「三提高、兩補貼、一減免、一兜底」政策,在全市率先實施「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籤約服務、重病兜底保障「三個一批」行動計劃深入實施,貧困戶看病貴、看病難、因病返貧問題初步解決。生態扶貧直接帶動貧困戶就業3000人,幫扶貧困戶8000餘人脫貧致富。
夯實基層基礎。完成94處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惠及3.2萬貧困人口;完成貧困村通暢公路274公裡、通達公路53公裡、改擴建公路254公裡,改造危橋10座;貧困村農網改造、亮化工程全面完成;建設農村綜合服務平臺278個。實施危房改造4960戶,為省定任務的1.8倍,提前三年完成「十三五」省分配任務。
社會扶貧匯聚了各方力量。開展了教育、醫療、就業、產業、危改、德智「六大眾籌」行動,努力打造「網際網路+社會精準扶貧」模式,註冊貧困戶2.8萬戶、註冊愛心人士6.3萬人,發布需求信息7.3萬條,成功對接5.6萬條;1.5萬名社會扶貧志願者、9000名黨員幹部職工募集資金2000餘萬元,幫扶貧困群眾5.6萬人次,做法經驗在中國社會扶貧網專題推介。
聚焦產業發展
經濟要發展,產業作支撐。縣裡以實施「六大戰役」為契機,實施重點項目142個,預計完成投資122.83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63.64%,項目個數、投資總額相比2016年均實現翻番。
實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兩大計劃」,實現新型工業提質發展。全年新入統規模企業17家,居全市第一;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127億元,增長9.5%。榕達鋼業、福嘉綜環進行科技改造升級。加工貿易業完成產值29億元,增長40.9%;新興產業帶動工業結構優化升級,新能源新材料、光電智能終端產業園建設取得突破性發展,籤約入駐企業8家,投產達效後每年可新增產值70億元。
現代農業提效發展。實現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產值42億元,增長36.4%。完成烤菸生產19.61萬擔,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博灃生態農業科技示範園、康德佳林業、溫氏生豬一體化養殖、舜天恆禾肉牛養殖基地等農旅、農工「一體化」項目紮實推進,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7家,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休閒農莊300餘家。
全域旅遊提速發展。紮實開展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完成總體規劃修編,與湖南經視開展戰略合作,推出「五一」四大主題活動;成功舉辦21個國家(地區)海外華僑華人祭舜大典、湖南省冬季鄉村旅遊節暨丁酉年祭舜大典系列活動、湘南三市六縣十瑤族鄉盤王節暨坐歌堂活動。預計全年接待旅客量、旅遊收入分別增長30%和18%。發展下灌、周家壩、西灣、路亭、琵琶崗等7個鄉村旅遊景點。九嶷山—舜帝陵景區成功晉升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省十大「平安景區」;下灌景區成功創建國家3A級景區。
城鄉煥發新貌
驅車進入冷九大道,下灌、周家壩、路亭、西灣一帶的美麗鄉村吸引眼球。特別是經過精心打造的下灌古村、久安背村,已成為受人青睞的鄉村旅遊景區和全省第五批歷史文化名村。下灌古村、久安背村只是寧遠縣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縮影。
縣裡以「三區共建」為總抓手,紮實推進城鄉品質提升和城鄉面貌改變。如今,縣城面積、人口分別達到21平方公裡、21萬人,城鎮化率達到45.1%。縣城總規、專項規劃、控規實現全覆蓋。南部文化生態新城拉開10平方公裡框架,九嶷大道、湘妃大道、園丁路、文化路、明德路、黃金路基本拉通,新黨校、一中新校區紮實推進。泠江路、九嶷路、舜帝路等主道改造讓寧遠街景更加多姿多彩。舊城改造、城中村棚戶區改造、17條背街小巷提質、「三園一帶」綠化、「廁所革命」有序推進,全市首個縣級數字城管指揮平臺投入運行,建築領域歷史遺留問題得到有效化解,控違拆違、環衛保潔紮實有效,清潔縣城、綠色縣城、靚麗縣城成為寧遠新名片;成功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廠房建設、入園項目建設同時發力,西部工業新城路網、循環產業園汙水處理廠、城北水廠以及安置小區等基礎和配套設施加快建設;完成標準廠房5.5萬平方米;遠威、匯盛、方圓納米等7家企業建成投產,海粵達科技、裕寧電子、泉力新能源、中民築友等15個項目加快推進。建成全市一流園區展示中心,成為推介寧遠發展的「窗口」。
景區建設紮實有力,完成舜帝陵維修及遊客中心、停車場建設,九嶷山舜帝陵創國家5A級景區,仙子山、灌溪仙境、「地球倉」特色民宿和特色小鎮進展順利。農村公路提質改造、客運招呼站建設全面完成,S234寧遠段、二廣高速寧遠東互通至天堂、仁和至冷水、湘九四條國省幹線公路啟動建設。水利、能源、信息三張保障網不斷完善,金鉤掛水庫全面竣工,涔天河灌區寧遠段順利推進,61個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全部完成,4G網絡覆蓋全縣98%的區域。鄉村風貌更加亮麗。灣井鎮入選國家級特色小鎮、全國美麗宜居小鎮;柏家坪鎮獲評全國旅遊特色小鎮、全省歷史文化名鎮,16個鄉鎮成功創建為省市級衛生鄉鎮。完成6個省市美麗鄉村示範村、38個鄉村風貌改造村、119個農村「五化」行動村建設。下灌村、路亭村、久安背村躋身國家傳統村落。
厚植生態優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綠色生態,是寧遠最大的財富、最大的優勢、最大的潛力、最大的品牌!厚植生態優勢,打造綠色寧遠,成為寧遠的戰略抉擇。
加大生態保護力度,推進綠色發展。九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修編完成;造林綠化5.13萬畝、通道綠化300公裡、水系綠化102.5公裡、秀美村莊示範村建設119個。柏家坪鎮北屏村躋身全國生態文化村。
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案件13.5件全部整改到位,在全市作經驗推介;湘江保護與治理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河長制」全面實施;泠江河治理與保護、九嶷山景區環境治理、畜禽養殖汙染治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耕地保護、土地開發整理卓有成效;10個鄉鎮汙水處理廠啟動建設,119個村飲用水保護工程、100個村汙水治理全部完成,農村垃圾收轉運項目順利實施,城鄉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啟動。農村生活垃圾城鄉一體化治理經驗在全市推介。節能環保不斷強化。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發展加快,關停關閉違法企業58家,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全部淘汰;開通新能源綠色公交線路2條,淘汰黃標車1221輛。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環境質量考核工作在全省作典型發言,生態轉移支付資金穩居全省第一。
增進民生福祉
始終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下功夫,全年民生支出佔比達到76%。285件「民生微實事」全面完成。
織密社會救助網,完成城鄉低保和社會保障兜底對象清理,發放社會救助資金1.1億元,在全市率先引入醫養結合模式,社會福利中心啟動營運,建成3個「留守兒童之家」高標準示範村。「五大保障體系」持續完善,「五險」統一徵繳、社保「一卡通」、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全民參保登記深入推進,城鎮新增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共1.21萬人。
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城鄉學位建設「三年攻堅行動計劃」啟動實施,明德湘南學校建成招生,二中新校區土建基本完成;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惠及5萬餘名學生。城鄉醫院床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啟動,冷水、保安等衛生院完成徵地審批;婦女兒童醫院開工建設,農村適齡婦女「兩癌」免費檢查1.3萬例,孕婦產前免費篩查8184例,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5090人,爭取農村低保「兩癌」救助金排全省第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率先在全市建成兩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農村「村村響」「戶戶通」實現全覆蓋,灣井鎮獲省經典文化村鎮,朵山村農家書屋被評為全國示範書屋。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順利通過全省體育後備人才重點縣評估;舉重運動員朱巧玲勇奪世界青年舉重錦標賽三項冠軍;分配公租房1652套,發放廉租房租賃補貼449戶。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有力,「四個最嚴」要求全面落實。堅持打防並舉,社會治安大局持續穩定,刑事破案率上升、發案率下降,群眾安全感得到增強。道路安全管理不斷強化,道路交通秩序持續改善。法律援助不斷拓展,社會矛盾糾紛有效化解。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展望新的一年,寧遠縣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朝著全面建成小康寧遠的偉大夢想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