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家人或朋友出外就餐,咕咾肉是常點的菜品之一。咕咾肉是一道傳統菜,想做得好,確實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嘗試。做咕咾肉時加點菠蘿,色澤金紅酸甜可口,家人朋友都愛吃。今天,我就和朋友們分享一下,在家裡做咕咾肉的方法吧。
怎麼樣,我做的咕咾肉還是有點賣相的吧!肉,我所愛也,菠蘿,亦我所愛也,兩者都吃到了,感覺還是挺幸福呢!加入了菠蘿的菜餚,就連孩子也是很喜歡吃的。我家丈夫和孩子,經常將我做的咕咾肉吃到光碟。他們愛吃,我也很開心。
製作咕咾肉,通常需要五花肉,我喜歡吃瘦一點的,就選用了裡脊肉。一份咕咾肉,約需200克左右裡脊肉,一小塊菠蘿,雞蛋1個,食鹽、白胡椒粉、生薑粉、白糖、白醋、料酒、番茄沙司、紅薯澱粉適量即可。其實地道的咕咾肉,要用到辣醬油,剛好手邊沒有了,就使用了番茄沙司來代替。
準備好了食材原料,就可進行製作這道菜的初加工了。將裡脊肉切成約1.5毫米的片,菠蘿切小丁。我覺得,製作咕咾肉,需要將肉片切成一端薄一端厚,這樣在後續炸制的時候,自然團起來,會比較好看。切好的肉片,加入適量食鹽、白胡椒粉、生薑粉、料酒和1個雞蛋攪拌均勻,醃約10分鐘即可。
醃製好的肉片,用筷子夾起來,在紅薯澱粉盤裡轉一轉,拍一拍,再抖一抖,均勻粘上紅薯澱粉,放在另一個盤子裡備用即可。如果家裡沒有紅薯澱粉,用其他澱粉,甚至是麵粉都是可以的,口感上沒有很大的區別。不過我覺得,做咕咾肉,還是用紅薯澱粉口感能好一點。
開中火,將拍好紅薯澱粉的肉片,放入鍋內用4成油溫浸炸,慢慢升油溫到6成左右,炸到已經成團捲曲的肉表面有酥脆的感覺時撈出。開大火,迅速將油溫升到7成,再把已經成團的肉片復炸上色,炸20秒,撈出控油。做咕咾肉,要進行兩次炸制,這樣炸出的肉,已經是芳香四溢了。
炸好肉,就可進行炒制咕咾肉這一步了。開小火,鍋內添少許油,放入番茄沙司劃炒出紅油,加適量水或湯,再加入適量白糖和白醋,用食鹽定味後,再用水澱粉勾芡,當鍋內醬汁煮到冒出魚眼泡時,將炸好的肉和菠蘿丁倒入,淋明油,翻炒均勻,就可出鍋裝盤。
咕咾肉,色澤金紅,口感外酥裡嫩,酸甜可口,菠蘿味濃。這樣一道菜,很開胃,適合日常佐餐,也適合朋友們相聚時小酌。如果朋友們也想製作咕咾肉,我還是建議選用新鮮菠蘿來用的,因為今天,我沒有買到新鮮的菠蘿,所以用了菠蘿罐頭來做這道菜,口感上還是和使用新鮮菠蘿,略有差別。
學會做咕咾肉,平時在朋友面前也是可以炫下技能的,那樣也是很有面子的。雖然時間在不斷流逝,但是一些傳統文化卻牢牢地傳承下來,咕咾肉就是其中之一。看完本文,你也學會做咕咾肉了嗎?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