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雞
簡單的糯米與雞肉,經過廣州人的創造,就變成了——好吃到要哭的糯米雞!糯米雞的外表透著自然的清新,然而剝開它的外衣!裡面真的太誘人了!糯米粒粒分明,透著油光,香菇爽口、雞丁彈牙、糯米軟香,而且還裹著荷葉的清香!即使不容易消化!也要哭著吃了一個又一個!
薄皮鮮蝦餃
薄皮鮮蝦餃是廣東小吃中的代表,其味道鮮美,是其他地域小吃所不具備的,要想吃廣東小吃,那薄皮鮮蝦餃則是不二之選。
腸粉
如果說小面是重慶旅遊必吃,那你到了廣州就必須吃一吃廣州的腸粉!腸粉的口味就和重慶小面一樣,有很多,比如瘦肉腸、牛肉腸、叉燒腸等等,口感爽滑,讓人慾罷不能。
雲吞麵
廣東人的宵夜,溫暖實在莫過於一碗雲吞麵,雖然麵食不是廣東人的主食,但廣東人卻對雲吞麵有一份情結。廣州人愛吃雲吞麵,一碗上乘的雲吞麵,有三個條件:一是面,必須是竹升打的銀絲面;二是雲吞,要三七開肥瘦的豬肉,還要用雞蛋黃漿住肉味;三是湯,要大地魚和豬骨熬成的濃湯。
叉燒包
廣州叉燒包是廣東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幹蒸燒賣、叉燒包、蛋撻)」之一。以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蠔油等調味成為餡料,外面以麵粉包裹,放在蒸籠內蒸熟而成。
腊味蘿蔔糕
腊味蘿蔔糕,鮮甜適中,口感軟糯,讓你咬的每一口都能吃到臘腸粒和蝦米,加上清甜的蘿蔔絲,使得這款腊味蘿蔔糕,香氣撲鼻,清甜不膩味,還具有飽腹的作用。
早茶
「飲茶粵海未能忘」,廣州人喜愛飲茶,尤其愛飲早茶。早上見面,其他地方的問候語大多是「吃了嗎」,廣州人則往往是「飲咗茶未啊(喝茶了嗎)?」廣州人所說的飲茶,實際上指的是上茶樓,不僅飲茶,還要吃點心,一盅兩件,悠哉悠哉;現在的廣州茶市從早晨一直延續到深夜,廣州人也可以一路從早茶喝到下午茶再到夜茶。雖是一個「茶」字當頭,唱主角的卻不是茶,喝茶的人對喝的是什麼茶也並不講究。
蘿蔔牛腩
蘿蔔牛腩是廣州有名的傳統小吃,以白蘿蔔、新鮮牛腩,配以佐料長時間燉製而成。在一些繁華的路段如北京路、上下九路等地,蘿蔔牛腩的清香飄滿街。在街上,你會常見到端著碗吃著蘿蔔牛腩逛街的人,特別是少男少女們。
及第粥
及第粥全稱為三元及第粥,是廣州人最熟悉的粥品之一,關於其為什麼叫及第粥,坊間流傳著一個感人的故事。相傳廣東才子倫文敘幼時家貧但學習刻苦,鄰居的粥販很憐愛他,常常用豬肉、豬肝等食材煮粥送給倫文敘,助其溫飽。後來倫文敘高中,為了報答粥販的恩情,便為這個粥提名及第粥,寓意「狀元及第」。從此及第粥便帶著這個美好的故事和吉祥的寓意,在廣州流傳開來。
雙皮奶
將清晨新擠的水牛奶煮開,趁熱倒在碗裡,熱氣會使鮮奶表層結出奶皮;待到牛奶完全冷卻之後,再留皮去奶,而後再在倒出的牛奶裡添加細糖和蛋白質,放到火上去燉,不久就又可以結出一層皮來;把燉好的牛奶倒回原來的碗中,由此定名為雙皮奶。要吃的就是牛奶的香甜之外的另一層滑爽厚道。濃鬱的香氣令雙皮奶成了廣州人的至愛。
燒賣
燒賣,和小籠、生煎、鍋貼、小餛飩一樣,都是美味早飯的傳統經典代表。燒賣用料精緻,做法考究,早飯的時候來幾個熱氣騰騰的點心,真是好不愜意啊。下面就來尋找一下廣州好吃的幹蒸燒賣吧。
廣式蛋撻
早在中世紀英國人就已開始用牛奶、糖、雞蛋以及各種不同的香料,製作類似蛋撻的食品。17世紀蛋撻就已成為了滿漢全席中第六席的一道菜式。早在1920年間,廣州的各大百貨公司為了吸引顧客,每周都會要求百貨公司的廚師設計一款「星期美點」招徠顧客,廣式蛋撻正是在這段時期出現,並逐漸成為廣州茶點的一部分。
白切雞
在粵菜廚壇中,雞的菜式有200餘款之多;而最為人常食不厭的正是白切雞;原汁原味,皮爽肉滑,肉質緊實,骨血分明,皮色油亮,大筵小席皆宜,深受食家青睞。
龜苓膏
廣州人怕上火,因此最愛吃龜苓膏。廣州人自製的龜苓膏呈棕褐色,為膠狀,容器是什麼形狀它便是什麼形狀,一小缽一小缽,加蜜後顯得晶瑩,入口甜,回味苦。據說越苦越好,可以清熱敗火,多吃為宜。
艇仔粥
廣州人愛喝粥,艇仔粥算是最經典的粥品了。艇仔粥以新鮮的小蝦、魚片、蔥花、蛋絲、海蟄、花生仁、浮皮、油條屑為原料,粥底綿爛,粥味鮮甜,集眾多物料之長,爽脆軟滑兼備。
免責聲明:微信內容均來自網際網路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