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中國財富管理市場花旗銀行瞄準中國個人銀行業務

2020-12-21 金融界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據我們統計,在中國被監管的財富管理市場大概有1.7萬億美元的市值,而所有財富管理產品的市場約為17萬億美元。在資管新規的影響下,前者的數值或將增長到7.5萬億美元。我們會抓住這個契機,繼續增加在中國財富管理市場上的投資,實現規模化增長。」在7月16日的採訪中,花旗中國個人銀行業務總裁柏達仁表示,「放眼看一下今天在中國所有的外資銀行,擁有個人銀行業務的銀行屈指可數。中國市場屬於全球個人銀行發展的前沿,所以就我個人而言,有幸能夠在這個市場中學習。」

瞄準中國市場的花旗銀行,致力於成為傑出的外資財富管理諮詢銀行,同時以數位化信用卡產品側重提供個人信貸服務。據了解,除了藉助獨特的全球網絡優勢、金融領域的專業知識以及對中國市場的深入理解外,花旗銀行還通過自設的全球金融科技部門以及與關鍵金融生態夥伴合作,來提升對客戶行為偏好變化的應對能力,以期充分抓住中國經濟騰飛的契機,更好地滿足中國富裕人群對於全球資產配置、全球金融服務等日益增長的需求。

學習數位化轉型經驗

「在美國,你是可以通過手機APP進行個人對個人支付的。但是,你需要5天到10天時間把支票寄給收款方,收款方再通過手機銀行APP掃描那張支票,然後再把支票中對等數額的錢存到手機銀行中去。今天,美國的數碼銀行、手機銀行的客戶體驗和中國是沒法比的。」 柏達仁表示,中國的支付寶、微信支付所提供的無縫客戶體驗,已經遠超世界上其他行動支付。「銀行應該向它們學習,在把最好的產品設計並交付給客戶的同時,充分掌握在數碼渠道方面的新進展,並確保所有產品和服務都是簡易可獲得的,努力打造最佳客戶體驗。」

面對在數位化轉型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的中國市場,銀行業需要去適應對數位化銀行服務要求和期待遠高於其他國家的中國客戶。

「中國市場對花旗銀行全球的數位化發展具有戰略意義。一方面,我們藉助花旗銀行的全球研發優勢,將花旗銀行全球的先進技術本地化;另一方面,我們保持開放的心態,虛心學習中國市場的成功經驗,並積極與行業的領導者進行合作和探索。」 柏達仁表示。

「外資銀行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很多本土銀行都很希望學習我們的經驗。但是風水輪流轉,今天最好的中資銀行在這些領域的經驗和技術積累,足以教授外來的銀行了。所以,花旗銀行應該向他們去取經,學習他們如何跟大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學習他們如何使用手機銀行、在線銀行等方式去提升客戶體驗。」 柏達仁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花旗銀行也把中國的先進技術介紹和運用到花旗銀行其他地區市場,持續提升服務客戶的標準。「我們正在測試的語音機器人、面部識別等AI技術,都是我們想要推廣到其他市場的。在中國市場取得的進步,對於花旗銀行未來全球平臺的發展至關重要。」 柏達仁表示。

專注服務高淨值客戶

目前,花旗銀行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12個主要城市擁有營業網點,涵蓋了中國20%的GDP的地區,並且涵蓋了中國很多高淨值家庭。

「我們並不會把自己視作中資銀行的競爭對手。他們不僅擁有很大的規模優勢,也具有服務中國本土大眾的社會責任。」 柏達仁分析說,「對於包括花旗銀行在內的任何一家外資銀行而言,我們的個人銀行業務應該是比較小眾的利基市場。但因為人口基數眾多,所以,在中國哪怕再小眾的一個市場也是一個大市場。」

「由於不需要像中資銀行一樣面對大量的普通儲戶,我們能夠給客戶提供更為個性化的銀行服務體驗。」

「同時,花旗銀行的全球網絡以及因此建立起來的能力,使得我們交付給中國客戶的產品、服務及禮遇,可能是中資銀行所不能做到的。花旗銀行的品牌所吸引的是擁有全球視野的高淨值客戶。」 柏達仁表示,「此外,相比同業,我們的客戶經理在財富管理、保險業務方面給客戶的服務以及給客戶帶來的體驗,也是我們的差異化優勢所在。」

「到目前為止,我們在中國主要城市的客戶經理的生產率提高了150%,而財富管理的客戶數量也已經增長了15%。」 柏達仁表示。

數位化推動強勁增長

5月,花旗銀行成為國內首家推出對話聲紋驗證服務的銀行。「當客戶通過24小時服務熱線與客服對話時,系統會在15秒內自動辨識客戶身份,比目前平均約45秒的認證程序大為縮短。」該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花旗銀行長期致力於以客戶為中心開展科技創新,為客戶提供便捷、人性化的服務體驗。在「移動優先」的戰略指引下,積極布局人工智慧技術,現已在花旗信用卡微信服務號上推出智能客服,並將很快拓展至其財富管理微信服務號。

同時,花旗中國通過持續投資以及與領先的數位化夥伴合作等舉措,加速打造全方位的數位化信用卡業務。目前,通過數位化渠道獲取的信用卡新客戶佔比達96%,幾乎所有新客戶均開通數字銀行服務;數字錢包用戶數增長30%,佔支出類交易量的70%。

「這一方面降低了信用卡業務的成本;另一方面,信用卡的年營業收入有望提升近10個百分點。」柏達仁說。

此外,藉助全球資源、研發團隊及網絡優勢,在全球財富管理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花旗銀行希望幫助中國的富裕人群拓展國際視野,實現全球資產配置。

「近年來,我們重新布局資源,打造財富管理中心,持續投資並提升數位化能力,同時不斷強化我們的核心價值主張。我們也進一步加強了對客戶經理的專業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提供貼合客戶需求的理財諮詢和服務體驗。2018年上半年,在『數位化+財富中心』模式下,零售銀行業務比去年同期增長9%,其中財富管理業務增長23%。」 柏達仁表示。

相關焦點

  • 花旗銀行全方位取經中國金融科技 個人銀行業務突破複製全球
    作為最成功的全球零售銀行,花旗銀行的個人業務一直是中國眾多銀行家效仿的對象,但由阿里、騰訊等第一方陣領銜,中國最近幾年在金融科技上快速發展,讓這家素來具有敏銳觸覺的國際化大銀行最終決定放軟身段。目前,花旗銀行的香港旺角分行仍為其亞洲最大分行。1995年,在離開45年後花旗銀行重新回歸中國內地;7年後正式開展個人銀行業務;至2012年拿到所有個人銀行的相關業務許可。某種意義上,花旗銀行的一系列進程恰是中國進入全球化軌道後國際金融機構不斷獲取「東方紅利」的縮影。
  • 花旗銀行信用卡的中國生意
    眾所周知,花旗銀行在零售金融領域有著較強的競爭力,是世界上開展個人金融業務規模最大的銀行。國內銀行紛紛取經。作為一家外資銀行機構,花旗銀行進入中國,在營業網點數量和分布上的不足,對於客戶群的擴展有一定阻礙,在中國普及移動網際網路的當下,做線上推廣,就成為不二之選。只不過要問的是,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時候?
  • 花旗銀行入股浦發銀行 攜手合作信用卡業務
    ;其次,公司將在花旗銀行的協助下,通過在公司內部設立獨立的信用卡中心的方式,合作經營信用卡業務;第三,花旗承諾將在個人金融、風險管理、財務管理、IT系統改造、稽核及合規性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等領域對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及協助。作為戰略股東,花旗銀行將有權提名一名代表參選公司董事,並在當選後成為董事會下屬的風險管理和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的成員。
  •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廣州分行
    花旗集團是全球領先的銀行,在全球超過16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兩億客戶帳戶。花旗集團為個人、公司、政府和機構客戶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個人銀行及信貸、公司銀行與投資銀行、證券經紀、交易服務和財富管理。花旗在中國的歷史可追溯至1902年5月,是首家在中國開業的美國銀行。
  • 花旗銀行無錫分行即將停業 在錫外資銀行有喜有憂
    近日,關於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無錫分行即將停業的消息引發關注,此前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無錫分行張貼出了關於業務調整的通知:「因業務發展需要,對現有網點進行檢視與優化,基於對日常業務和優化網絡的評估結果,花旗銀行(中國
  • 花旗中國獲批期貨保證金存管銀行業務資格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旗中國」)日前宣布,已獲批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CFFEX")的期貨保證金存管銀行("FMDB")業務資格,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期貨保證金存款帳戶服務。  「作為首家獲得FMDB業務資格的美資銀行,花旗將為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客戶提供期貨保證金存款服務」,花旗中國行長、執行長林鈺華表示。「FMDB相關現金服務進一步擴充和完善了花旗服務客戶的能力,將為全球客戶提供完整的中國市場接入方案。花旗很榮幸以實際行動支持中國金融市場的持續開放。」
  • 消費信貸服務上線在即,花旗中國副行長柏達仁談個人業務的數位化布局
    花旗中國副行長、個人銀行業務總裁柏達仁(Darren Buckley)日前在接受經濟觀察網等媒體訪問時向記者坦言,「我們正在全力投入在數位化領域中。目前花旗中國的信用卡業務的數位化水平,超過了全球其他任何一個市場。」這位在銀行業從業32年的資深銀行家,在倫敦、紐約、曼谷、東京、新加坡均有工作經驗笑談道:「現在我在上海,自從我第一次來到中國已經過去了30年。
  • 花旗銀行
    全文:關於花旗 花旗集團是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公司,在全球超過160個國家和市場擁有兩億客戶帳戶。通過花旗公司和花旗控股,花旗集團為個人、公司、政府和機構客戶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個人銀行及信貸、公司銀行與投資銀行、證券經紀和財富管理。
  • BBC:花旗銀行獨立發行信用卡 大步向中國進軍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8日訊(實習記者解瑤)據英國廣播公司2月7日報導:花旗銀行已獲批在中國發行信用卡。這使得花旗銀行中國地區銀行成為非亞洲銀行中的第一家可以在華發行信用卡的銀行。據悉,信用卡將在年內正式發行。     花旗銀行已在中國地區開展銀行個人及公司業務。此舉動更是瞄準了中國不斷發展的消費市場。
  • 花旗銀行中國CEO林鈺華:看好廣州金融發展前景
    林鈺華 隨著廣州企業進一步融入全球市場,隨之而來的將是不斷擴大和加速的人員 昨天,本報記者專訪了世界銀行業巨頭花旗銀行中國執行長林鈺華女士。她表示,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金融市場改革開放,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市場與國際接軌、人民幣國際化等方面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林鈺華表示,早在1902年花旗就已經來到中國開展業務,中國一直是花旗全球的重點市場。從2007年到2017年,花旗中國的經營網絡拓展到目前的13個國內重點城市。
  • 私人銀行——中國臺灣財富管理業務監管體系
    ,其中機構組織篇對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和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從事私人銀行業務的組織架構、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等進行研究分析;產品服務篇對投資顧問服務、家族信託、慈善基金增值服務等業務進行介紹、分析;中後臺篇則是從風險控制、人力資源和IT系統建設等全面介紹私人銀行的基礎設施和制度保障內容;監管體系篇則對瑞士、美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地區的私人銀行監管體系進行了介紹、分析。
  • 財經公司百科:花旗銀行
    私人銀行業務花旗銀行在32 個國家中從事私人銀行業務的員工可透過銀行的人才、產品及策略網絡, 令客戶獲得全球投資組合的第一手資料,花旗銀行協助其尋求投資機會及識別投資風險。新興市場業務花旗銀行在新興市場服務客戶接近100年,源遠流長,並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 花旗銀行在蓉首家打造全數位化信用卡客戶體驗
  • 2019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報告:銀行理財業務將逐漸回暖
    11月25日消息,普益標準今日發布《2019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報告》。報告稱,理財子公司推進速度超預期,打造銀行理財新生態。報告稱,截至2019年11月初,已有33家銀行申請設立理財子公司,其中11家銀行的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22家待批准,涉及理財產品總規模接近20萬億元,佔行業理財規模近90%。
  • 「未來銀行」花旗楊長浩:金融科技為未來銀行添翼護航
    花旗中國財資與貿易金融部總經理楊長浩作為全球頂尖金融機構之一,花旗銀行在全球超過16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兩億客戶帳戶,為個人、公司、政府和機構客戶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得益於花旗所擁有的全球最大的金融基礎設施及強大的服務能力,花旗在全球現金管理上保持領先地位,每天平均付款交易總量超4萬億美元。
  • 專訪花旗銀行卓曦文:不懼數字攪局者,全球都在「移動優先」
    花旗全球個人銀行業務執行長卓曦文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繼續擴大經濟金融開放,促進外資銀行擴大市場及業務覆蓋面,中國具有全球視野的富裕人群迅速增長,給個人銀行業務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與中資銀行相比,外資銀行物理網點布局較少,金融科技的迅猛發展為外資行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機會。
  • 花旗獲批在中國內地發行信用卡 國內銀行壓力增
    [提要] 花旗銀行有限公司昨天宣布,已獲批准,在中國內地開展信用卡業務。作為全球銀行卡領域的巨頭,花旗獲準在中國獨立發行信用卡的消息一經公布,即有評論認為國內銀行業將承受衝擊和壓力,必須在競爭中加強管理、提高服務水平。
  • 花旗銀行助力中企在「一帶一路」參與國家發展
    花旗銀行泰緬老柬四國主管、董事總經理迪波12月14日在曼谷的媒體見面會上表示。 根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國企業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52個國家有新增投資,合計85.5億美元,佔同期對外投資總額的12.4%,比去年同期增加4.3個百分點。 迪波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難得一遇的全球性轉型項目,將大大促進相關地區經濟的發展和進步。
  • 花旗發布新一代掌上銀行 APP助力復工復產
    為了更好地滿足了個人客戶個性化的需求,為全社會復工復產助力添翼,花旗中國近日發布了新一代掌上銀行APP。花旗新一代掌上銀行APP的全新設計帶來流暢體驗。數字證書、生物認證識別、一次性口令等科技多重守衛,全面保障帳戶安全。
  • 招商、浦發、花旗……各大銀行交易銀行業務實踐案例匯總
    一、花旗銀行花旗銀行連續多次蟬聯全球交易銀行之首,是較早涉足交易銀行業務的銀行之一。花旗銀行的業務主要分為全球零售銀行、機構客戶銀行、機構客戶市場以及證券服務三大一級板塊。花旗銀行交易銀行的業務主要在機構客戶銀行下屬的財政和貿易服務中(其中機構客戶銀行分為資本市場、公司和投資銀行、市場和證券服務、私人銀行、財政和貿易服務)。財政和貿易服務部門向跨國公司、金融機構和公共組織提供現金管理和貿易金融服務,服務內容主要涉及收帳款和預付帳款融資、流動性管理、投資服務、資本周轉服務、商業諮詢和貿易融資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