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抑鬱症患者到中國第一位「百億票房女龍套」,葦青經歷了什麼?

2020-12-13 老孫娛樂視角

在之前熱播的《安家》中有這樣一場戲,孫儷幫別人變賣老洋房,老洋房主人的親戚霸佔著洋房不願意搬走,想要分一杯羹。

當時那個胡攪蠻纏的老太太一出場,可是把大家氣得不輕,其咬牙切齒程度不亞於當年的「容嬤嬤」,這位老奶奶就是葦青。

而葦青並不是專業演員出身,而是個58歲才出道的重度抑鬱症患者。

河南省平頂山人葦青,此前有點表演基礎,年輕的時候從事話劇等文藝表演,退休之後回歸家庭無所事事,她曾一度接受不了這種落差患上嚴重的抑鬱症

好在她有一個非常孝順的兒子,她的兒子也是演員,就是曾在《炊事班的故事》中紅遍大江南北的毛孩。

為了照顧生病的母親,毛孩曾推掉2年的工作專心陪伴母親,最厲害的時候,陪著母親哭,還陪著母親扇自己的耳光。

毛孩的精心陪伴沒有白費,葦青痊癒了,10年的抑鬱症離她遠去。

可抑鬱症是個十分容易復發的病症,尤其是一個人閒下來,靜下來的時候容易胡思亂想。

為了母親的抑鬱症不復發,毛孩開始給母親找活兒幹,帶她到劇組,讓她學習演戲,忙起來。

沒想到,一輩子從事文藝工作的葦青對演戲還真的很有興趣,58歲出演了第一電視劇《任長霞》,60多歲為了自己的演員夢開始北漂。

儘管當時毛孩已經因為《炊事班的故事》成了北京家喻戶曉的明星,但是葦青想演戲卻沾不了多少光。

為了拍戲葦青挨著劇組遞簡歷,「求著人演戲」

不管什麼樣的小角色、有沒有臺詞、報酬多少,她都願意放下架子努力爭,只要有能演戲的機會。

這種情況一直到了2007年才有所改變,葦青的謙虛和努力被導演們看在眼裡,《炊事班的故事》系列的著名導演尚敬為她量身定做了一個角色:劇中河南兵「小毛」的母親

這大概也是葦青和兒子毛孩唯一的合作

這個角色雖然知名度不高,但卻徹底打開了葦青的戲路,《王貴與安娜》中「王貴娘」;《武林外傳》中不肯搬遷的老母親;《紅高粱》四奎娘,每一個都讓人印象深刻。

葦青的戲份從幾場增加到了幾百場,之後更成了電視劇《繼父回家》中的女二號,她飾演的「瘋奶奶」這個角色,戲多達三百多場,是她演得最累、最過癮的一個角色。

葦青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杯陳酒,越陳越香

2017年,她在爆火網劇《河神》裡飾演可愛又搞怪的張神婆,自帶喜感,演出驚豔眾人

而那兩年也註定是葦青爆發的時候,她在拍攝《河神》的時候還在拍攝《戰狼2》。

片頭,葦青飾演的俞飛母親撕心裂肺地大喊:「我不能讓他回來找不著家啊!」一個鏡頭便惹哭了億萬觀眾。

後來在徐崢的《我不是藥神》中,她扮演患病需要特效藥的老人,眼含淚水,對周一圍飾演的警察念出的臺詞,成為全片最戳淚的一幕。

「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那一刻,無數人為之動容,在影院裡偷偷拭淚。

就算不是科班演員又怎樣,葦青用自己的真誠和努力打動了億萬觀眾,成了最火龍套奶奶

值得一提的是,僅僅是《戰狼2》和《我不是藥神》兩部電影的票房,就已經達到87.5億,有人說葦青是中國「最貴」的女演員,也可能是第一位「百億票房的女龍套」

從來沒有角色,只有小演員,每一部大片都離不開配角,你可能不一定記得他們的名字,但一定記得他們最打動你的瞬間

請你在讚揚主角的同時,不要忘了為這些默默無聞演員鼓掌!

相關焦點

  • 被兒子帶進劇組,意外成百億票房演員,葦青不為人知的一面
    百億票房 而葦青也漸漸小有名氣。 甚至還被帶進了電影圈子。 也算是進入了百億票房的好成績了! 在大家以為葦青是一個老戲骨的時候,其實葦青算是一個新人!
  • 《戰狼2》一戰成名,「百億票房老太太」葦青,今比兒子還紅
    在一些經典影視劇中都可以看到葦青的身影,甚至在有些劇中還只是一個沒名字的小配角,但是在塑造的人物形象上,她的風頭甚至超過了劇中的一些主角,她也因此成為中國「百億票房老太太」。1948年,葦青出生在河南省平頂山市的一個老革命家庭,她的父親是一名老紅軍,小時候的她經常聽父親講一些當紅軍的經歷,慢慢的,軍人的高大形象深深地埋在了她的心裡。
  • 她58歲才出道,卻有望成為首位百億票房女演員,兒子還是正團級
    她58歲才出道,卻有望成為首位百億票房女演員,兒子還是正團級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一生中最黃金的年齡應該是在30歲到40歲,因為這個時候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個人事業都是一生的巔峰階段,一生能否取得成就全看這10年之間的結果,而對於明星來說,進娛樂圈越早越好
  • 春秋航空拒載抑鬱症患者、航空安全永遠是第一位!
    10月14日,於先生發博稱,13日其帶患抑鬱症的女友乘春秋航空公司班機複診遭拒。行業相關法律專家稱,有相關規定「精神病患者或健康情況可能危及資深或影響其他旅客安全乘客,承運人不予承運」。「沒有溺過水的人永遠不知道無法呼吸是怎樣的痛苦」。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看起來很正常,會說笑、會打鬧、會社交,表面平靜,實際上心裡的糟心事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了。
  • 抑鬱症患者:這幾部影片,最適合抑鬱症患者,可以給你帶來希望
    虎臣今天來帶大家聊一聊電影,適合抑鬱症患者看的電影。關於抑鬱症,虎臣不想多說,相信看這篇稿子的人,對抑鬱症多多少少都有了解。不過虎臣還是得對新讀者說一下,臣自己也是一名抑鬱症患者,且是雙相,臣羅列出了五個最適合抑鬱症患者看的電影,下面來帶大家看一看。
  • 抑鬱症患者:這幾種方式,是抑鬱症的天敵,非常適合抑鬱症患者
    抑鬱症患者很多都很困擾,究竟如何才能走出抑鬱症,戰勝它,並且永不復發。臣曾就是一名抑鬱症患者,所以臣明白,也能夠理解,各位抑鬱症患者的痛苦。今天臣要帶大家看的,就是專門對付抑鬱症的幾種方式,堪稱是抑鬱症的天敵,下面來帶大家看一看。
  • 什麼是抑鬱症?是一種發生在精神上的疾病,患者會對生活失去興趣
    導語:抑鬱症(depression)通常又被稱為抑鬱障礙,患者的臨床的心情會十分地低落,從悶悶不樂的情再到自卑抑鬱,甚至討厭這個世界,出現自殺的情況。嚴重的抑鬱症患者會有幻覺、以及妄想症,他們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想與其他人交流。
  • 如何去改變抑鬱症患者的心態?這些方法可以看看!
    曾經我接觸過這樣一位抑鬱症的患者,患病很多年了,心態經常處於崩潰的邊緣,患者找不到生活中的樂趣以及讓自己活下去的理由,我問這位患者:「你的力量是什麼支撐你到現在呢?」這位患者回答我說:「我的心中有詩和遠方!」其實患者自己並不知道詩和遠方是什麼,但是他自己非常明白,我不能就這樣垮掉,心中有很多的不甘。
  • 抑鬱症患者親筆漫畫:與抑鬱症鬥爭了20年,我終於康復了!
    作者在描述他所經歷的心理創傷和痛苦時,不但刻意克制,不煽情、不渲染,還使用了略帶調侃、詼諧表達方式。那為什麼這篇漫畫這麼吸引我?主要是因為它比較完整地反映出了大部分青少年抑鬱症患者從童年期成長、起病、病情加重、尋求精神科診療和心理治療的康復過程。
  • 透視|抑鬱症AB面:患者已超9000萬 診療率不到30%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數據,目前全球有近3.5億名抑鬱症患者。其中,中國抑鬱症患者已超過9000萬。 但這只是抑鬱症的A面,B面是我國得到診斷和治療的抑鬱症患者僅有20%-30%。 初期:否認患病、抗拒就醫 為了更加清楚抑鬱症患者的診療狀況,《科創板日報》記者輾轉聯繫了多位患者,了解他們的就診歷程。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抑鬱症患者在最初察覺到自己可能有抑鬱傾向的時候,最容易見到的心理現象是:否認、抗拒。即否認自己有抑鬱症,抗拒就醫。
  • 你身邊有抑鬱症患者嗎?9500萬人正被抑鬱所困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披露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人罹患抑鬱症,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根據估算,目前為止中國泛抑鬱人數逾9500萬。雖然在中國受到抑鬱困擾的人很多,但就診率卻不足10%。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分不清抑鬱情緒和抑鬱症。從抑鬱情緒發展到抑鬱症是一種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一般以兩周的時間為分界線。兩周是眾多精神領域專家商定的時常標準,不足兩周的情緒低落就是抑鬱情緒,如果超過兩周還無法自行調節恢復,就有可能是抑鬱症。
  • 訪談:身為抑鬱症患者的戀人
    採訪 整理 / 大黃 張雍今天我們邀請到了一名臨床心理諮詢師,她將同我們分享她與患有抑鬱症的未婚夫相戀相守過程中的點滴故事,供關心抑鬱症患者及其親密之人的你們參考。本文受訪者特別強調了關於抑鬱症的話述問題。我們也在這裡做一個強調。
  • 聽聞這首歌給無數日本抑鬱症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
    抑鬱症相信現代人都不陌生,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由長時間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記得以前很少有人得過抑鬱症,並且那時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個病,到現在為止還是有很多人雖然知道有這個病,但是沒經歷過,總認為別人不就因為一點點事情不開心嗎,一點都不堅強,冷嘲熱諷,從而很多真正的抑鬱症患者極力掩飾自己,他們看起來與平常人沒有什麼不同,但是他們已經生病了。
  • 請你們不要再對抑鬱症患者說這些話了!
    目前全球有超過三億人患有抑鬱症,這是一種社會心理和生理因素複雜的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我們身邊可能也會有抑鬱症,或者有抑鬱症但不自知的朋友,疾病讓他們的內心極度痛苦,與此同時外界的誤解和言論更像是一把刀一樣,狠狠地扎在他們本就傷痕累累的內心。
  • 抑鬱症:家屬在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時,這五句話最好不要說
    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不能理解抑鬱症患者的痛苦,亦不能對他們寬容以待,甚至還指指點點。世人對抑鬱症還有著很大的誤解與偏見,他們對於抑鬱症的認知,還停留在非常滯後的階段。在他們眼裡,抑鬱症就是矯情,沒事找事,是閒出來的病。 然而,據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抑鬱症患者,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據估計,截至2019年,中國抑鬱人數超過9500萬人。龐大的群體,足以說明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 因抑鬱被兒子帶入影視圈,演兩部電影票房超80億,人氣已超兒子!
    我們今天要聊的也是一位72歲老戲骨——葦青01葦青出生在河南。年輕時候的葦青可以說是多才多藝。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她的多才多藝讓她格外出眾。葦青自幼喜歡表演,在她年輕的時候,她就投身到自己喜愛的話劇行業中。當從話劇舞臺退休後,進入更年期。更糟糕的是更年期遇上了抑鬱症。飽受疾病困擾的老太太是痛不欲生。有好幾次動了輕生的念頭。
  • 抑鬱症患者對自我產生負面評價,怎麼辦?改變認知歪曲並遷移思維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最痛苦的莫過於對自我的負面評價和對未來的一種失望。一個人最好的狀態是什麼?就是面對未來抱有極其強烈的渴望,並且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有足夠的能力去實現它。而抑鬱症患者的情緒狀態是非常低落的,甚至是比較頹廢的。自己不能轉彎過來思考,那麼誰也無法去把他拉回來。
  • 抑鬱症患者離家出走怎麼辦
    一開始做生意的時候,妹妹對姐姐的決策言聽計從,漸漸地,她發現自己越來越不能提意見和建議,姐姐則越來越一意孤行,兩個人從經常爭吵,到幾乎不說話,麗紅越來越沉默。再加上生意出現了一些挫折,導致妹妹買房子的資金遇到了問題。於是,房子成了最後一根稻草,麗紅抑鬱了,在自我調節兩周無效後,麗紅留下一張紙條,離家出走了。  麗紅不肯透露自己的去向,唯一的溝通渠道就是電話。
  • 作為身邊人我們如何讓抑鬱症患者開心起來呢?做到這一點非常重要
    有很多網友經常問我:如何讓抑鬱症患者變得開心起來?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曾經也有給大家解答過,根據我的經驗來說,其實重要的就是傾聽。多去於抑鬱症患者進行溝通,從而引導患者把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話說出來,同時嘗試引導患者往正確的方向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