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式早茶四大天王:水晶蝦餃,幹蒸燒賣、叉燒包、蛋撻。水晶蝦餃,晶瑩剔透、爽滑清香,再加上鮮亮蝦仁的出色品相,能抵擋住它之誘惑的人,不多,當之無愧的首席。
人們常說,吃在廣東,此言不虛。酒樓的點心各有千秋,就是大排檔也有很多的靚菜,一道水晶蝦餃更是呈千姿百態之狀,老饕可以大飽口福。飲早茶在廣東是個日常,價錢實惠,好吃不貴。
可在北方更多的日常是餡餅、油條、豆腐腦,吃早茶對普通家庭來說始終是個比較隆重的時刻。再說北方酒樓的蝦餃多是冷鏈配送,一種機器工業的統一口味經常出現在不同餐廳之中,就是五星大店,出色的麵點師也是個非比尋常的存在,普通食客,想吃到美味的茶點,比較難,更別說天王之首水晶蝦餃了。
俗話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親手包個水晶蝦餃,即使外形不夠美觀,比起冷凍食品反覆蒸煮的那股味道,已經是很好很好了。
做好水晶蝦餃,首先要會做那個水晶的皮。拋去早茶中的傳統概念蝦為重,家常手制水晶皮是第一重要的。為什麼呢?因為水晶皮是區別於北方日常餃子的關鍵,也是令很多人望而卻步的原因,說實話,一個特色餃子餡對許多家庭都不是問題,甚至是驕傲與特色所在,也許比酒樓的蝦餃更對自己口味。水晶皮就比較難了,對北方家庭手制來說,應該是陌生的,現在通過網絡共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但對是否需要專門購澄粉(小麥澱粉)仍存疑問,是的必須,這是透明與筋道的關鍵。澄粉還是快速涼皮的重要原料,另章講述。
澄粉150克,玉米澱粉50克,沸水130克,豬油20克、鹽1克。將澄粉、玉米澱粉、鹽先拌勻,用開水邊攪邊燙,燙要均勻,不要有乾麵,燙完蓋蓋燜5分鐘。對於沸水的130克,不要機械採用,不同品牌澱粉,用量是有差異的,我粉與水各多了10克在右。燙成小團就行。取出均勻搓透(不能著急,多搓一會兒就會聚團),再加豬油揉勻成光團,取一小塊,搓成長條,切成劑子,擀成薄片(邊緣不整齊沒關係,捏好蒸熟是沒問題的)。再就是「搓」字很關鍵,要搓勻要把面搓柔軟了。這塊麵團共做了10個約25克的皮,6個約20克的皮。包的好看或不好看都行,皮的確是晶瑩剔透的。
至於美味的蝦餡。加葷蝦餃是經典,素蝦餃也很好吃。關於用量,真不好確切標註,因為個人需求不一,憑喜好和食材實際自己調配就好。不放蝦也沒關係。其他餡也行,如菠菜素餡水晶餃味道也是很不錯的。因這道面點色彩很關鍵,建議不用或少用醬油,一定要從色彩上先保證賞心悅目。
經典蝦餡:1.鮮蝦剝殼去蝦線,三分之二用刀背或肉錘砍成肉蓉,餘下三分之一若蝦仁不大可留點整隻的,若大切塊。2.肥膘肉切丁剁成肉泥、也可加冬筍、香菇碎3.小蔥切細花,將蝦泥、肥膘肉,調味品等混合攪勻上勁兒,而後放大塊蝦4、包餡,蝦仁受熱會膨脹,預留空間。素蝦餡:用的薺菜、雞蛋、木耳、蝦仁。製作程序與經典餡基本相同。
三是蒸的方法和器皿蒸要用屜,傳統又古樸的竹木屜最美。將蝦餃碼入蒸屜(加屜紙和不加屜紙都沒關係,餃皮本身有油),開鍋放屜,旺火五分鐘起鍋即可。
味道鮮美可口。
如果一次吃不完生餃要冷藏不要冷凍(冷凍皮會裂開,最多2天);熟餃可以密封冷凍,吃時蒸透。
小提示:好吃也不要多吃,全是澱粉、高蛋白等,還有很多油脂(素蝦)也不例外,偶爾吃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