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原來是馮玉祥的西北軍。1930年中原大戰,馮玉祥戰敗,西北軍的一些零散部隊退到了山西,經張學良整編,組成了第二十九軍。
對29軍的事跡,相信很多朋友都不陌生,長城抗戰大刀隊夜襲敵營,盧溝橋事變打響抗戰第一槍,著名抗日將領佟麟閣、趙登禹戰死南苑,都是這支部隊留下的歷史烙印。
29軍軍長宋哲元,是馮玉祥手下五虎上將之一,馮大帥曾稱讚他"勇猛沉著"、"忠實勤勉"、"遇事不苟"、"練兵有方",是中國著名抗日將領,有「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的傳世名句,29軍也是宋將軍一手經營的抗日鐵軍。
在29軍組建之初,全軍上下只有兩萬兩千餘人,駐地貧瘠,武器裝備十分低劣,步槍大多是漢陽造和老套筒,還有少量蘇聯贈送的『水連珠』,輕重機槍不到一百挺,老舊山炮野炮十幾門,子彈炮彈奇缺,簡直是叫花子部隊。
長城抗戰時,29軍是與日軍白刃戰最多的部隊,日軍武器裝備十分精良,白天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常常攻上我方陣地,29軍將士缺槍少彈,只得跟鬼子拼刺刀,但頂著飛機大炮的轟炸,傷亡慘重,陣地屢次被日均攻佔。
白天打不過,29軍就組織大刀隊,在夜晚發動突襲,大刀隊是全軍精銳,腰裡揣著二十響盒子炮,人手一柄大砍刀,靠手槍大刀跟鬼子浴血拼殺,一次一次奪回陣地!
長城抗戰之後,29軍駐紮在察哈爾和平津一帶,部隊發展到10萬人,鎮守著華北門戶。
日本鬼子多次演戲挑釁,29軍將士每次都以牙還牙,以更多的兵力實彈演習,軍容整肅,士氣高昂,武器裝備也大有改善,嚇的日本鬼子不敢輕舉妄動,只得不斷向華北增兵。
直到盧溝橋事變,29軍將士在北平、天津奮起抗戰,與侵略者殊死拼殺,佟麟閣、趙登禹兩位將軍血灑南苑,無數士兵、學生、百姓慘死在鬼子的飛機大炮之下。
抗戰爆發之後,29軍擴編為第一集團軍,後來被打散,戰鬥在大江南北,直到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像二十九軍這樣的英雄部隊有很多,川軍、湘軍、滇軍等等,當年的戰鬥之激烈,傷亡之慘重,我們根本想像不到,他們很多人都不在了,在戰火和硝煙中永遠長眠。
但我們應該牢記,他們都是民族英雄,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才換回了我們今天的太平生活!
讓我們永遠銘記!老兵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