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不死!人人都是敢死隊的抗日鐵軍!

2020-12-24 百家號
馮玉祥將軍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原來是馮玉祥的西北軍。1930年中原大戰,馮玉祥戰敗,西北軍的一些零散部隊退到了山西,經張學良整編,組成了第二十九軍。

對29軍的事跡,相信很多朋友都不陌生,長城抗戰大刀隊夜襲敵營,盧溝橋事變打響抗戰第一槍,著名抗日將領佟麟閣、趙登禹戰死南苑,都是這支部隊留下的歷史烙印。

宋哲元將軍

29軍軍長宋哲元,是馮玉祥手下五虎上將之一,馮大帥曾稱讚他"勇猛沉著"、"忠實勤勉"、"遇事不苟"、"練兵有方",是中國著名抗日將領,有「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的傳世名句,29軍也是宋將軍一手經營的抗日鐵軍。

7.92MM漢陽造步槍

在29軍組建之初,全軍上下只有兩萬兩千餘人,駐地貧瘠,武器裝備十分低劣,步槍大多是漢陽造和老套筒,還有少量蘇聯贈送的『水連珠』,輕重機槍不到一百挺,老舊山炮野炮十幾門,子彈炮彈奇缺,簡直是叫花子部隊。

29軍大刀隊

長城抗戰時,29軍是與日軍白刃戰最多的部隊,日軍武器裝備十分精良,白天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常常攻上我方陣地,29軍將士缺槍少彈,只得跟鬼子拼刺刀,但頂著飛機大炮的轟炸,傷亡慘重,陣地屢次被日均攻佔。

大刀隊跟鬼子白刃戰

白天打不過,29軍就組織大刀隊,在夜晚發動突襲,大刀隊是全軍精銳,腰裡揣著二十響盒子炮,人手一柄大砍刀,靠手槍大刀跟鬼子浴血拼殺,一次一次奪回陣地!

盧溝橋上的29軍士兵

長城抗戰之後,29軍駐紮在察哈爾和平津一帶,部隊發展到10萬人,鎮守著華北門戶。

日本鬼子多次演戲挑釁,29軍將士每次都以牙還牙,以更多的兵力實彈演習,軍容整肅,士氣高昂,武器裝備也大有改善,嚇的日本鬼子不敢輕舉妄動,只得不斷向華北增兵。

29軍士兵練習刀法

直到盧溝橋事變,29軍將士在北平、天津奮起抗戰,與侵略者殊死拼殺,佟麟閣、趙登禹兩位將軍血灑南苑,無數士兵、學生、百姓慘死在鬼子的飛機大炮之下。

抗戰爆發之後,29軍擴編為第一集團軍,後來被打散,戰鬥在大江南北,直到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中國軍隊被日機轟炸

像二十九軍這樣的英雄部隊有很多,川軍、湘軍、滇軍等等,當年的戰鬥之激烈,傷亡之慘重,我們根本想像不到,他們很多人都不在了,在戰火和硝煙中永遠長眠。

向抗戰老兵致敬!

但我們應該牢記,他們都是民族英雄,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才換回了我們今天的太平生活!

讓我們永遠銘記!老兵不死!

了解更多一戰、二戰武器,請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老兵楊良平去世:經歷抗戰全程,松山戰役加入敢死隊攻克主峰
    老兵楊良平去世:經歷抗戰全程,松山戰役加入敢死隊攻克主峰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9-04-16 12:49 來源
  • 日軍真如抗日神劇不堪一擊?四川老兵怒斥電視劇,朱元璋錯失良機
    近年來一些抗日神劇為了博觀眾眼球罔顧歷史,拍出了一些令人瞠目結舌的神劇情和神片段,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從側面抹掉了抗戰英雄的功績,引起了很多觀眾的不滿。對此有一位四川抗戰老兵在看過類似影視劇後大發雷霆,還公開發表了言論抨擊這些編劇和導演:如果抗戰那麼好打的話,我們就不用死那麼多兄弟,抗戰也不用打十多年之久了!對於這位老兵的言論,自然是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因為這些老兵從槍林彈雨中走過來,也只有他們最有資格評價日本人的戰鬥力。那麼,二戰時日本軍隊真不堪一擊嗎?四川老兵怒斥電視劇,朱元璋錯失良機。
  • 抗日「神劇」惹怒老兵:打死日本兵要犧牲四人,電視劇不要吹牛皮
    抗日「神劇」惹怒淞滬老兵:我們打死一個日本兵要犧牲四人,我們打仗憑什麼贏?拿命拼的,電視劇不要吹牛皮任何影視作品都應該建立在真實的層面上來創作,而不是一味的狗血劇情,吸引了觀眾的眼光但卻磨滅了真實性。《亮劍》相信喝多人都看過,印象最深的就是李雲龍打鬼子說到:「把義大利炮拿來幹他!」,最近上映了一部抗日國產劇便是其續集《亮劍3》又名《雷霆戰將》,這部劇一出立刻引起熱議,在片中主角生活條件相當好,打鬼子髮型也不能亂,一點也不像抗日劇,但現實中我們革命先烈是這樣的嗎?來看看淞滬老兵是怎麼評價。
  • 雲南孤葬抗日老兵墓主身份確定 72年無人拜祭
    核心提示:上月底,網友在雲南省龍陵縣一座荒山上發現抗日老兵李從海之墓,今日傳來消息稱,李從海分離70多年的親人已經找到。
  • 老兵:別被抗日神劇騙了
    古戰場如此,熱兵器時代更甚,在現在戰爭中士兵永遠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下一秒。01事實上,戰爭從來都沒有離我們遠去過。我國的屈辱從200年前開始,列強入侵、軍閥割據、日寇肆虐、抗美援朝等等,所以筆者始終認為人們可以厭惡戰爭,但絕不能對戰爭一無所知,否則當某天戰爭真正來臨時,即使身處後方的民眾都不一定安全。此外,因為我國老百姓幾乎是沒機會接觸到任何槍械的,所以除軍事愛好者外,普通人對槍械相關的常識基本來自於電影電視劇,尤其是近些年來的抗日神劇。
  • 九旬抗日老兵,證件丟失沒法證明身份,指著博物館照片說:這就是我!
    建國以後因為戰爭的緣故,許多人的身份證明丟失,無法證實自己的身份,實在讓人犯了難,就如接下來所說的這個人,一位九旬抗日老兵,證件丟失無法證明自己身份,只好指著博物館的照片說:這就是我,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 一、經歷戰爭洗禮的老兵 此人名叫郝志全,是一位抗戰老兵。
  • 穿越歲月 歷史沒有忘記國民黨抗戰老兵
    以國家的名義關懷老兵  據介紹,為了順利遴選參加閱兵的國民黨抗戰老兵,各地民政部門均進行了周密細緻的安排,事前對每位老兵都進行了詳細體檢,並隨隊派出精幹的醫療人員,以確保老兵的身體健康。  時間永是流逝。
  • 抗日老兵隱居深山60年,晚年出山時問路人:日本人打到哪裡了?
    導語:抗日老兵隱居深山60年,晚年出山時問路人:日本人打到哪裡了?在抗日戰爭時期,當時老百姓都度過了一段比較艱苦的日子。在當時,這些抗日士兵肩負重任,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日安寧的生活。今天要講述的就是一位抗日老兵的經歷,當時有一名叫做李良田的年輕人,當時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李良田在25歲時毫不猶豫的加入到了抗日的隊伍中,成為了一名抗日戰士。李良田在戰場上英勇殺敵,一心要把日軍趕出國門。有一次,由於在和日軍的戰爭當中受到重傷,因此,李良田只能聽從上級的安排,回到自己的家鄉養傷。
  • 抗日戰爭:張靈甫率敢死隊奇襲張古山,脫掉上衣,手摸來辨別敵我
    1938年10月,日軍106師團孤軍深入,被薛嶽領導的抗日部隊包圍在萬家嶺一帶,這是薛嶽精心為106師團準備的口袋式的包圍圈,為此薛嶽調集了16個師,從四面八方圍攻而來,將106師團圍了個結結實實,然而根據以往抗日戰場上的戰例,抗日部隊雖然兵力佔據很大優勢,卻難以全殲日軍整個師團,可見日軍一個師團在中國的抗日戰場上足以抗衡幾個軍
  • 真實的日本鬼子進村,抗日老兵:不要被電視裡的帶偏了
    抗日戰爭這段歷史對我國來說是一段非常艱苦和艱辛的奮鬥史,成功的把侵略者趕出了中國,打斷了他們,妄想佔領我們整個國家的計劃,中國人是團結的,正因為這樣才能將日本人趕出我們的領土,但是現在的電視劇中演的這些,並不是真實的抗日的歷史,而且在一定的程度是還對我們的英雄不尊重。
  • 抗日老兵任國棟:晚年拒絕三百塊補助,哭訴:我只想得到國家認可
    比如曾經就有個九旬老兵痛哭自己不要補貼,只要一個認可。這個老兵名叫任國棟,他出生於1921年,是陝西人,他出生的年代正是中國最動蕩不安的時期,百姓們生活非常艱難,甚至連飯都吃不飽。而任國棟家也是如此,他家裡家徒四壁,什麼都沒有,所以他自幼生活就極其艱難,長大以後,為了混口飯吃,他和村裡的幾個兄弟一起決定入伍參軍。
  • 手撕鬼子神劇情,抗日老兵:扯淡,五個八路軍才能幹掉一個日本兵
    在這個抗日神劇滿天飛的時代,如果你讀過歷史,你就會發現滿屏幕充斥著都是搞笑的劇情,而不是嚴肅得歷史劇,手撕鬼子,八百裡開外狙擊日軍,還有一個手榴彈就把日軍的飛機打了下來,正的是讓人感覺到編劇的腦洞真的是奇大,如果沒有經歷過抗日戰爭,又沒有上過學的孩子看了,還真的以為當初我們堅持抗日十四年
  • 河南抗日烈士陵園被破壞骨骸散落 志願者尋找老兵親屬或後人
    當地縣誌記載,當年,國民政府軍政部後方醫院曾移駐南召,接受前方運送下來的傷病員,有部分戰士在醫院死亡,後此地被縣政府營建抗日將士烈士陵園,以示緬懷。關愛抗戰老兵川軍團志願者王興庭告訴記者,他是7月3日早上得到的消息,作為綿竹的志願者,他覺得自己有義務幫助老兵找到後人,讓烈士魂歸故裡。
  • 抗日老兵隱居深山60年,晚年出來問路人:日本人打到哪了?
    因為武器裝備落後,和日本鬼子打仗吃了不少苦頭,很多抗日英雄,因為身受重傷,只能提前退伍。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一位,就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一位老兵,因為受傷,隱居深山60年,晚年出山問路人第一句話就是:日本人打到哪了?
  • 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抗戰老兵鍾華與巴蜀抗戰史研究院張光秀共同推薦 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它是川人抗戰精神的體現」   為紀念川軍英魂,著名雕塑大師劉開渠創作了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又名無名英雄紀念碑,希望以此弘揚川人不懼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它是川人抗戰精神的體現。」4月4日,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抗戰老兵鍾華與巴蜀抗戰史研究院秘書長張光秀共同推薦「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為四川十大天府文化地標之一,並呼籲年輕一輩了解抗戰歷史,學習抗戰精神。
  • 安徽太和籍老兵劉大江在緬甸去世,曾隨遠徵軍赴緬抗日
    後來因不適應家鄉的氣候環境,他又返回緬甸居住。  6月24日上午9時許,97歲的中國遠徵軍老兵劉大江因病醫治無效,在緬甸去世。「中國大使館的人來看望老爺子,正商量回國參觀9月3日的閱兵式呢,沒想到就這麼走了。」劉大江的侄孫劉曉峰說。  為國徵戰,半世漂泊  劉大江11歲時,隨父親抵達上海。
  • 九旬抗日老兵,證件丟失沒法證明身份,博物館一張照片為其正身
    回顧歷史,有許多英雄偉人都有軍功章,但是也有許多無名英雄,因為一些原因無法提供有效證件,難道這樣一來他們的付出和奉獻就不被認可了嗎?其實幸運與否,我們外人無法定性,我們可以做的,也是必須做的就是尊重抗日英雄,儘自己努力幫助老英雄,前半生辛苦了,後半生希望我們能讓他安享晚年,幸福的生活。
  • 真實的日本鬼子進村,別被「抗日神劇」騙了
    當時日本鬼子的標籤就是殺人狂,比中國神話故事裡,專收割人命的閻羅王、黑白無常都可怕。據悉,自從1938年下半年,侵華日軍司令部實施「三光政策」以來,慘死在日本人手中的老百姓,高達百萬人,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無法估計。
  • 廣西抗日老兵:曾在象鼻山上殺日寇,從日軍刺刀下死裡逃生
    伍永植是一位抗日老兵,他的抗日事跡在廣西全州文家橋家喻戶曉。他曾經兩次上戰場殺敵,在桂林象鼻山上炮擊日軍,被日軍俘虜後差點被當做活靶子刺殺。他用真實的親身經歷,演繹了抗日勇士不屈的戰魂。父母都是勤勞的農民,平時靠著給富人打小工、種地養活全家。伍永植從小就是個懂事的好孩子,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出山打仗,這樣父母就不用那麼辛苦了。1938年12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22歲的伍永植加入了第五軍,成為了一名普通士兵。伍永植在軍中得到了全面、正規的軍事訓練。
  • 戰場老兵告訴你日軍有多麼兇殘
    喜歡歷史的朋友們,基本都看過中國近代戰爭題材拍攝的電視劇。在劇中日軍被耍的的團團裝,我軍都是神射手,一槍一個準,出發點雖好,但那真的是真實歷史嗎?真的是我們後人想看到的嗎?  日軍真的向影視劇中那樣不堪一擊嗎?戰場老兵告訴你日軍有多麼兇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