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完全「失聯」,「迷惑行為」應讓共享單車行業引以為戒

2020-12-06 砍柴網

科技自媒體 / 東方亦落

在疫情的影響下,很多事情被忽略,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ofo押金事件似乎也隨之被人們「遺忘」。現在疫情穩定下來了,ofo卻「失聯」了。

不少用戶撥打ofo官網客服電話卻發現無法接通,APP上的客服機器人只會回應「請您耐心等待」。有的用戶發現自己前面的退款隊伍排著1000多萬人,還有的用戶發現按照ofo的退款處理速度計算,等排到自己還要500多年。

雖然聽上去荒謬可這卻是事實。除了用戶,追討貨款的供應商也排著長隊,貨運、零件、自行車、廣告等領域的公司陸續向法院對ofo提起訴訟,申請強制執行。

然而ofo官網上的辦公地點已人去樓空,周圍的公司甚至根本不知道ofo曾經在這裡辦過公,法院現在也同樣找不到負責人。在供應商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案件中,未履行金額就已超過5.09億元,更何況還有1500多萬人等著ofo退押金,就算按最低的99元押金計算,ofo押金這項債務就已將近15萬元。

然而ofo現在真的是沒錢了。截至7月25日,ofo運營主體東峽大通(北京)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已高達40次,收到限制高消費令247次。

曾幾何時,ofo是共享單車行業中炙手可熱的寵兒,北大畢業的戴威在資本的推助下,乘著共享經濟的風口,一路順風順水,在全國多個城市甚至海外鋪設了小黃車。然而就像所有發展過快的行業一樣,熱度掩蓋了問題,這些問題在後期迅速暴露。

但比起共享單車暴露的問題,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ofo那些「令人迷惑」的操作。

在ofo資金鍊斷裂之後,戴威一開始還信誓旦旦地保證會努力退回用戶押金與供應商貨款,博得了一些同情。然而面對窘境,ofo選擇了一條「神奇」的道路:去年ofo上線折扣商城,沒退的押金可以在商城裡買東西享受優惠,然而這裡面是有「坑」的,用戶只有購買一定價格的商品後才可提現,比如想要拿回99元押金,那麼按照ofo商城的規則至少先要花費千元以上去購買商品。

許多還沒搞清規則的用戶選擇將押金轉為餘額,徹底失去了退回押金的機會,另外還有網友表示自己根本什麼都沒做,APP自動更新就將押金轉為返現餘額。說句不好聽的這就是強盜條款,用戶拿回自己的押金天經地義,為什麼還非要在商城裡買東西,況且ofo商城裡的東西與其他電商平臺相比並沒優惠多少,甚至返現的金額還不如官方店給的多。

其實早在2018年ofo就已經開始了這類操作,嘗試賣廣告、虛擬貨幣、P2P、電商、公眾號接廣告,甚至還嘗試過名為「吃乎」的外賣保鮮櫃。

一家共享單車公司野心倒是不小,不過這些嘗試中最後還算是成功的只有小鹿有貨,也是購物返現退押金。當時ofo用戶基數不小,靠著這個居然還實現了盈利,但遭到用戶的瘋狂吐槽。而後來的購物返現也與2018年的操作如出一轍,只不過吃一塹長一智,用戶再也不願為ofo的「垂死掙扎」買單,相比之下大家寧可排隊等著退押金也不再當韭菜被割。

如果這就是戴威「真誠態度」之下的操作,那麼他對「真誠」應該是有什麼誤解。就算是要想辦法賺錢還債,也該憑自己的本事開動腦筋,或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像羅永浩那樣搞直播還債也是個辦法,可像ofo這樣的迷惑操作在整個商界恐怕也是獨一份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行為可能也意味著ofo已經「破罐子破摔」了。以前負責人還能出來做做表面功夫,可現在完全是「死豬不怕開水燙」,發現割韭菜不管用就玩消失,這種行為比「下周回國」的賈躍亭還要可惡。

雖然ofo已經徹底無法翻身,但共享單車行業依然還有企業在活躍,可如若不能將ofo的錯誤作為前車之鑑,那麼就有重蹈ofo覆轍的風險。

相關焦點

  • 共享單車行業競爭格局已定:ofo市場佔有率遠甩摩拜
    共享單車行業競爭格局已定:ofo市場佔有率遠甩摩拜 經過 2016 年的激戰,堪稱「彩虹大戰」的共享單車之戰進入下半場,競爭更加白熱化,也迎來更多入局者。
  • ofo共享單車怎麼鎖車 ofo共享單車使用方法
    ofo共享單車怎麼鎖車 ofo共享單車使用方法時間:2017-01-28 22:24   來源:52PK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ofo共享單車怎麼鎖車 ofo共享單車使用方法 ofo共享單車怎麼鎖車,ofo共享單車使用方法。現在,不少朋友在使用ofo共享單車這個出行軟體。
  • oBike挪用押金 ofo賤賣單車:共享單車在新加坡受困
    螞蟻金服與ofo通力合作 加速共享經濟模式推廣眾所周知,ofo作為共享單車行業的領軍者,通過大規模的共享單車市場投放,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更為輕便快捷的單車?報告顯示,ofo共享單車的用戶次月留存率達62.1%、用戶活躍度達7.2,均位於行業頭名。這表明ofo有著極強的用戶粘性,已然成為市民短途出行、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的首要之選。ofo亮相央視《新聞直播間》 獲受訪市民肯定日前,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欄目就共享單車行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相關報導。
  • ofo再成被執行人,後共享單車時代如何收場?
    不僅如此,不久前ofo被曝出裁員消息,預計裁員規模達百人以上,而目前員工總數已不足百人。 在經歷2018年野蠻生長、2019年行業洗牌後,共享單車在新時代正逐步進入「下半場」的激烈競賽。隨著共享出行行業格局日漸清晰,共享出行企業需要回歸商業本質,從資本驅動向精細化運營轉變。
  • 共享單車價格戰「停火」?摩拜與ofo月卡恢復原價
    摩拜與ofo月卡恢復原價,哈羅單車繼續優惠;分析稱共享單車增量期已過,進入存量用戶經營階段圖/視覺中國  近日,一則「摩拜上線新信用系統,信用差用戶每30分鐘收費100元」的消息引發關注,對此,摩拜方面已做出解釋稱,該行為是回應一起法律訴訟的應對措施。  記者採訪到的共享單車用戶反映,近期摩拜單車與ofo小黃車的月卡「悄悄漲價」,在資金短缺、融資傳言頻現下,此事牽動共享單車行業的神經。
  • 共享單車這三年……唉!-共享,單車,ofo,摩拜,小藍,悟空,町町,哈羅...
    2015年,ofo、摩拜相繼成立,拉開了共享單車大戰的序幕。跟網際網路所有行業一樣,共享單車走過的也是一條從小到大、聚沙成河的艱辛道路。從最初的布局來看,ofo和摩拜井水不犯河水,因為兩家公司推出的產品所面向的市場完全不重合。2015年9月,ofo創始人戴威選擇母校北大為第一個運營的地點,並且ofo還寫了一份慷慨激昂的公開信——《這2000名北大人要幹一票大的》。ofo宣布,將為北大校園提供超過10000輛自行車,同時也呼籲2000名北大師生貢獻出自己的單車。
  • ofo、摩拜紛紛敗落,共享單車宣告「失敗」?留下的問題引人深思
    說起共享經濟,在之前很多人都說共享經濟會在現在這個時代發展的非常好。其中發展得最好的就是共享單車這個行業,共享單車這個行業可以說做到了全國普及,相比於其他的共享經濟已經很厲害了。而ofo是共享單車這個行業最先出現的,所以ofo相比於其他的平臺擁有更多的用戶,基本上是共享單車市場的「大哥」,但是這個「老大哥」都沒落了。可以說共享經濟這股風已經刮過去了,留給我們的到底有什麼?ofo沒落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盈利,太過於依賴融資,一次融資的失敗就宣告了ofo的沒落。
  • 共享單車三足鼎立?摩拜與ofo月卡恢復原價 哈羅單車繼續優惠 |...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維城)近日,一則「摩拜上線新信用系統 信用差用戶每30分鐘收費100元」的消息引發關注,雖然摩拜方面解釋,該行為是回應一起法律訴訟的應對措施。但不少共享單車用戶反應,近期摩拜單車與ofo小黃車的月卡悄悄「漲價」,原來「1元騎一個月」的日子一去不返。
  • ofo退款押金上熱搜目前國內共享單車發展如何?
    ofo退款押金上熱搜近日,「ofo退款押金要先交6100元的仲裁費,清華女生起訴ofo」的話題上了熱搜,其主要由來是ofo在《用戶服務協議》中規定:凡因本協議引起的或與本協議有關的任何爭議,均應提交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 10歲男孩騎ofo共享單車車禍身亡巨額索賠案
    來源:中國法院網上海靜安法院一審宣判:被告賠償6.7萬餘元 6月12日上午,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對全國首例未滿12歲男孩小高騎行ofo共享單車死亡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拜克洛克公司)應支付兩原告小高父母賠償款
  • 新華社:天津「飛鴿」自行車牽手ofo共享單車
    從 2016 年 12 月開始,天津「飛鴿」自行車與ofo共享單車合作,按照共享單車高強度使用,以及耐磨損等特點進行生產,目前共享單車的生產規模達到每月 40 萬輛。「小黃車」攜手「飛鴿」強勢回歸面對公眾熱議的東湖風景區單車堆積事件,ofo從摩拜單車硬體強度弱、耐磨性不強上總結了經驗教訓,對共享單車企業的社會責任進行了反思。「小黃車」作為市民騎行的首選,一定要在硬體的耐用性、耐磨性上提檔升級,努力打造全國質量最優、性能最佳、口碑最好的共享單車。
  • ofo還在自動續費,共享單車「爛尾題」不能無解
    ofo共享單車,目前基本處於「失聯狀態」,通過公開方式已經基本聯繫不到他們。今年8月底,天眼查APP顯示,ofo小黃車關聯公司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戴威收到限制消費令。就是在這種情況下,ofo竟然還在自動續費,扣用戶的錢。也就是說,欠錢的一方,還能夠通過某些方式截取債主的利益,這值得尋味。
  • 首例男孩騎行ofo共享單車死亡索賠案作出判決
    央視網消息:2017年3月,上海市一名10歲的小學生高某在使用ofo共享單車的過程中與一輛客車相撞身亡。男孩的父母隨後將ofo所屬的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連同肇事機動車方及保險公司訴至法院,索賠866萬多元。
  • 易觀數據:摩拜月活大幅領先ofo 位列共享單車第一名
    報告顯示,新進入TOP200的有7個,摩拜單車位列第一名。同時,摩拜單車月度活躍規模達1321.1萬,超越ofo共享單車的1148.0萬,連續12個月在月活這個核心維度上領跑。 摩拜單車通過免費騎、免押金、充值返現、紅包車等方式提高活躍用戶數量並增強用戶粘性。保持著對包括ofo在內共享單車其他玩家的穩固、明顯的優勢。   月活躍用戶量常被看做商業分析的核心數據,對於共享單車這類高頻次、低客單價服務而言更是如此。月度活躍規模上的領先,意味著摩拜單車用戶粘性更高、高價值用戶更多、產品被高頻使用的次數也越多。
  • 未來摩拜OFO會倒閉嗎?2018年共享單車的前景預測!
    未來摩拜ofo會倒閉嗎? 據不完全統計,從今年6月開始,風口上的共享單車開始出現倒閉潮,先後有六家共享單車被曝押金無法退還的問題。那麼,摩拜共享單車會不會退出市場呢?個人認為不會,共享單車現在已經到了最終洗牌的階段,如今共享單車的格局已經形成,目前市場只有摩拜單車和OFO在做最後的市場大戰,作為國內兩大共享單車企業,摩拜和OFO的情況要好很多,從用戶活躍率與滲透率來看,摩拜ofo一直遙遙領先。而且今年8月,摩拜宣布,在全國超過150個城市推出新用戶免押金試騎活動。
  • 「消失」的OFO共享單車,你的99元押金還要得回來嗎?
    曾經紅火一時的黃色共享單車ofo「人間蒸發」了。從企業官網、微信公眾號、到APP客戶端、線下辦公室……所有公開渠道,已經都無法再能聯繫上ofo公司。ofo失聯了?當打開ofo公司官網,「讓世界沒有陌生的角落」的公司口號出現在首頁正中間顯眼的位置。據官網的信息顯示,在ofo的鼎盛時期,它「已服務全球21個國家,超過250座城市,2億用戶」。
  • 全國首例未滿12歲男孩騎行ofo共享單車死亡案判決合理嗎
    全國首例未滿12 歲男孩騎行ofo共享單車死亡案,拜克洛克公司是應擔責任還是飛來橫禍?法院判決小高父母在法院對交通事故賠償案作出判決後,又以生命權糾紛為由將拜克洛克公司訴至法院,上海靜安法院認為ofo共享單車的鎖具設計未達到有效阻卻不滿12周歲的未成年人依通常方法使用其車輛的合理標準,未盡到合理管理義務,所以拜克洛克公司對於受害人騎行涉案ofo共享單車因交通事故傷害致死的發生存在過錯。
  • 共享單車動態調整有助行業優勝劣汰
    據報導,廣州市2019年共享單車運營商招標公示評標結果,摩拜單車中標份額為18萬輛,哈囉單車中標份額為12萬輛,青桔單車中標份額為10萬輛。未來三年,這三個運營商將在廣州投放40萬輛共享單車,ofo小黃車未獲配額將退出廣州市場。
  • ofo又殺回來了!共享單車的下半場,還能怎麼玩?
    有深圳的朋友發現,在羅湖區、福田區等地發現了多個ofo小黃車停車點,親身體驗一下可以發現,ofo這次玩出了一些新花樣。針對此前的共享單車隨意停靠現象,ofo這次推出了「有樁停靠」制度。當然,這個「樁」也不是真的實體樁,而是地圖上這些有「P」標誌的專用停車點,在這裡才允許停車。
  • 共享單車首度商業跨界,是什麼讓環球影業押寶ofo小黃車?
    對於環球影業和小黃人來說,與知名企業開展IP合作已是司空見慣;但對於ofo小黃車來說,這次合作卻是一次開創行業先河之舉,因為這是共享單車行業全球首例跨界商業合作!試問,環球影業作為全球影視製片行業的巨無霸,是什麼使其如此青睞成立僅兩年的創業型企業ofo小黃車?ofo小黃車與小黃人這對「最黃CP」擦出的的愛情火花又會釋放出怎樣的能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