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進藏記十四:炙熱裡騎呀騎,百公裡是成都,米拉山隧道開通

2020-12-15 經典老表叔

書接上回。

話說王子二人,經過不懈的努力,就挺進了四川。這四川盆地,是富饒和美麗的,可這盆地也真的是太熱了,現在只算是早春吧,天氣溫度就已經達34度,平均溫度也在30度以上,真是熱呀,特別是對於王子二人還要用力騎行。他們就這樣騎啊騎,上坡下坡,塵土飛揚,豔陽高照,燥熱難耐,頭上戴魔術巾,汗還能流眼睛裡,太誇張了。

說四川盆地,總面積約26萬多平方千米,由青藏高原、大巴山、巫山、大婁山、雲貴高原環繞而成,中間盆底地勢低矮,海拔250米~750米,面積約為16萬平方千米。是中國最肥沃的自然土壤。盆地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夏季平均溫度在24~28℃之間,極端高溫36~42℃。一天中,從中午開始,氣溫升得更高,二人在下午真有那麼一瞬間想放棄騎行,而改去坐車了,但最終還是意志戰勝了投降。

中午午飯時間,路一鎮就抓緊吃東西,雖然熱和累得吃不下,也要趕時間,所以有四川美味的也不有品嘗了,只好點了大漢堡,餓得大口吃呀,要及時補充食物能量,還有好遠的路要趕的。這店裡有空調,還可以放鬆地坐下來,靠一會兒,真是太舒服啦,都不想到了。想想外面的大太陽燒烤,蹬車的累,還是如在家裡坐著享受呀。

在途中,遇到西瓜攤吃西瓜解渴、降溫、休息,為防中暑及解暑,他們服用了藿香正氣水,也不怎麼管用呀。長時間轉動,車子也跟著頻繁出現問題了,前撥反應遲鈍,需要不斷及時調整,總之,就是崩潰啊崩潰 煩躁啊煩躁。全程爬坡用2檔,使勁蹬才行,這真的要騎出鐵腿了,練意志,練毅力呀。太累了,太熱了啦,想想就想哭。

堅持一下啊,明天一定要到成都啊!再加把油吧!可這張終不是開車,給腳油就得。

累,是真累呀,但在廣闊天地裡騎行,在畫卷中遊走,也真的是別樣的享受。騎上一個山崗,當一處美景蹦跳在你眼前時,什麼熱呀,累呀,全拋到腦後去了,接下來正是下坡路,一路放鬆,一邊觀景,知道這是又跨過了一個難關的呀。在騎到傍晚,落日時光,氣溫降下來了,風也不再是熱浪,80km到球溪鎮,都不知道怎麼騎過來的。

突然,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傳來:4月26日,米拉山隧道全線通車。「經過4年建設的米拉山隧道正式建成通車,標誌著拉薩至林芝高等級公路實現全線通車。米拉山隧道平均海拔4750米,是川藏線(國道318線)拉林段高等級公路重點控制性工程,隧道雙向分別長5727米和5720米。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長公路隧道,米拉山隧道的建成通車,使過去18公裡的翻山路程縮短至5.7公裡。」

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呀,在他們的計劃中,途中必經海拔5000多米高的米拉山呀,那盤山道要推上坡十幾公裡的,太要命了。這下可好了,他們去給米拉山隧道騎行剪彩吧,他們還要去騎行「拉林高級公路」。

一下子,振奮起來了,今晚好好休息,明天趕到成都不在話下。

成都,我們來了,成都見!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待續……

相關焦點

  • 騎行進藏記四十:米拉山,米拉山,米拉山,拉薩前最後的高山屏障
    騎行進藏記四十:米拉山,米拉山,米拉山,拉薩前最後的高山屏障書接上回。話說王子二人已經在翻越騎行到拉薩的最後一道屏障——米拉山,米拉山,米拉山,重要的高山說三遍。正準備著補胎休息一下,可還沒來得及準備工具呢,就見四、五隻野狗狂叫追了過來,嚇到他們腿都軟了,趕緊上車,還要拼命蹬啊啊啊,可以又累又嚇的騎行旅程呀。緩坡起伏的道路,又遇到逆風,沿著尼洋河騎到工布江達,真是累慘了。不過,他們現在還是像打了雞血一樣,積極向前騎行,離拉薩越近心裡越急呀。
  • 公路車和山地車比較,哪種車騎行進藏比較好
    騎行川藏手機相冊截圖)進藏的路線有很多條,而以騎行方式進藏,騎友選擇的比較多的路線主要有三條,滇藏線、川藏線和青藏線。而在這三條路線當中,又以川藏騎行選擇的比較多。川藏線是國道G318成都到拉薩的區段,長度2142公裡,因這段路線景色秀美,風光旖旎,一路上可以欣賞到多地質結構形成的壯美奇觀,曾多次被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中國人的最美景觀大道。除了景色秀美,走完這條路線要翻越十四座高山,屬於五星級難度騎行。所以在騎友中流傳這樣一句話,眼睛在天堂,欣賞一路美景;身體在地獄,挑戰自我。(目前有幾座山開通了隧道,降低了騎行難度)。
  • 騎行川藏線路書,拉薩出發翻越五千餘米的米拉山,沿尼洋河到林芝
    今天起得早,本來想下午到林芝玩,可是墨竹工卡到工布江達有近百公裡爛泥路十點二十分,騎行到海拔五千一百多米的米拉山埡口,天陰冷異常,遊人棉服包裹得嚴嚴實實,排隊在標誌碑前照相留念。大巴、小車、自行車擠的層層疊疊,小攤販在平臺四周吆喝著生意。
  • 川藏線騎遊者的尷尬與堅持:不足2成騎行到拉薩
    39歲的騎遊者丁建國正在房間整理行李,還沒來得及換下騎遊裝備的他告訴記者,西藏是他心中的聖地,騎行也是為了挑戰自我。「40歲之前騎行去拉薩是我的夢想,開車不會這麼印象深刻。」  與丁建國同行的騎遊者劉丕廷已退休,他表示,從成都從發到今天已是第五天,路不太好,比想像中要辛苦得多。「身體很疲憊,但精神好,這次騎行去拉薩還是為了鍛鍊身體。」
  • 騎什麼摩託車可以摩旅去拉薩?
    我從上海人民廣場出發,沿著318國道一路向西,經過浙江湖州、安徽宣城敬亭山、安慶天柱山,湖北武漢、宜昌、恩施、豐都到重慶,經四川成都、樂山、峨眉、雅安,然後走川藏線直到拉薩,全程26天,總裡程超過5000公裡。二郎山隧道因為是冬天進藏、318國道上的旅行者已經很少了,但依然還是遇到了一些令我印象深刻、感覺特別有趣的人。
  • 騎行進藏記三六:騎行在風景畫裡,蕩漾在愛情河裡,享日月星辰
    騎行進藏記三六:騎行在風景畫裡,蕩漾在愛情河裡,享日月星辰書接上回,說王子二人堅持不懈,經歷了許多跋涉,迎著狂風雨雹繼續前進,他們意志更緊,毅力更強,什麼艱難險阻都已經不放在心上了,感覺無所畏懼,一心只在奔向預定的目標上。
  • 騎行進藏記二八:天路十八彎雲梯,在雲端騎行,猶如漫步童話世界
    從雅江到相剋宗,這是318線上最艱難的18公裡,陡坡、陡坡、陡坡,12個陡坡標誌,海拔上升1073米,平均每公裡上升60.6米呀。只能換低檔,硬生生往上騎,騎不動了就只能推車前行,用了快6個小時才走過這18公裡路,累慘了,終於到達了海拔3593的相剋宗。路上也很歡樂。
  • 米拉山隧道終於來了!!!
    有個好消息帶給大家備受關注的米拉山隧道前天下午提前貫通啦7月30日15時40分,隨著一聲巨大炮響,拉薩至林芝高等級公路米拉山隧道進口左洞順利貫通,標誌著米拉山隧道全線貫通,為拉林公路今年10月全線通車打下基礎。
  • 騎小牛環遊進藏的NIU×騎行團,到底是什麼神秘組織?
    相比較於專業的極限運動騎行車手,他們只是一群散落在各行各業的普通人,只因為在追逐自由的夢想中稍微勇敢了那麼一點點,讓他們義無反顧地騎上小牛電動車,跨過山和大海,開始了探尋詩與遠方的&34;。17哥:騎小牛進藏太容易了,新疆才是真正的挑戰17哥算是NIU×騎行團裡的資深前輩,早在18年7月,他便騎著人生的第一臺小牛,從北海一路跑到拉薩。
  • 5500公裡西藏騎行路,途遇7個騎友6個成為朋友,1個發生激烈衝突
    從上海的人民廣場出發,沿著318國道一路向西,騎行到西藏拉薩,實際騎行距離5500公裡,耗時45天,在這樣一個漫長的騎行旅途中,你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些是擦肩而過的路人,有些是途中遇上的匆匆騎友,還有一些人,則有幸成為了朋友!遇見,就是一種緣分!
  • 川藏線——我的休閒騎
    第六天:130公裡到達成都,一個人太無聊了,打算去成都找人組隊,一起騎川藏線。騎自行車千萬不要用騎行導航,幾年不用的路,都能把你導航過去,路都沒了,我推著走幾公裡,還抬車,終於晚上8點到達成都,心旅聯盟
  • 騎行川藏,山地車和公路車選擇哪個?
    無論是騎行、自駕、徒步、還是摩旅,大家說到的川藏線一般指的是川藏南線,也就是國道318成都到拉薩的這一路段。川藏線被稱之為五星級難度的挑戰線路,一是路況,由於這幾年進藏旅遊人數的增大,川藏線的修繕工作也取得了很多進展,整體幾乎都是鋪裝路面,在路面方面較之過去改善了很多,如果不是其他方面原因,僅僅就目前的路面狀況,公路車也是完全可以駕馭的。但騎行川藏線不僅僅是需要面對的路面問題,還有就是需要攜帶很多裝備的問題。
  • 川藏線「騎行怪狀」:吸引超萬人騎遊卻頻出事故
    保守估計,目前川藏線上的騎遊者超過了1萬人。  7月22日起,成都商報記者歷經一周時間,在川藏線上隨機調查了解100名騎遊者,其中九成是大學生,年齡集中在18歲至23歲。有四成的騎遊者,沒有豐富的長途騎行經驗,準備時間不超過三個月,一路上可以說是狀況百出。
  • 新手首次騎行進藏,哪條線路更合適,川藏線,還是滇藏線?
    選擇適合自己的騎行路線,至關重要。目前為止,川藏線是絕大多數騎行者首次進藏的騎行首選。大多數人在首次路線選擇的時候,大都先入為主,隨大流,以為川藏線是最佳騎行進藏選擇,但是根據川藏線上有關數據統計,僅有10%-20%比例的騎行者能夠順利騎完全程。
  • 徐州三騎友開始環臺灣島騎遊 計劃行程1200公裡
    2012年,退休不久的周長順第一次長途騎遊,就選擇了青藏線,用時21天從青海省會西寧市經格爾木市騎遊到拉薩,全程1960多公裡;2013年,周長順用時32天,沿滇藏線騎遊進藏從雲南昆明一路西行,騎行2300多公裡;2014年,周長順第三次進藏騎遊,從成都出發沿川藏線前往拉薩,用時32天,騎遊裡程2160多公裡。走不同的路,看不一樣的景,體會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 成都九龍鼎全員集合!出發去拉薩!憶30歲騎自行車西藏(二)
    騎行318,是每一個騎行人的最初夢想!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那年我騎行的時候以為這是我這輩子做的最NB的事情,現在回望,它竟然是我打開夢想狂野的一把鑰匙。成都騎行拉薩,26天!2200公裡!翻越14座高山!4000米以上海拔12座!
  • 騎闖天路D9 | 翻越米拉山 9天堅持終到拉薩
    10月17日,2019VAUDE騎闖天路高海拔自行車極限賽迎來最後一個賽段的爭奪。經過艱苦的9天比賽,車手們終於完成了這趟艱苦卓絕的旅程,騎行進入拉薩。車手們需要翻過最後一座,但海拔高達5023米的米拉山。米拉山埡口昨天下過大雪,而今天則天空放晴,像是給予車手們的禮物。即便如此,今天的氣溫還是很低,爬坡的過程同樣艱難。
  • 徐州三騎友開始環臺灣島騎遊
    2012年,退休不久的周長順第一次長途騎遊,就選擇了青藏線,用時21天從青海省會西寧市經格爾木市騎遊到拉薩,全程1960多公裡;2013年,周長順用時32天,沿滇藏線騎遊進藏從雲南昆明一路西行,騎行2300多公裡;2014年,周長順第三次進藏騎遊,從成都出發沿川藏線前往拉薩,用時32天,騎遊裡程2160多公裡。走不同的路,看不一樣的景,體會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 離拉薩還剩198公裡,從和一個騎友發生嚴重的衝突看騎行者的人性
    早上剛出工布江達不到三公裡,就看到平時裝逼無極限,一騎絕塵無影蹤的老鐵,停在了路邊等著我,不至於剛騎了三公裡就要停下來抽菸休息的吧!等我到了一看,這貨一臉的沮喪,還夾雜著幾分的絕望!可憐巴巴望著著我:飛哥,完了,我的車子後撥尾勾斷了,怕是要喊救援了!
  • 川藏騎行4:雅安天全至瀘定,歷經艱辛騎過爛泥路,再翻二郎山
    在巷道撿到一副手套,比我的好多川藏騎行4:雅安天全至瀘定,歷經艱辛騎過爛泥路,再翻二郎山了,立馬換上。在天全縣城一個麵館叫了二兩燉雞面,味道鮮美,連湯吃了個精光,再來一碗也一口乾了。水必須整足,後面出汗機會多的是。聽麵館老闆說天全到二郎山在修路,路挖得很爛,但不知道爛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