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推廣日本對蝦工廠化大棚養殖技術潛力巨大

2020-12-16 吉山花瑤

科學推廣日本對蝦工廠化大棚養殖技術潛力巨大

汪文忠

日本對蝦是我國沿海重要的養殖品種之一,其肉質細嫩,滋味鮮美,是受人們喜歡的高蛋白、低脂肪水產食品。日本對蝦具有養殖範圍廣、養殖成本低,市場價格高、發展潛力大等特點。因甲殼較厚,耐幹露,適合暫養和活體銷售,所以市場售價較高。近10多年來一直是舟山市朱家尖鎮工廠化大棚秋冬季暫養的主要品種,2018年朱家尖鎮暫養日本對蝦近90萬kg,銷售產值近2.6億元。因受養殖技術條件等因素限制朱家尖鎮海水池塘養殖日本對蝦產量較低,工廠化養殖大棚所暫養的日本對蝦基本從青島海陽、江蘇贛榆等地購入。2016年朱家尖鎮工廠化養殖大棚試養日本對蝦獲得成功後,廣大養殖戶養殖熱情高漲。日本對蝦工廠化大棚養殖後繼續暫養可提高對蝦暫養成活率,可巧打價格時間差利用春節、「5.1」期間日本對蝦市場售價高時上市銷售增加漁民收入。朱家尖鎮是舟山市漁業重鎮,養殖戶有1600餘家,海水池塘養殖面積近萬畝,工廠化養殖大棚面積約3800畝,科學推廣日本對蝦工廠化大棚養殖技術潛力巨大,是推動漁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徑。

一、養殖池設施

1.養殖大棚及養殖池:養殖大棚面積一般在600~800m 2 左右,養殖池用磚砌、水泥漿抹平。為保溫及加固棚頂一般用雙層塑料膜覆蓋,棚頂用毯子或遮蔭網半遮陰處理。池子的形狀一般為圓形或八角形,每個養殖池規格為25~36m 2 左右,池深一般在0.9~1.1m、日常水深保持在0.5m左右,池底向排汙口略凹成鍋底型,排汙口設在池底中央。

2.棲息環境:日本對蝦喜歡棲息在深度約1~2cm的表層沙中,具有較強的潛沙特性。日本對蝦入池前先用漂白粉等消毒劑消毒養殖池,然後再在池底中間鋪設15~20cm左右的細沙,邊緣鋪設2~5cm左右的細沙。鋪設細沙前,一般用二級砂濾的海水衝洗細沙,把沙中的雜質或微生物等衝洗掉。為防止細沙被水流衝走,要以排汙口為中心用磚壘內徑100~150cm的圓圈、高16~22cm的內池,圓圈外源一定用相同磚壘高用30~40網目的紗網固定護沙,池口用磚壘平,並用塑料方筐倒扣罩在排汙口上加重固定好。部分養殖戶定製相同規格玻璃鋼或螺紋鋼結構的圓形隔斷放置排汙口周邊,既美觀又實用,便於清理。

3.進排水系統:進水口設置1~2個,朝同一方向進水,以使水流旋轉,利於殘餌糞便集中排汙。

4.增氧系統:水體中溶解氧要達到5mg/L以上,所安裝氣泵每立方米要達到20~24瓦要求,緊帖四周池底鋪設4根1.5~2 m的納米管可使池塘水體旋轉,便於糞便、剩餘殘餌集中於中部排出。

二、 蝦苗放苗前準備及標粗

1.蝦池消毒。蝦苗入池前應先進行水體消毒,沙未放入前先進水20~40 cm,每池化水2.5kg漂白粉或1~1.5kg雙氧水,經完全浸泡消毒後將池水全部排乾,然後鋪設衝洗好的細沙後再放水消毒,用量同上。待殘留消失後使用2~3mg/L果酸、「碧水一號」解毒後方可放苗。

2.培育基礎餌料。一般在放苗前1周內,蝦池進水50cm左右,使用藻立生、超級硅藻王、硅藻肥等培育基礎藻類,以後每周視池水肥度情況進行追肥,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水色一般呈淡褐色,透明度20~40cm,肥嫩爽活,池水中基礎餌料生物較豐富。

3.蝦苗的選擇和運輸。日本對蝦的養殖苗種,應選擇全長在0.7~1cm以上、規格整齊、體色透明、體表清潔無寄生物、健壯活潑的蝦苗。同時應對培育池水質、使用的餌料、親蝦來源及狀況,進行認真了解和觀察。

蝦苗的裝運使用無毒的塑料薄膜袋較好。放苗時,育苗池水鹽度和蝦池水的鹽度差不大於3‰,水溫差不大於2℃。日本對蝦种放養密度300~400尾/m 2 ,放養密度不宜過大或過低。

4.蝦苗標粗。一般蝦苗購入時體長為0.7~1cm,需進行集中暫養,確保養殖成活率。一般情況下用18~20天將蝦苗標粗至2.5cm左右蝦在轉肝前分苗。蝦苗標粗一般按5000尾/m 2 左右投放。前期以投餵冰鮮滷蟲、豐年蟲為主,每天投餵4次,每次的投餵量是蝦苗體重的15%~20%;3天後可與投餵蝦片配合,投放凍滷蟲至標苗結束。每次餵食前應進行排汙。標苗期間對水體影響較大的氨氮、亞硝酸鹽這兩個指標最容易出問題,因此每天都要測量水質變化情況,並保持指標不超標。投苗當天算起,第4天開始換水,初期每日換水3~5cm,穩定後每天維持10~20cm換水量至標苗結束止。分苗前可潑灑應激類藥物,提前對分苗池消毒、將標苗池水溫降低到25~26℃左右,準備池水溫與鹽度要與標苗池一致或者高於標苗池。

三、餌料投餵

分苗後,為增強蝦體質,提高抗病能力,應連續1周每天投餵2餐滷蟲。為滿足對蝦的生長營養需求,可投餵冰鮮滷蟲,蝦長到5cm後,可投餵冰凍蝦皮至蝦體長8cm,8cm後日常投餵可以用煮熟貽貝肉和日本對蝦專用飼料配合投喂,一般每日投餵3次,分別為投餵飼料1次、煮熟貽貝肉2次,每餐投餵量佔蝦體重的15%~20%。日本對蝦一般白天潛伏在池底沙中很少活動,日落後出來攝食,餌料投餵應在日落後進行於午夜時結束。進入冬季暫養的日本隊蝦應減少配合飼料投喂,改為以餵沙蠶為主。每天餵料時應以90分鐘吃完為準,不到90分鐘吃完可以加料。用餐後應觀察蝦生長狀況與吃料情況,應每天至少抄底一次查驗吃料情況。

四、水質調控

1.適應範圍。日本對蝦為廣鹽性蝦類,對鹽度的適宜範圍是18‰~35‰之間,高密度養時適應低鹽度能力較差,因此養蝦的海水鹽度宜相應的提高。日本對蝦屬亞熱帶種類,最適溫範圍為25~30℃,在8~10℃停止攝食,5℃以下死亡。冬季地下水溫在13~15℃,日本對蝦能正常蛻皮生長。日本對蝦對pH值適應值為7.8~9之間,而地下浮水井海水pH值一般在8.2左右適宜日本對蝦生長。養殖對蝦池水透明度一般保持在30~40cm。

2.換水及水質惡化處理。日本對蝦從分苗當天算起,第4天開始換水,一般每天換水10cm左右,如果水質穩定,蝦苗健康,可維持這樣的換水量到體長6cm;體長6cm以後可以加大20~30cm的日換水量。遇到水中弧菌、氨氮、亞硝酸鹽超標時,就需要大量換水,做好應激預防,一般排水剩餘10~20cm再加水到原高度,配合相關消毒藥物,連續兩天基本可以解決。

3.清汙。一般做到一天三次,或者每次餵料前放水排汙一次。磚砌或玻璃隔斷內護排汙口區域、方框筐應在每次放水排汙前徹底清理對蝦糞便及殘餌等汙染物。

4.定期消毒和使用微生態製劑。每4~7天用刺激性小的1~2mg/L過硫改底片或生物改底製劑消毒,第二日用EM菌、乳酸菌等微生物制製劑改善底質和水質,日本對蝦生產後期蛻皮頻繁時可按料和菌液比10:4比例再添加鈣類、多種維生素混合後拌料,鈣類、多種維生素按一天一種交替使用,發現浮遊生物比例不協調時應及時採取措施進行調節。

五、利用地源熱泵空調增加溫度

接近11月份當室內溫度降低對蝦生長緩慢時,利用地源熱泵加溫適當提高水溫可延續日本對蝦的生長速度。

六、病害防治

1.堅持以預防為主的方針。「養蝦先養水」,在整個養殖過程中保持水色、pH、透明度等水體理化指標的相對穩定,保持較高的溶解氧。在配合飼料裡定期添加水產用多維和免疫多糖增強對蝦自身免疫力。

2.隨時觀察對蝦變化。養殖過程中發現日本對蝦工廠化出現危害性最大的疾病是肝病、腸炎和弧菌病。一要勤觀察對蝦肝臟,正常對蝦肝臟呈土黃色,養殖得力,蝦苗在2cm長時,肝臟就會出現一層白膜,表明體質健康,具有一定抗病能力。如果在6cm前肝臟白膜逐漸消退,並出現紅色,預示將發生肝病或者已經得了肝病,要大量換水,用免疫肝膽寶2~3mg/L並及時對水體進行消毒處理,預防治療到位肝臟白膜會逐漸恢復。二是觀察對蝦腸道,正常對蝦腸道呈無色透明,炎症時發紅。腸炎治療可飼料中添加鹽酸土黴素連續投餵2天即可。預防腸炎要適度投喂。三是觀察對蝦須與尾扇,如果弧菌超標導致對蝦須與尾扇發紅,應採取大換水方法,並及時對水體進行消毒處理,使用生石灰、聚維酮典、二溴海因消毒,3天左右可以恢復。

七、效益分析

養殖日本對蝦可根據生產季節分批放苗,便於管理和上市銷售。海員村養殖戶姚守營2018年共養殖3000平方日本對蝦,其中4月27日放養900 m 2 ,放養密度300尾/ m 2 ,正常生長11月能達到60~80尾/kg上市規格,暫養至春節期間價格高時銷售,銷售時規格達40~60尾/kg,成活率50%左右,產量2000kg,價格320元/kg,產值64萬元,利潤44萬元;二茬蝦8月份放養1100m 2 ,放養密度400尾/ m 2 ,2019年5月上旬價格高時開始出售,銷售時規格達60~140尾/kg,成活率50%左右,產量約3000kg,價格280元/kg,產值84萬元,利潤55萬元。

相關焦點

  • 「日本對蝦」工廠化養殖在我市試驗成功
    (記者劉傑)5月6日,有關專家對我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承擔的「日本對蝦高效健康工廠化養殖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順利通過測產,填補了我國北方地區日本對蝦工廠化養殖空白。「日本對蝦高效健康工廠化養殖技術研究與示範」是市農業農村局立項項目,由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承擔,黃驊利泰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具體實施。
  • 日本對蝦高效健康工廠化養殖技術項目通過測產
    河北日報訊(記者王雅楠)日前,我省相關專家對「日本對蝦高效健康工廠化養殖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進行了現場測產,測產結果為平均每平方米產日本對蝦2.08公斤,超額完成項目規定的產量指標,順利通過測產。
  • 大棚南美白對蝦養殖業的「逆襲」之路
    「說來有趣,那年夏天,我正抽著煙,坐在酒店的辦公室裡望著窗外發呆,對蝦養殖這個主意就突然跑進了我腦子」,包振善說道,「與南方靠水養蝦的傳統不同,我們北方人對養蝦並沒有一種先天意識。那時候還沒有多少人知道大棚工廠化養蝦是什麼,整個海陽市總共也只有十多個大棚在從事對蝦養殖。但是,由於養蝦整體成活率不高,國內對蝦消費供不應求,對蝦售價一直很高,具有比較可觀的利潤。
  • 我國工廠化水產養殖發展與思考
    20 世紀80年代,國外的循環水養殖設施和技術開始進入中國,但由於高昂的投入和運行成本,大多數引進設施很快便被束之高閣。1988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吸收當時的西德技術,設計了國內第一個生產性循環水養殖車間——中原油田年產600t級養魚車間,該技術很快在國內油田、煤礦、發電廠等推廣應用。
  • 浙江興起大棚對蝦養殖熱,12萬噸的蝦料容量能否再現?
    當下,最先進的對蝦養殖模式無疑是以北方地區為代表的工廠化養殖,但由於其需要龐大的資金投入、建造完善的配套設施以及配置專業的團隊,因此在現階段普遍推廣難以成為現實。除此之外,江蘇如東的小棚鍋爐養殖以及浙江地區的大棚養殖,成為了當今國內養蝦業新興養殖模式的代表。
  • 大棚養蝦利潤高,關於溫室大棚養殖南美白對蝦技術經驗分享
    但是北方水產養殖普遍效益不高,而且也受傳統養殖模式也直接影響養殖效益,所以北方水產養殖業處於一個瓶頸時期。 今天就以對蝦為例講一下北方對蝦養殖的方式,對蝦最適宜生長水溫是25-30攝氏度 ,而北方地區因為地域問題,可以養殖一茬到兩茬。內陸地區相對而言水產相對價格稍微高些,還有市場的大形勢是集中捕撈,自然會拉低對蝦價格。好消息是大棚養殖可以到3茬蝦苗。
  • 江蘇常熟市沙家浜現代漁業探索養殖新技術新品種
    現如今沙家浜水產養殖業又開始了新的嘗試,臺灣小龍蝦正活躍其中,設施大棚裡南美白對蝦克服著溫度等因素的影響順利成長,臺灣泥鰍正在適應著本地環境。各種水產新品正在沙家浜進行養殖嘗試,為沙家浜漁業發展積蓄力量,以便於實現再一次的產業升級。
  • 對蝦養殖也有大學問,做到這幾步,你也能成為水產養殖大亨
    中國對蝦的市場隨著小龍蝦市場的不斷擴大而擴大。據統計,中國近年來對蝦市場的產值高達500億元以上。對蝦養殖門檻低、易學習,是極好的水產養殖項目。隨著小龍蝦市場的不斷波動,越來越多的養蝦人投入到了對蝦的養殖中。但是如何才能養好對蝦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筆者給大家帶來關於對蝦的養殖技術。希望對大家在對蝦養殖的過程中起到一定的借鑑作用。
  • 湖南淡水養殖白對蝦工廠化養殖技術【信江隆】為你服務荔城養殖業
    湖南淡水養殖白對蝦工廠化養殖技術【信江隆】為你服務荔城養殖業保苗、抗應激蝦苗從苗場出來,很多因素會引起蝦苗的應激反應,比如說(鹽度、溫度、溶氧以及各種環境因子的變化。)如果這一步沒做好很容易出現蝦苗生長速度慢,嚴重的會引起蝦苗大面積死亡俗稱「飄苗」。
  • 工廠化養殖南美白對蝦該如何去養才能提高產量,實現高產高豐收
    工廠化養蝦佔地少、產量高、效益好,可以減少傳統養蝦方式帶來的蝦病和水體汙染,減少天氣變化對養殖的不利影響,所有條件都是可控的,可以說為對蝦創造了一個最佳的生存和生長條件。在高密度集約化的養殖條件下,如何促進對蝦順利生長,成為提高對蝦產量、取得較高經濟效益的重要一步。
  • 如何提高養殖利潤?你必須學會的大棚養殖南美白對蝦!
    一、技術概述: 利用塑料薄膜的保溫作用進行大棚設施養殖南美白對蝦,可以提前放苗、延遲起捕,實現兩茬反季節養殖,還可避開梅雨季節過多雨水入池,大幅度提高養殖成功率、養殖產量和經濟效益。
  • 廣西北海:對蝦入大棚 溫暖好過冬—走訪山口鎮大棚養蝦戶
    對蝦養殖大面積虧損或大幅減產現象不時出現,養殖戶為之心憂。嘗甜頭「去年我首次用大棚養殖的4畝多對蝦都獲得了成功,而且也都賣了個好價錢,今年計劃再投資擴大到10畝。」與記者交談的人叫石業安,是山口鎮山角村村民,也是該鎮第一個冬天搭建大棚養殖南美白對蝦的人,今年初他養殖的4畝冬棚蝦一造就盈利10多萬元。
  • 技術全球首創!紹興首批工廠化養殖珍珠成功開蚌
    更主要的是這些珍珠的圓度達到70%以上,其中珠寶級的比例超過了40%,而傳統大水面養殖模式下的這兩個比例分別只有10%和1%左右。」全國首批工廠化養殖珍珠的順利開蚌,標誌著這項全球淡水珍珠養殖領域的首創技術獲得成功。「這次取珠成功標誌著工廠化養殖是一條可行的路子,這對全國珍珠行業轉型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中國水產學會淡水養殖分會秘書長、上海海洋大學教授白志毅對此評價道。
  • 【對蝦產業報告】粵西地區日本對蝦的養殖情況分析
    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人工養殖,一開始主要以土塘養殖,粗放管理,由於產量低(畝產幾十斤),病害多,故一直以來,人們對花蝦養殖提不起興趣,二十世紀末期起,主要養殖南美白對蝦。但自2013年以後,由於南美白對蝦受到了水環境汙染,種質退化,病害頻發等因素的影響,日本對蝦憑藉市場價格高,耐寒耐運輸等優點成為他們養殖的賭注。
  • 南美白對蝦健康育苗技術推廣意義巨大
    南美白對蝦健康育苗技術推廣意義巨大2014-04-30 15:1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但隨著育苗技術的不斷提高,特別是近年來蝦苗產量過剩日趨嚴重,一些苗場追求低成本、高密度,濫用抗生素等育苗方式屢見不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南美白對蝦健康養殖的發展。為解決此類問題,我們在南美白對蝦健康育苗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生產試驗,並在技術上取得了一定進展。  健康蝦苗經過養殖戶反饋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圍觀,工廠化養蝦達人技術全公開
    文/圖 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劉寶彬 南美白對蝦,中國水產養殖中最具活力的養殖品種之一,同時也是最具活力、最具創新的一個板塊。因此,近幾年由於土塘、高位池等傳統養殖模式走下坡路,同時其他養殖品種遇到養殖瓶頸期,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湧入工廠化養蝦的大浪潮中。
  • 大棚三茬蝦養殖模式——對蝦混養大草蝦,賣蝦利潤又高了!
    嘉興的一個家庭農場主要經營水產養殖,一共有7口塘。該養殖池塘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無汙染、注排水方便。該農場嘗試利用大棚開啟三茬蝦的養殖模式,避開蝦類銷售高峰期,可賣出高價蝦,增效更為顯著。一起來看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 工廠化淡水養殖海蝦讓畝產效益提升10多倍 長沙90後用科技改變生活
    近日,在長沙青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美白對蝦工廠化養殖中試基地,長沙市科技特派員、長沙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劉臻教授對該公司總經理劉勇虎說道。劉勇虎讀大學開始跟著劉臻教授做「南美白對蝦淡水工廠化養殖」項目,曾高分奪得第十二屆長沙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本科組一等獎,畢業後,劉勇虎及其團隊依託長沙學院「水生動物營養與品質調控」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攻克的核心關鍵技術創業,過上了踏實有奔頭的日子。
  • 農民的新時代——裕海弘正南美白對蝦養殖
    在小編看來,裕海弘正的南美白對蝦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福建裕海弘正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現代立體生態養殖技術為基礎,以特種水產養殖技術推廣、產品研發與深加工為核心,集特種水產養殖、銷售、技術推廣於一體的多元化立體生態科技企業。
  • 南方刀額新對蝦淡水池塘養殖關鍵技術
    南方刀額新對蝦淡水池塘養殖關鍵技術陳如潮刀額新對蝦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並不苛刻,最適宜其生長的水溫為17~32 ℃,即使到了冬天,在5~6 ℃的環境下也能存活,因此死亡率並不高。隨著人們逐漸認識到其市場價值,刀額新對蝦開始被大規模養殖,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養殖經驗用於刀額新對蝦的淡水池塘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