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讓我們過中國人自己的情人節

2020-12-26 論道湖南

  又到一年一度的農曆七月初七,我們傳統的七夕節再次到來……喜悅,渴盼,興奮!在眾多中國傳統節日中,這個節日是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因為七夕——是「中國情人節」!

  中國人喜歡過節,也有許多光輝燦爛的傳統節日文化,幾乎每個月都有佳節。每逢佳節倍思親。傳統節日是民族情感的粘合劑,充盈著親情情結、敬祖意識、尋根心理、報本觀念,最容易喚起人們對親人、對家庭、對故鄉、對祖國的情感,對民族文化的記憶,對民族精神的認同,對同宗同源的民族情。可以說,過好傳統節日,可以培育民族情感、增強民族團結、維繫國家統一,有利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但與此同時,外來文化的影響,對我國的傳統文化也產生了極大的衝擊。時下,更多的「洋節」倍受青睞,比如西方的情人節、聖誕節等,甚至超過了中國人自己的傳統節日。

  愛情,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物,是人們孜孜以求的。於是,人們每年在某個特定的日子裡以過節的形式與心愛的人一起度過,我們稱之為過「情人節」。

  人們常說的情人節,一般是指每年陽曆2月14日。這個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鮮花、賀卡、巧克力的節日。在這天,男女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隨之在其他國家流行起來,而且許多中國年輕人也在每年的這一天熱熱鬧鬧過節了。

  其實,中國也有情人節,而且更久遠,更有文化內涵。對於中國情人節,目前大致有三種說法:一個是元宵節(正月十五);二是農曆三月初三;另一個是七夕節。

  究竟哪一天更適合為中國情人節,一段時間以來莫衷一是、看法不一。許多專家學者引經據典進行論證,認為元宵節、三月三才是中國情人節。不過,無論把哪一天當成情人節,都說明中國是有情人節的,並且歷史悠久、神秘傳奇、內涵豐富。

  與某些專家的觀點不同,民間卻一直認同七夕節就是中國情人節,這不僅在於七夕有著神奇獨特的文化魅力,還在於七夕有著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我也認為,把農曆七月初七定為中國情人節更為正宗。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的傳統節日。農曆七月七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這原本是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

  相傳七夕節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中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這是我國古代文獻中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唐朝王建有詩云:「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之為乞巧市。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置辦乞巧物品,那時乞巧市場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簡直成了人的海洋,七夕節是古人最為喜慶的節日。

  七夕節還與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有關。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常受哥嫂虐待,與一頭老牛相依為伴。老牛感其善待,面授計謀,教他如何娶織女為妻。

  一天,眾仙女到凡間沐浴,藏在暗中的牛郎突然拿走了織女的五彩衣。驚惶失措的眾仙女穿衣飛走,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和織女過著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的幸福生活。一年後,織女生了龍鳳胎。

  老牛臨死之前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遇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老牛埋在山坡上。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得知織女和牛郎成親之事,勃然大怒,立即命令天神下界抓織女回去。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著一雙兒女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織女,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揮,昔日清淺的銀河霎時間變得濁浪滔天,將牛郎織女隔在銀河兩邊。從此,牛郎、織女只能眼淚汪汪,隔河相望。

  後來,王母娘娘準許每年七月初七牛郎和織女相會。於是,人間喜鵲飛上天空為他們搭橋,謂之鵲橋會。據說,在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銀河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由於牛郎、織女的故事感天動地,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廣為傳頌,成為中國四大民間愛情故事之一。東漢時,就有詩歌《迢迢牽牛星》讚頌牛郎織女的愛情——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唐代時,白居易的《長恨歌》把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推向了高潮——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宋代時,詞人秦觀的《鵲橋仙》這首歌詠愛情的千古絕唱,更是寫到了極致——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時至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故有人稱七夕節是「中國情人節」。

  在西方,聖瓦倫丁殉難的紀念日成為「情人節」,這是表達對真愛的渴望、追求和珍惜。未婚的、已婚的、求婚的都可以選擇「2.14」作為自己和心上人之間互通心聲的特殊日子。在中國,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又何嘗不是牽動萬千有情人的動人愛情呢?相識、相知、相戀和相思等愛情情緒,都在「七夕」相會那一天迸發。因此,把「七夕」作為「中國情人節」不是有理有據、最合適不過嗎?

  在中國當下的文化語境中,「七夕」已不再是一個悲情的故事,更多的承載是「溫馨」。不管對夕陽老人、忙嫁娶的大齡未婚男女,還是90後的青春戀人來說,「七夕」都多了一份特殊的意義。在這個日子裡,重讀一下牛郎與織女的神話故事,在《長恨歌》那悽婉動人的詩句裡去重溫一下中國歷史上那段著名的生死戀歌,再帶著一份特殊的心情去赴一個節日的約會,不就是一件浪漫的、妙不可言的、有意義的事嗎?

  然而,隨著網絡普及和社會多元化的發展,一些既不沾節氣,也沒文化傳統,更不是舶來的洋節的特定日子,卻逐漸演化為與愛情有關、帶有娛樂性的節日了。比如,5月20日——「網絡情人節」;8月8日——「分手節」;11月11日——「光棍節」……究其原因,竟然是數字諧音和數字象形: 5月20日的諧音是「我愛你」;88的數字諧音是「拜拜」;而11月11日連續4個「1」,個個都是「光棍」,形象地表達了「形單影隻、形影相弔」的意思。這些節日的出現雖無多大意義,許多人卻過得不亦樂乎,充其量是多了娛樂調侃、時尚浪漫的元素,只是為滿足情侶們個性化的需求而已!

  更不容忽視的是,西方的情人節早已經悄悄滲透到了無數年輕人的心目當中,成為一個重要節日,反而對中國傳統的七夕情人節忘得一乾二淨了。雖然他們對西方情人節的來歷和意義並不完全知曉,但這並不重要,玫瑰花、巧克力、戴戒指、穿婚紗……雖為西式,但也已經沒人在意它的源頭了……只要能時尚、浪漫、溫馨,表達濃情蜜意、深情厚誼、真心實意、一心一意就夠了。

  傳統是民族的根和魂。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不繼承、不弘揚,卻在別人的文化裡樂不思蜀,我們有何顏面和資本數典忘祖?作為中國最浪漫的傳統節日,七夕賦予了太多情感的想像空間與神秘的美感。牛郎織女那段「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的婚姻生活,充滿著勞動氣息和生活氣息,辛苦勞作、互相扶持就是他們愛情的全部,也是中國幾千年愛情婚姻的最高理想。這種善良本分、質樸純真的思維方式包含了生活的真諦、永恆的價值,應該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今天,在七夕中國情人節來臨之際,呼籲滾滾紅塵中的所有中國人都來過屬於我們自己的節日!也真誠地祝福普天下的有情人,愛情甜蜜,幸福美滿!

  文/吳展團

相關焦點

  • 中國人過自己的情人節
    □記者 李麗今年8月6日是我國農曆傳統的七夕情人節,中原商業群關於七夕的各種宣傳已經提前開始了。作為中原家居賣場首先倡導七夕情人節這一傳統節日回歸的歐凱龍,將再一次喚起很多消費者對傳統情人節的思考以及更多的熱愛。在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中原,最近幾年的「七夕節」正在被大家熟悉並重視,成為伴侶間必過的浪漫節日。據了解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好現象,與中原領先家居商場歐凱龍有很大的關係。「愛家榜樣歐凱龍一直致力於弘揚傳統民族文化,愛家文化。我們主張中國人過自己的『七夕情人節』。」
  • 七夕節來了!我們要摒棄西洋節,真正過好中國人的情人節!
    然而,中國傳統意義上的情人節文化卻一直沒有做強,人們只知道今天是牛郎會織女的日子,卻沒有把這一中國人的情人節發揚光大。尤其是年輕一代人,他們熱衷於過來自美國的「2.14」的情人節,這不能不說是對情人節的褻瀆,更是我們中國人的悲哀。什麼是情人?情人二字顧名思義就是有情之人。無情之人不能稱作情人。
  • 七夕節or元宵節,中國人自己的情人節到底是哪天?
    隨著中西文化融合,現在感覺天天都有節過,春節、元宵節、情人節、清明節、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端午節、母親節、父親節、七夕節、國慶節、中秋節、感恩節、聖誕節、元旦節……畢竟節日越多,消費就越多,對於經濟發展和文化交融是很有好處的。
  • 日本人怎麼過七夕?和我們不是同一天,也不是情人節!
    日本人怎麼過七夕?和我們不是同一天,也不是情人節!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即將到來,不少小夥伴們已經都著手準備要送給男朋友女朋友的七夕禮物了,近些年七夕節的興起,一方面是商家的營銷策略,另一方面主要還是中國傳統國學文化的復興和回歸。
  • 七夕節,原本的一個農時節日是怎麼變成中國人的情人節的
    現在提倡過中國人自己的傳統節日,少過洋節,比較突出的對比就是情人節。情人節本身是一個西方節日,不知什麼時候,大家對它就重視了起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大家又說七夕節是中國人的情人節,大家要過七夕節。其實這些節日大多數都是商業炒作,有很濃重的商業氣息。
  • 中國人你為什麼不過中國情人節
    其實他們就像我們未必能真正理解聖誕節一樣理解春節,但這並不妨礙他們過中國節,當然,中國的春節為什麼能讓老外有興趣去了解、去過一過呢?首先是中國人自己重視,自己愛過,自己傾注了情感,投入了精力和成本,自己把它過得非常火熱隆重,別人才會跟風湊熱鬧,我們很難想像,如果中國人自己都不重視一個節日,洋人反而會在意。
  • 2011年七夕情人節怎麼過?人人都有精彩七夕
    2011年的七夕情人節 你將會怎樣度過.(資料圖)一: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如何過七夕?我們的爸爸媽媽,說老吧不老。說年輕吧,卻也是年過半百。少數父母,可能會為自己心愛的伴侶;準備一個小禮物或者一個小小驚喜。在這一天,我們這些做兒女的。其實也可以為心愛的爸媽,安排一場浪漫的約會。或者為他們準備一份愛的禮物。我們的爺爺奶奶,在我們小的時候;是否給我們講過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呢?爺爺奶奶也有年輕浪漫的時候,相信很多人的爺爺奶奶,都有給自己講過這個美麗的愛情故事。
  • 為何七夕情人節的時間是七月初七?古人是如何過七夕的?
    七夕是「情人節」嗎?看看古人是如何過七夕的便知道了七月初七是七夕情人節了,那麼七夕情人節作為我們中國傳統節日,關於這個節日你知道的又有多少呢?要說我們現在生活中,很多年輕人都比較喜歡過西方的節日,比如聖誕節或者是萬聖節,還有2月14日的情人節。甚至還知道聖誕節是像我們中國的春節一般,有聖誕老人還有聖誕老人給孩子送禮物的傳說,那麼中國七夕情人節又有什麼樣的傳說?眾所周知七夕情人節在中國很早之前就有流行,那麼古代人又是怎麼過這個七夕情人節的呢?
  • 七夕——帶你走進中國人自己的情人節
    導語:七夕,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該節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改為陽曆7月7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 誰說中國人不浪漫?我們一年過4個情人節,但別傻傻地送禮物
    估計全世界就中國人過的情人節最多,我們幾乎搜羅了古今中外所有與愛情相關的節日,把它們放到一年中全部過一遍,說明了我們骨子裡頭是浪漫、重情的。我們會在情人節當天,給自己的愛人或者情人送一些含有特定意義的禮物。多數人可能耗盡腦汁也不知道送什麼。
  • 七月初七七夕節究竟是不是「中國情人節」?
    中國古人在感情方面含蓄內斂,不像西方人那般奔放熱烈,因此古代是沒有情人節的。不過當代中國人在生活方式和表達感情的方法等都已發生了根本變化,對情人節也有了現實的需求,這最近四十年,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過起情人節來了,由於無從選擇,所以一般過的都是公曆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
  • 你把七夕當做情人節過?七夕本是女兒節!中國的情人節不是這天
    說到七夕,大家很自然就會想到中國的情人節,鵲橋會、收禮物等,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七夕並不是情人節!其實本是女兒節。那麼,七夕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1、七夕本是女兒節七夕節起源於古代的傳統節日,最初只是一個女孩子的節日,與愛情根本無關。
  • 「七夕」:中國的情人節
    當其他仙女聽到有人來便迅速上岸更衣逃離的時候,七仙女卻因找不到自己的衣裙十分窘迫……後來牛郎便請求七仙女留下來給自己做媳婦,七仙女見牛郎誠懇老實,加之自己十分嚮往人間的生活便留了下來……那時,對於什麼愛情、忠貞之類並不懂,更多的是對於牛郎星、織女星還有天河等等感到新奇和神秘而已。
  • 參考日曆|在外媒眼中,七夕不如情人節熱鬧嗎?
    2013年的時候,埃菲社注意到,當年的中國年輕人時興「中西合璧」過七夕——即不拒絕鮮花、巧克力與燭光晚餐,也歡迎「七夕歌會」這樣的傳統活動。2015年,外媒對七夕的報導轉向了一個熱門話題。其實,無論是以何種方式過七夕,外媒關於七夕報導逐年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傳統節日在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回歸。
  • 中國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情人節之七夕傳說
    隨著西方情人節在中國的日益盛行,越來越多的人都忘記了中國情人節是什麼時候,或者說人們更加熱衷於過西方的情人節,對於中國情人節是幾月幾日大家都不太關注了。因此,作為中國人的花鎮小編想藉此機會給大家普及一下中國的情人節。
  • 2015年七夕是幾月幾日 七夕情人節怎麼過[約會攻略]
    2015年七夕是幾月幾日 七夕情人節怎麼過[約會攻略]  七夕節,是中國的傳統情人節。有著唯美愛情故事為背景,為這個情人節又增添更多甜蜜的氣息。處於熱戀期的你們打算如何度過這一一個溫馨的節日呢?你是否對這個節日也已經期待許久了呢?2015年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呢?
  • 明天是七夕了嗎?單身狗七夕怎麼過?情人節單身狗經典語錄
    明天是七夕了嗎?單身狗七夕怎麼過?情人節單身狗經典語錄  明天(8月17日)就是一年一度的中國情人節—七夕了,七夕情人節是眾多情侶浪漫過節的好時候,這時候單身的自己難免顯得落寞。情人節單身狗應該怎麼過?要落寞還是享受一個人的情人節?接下來,小編盤點了幾個單身狗七夕過節攻略,供單身的你參考。
  • 「七夕」情人節 為自己的另一半策劃節日
    中國園林網8月14日消息: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節又在情侶們的盼望中如期而至。花店、商鋪內的情人節禮物琳琅滿目,節日的氣氛已經氤氳得濃烈,情人們也都絞盡腦汁地開始策劃該給身邊的另一半怎樣的節日驚喜,來表達自己的專屬愛戀。鮮花、電影、情侶戒抑或來個DIY……在這個特別的節日,太多的創意湧現。
  • 2016年七夕情人節是哪一天? 七夕情人節的由來及習俗一覽
    2016年七夕情人節是哪天(圖片來源:暱圖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2016年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2016年七夕情人節是8月9日,星期一,農曆七月初七。七夕情人節起源婦女乞巧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自然崇拜「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
  • 七夕將至,別當成情人節過!非物質文化遺產七夕節應該怎麼過?
    七夕七夕是中國傳統的民俗節日,發源於牛郎織女的浪漫愛情故事,隨著西方情人節對七夕的童話,無限放大了七夕節中的愛情因素,七夕赫然被打造成了中國式「情人節」!但是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七夕節並不是情人節!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七夕節應該怎麼過呢?都有哪些講究和風俗?一、拜牛郎織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