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五十年代時爆發的抗美援朝戰爭中有一位志願軍將領,名叫劉海清,他是四川通江人,老英雄在1933年時參加紅軍,此後戎馬一生,為我軍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21年,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一件開天闢地的大事件——中國共產黨誕生。同年,劉海清出生於四川巴中的一個小縣城,之後年僅12歲的他成為了中國工農紅軍的一員。1935年,跟隨部隊參加艱難萬險的萬裡長徵。
抗日戰爭時期,曾在1937年參與平型關伏擊等著名戰役,與日寇進行浴血死拼;1947年冬季,在解放戰爭時期,劉海清擔任東北民主聯軍團參謀長時領導和指揮了四平攻堅戰、秀水河子殲滅戰等地區作戰,並連獲勝利。接下來,劉海清任第四野戰軍團長率部參與了解放天津、渡江、廣西等戰役戰鬥。
1950年,因美國軍隊不斷侵襲新中國邊境,中國人民志願軍隨即赴朝作戰,劉海清任志願軍38軍113師副師長。在抗美援朝中,劉海清打了5次漂亮的戰鬥,曾在第二次戰役中獲立二等功。彭德懷司令曾親自表揚了劉海清率領的這支隊伍,讚揚他們行動迅速,率先佔領了三所裡、龍源裡,成功阻止敵軍南逃從而扭轉戰局,「38軍萬歲」說的就是他們。
幾十年戎馬生涯,最後躺在病床上的他,收到了一封來自美國的信。信中人稱他是美騎一師的士兵,美國陸軍第一騎兵師被譽為美國的「開國元勳師」,1950年志願軍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而且使第1騎兵師遭遇了160多年來的首次失敗,也是美軍第1騎兵師歷史上最為慘重的一次失敗。他說在韓戰中的時候,成為將軍閣下的俘虜,不久後我們將會去北京,希望能見一見將軍閣下。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劉海清自始至終都只是大校並不是將軍。1955年,新中國第一次實行軍銜制。當時的劉海清才33歲,被授予開國大校軍銜。後來我國對軍銜進行調整,劉海清的大校軍銜,按理說會升至少將軍銜,但他卻主動讓銜。
1965年6月1日,我國取消了軍銜制,但在1988年的時候,重新恢復軍銜制度繼而「實行新的軍銜制」。這時劉海清按理說將會是中將軍銜,但是這一次卻因年齡和軍銜交臂,此時的劉海清已年近七旬。
這位美國軍人知道後表示很可惜,因為他一直覺得劉老應該是將軍。
2007年8月18日,老英雄劉海清因病逝世,享年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