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東津鎮鄭村五七隊的,來這裡做工一天能收入85塊錢,做半年都有1.2萬左右,生活越來越好了。」廣西貴港市港南區東津鎮鄭村貧困戶甘潔芬說道。
近年來,鄭村積極探索村集體發展路子。2019年,該村成立了村民合作社,租賃土地25畝,引進專業種養合作社發展百香果種植與銷售,當年獲利4萬元。小試成功後,為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更進一步,今年申請到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資金50萬元,將該村沙塘大嶺及周邊120畝旱地通過租賃的形式集中,進行統一規劃和布局,採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現代化經營模式,引進黃金百香果、荔浦芋種植,並安排村中貧困戶在基地日常務工,增加他們的收入。
據鄭村村黨支部書記李義和介紹,鄭村今年種有60畝荔浦芋頭,預計收入3.6萬;黃金百香果25畝,預計收入2萬多,荔浦芋頭收入3.6萬,今年能圓滿完成5萬塊村集體經濟收入目標。
據了解,港南區通過配強村「兩委」班子,提升村級黨組織的活力,建強基層帶頭人隊伍。村幹部因地制宜帶領群眾發展產業,脫貧致富。截至今年6月,港南區156個行政村已提前三個月全面完成村級集體收入5萬元以上目標任務。(文:譚天力 劉志寧 曾釺祥)
責編:張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