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可滿足邊、雲、端的多場景應用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5G時代來臨後,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隨之大增,同時也帶動了人工智慧晶片需求的高速增長。這是時代發展下帶來的改變。有行業相關人士指出:採用專門為人工智慧領域設計的處理器,是支撐人工智慧應用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除了智慧型手機,人工智慧晶片在AR/VR、智能音箱、無人機、機器人等領域均有涉及,可見其應用的廣泛性。同時,在消費電子行業中,應用場景也更加廣闊。從雲端溢出到邊緣端,或下沉到終端。而無論應用在哪端,都離不開智能晶片對於「訓練」與「推理」任務的高效支撐。

於是在邊、雲、端的多方協同應用趨勢下,晶片廠商僅提供某一類應用場景的人工智慧晶片,顯然是難以滿足用戶需求的。晶片廠商只有具備豐富的產品和多樣化的生態布局,才能更有競爭力。

以國內AI晶片獨角獸寒武紀為例,成立只有四年多時間,但早已是AI晶片裡的獨角獸。究竟為何?在產品方面,寒武紀已經布局了雲邊端產品線,分別為終端智能處理器IP、雲端智能晶片及加速卡、邊緣智能晶片及加速卡,並為上述三個產品線所有產品研發了統一的基礎系統軟體平臺(包含應用開發平臺)。這就大大滿足了不同領域的應用場景。

並且,寒武紀還在智能晶片及相關領域開展了體系化的智慧財產權布局,為公司研發的核心技術保駕護航。截至2020年2月29日,公司已獲授權的境內外專利有65項(其中境內專利50項、境外專利15項),PCT專利申請120項,正在申請中的境內外專利共有1,474項。

前不久寒武紀在A股科創板上市後,亦是備受關注。這不僅體現了資本市場對賽道的看好,更是對「賽手」的青睞,而這主要歸結於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從賽道上來看,人工智慧技術飛速發展,與越來越多的行業實現融合,人工智慧晶片將從中獲得廣闊的應用市場。

其次,從賽手技術表現來看,寒武紀是人工智慧晶片設計初創企業中少數已實現規模化應用的公司之一,也是國際上為數不多的全面系統掌握智能晶片及其基礎系統軟體研發和產品化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產品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數據中心、雲計算等諸多場景。

再次,從未來的市場競爭來看,市場需要BAT、華為這樣的巨頭,行業也需要寒武紀這樣的更純粹的中立廠商,不會存在「既當裁判又當選手」的情況。這樣也能更好的促進AI晶片的發展,讓整個行業更有活力,創新速度加快。

相關焦點

  • 智微智能:打造「端-邊-雲-網-智」智能物聯路線圖
    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迪科以「端-邊-雲-網-智」產品架構,推動物聯網智能場景化應用「為迎接雲端運算時代的到來,智微智能以物聯網場景下端-邊-雲-網的智能硬體設備解決方案為基礎,全面推動5G物聯網智能場景化應用。」劉迪科說,發展至今,智微智能已經構建出「端-邊-雲-網-智」完整的產品架構。
  • 加速行業場景落地,鯨智WhaleDI發布「雲邊端」普惠AI解決方案
    作為中國移動重要合作夥伴,浩鯨科技受邀參加本次大會,並攜「雲邊端」普惠AI解決方案亮相。目前,"5G+雲+AI"正快速推動產業數位化的進程,但落地過程中仍然面臨AI生產效率低、實施成本高、價值難兌現、產業規模小等問題,為此,鯨智WhaleDI提出以「雲邊端協同、軟硬一體化、多場景賦能、效率型生態」為核心的普惠
  • 寒武紀正在努力「大展拳腳」
    而在國內,專注於該領域的公司,數量也逐漸多了起來。但是在業界獲得頗多關注的,便是一家叫「寒武紀」的公司。聯想創投合伙人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寒武紀是目前國際上少數幾家全面系統掌握了智能晶片、及其基礎系統軟體研發的企業之一。
  • 騰訊雲聯合寒武紀、美團等六家單位 共同發布SuperEdge邊緣容器...
    原標題:騰訊雲聯合寒武紀、美團等六家單位 共同發布SuperEdge邊緣容器開源項目   19日,
  • 寒武紀發布邊緣AI晶片思元220,性能優於英偉達Xavier NX兩倍
    說回思元 220 ,據介紹,它可提供 16/8/4 位可配置的定點運算,客戶可以根據實際應用靈活的選擇運算類型來獲得卓越的人工智慧推理性能。2 雲邊終三端布局除了目前雲邊結合的思元系列,寒武紀在更早推出的是終端產品線:終端 IP 處理器系列。
  • 騰訊雲王亞晨:看好5G在B端應用,探索5G專網服務
    騰訊雲已構建「雲-邊-網-端」的全面覆蓋的5G產品矩陣,主要包括邊緣接入和加速平臺(TSEC)、邊緣計算機器(ECM)、物聯網邊緣計算平臺(IECP)、AIoT物聯網關、5G行業專網、物聯網開發平臺(IoT Explorer)、5G 物聯SDK、5G 行業DTU、5G SDWAN等產品。
  • 寒武紀的野心註定其與華為海思「一拍兩散」
    或許在上個月再次受到美國封殺是成華為拋棄寒武紀的一個導火索。在今年年初華為成立了雲與計算BG作為新的業績增長點。雲與計算產業的核心目標是通過「一雲兩翼雙引擎」的產業布局,為世界提供最強算力。一方面提供公有雲服務和混合雲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推進異構、多樣化計算演進的基礎上,重點抓住AI技術變革,打造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
  • 阿里雲「雲網絡3.0」:構建應用、雲、邊一體網絡
    在會上,祝順民指出,雲網絡是雲和網相互融合的產物,網絡因雲的出現而發生變化,具備了雲的特徵,未來的網絡都會變成雲網絡。  一方面,雲網絡是雲計算驅動下產生的。隨著雲計算應用深化,為了滿足雲計算用戶對安全隔離、自助管理、混合雲、多地域部署、訪問控制等能力的要求,網絡層面必須要有所作為。
  • 寒武紀概念股有哪些?寒武紀申購發行價格多少
    資料顯示,寒武紀主營業務是應用於各類雲伺服器、邊緣計算設備、終端設備中人工智慧核心晶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其主要產品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數據中心、雲計算等諸多場景。  申萬宏源研報指出,寒武紀是目前國際上少數幾家全面系統掌握了智能晶片及其基礎系統軟體研發和產品化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較早實現了多項技術的產品化,產品體系覆蓋雲端、邊緣端的智能晶片及其加速卡、終端智能處理器 IP,輻射範圍廣泛,在國內外積累了良好的品牌認知和優質客戶資源,同時報告期內寒武紀研發投入力度持續加大,綜合毛利率顯著高於同行可比。
  • 寒武紀副總裁劉道福:算力是人工智慧的第一推動力
    在《人工智慧晶片技術發展與應用》的主題演講中,寒武紀副總裁劉道福概括介紹了人工智慧的發展路徑,並分享了寒武紀現階段在雲、邊、端的業務進展。劉道福提到,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的發展經歷了「三起三落」。能夠支持各類深度學習技術,支持多模態智能處理(視覺、語音和自然語言處理),應用領域廣泛。在劉道福看來,創業公司布局AI晶片需要從三個方面著手,做到「需求驅動,技術支撐,產品落地」。目前,寒武紀人工智慧相關晶片在網際網路、金融、教育、製造、交通等領域均有成功落地和應用。
  • 寒武紀將於7月20日登陸科創板 將成AI晶片第一股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寒武紀的收入全部來自IP授權,而華為分別貢獻了其中的98%、97%。但在2019年,IP授權收入斷崖式下滑,寒武紀的主要收入來源變成了智能計算系統集成。對寒武紀來說,最麻煩之處還不單單是失去了華為這個大客戶。目前華為海思也擁有包括終端智能晶片、雲端智能晶片、邊緣端智能晶片的完整產品線,而這些恰恰就是寒武紀的產品線。
  • 慘遭華為拋棄後,主業飄忽不定,寒武紀能否穿越寒武紀?
    2017年11月,寒武紀召開了成立以來的首場發布會,一口氣推出5款硬體1個平臺,包括面向低功耗場景視覺應用的寒武紀1H8通用的寒武紀1H16和面向智能駕駛領域的1M等3款智能處理器IP終端產品。
  • 華為李騰躍:把AR/VR市場蛋糕做大,推動多場景應用落地
    華為在去年12月份上市了HUAWEI VR Glass,這是華為花費兩年時間打造的產品,可調節設計滿足0到700度近視用戶的使用,並由華為巴黎和米蘭研究美學時尚的工程師打造出小巧時尚的設計
  • 阿德萊德大學博士後劉禹良:端到端可訓練任意形狀的實時場景文本...
    而場景文本檢測與識別,是指識別自然場景圖片中的文字信息。由於在計算機視覺中的廣泛應用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儘管最近取得了巨大的進展,由於其在大小、長寬比、字體樣式、透明失真和形狀等方面的多樣性,檢測與識別野生文本在很大程度上還未解決。近年來,許多端到端方法顯著提高了任意形狀場景文本定位的性能。然而,這些方法要麼使用基於分段的方法來維護複雜的管道,要麼需要大量昂貴的字符級標註。
  • 5G+高新視頻多場景應用 馬欄山新玩法很亮眼
    園區內5G 超高新視頻多場景應用重點實驗室及核心機房配套及傳輸改造正在奮力推進,將儘快完成湖南用戶面的部署上線;54雲魔/5G超高清頻道工作室、國家廣播電視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馬欄山分中心5G工作站等也在積極推進中;超高清共享製作雲網一體化平臺已完成桌面雲部署,技術應用落地已實現,駐地雲部署正在進行當中,馬欄山雲網指日可待。
  • 寒武紀的寒武紀
    投稿來源:知頓不知什麼時候,百度詞條搜索「寒武紀」出現了「全球首個深度學習處理器晶片」的定義,而儘管其生產晶片的母公司寒武紀已成功上市,但至今百度依然未能如「華為」般給出完整的定義和詞條索引。回望寒武紀的發展歷程,其速度堪比兄弟二人的求學之路。2016年,寒武紀正式創立,次年拿下華為主要業務。這種深度捆綁的關係為寒武紀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就像尖子生被保送一樣,寒武紀研發的用於終端場景的寒武紀1A、寒武紀1H系列晶片分別被直接用在了華為麒麟970和麒麟980上,而前者對應的手機是MATE10,後者則是MATE20。
  • 《5G室內融合定位白皮書》發布 滿足不同行業應用場景需求
    《白皮書》指出,5G網絡通過融合UWB、藍牙、WiFi、SLAM等定位技術,利用定位基站和通訊基站共部署、定位解算平臺的融合、應用業務的融合,可以提供面向多樣化應用業務的融合定位解決方案,實現定位精度以及覆蓋範圍的整體提升,節約部署成本、降低維護的複雜度。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與終端技術研究所所長丁海煜在接受TechWeb採訪時表示,室內定位仍存在著較多的挑戰。
  • 騰訊雲首次發布企業雲原生路線圖,並針對高校開發者發布「雲梯計劃」
    此外,為建立基於容器的邊緣計算基礎設施標準,化解當前標準缺失的局面,騰訊雲聯合 Intel、VMware、虎牙、寒武紀、美團、首都在線,共同發布 SuperEdge 邊緣容器開源項目。據了解,SuperEdge 是基於原生 Kubernetes 的邊緣容器管理系統。
  • 騰訊雲聯合六家發起單位 共同發布SuperEdge邊緣容器開源項目
    該系統把雲原生能力擴展到邊緣側,很好的實現了雲端對邊緣端的管理和控制,極大簡化了應用從雲端部署到邊緣端的過程。SuperEdge 為應用實現邊緣原生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SuperEdge 是騰訊雲牽頭社區多家廠商共同發起的一個的開源項目。
  • SaaS雲平臺是什麼意思?SaaS應用場景有哪些?與laas、PaaS的區別
    與此同時,網際網路帶來的巨大流量,也促使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布局數位化轉型。由此,SaaS雲平臺成為眾多處在數位化轉型道路上企業的重點關注對象與選擇。接下來,JINGdigital將從SaaS雲平臺是什麼意思?SaaS與laas、PaaS的區別,SaaS雲平臺應用場景以及優勢總結三個方面來為大家解讀SaaS雲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