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格拉——聖尼古拉教堂,火藥塔,聖詹姆士教堂

2020-12-10 綠巨人吃菠菜

從老市政廳鐘樓下來,走到了老城廣場 西北 側的 聖尼古拉 教堂,這個潔白的巴 洛克 式教堂隔著廣場的對角線,與哥德式的提因教堂相向而立。沒有參觀到提因教堂的內部,自然不能再錯過 聖尼古拉 教堂了,好在這座教堂的內飾還算是華麗,除了精美的壁畫,尤其是那盞從穹頂懸掛的吊燈,營造出一圈燭光的效果,讓教堂內部增色不少。

從老城廣場往東走去,沒多遠便是黑色高聳的火藥塔,這座哥德式建築在15世紀後期修建完工的時候,算是老城的東城門,是當時 布拉格 的標誌性建築,當時的用途是徵收關稅的地方。1715年之後,政府用來存放火藥,於是得到了現在這個火藥塔之名,不過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後來毀於戰火,現在看到的是19世紀末重建起來的,如今作為畫 廊開 放,當然也是一座天然的觀景臺。

在老城的街道上漫無目的地走著,如果沒有任何既定的目標,那教堂是唯一能夠從外觀上識別出來的建築。走到一個很小的街角,矗立著一座淡黃色的哥德式教堂,由於路口太小,基本很難拍出它的全貌,據說這座聖詹姆士教堂是老城區第二大的教堂,不過據我的觀察,實在是有些懷疑。

走進聖詹姆士教堂裡面,介紹資料上說的那些歷史悠久的壁畫、管風琴沒有讓人特別驚豔,倒是它的內部結構讓人眼前一亮,這種猶如歌劇院內部包間一樣的結構很不常見,就像是一座座的陽臺,這種內部結構的教堂應該還是第一次見到吧。

地圖上標識出來得最多的建築也是教堂,各式各樣的名字,散落在地圖上的棋盤格中,我一邊走著一邊按圖索驥地去把它們逐個對上號,遇見漂亮的教堂便進去看看,這也算是逛老城的樂趣之一。

很多精美的建築都是大隱於市的,好比這座深藏在小街中的 西班牙 猶太會堂,從外觀上看就是很濃鬱的摩爾風格。路過的時候以為這座猶太教堂是不對外開放的,直到回去看到旅遊書上的介紹才知道這是一個收費的參觀景點,內部的阿拉伯裝飾相當精美,沒有參觀到非常遺憾。

從老城廣場往查理大橋的方向走去,途徑了 布拉格 的新市政廳,這座簡潔的建築比起那座哥德式的老建築就要低調內斂許多了。

在查理大橋的兩端,各有一座哥德式的橋塔,東側的是老城橋塔,西側的是小城橋塔,老城橋塔基本上是和查理大橋同時期修建的。歷史上, 捷克 的國王在前往 布拉格 城堡中的聖維塔教堂加冕的時候,都會先穿過這個老城橋塔,再走過查理大橋,直到 布拉格 城堡,所以這座老城橋塔也成為了凱旋的象徵。1648年,老城橋塔在 歐洲 「三十年戰爭」中抵禦了 瑞典 軍隊的攻擊,讓 布拉格 老城區倖免於難。

如果要拍一張 布拉格 的名片,這裡毫無疑問是最佳角度,也是最上鏡的顏值代表,因為它把查理大橋和 布拉格 城堡都囊括進去了。我還記得在《 布拉格 戀人》中,男女主角有一張合照是以 布拉格 城堡為背景的,那時還是笑逐顏開的兩人,最終在命運的捉弄下變成了永遠的遺憾。我終究沒有找到照片中的那個角度去拍一張自拍照,於是只有靜靜地呆在這平靜的伏爾 塔瓦 河畔欣賞 布拉格 的美景。

走上了查理大橋,每一位遊客都在橋上興奮地創作著屬於自己的 布拉格 畫像。查理大橋之所以叫做查理大橋,當然是和那位叫查理四世的國王脫不了干係。正是他委託了一位年輕的建築師,整整花了60年的時間,建造出了這座在後來600多年的時光中都從未被洪水衝毀過的石橋,這在當時還是伏爾 塔瓦 河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橋,放眼整個 歐洲 ,也是當時的第二座石橋。

查理大橋的兩側,各有15座雕像,這30座雕像都是出自於《聖經》中的人物和場景,它們並不是一開始就豎立在橋上的,而是在大橋修好後的幾百年間陸續添加的,有些是原作,有些是複製品。其中最古老的一座雕像便是這個內波穆克的 聖約翰 像了,很好識別,因為它的頭上裝飾著一圈金色的星星,相傳雕像豎立的地方就是他殉教的地方。

走到查理大橋的西側,又是一高一矮的兩座橋塔,中間由一拱門相連,為了和老城橋塔區別開來,這兩座被稱為是小城橋塔,其中高的那一部分是查理大橋完工後修建的。和作為老城區的城門關卡一樣,小城橋塔是作為小城區(原名叫馬 拉斯特 拉納區,因為英文叫做Little Quarter,所以被大家簡稱為小城區或者小 布拉格 )的城門關卡,保護小城區內不受侵犯。

沿著內部依牆而建的樓梯登上橋塔,平臺之上是欣賞 布拉格 和查理大橋的絕佳觀景臺。往東側望去,查理大橋上永遠都是絡繹不絕的各地遊客,在橋的盡頭,無數的鐘樓從老城的天際線中鶴立雞群,讓這座「百塔之城」名副其實。往西側望去, 布拉格 城堡傲然雄踞在山巔,無數的紅尖屋頂鱗次櫛比地鋪展開來,構成了小 布拉格 區的骨架輪廓。

相關焦點

  • 布格拉——聖尼古拉教堂,火藥塔,聖詹姆士教堂
    從老市政廳鐘樓下來,走到了老城廣場 西北 側的 聖尼古拉 教堂,這個潔白的巴 洛克 式教堂隔著廣場的對角線,與哥德式的提因教堂相向而立。沒有參觀到提因教堂的內部,自然不能再錯過 聖尼古拉 教堂了,好在這座教堂的內飾還算是華麗,除了精美的壁畫,尤其是那盞從穹頂懸掛的吊燈,營造出一圈燭光的效果,讓教堂內部增色不少。從老城廣場往東走去,沒多遠便是黑色高聳的火藥塔,這座哥德式建築在15世紀後期修建完工的時候,算是老城的東城門,是當時 布拉格 的標誌性建築,當時的用途是徵收關稅的地方。
  • 歷史的見證——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
    教堂建設工程由著名工程師雷特維夫主持。著名畫家古爾希奇文克則完成了聖母像及教堂內部的大量壁畫。教堂內部的聖物、聖像及大鐘都是從莫斯科運來的,耗資巨大。也正由於俄國人對教堂的重視,雖然教堂也因義和團圍攻哈爾濱而一度被迫停工,但教堂還是在1900年12月順利完工,耗時僅一年。聖·尼古拉教堂全部採用木構架井幹式構成。教堂內部圍成巨大的穹頂空間,外部則運用俄羅斯民間木結構帳篷頂的傳統形式。
  • 哈爾濱地標性建築——聖 · 尼古拉教堂
    水災過後伏爾加莊園恢復重建嶄新的俄羅斯建築群展示在國內外遊客面前歡迎海內外賓客前來伏爾加欣賞異域風情的冰雪王國   聖·尼古拉教堂是整座伏爾加莊園最核心,最經典的建築,也是莊園文化的中心——莊嚴神聖的聖·尼古拉教堂。
  • 這是一篇哈爾濱「老南崗」的故事——聖·尼古拉教堂
    聖·尼古拉教堂, 是俄羅斯東正教教堂,俗稱喇嘛臺,亦稱中央寺。原坐落在南崗博物館廣場中央。1899年10月13日奠基,1900年12月18日落成;1908年始稱聖·尼古拉教堂,1922年成為俄國東正教哈爾濱獨立教區大主教所在地。 聖·尼古拉教堂是哈爾濱最負盛名的東正教堂之一,教堂的設計方案,在俄國首都聖彼得堡完成,經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修建,以沙皇的名字命名,故名「聖·尼古拉」。教堂於1899年10月13日舉行奠基儀式,1900年春動工,當年12月竣工。
  • 這是一篇哈爾濱「老南崗」的故事——聖·尼古拉教堂
    聖·尼古拉教堂, 是俄羅斯東正教教堂,俗稱喇嘛臺,亦稱中央寺。原坐落在南崗博物館廣場中央。1899年10月13日奠基,1900年12月18日落成;1908年始稱聖·尼古拉教堂,1922年成為俄國東正教哈爾濱獨立教區大主教所在地。 聖·尼古拉教堂是哈爾濱最負盛名的東正教堂之一,教堂的設計方案,在俄國首都聖彼得堡完成,經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修建,以沙皇的名字命名,故名「聖·尼古拉」。教堂於1899年10月13日舉行奠基儀式,1900年春動工,當年12月竣工。
  • 風物誌 哈爾濱聖 · 尼古拉教堂下埋藏的秘密
    哈爾濱城史文物館館藏文物:尼古拉教堂照片「喇嘛臺」是俗稱,其在城史文獻中的正規叫法是:聖·尼古拉教堂,沒錯兒,俄國人每到一個地方的第一件事就是建教堂哈爾濱城史文物館館藏文物:尼古拉教堂明信片1900年教堂建成,成為全城制高點,逐漸形成哈爾濱的城市中心。
  • 聖·尼古拉教堂,為人們找尋那個年代的記憶
    穿越歷史,聖﹒尼古拉教堂講述哈爾濱的老故事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亦稱「中央寺院」,俗稱「喇嘛臺」,原址位於哈爾濱市秦家崗中心廣場,即現在的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紅博廣場。教堂建於1900年,1966年期間被毀。1899年,沙皇俄國在哈爾濱秦家崗建立中東鐵路局的管理機構,並決定修建一座俄羅斯東正教堂。
  • 聖·尼古拉教堂,為人們找尋那個年代的記憶
    穿越歷史,聖﹒尼古拉教堂講述哈爾濱的老故事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亦稱「中央寺院」,俗稱「喇嘛臺」,原址位於哈爾濱市秦家崗中心廣場,即現在的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紅博廣場。教堂建於1900年,1966年期間被毀。1899年,沙皇俄國在哈爾濱秦家崗建立中東鐵路局的管理機構,並決定修建一座俄羅斯東正教堂。
  • 哈爾濱聖·尼古拉大教堂:一座建築的傳奇:
    三個鏡頭特寫: 鏡頭一:1900年12月18日,沙俄在哈爾濱的制高點上建起的聖·尼古拉東正大教堂落成,成為當時遠東教區的中央寺院; 鏡頭二:1966年8月23日,一群「破四舊」的紅衛兵動用各種工具,一天之間把尼古拉教堂完全摧毀
  • 聖·尼古拉大教堂:「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
    打從沙俄殖民者在哈爾濱落腳之初,並選定在秦家崗建立中東鐵路局的管理機構開始,尼古拉二世的寵臣們,一方面為了表現對沙俄帝國的效忠竭力推進"黃俄羅斯"計劃在東方的實現;另一方面,為彌補遠居異國,懷念故土時有的孤獨感,確定按照俄羅斯民族似乎有約定俗成習慣:哪裡有俄羅斯人,第一幢建築便是東正教堂。
  • 黑龍江故事:哈爾濱曾經的地標,聖尼古拉教堂
    在那些數不清的建築中,有一座給哈爾濱人印象頗深的建築,這就是位於哈爾濱市最高點,博物館廣場的聖尼古拉大教堂(俗稱喇嘛臺)。這座教堂是經俄國沙皇批准的兩座相同的教堂之一(另一座建在莫斯科),1899年10月13日動工修建。1900年12月18日舉行竣工「祝聖」儀式的巍峨莊嚴的東正教大教堂,是新中國成立前哈爾濱八景之一。
  • 紅雲看世界——聖尼古拉大教堂,一座城市精緻的傷口
    文革前哈爾濱的俄國僑民很多,拆毀前的尼古拉的教堂鐘聲每天按點響,悠揚的鐘聲迴蕩在城市上空,教徒虔誠地在教堂做禮拜。也有很多從外地來哈爾濱的人說,從哈爾濱老火車站出來,教堂在高坡上,四周沒有高大建築,一眼就能看見它,氣勢恢宏。說起這座教堂的起源,還驚動了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修建中東鐵路的同時,他就決定在哈爾濱修建一座東正教堂。
  • 聖詹姆士教堂,是布拉格第二大教堂,教堂最早為哥德式建築
    聖詹姆士教堂位於捷克首都布拉格,是布拉格第二大教堂,教堂最早為哥德式建築,後來因大火被毀,改建成了巴洛克風格。教堂內部裝修古樸,壁畫雕塑精美無比。教堂內存有一部具有400多年的歷史的管風琴,這裡回音效果極佳,經常會舉辦音樂會,聲音悠揚悅耳。捷克國家科技館博物館位於捷克首都布拉格,成立於1908年,展區面積大13000平方米。博物館收藏了多達五萬多件的藏品。
  • 不該被遺忘的聖.尼古拉大教堂~哈爾濱人心中永遠的痛
    1909年前後的聖.尼古拉教堂的老照片。十字架和洋蔥頭矗立在教堂頂端,鼓座變細和加長與帳篷頂相聯結。聖·尼古拉中央大教堂以其藝術造型之美和鑲嵌精緻纖巧,成為世界卓越建築作品之一。來自哈爾濱俄僑的照片,哈爾濱新城尼古拉教堂1905年。
  • 不該被遺忘的聖.尼古拉大教堂~哈爾濱人心中永遠的痛
    這是一張俄文明信片,1905年的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 十字架和洋蔥頭矗立在教堂頂端,鼓座變細和加長與帳篷頂相聯結。聖·尼古拉中央大教堂以其藝術造型之美和鑲嵌精緻纖巧,成為世界卓越建築作品之一。 來自哈爾濱俄僑的照片,哈爾濱新城尼古拉教堂1905年。
  • 不該被遺忘的聖.尼古拉大教堂:哈爾濱人心中永遠的痛
    作為中東鐵路的樞紐,哈爾濱受到來自俄國的文化衝擊,各種教堂不斷興建。俗稱喇嘛臺的聖.尼古拉教堂,是其中木構教堂的精品,以其精確的比例,錯落的形體,精美的裝飾優雅的造型,昭示其神聖的特質。令人痛惜的是,這樣一座堪稱精品的建築,文革期間被拆毀,人們再也無法目睹其迷人的風姿,只能在這些老照片中追尋往日的繁華。
  • 聖詹姆士教堂,是布拉格第二大教堂,教堂最早為哥德式建築
    聖詹姆士教堂位於捷克首都布拉格,是布拉格第二大教堂,教堂最早為哥德式建築,後來因大火被毀,改建成了巴洛克風格。教堂內部裝修古樸,壁畫雕塑精美無比。教堂內存有一部具有400多年的歷史的管風琴,這裡回音效果極佳,經常會舉辦音樂會,聲音悠揚悅耳。捷克國家科技館博物館位於捷克首都布拉格,成立於1908年,展區面積大13000平方米。博物館收藏了多達五萬多件的藏品。
  • 我的世界 德國萊比錫尼古拉教堂地圖存檔下載
    《我的世界》 曼徹斯特萊姆公園地圖存檔下載【使用說明】1、將下載好的地圖存檔放入/minecraft/save文件夾中並解壓縮2、打開遊戲 點擊單人遊戲就可以看到你剛才下載的地圖存檔了【地圖簡介】  尼古拉教堂是萊比錫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 大航海之路聖尼古拉的懇請在哪 聖尼古拉的懇請地點坐標
    大航海之路聖尼古拉的懇請在哪? 聖尼古拉的懇請地點坐標在哪?大航海之路聖尼古拉的懇請是一塊飾板,出自法國的某個教堂。聖尼古拉的懇請在哪,下面安趣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  聖尼古拉的懇請地點坐標攻略  熱的冒險家協會讀書,任務要求人物等級
  • 哈爾濱經典大教堂
    採用了鮑·馬·圖斯塔諾夫斯基的設計方案,可容1200人做禮拜,氣勢恢宏,建築精美,被稱為遠東地區最宏偉、最壯觀的教堂。位於**街(現友誼路),是東正教北京傳教士團駐哈爾濱代表部所在地。聖·伊維爾教堂建於1908年,巴洛克式俄羅斯東正教教堂,位於軍官街(現道裡霽虹街)工廠胡同。折衷主義建築,設計師為德尼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