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故事:哈爾濱曾經的地標,聖尼古拉教堂

2021-02-13 黑龍江文旅網
美麗的北方城市哈爾濱,在我國諸大城市中是最年輕的,城市的歷史剛剛80多年,但它卻以其獨特的風格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美麗的太陽島迷人的松花江、古老而又華麗的法俄式建築這些構成了哈爾濱的主體。在那些數不清的建築中,有一座給哈爾濱人印象頗深的建築,這就是位於哈爾濱市最高點,博物館廣場的聖尼古拉大教堂(俗稱喇嘛臺)。這座教堂是經俄國沙皇批准的兩座相同的教堂之一(另一座建在莫斯科),1899年10月13日動工修建。1900年12月18日舉行竣工「祝聖」儀式的巍峨莊嚴的東正教大教堂,是新中國成立前哈爾濱八景之一。這座具有俄羅斯獨特風格的、精緻的古哥德式八面體木結構建築,以其藝術形象的雄偉、簡樸與莊嚴,外部體形有機的統一,輪廓的生動端正,形式和細部的雅致,以及絕美的比例,使其成為世界建築的卓越作品之一。這座教堂的帳篷頂形狀無疑是受俄羅斯木結構帳篷頂的影響。它醒目的尖屋頂形式,和北方的自然景色,周圍的建築群非常調和。這座五個帽頂的帳篷頂教堂,和那多變的造型,別致的鐘樓,精美的臺階,雕花的窗子,堪稱莊嚴雄偉。從其藝術造型之美和鑲嵌精緻纖巧方面來看,也是世界稀有的。這座古建築,屹立在哈爾濱中央制高點,與周圍的博物館、體育場等建築群渾然一體,互相映襯,構成了美麗哈爾濱的特殊景色,不僅美化了環境,而且在人們的心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當夜靜更深,喇嘛台鐘樓的鐘聲清澈悅耳,方圓幾裡都可聞。

小編註:1966年,紅衛兵將聖尼古拉教堂拆除。2006年,在多方倡議下,聖尼古拉大教堂被一比一復建。作為尼古拉藝術館,成為「俄羅斯風情園」度假村的標誌性建築。

來源:節選自《喇嘛臺被毀目擊記》

作者:喬谷

責編:餘樂

版權歸原創所有,向原創致敬。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投稿微信:75620846

商務合作:13654548416   

相關焦點

  • 歷史的見證——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
    教堂建設工程由著名工程師雷特維夫主持。著名畫家古爾希奇文克則完成了聖母像及教堂內部的大量壁畫。教堂內部的聖物、聖像及大鐘都是從莫斯科運來的,耗資巨大。也正由於俄國人對教堂的重視,雖然教堂也因義和團圍攻哈爾濱而一度被迫停工,但教堂還是在1900年12月順利完工,耗時僅一年。聖·尼古拉教堂全部採用木構架井幹式構成。教堂內部圍成巨大的穹頂空間,外部則運用俄羅斯民間木結構帳篷頂的傳統形式。
  • 哈爾濱地標性建築——聖 · 尼古拉教堂
    水災過後伏爾加莊園恢復重建嶄新的俄羅斯建築群展示在國內外遊客面前歡迎海內外賓客前來伏爾加欣賞異域風情的冰雪王國   聖·尼古拉教堂是整座伏爾加莊園最核心,最經典的建築,也是莊園文化的中心——莊嚴神聖的聖·尼古拉教堂。
  • 這是一篇哈爾濱「老南崗」的故事——聖·尼古拉教堂
    聖·尼古拉教堂, 是俄羅斯東正教教堂,俗稱喇嘛臺,亦稱中央寺。原坐落在南崗博物館廣場中央。1899年10月13日奠基,1900年12月18日落成;1908年始稱聖·尼古拉教堂,1922年成為俄國東正教哈爾濱獨立教區大主教所在地。 聖·尼古拉教堂是哈爾濱最負盛名的東正教堂之一,教堂的設計方案,在俄國首都聖彼得堡完成,經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修建,以沙皇的名字命名,故名「聖·尼古拉」。教堂於1899年10月13日舉行奠基儀式,1900年春動工,當年12月竣工。
  • 這是一篇哈爾濱「老南崗」的故事——聖·尼古拉教堂
    聖·尼古拉教堂, 是俄羅斯東正教教堂,俗稱喇嘛臺,亦稱中央寺。原坐落在南崗博物館廣場中央。1899年10月13日奠基,1900年12月18日落成;1908年始稱聖·尼古拉教堂,1922年成為俄國東正教哈爾濱獨立教區大主教所在地。 聖·尼古拉教堂是哈爾濱最負盛名的東正教堂之一,教堂的設計方案,在俄國首都聖彼得堡完成,經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修建,以沙皇的名字命名,故名「聖·尼古拉」。教堂於1899年10月13日舉行奠基儀式,1900年春動工,當年12月竣工。
  • 風物誌 哈爾濱聖 · 尼古拉教堂下埋藏的秘密
    哈爾濱城史文物館館藏文物:尼古拉教堂明信片1900年教堂建成,成為全城制高點,逐漸形成哈爾濱的城市中心。:1913年尼古拉大教堂出生登記 (大司祭別卡爾斯基籤名)這座教堂的建立,標誌著俄國東正教大規模在哈爾濱活動的開始。
  • 哈爾濱聖·尼古拉大教堂:一座建築的傳奇:
    ,這座佇立了近七十年的精美教堂建築化為烏有; 鏡頭三:2010年6月,在距離尼古拉教堂原址20公裡之外的阿什河畔,矗立起一座與一百多年前建起、四十多年前消失的尼古拉教堂一模一樣的建築,不同的是新的尼古拉教堂渾身散發著清新的木頭芳香。
  • 聖·尼古拉教堂,為人們找尋那個年代的記憶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歷史的原因,米尼阿久爾飯店幾度易手,曾經響亮的招牌也換了名字,位於太陽島上的分店,那所漂亮的俄羅斯小樓更是隨著上個世紀90年代的一場大火而灰飛煙滅。最終成了哈爾濱人遙遠的記憶。阿什河畔的這座船形建築,就是復建的20世紀哈爾濱三大名片之一的米尼阿久爾餐廳,在這裡,純正的俄式大餐、地道的龍江菜,以及粵菜大廚的高超廚藝必將帶給您味覺上的享受。
  • 紅雲看世界——聖尼古拉大教堂,一座城市精緻的傷口
    有一次,我們走到哈爾濱紅博廣場,他告訴它說這裡是市中心,中間轉盤的地方曾經有個大教堂,叫尼古拉東正教教堂,也是哈爾濱曾經的地標建築,哈爾濱人叫它「喇嘛臺」。他說,他曾親眼看著這座美輪美奐的教堂被紅衛兵拆毀,一連拆了好幾天的時間,他也幾天都沒有睡著覺,總是感覺特別特別痛心。
  • 聖·尼古拉教堂,為人們找尋那個年代的記憶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歷史的原因,米尼阿久爾飯店幾度易手,曾經響亮的招牌也換了名字,位於太陽島上的分店,那所漂亮的俄羅斯小樓更是隨著上個世紀90年代的一場大火而灰飛煙滅。最終成了哈爾濱人遙遠的記憶。阿什河畔的這座船形建築,就是復建的20世紀哈爾濱三大名片之一的米尼阿久爾餐廳,在這裡,純正的俄式大餐、地道的龍江菜,以及粵菜大廚的高超廚藝必將帶給您味覺上的享受。
  • 不該被遺忘的聖.尼古拉大教堂~哈爾濱人心中永遠的痛
    作為中東鐵路的樞紐,哈爾濱受到來自俄國的文化衝擊,各種教堂不斷興建。俗稱喇嘛臺的聖.尼古拉教堂,是其中木構教堂的精品,以其精確的比例,錯落的形體,精美的裝飾優雅的造型,昭示其神聖的特質。令人痛惜的是,這樣一座堪稱精品的建築,文革期間被拆毀,人們再也無法目睹其迷人的風姿,只能在這些老照片中追尋往日的繁華。
  • 不該被遺忘的聖.尼古拉大教堂~哈爾濱人心中永遠的痛
    這是一張俄文明信片,1905年的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 十字架和洋蔥頭矗立在教堂頂端,鼓座變細和加長與帳篷頂相聯結。聖·尼古拉中央大教堂以其藝術造型之美和鑲嵌精緻纖巧,成為世界卓越建築作品之一。 來自哈爾濱俄僑的照片,哈爾濱新城尼古拉教堂1905年。
  • 不該被遺忘的聖.尼古拉大教堂:哈爾濱人心中永遠的痛
    作為中東鐵路的樞紐,哈爾濱受到來自俄國的文化衝擊,各種教堂不斷興建。俗稱喇嘛臺的聖.尼古拉教堂,是其中木構教堂的精品,以其精確的比例,錯落的形體,精美的裝飾優雅的造型,昭示其神聖的特質。令人痛惜的是,這樣一座堪稱精品的建築,文革期間被拆毀,人們再也無法目睹其迷人的風姿,只能在這些老照片中追尋往日的繁華。
  • 哈爾濱"聖•尼古拉"穿越43年時空"復活"
    日前,一座與43年前從哈爾濱消失了的聖·尼古拉大教堂一樣且原大的複製建築,悄然呈現在哈爾濱市郊。    這座位於哈爾濱市香坊區成高子鎮東南五公裡處的聖·尼古拉大教堂複製建築是由我省企業家黃祖祥投資建設的,這個複製後的教堂建築也採用了同原建築一樣的純木製結構。為了逼真再現當年聖·尼古拉教堂的風採,建設方專門從俄羅斯國家功勳建築師柯拉金處購買了當年的原設計圖紙,並邀請建築師本人來哈爾濱指導複製工程。
  • 聖·尼古拉大教堂:「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
    長期以來,人們對哈爾濱上述的兩個雅號,似乎已欣然默認,甚至有點"洋洋自得"。其實,哈爾濱的上述兩種不同的別稱,自有其不同的內涵,前者是就城市總體形象而言,後者則專指城市建築的藝術風格。   打從沙俄殖民者在哈爾濱落腳之初,並選定在秦家崗建立中東鐵路局的管理機構開始,尼古拉二世的寵臣們,一方面為了表現對沙俄帝國的效忠竭力推進"黃俄羅斯"計劃在東方的實現;另一方面,為彌補遠居異國,懷念故土時有的孤獨感,確定按照俄羅斯民族似乎有約定俗成習慣:哪裡有俄羅斯人,第一幢建築便是東正教堂。
  • 【賞析】哈爾濱地標——聖·索菲亞大教堂
    提到哈爾濱的建築,你能想到哪座建築?       是不是它—聖.索菲亞教堂,圓蔥定的那個。
  • 遠東最宏偉的東正教大教堂——哈爾濱聖尼古拉大教堂為什麼被強拆?
    所有去黑龍江省會哈爾濱旅遊的人,必到的景點之一就是宏偉的聖索菲亞教堂,這座可以容納2000人的宗教建築,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
  • 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哈爾濱的中心點現已拆除
    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修建教堂的決定得到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支持,並在聖彼得堡發布了哈爾濱東正教堂設計競賽的通知,最終選定了俄國教會著名建築師鮑達雷夫斯基的設計方案,教堂的名稱以聖尼古拉的名字命名。1966年動蕩爆發,西式風格、沙皇背景的聖·尼古拉教堂自然成為「破四舊」的眾矢之的。1966年8月23日,開始拆除聖·尼古拉教堂,但因教堂結構的牢固,不得不動用各種工具以及消防車、卷揚機,直到8月24日早晨才將教堂徹底拆毀。教堂內的文物也多被毀壞或散失。教堂的大鐘被拆下後運往五大連池市鳳凰山農場,直到2002年,大鐘才被運回哈爾濱,現存於東北烈士紀念館。
  • 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哈爾濱的中心點現已拆除
    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亦稱「中央寺院」,俗稱「喇嘛臺」是哈爾濱最負盛名的東正教堂之一,原址位於哈爾濱市秦家崗中心廣場,即現在的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紅博廣場正中央,建成時是全城的制高點和標誌性建築。教堂建於1900年,1966年十年動蕩期間被毀。
  • 哈爾濱經典大教堂
    採用了鮑·馬·圖斯塔諾夫斯基的設計方案,可容1200人做禮拜,氣勢恢宏,建築精美,被稱為遠東地區最宏偉、最壯觀的教堂。位於**街(現友誼路),是東正教北京傳教士團駐哈爾濱代表部所在地。聖·伊維爾教堂建於1908年,巴洛克式俄羅斯東正教教堂,位於軍官街(現道裡霽虹街)工廠胡同。折衷主義建築,設計師為德尼索夫。
  • 哈爾濱中央大街一棟比索菲亞還漂亮的教堂,布拉格維音斯卡婭教堂
    她被稱為遠東最宏偉、最壯麗的教堂。相比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聖·索菲亞教堂,它的名氣現在幾乎不存在了,然而其壯美的程度相比之前兩座有過之而無不及。歷史總是充滿遺憾跟回憶,因為看不到總會覺得它很好,如果這些建築都沒拆除你覺得,布拉格維音斯卡婭教堂、聖尼古拉斯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