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最宏偉的東正教大教堂——哈爾濱聖尼古拉大教堂為什麼被強拆?

2021-02-07 揚子智服每日資訊

所有去黑龍江省會哈爾濱旅遊的人,必到的景點之一就是宏偉的聖索菲亞教堂,這座可以容納2000人的宗教建築,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也是沙俄入侵東北的屈辱見證。

如今,褪去了教堂作用和恥辱象徵的索菲亞大教堂是哈爾濱這座富有異國情調的城市最著名的景點,它高達53.35米的綠色洋蔥頭穹頂成為哈爾濱的地標。

但是,老一輩的哈爾濱市民卻認為這座華麗壯觀的大教堂根本不值一提,在他們的記憶中,有資格代表哈爾濱市的,是另一座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教堂——聖尼古拉教堂。

這就要說到哈爾濱的一段屈辱歷史了。

甲午戰爭戰敗後,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了遼東半島的廣袤土地,但是,西方列強和沙皇俄國認為日本佔的便宜太大了,妨礙了他們的利益。

於是,脾氣暴躁的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拉上法國和德國,以「正義代表」的形象出面逼迫日本將遼東半島退還給中國,這就是「三國幹涉還遼」事件。

1896年6月,內外交困的清政府認為如今只有俄國能夠幫忙抵禦日本,於是與俄國籤訂了《中俄禦敵互相援助條約》,根據條約規定,俄國有權修建「中俄鐵路」,正式名稱為「大清東省鐵路」,簡稱「中東鐵路」。

1900年義和團事件爆發,八國聯軍進入北京,俄國藉口「保護中東鐵路」,出兵佔領了整個東三省。

此時,輪到日本扮演「正義代表」了,1904年,日本出兵攻打東北的俄軍,日俄戰爭爆發。

1905年,日本聯合艦隊擊敗俄羅斯第二太平洋艦隊,戰爭以日本勝利結束,日本將中東鐵路分為兩部分:由日本控制的「南滿鐵路」和由俄國控制的「中東鐵路」。

軟弱的清政府,只能眼看著兩個侵略者在自己的國土上進進出出,談條件分地盤而無能為力。

1907年,駐紮在哈爾濱「保護鐵路」的俄國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因為信仰東正教的士兵們需要一座禱告用的教堂,於是修建了一座木結構的教堂,這就是索菲亞教堂的前身。

20世紀的前20年,滿清帝國滅亡,接著沙皇俄國也滅亡,新成立的民國政府和蘇維埃政府經過談判,中國收回了東三省大部分地區的權力,但中東鐵路和索菲亞教堂等產權仍由蘇聯控制。

1923年9月,索菲亞教堂進行了徹底的重建,最終成為現在的模樣,富麗堂皇、典雅恢宏,高大的穹頂上方金色的十字架熠熠生輝。

1924年,實際控制東北的土皇帝張作霖宣布「東三省自治」,他拒不承認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籤訂的那些條約,要求收回中東鐵路,由此得罪了蘇聯,東北軍和蘇聯軍隊摩擦不斷,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爆發,張作霖的專列被事先埋放的炸藥炸毀,張作霖重傷不治身亡,數十年來的歷史教材上都說他是被日本關東軍謀殺的,但其實根據蘇聯解體之後解密的克格勃絕密檔案,張作霖其實是被蘇聯特工謀害的,原因與中東鐵路的控制權爭端有關。

1929年,繼承了東北三省的少帥張學良為了奪回中東鐵路控制權,與蘇聯發生了「中東路事變」戰爭,結果是張學良戰敗,中東鐵路仍然被蘇聯控制。

而歷時九年重建的索菲亞大教堂直到1932年才完工,那時候的東三省又在經歷了九一八事變之後被日本佔領,唉,多災多難的東北。

哈爾濱解放之後,蘇聯政府將索菲亞教堂的產權正式移交給哈爾濱市政府,終於結束了它屈辱的歷史,成為人民的財產。

那麼「老哈爾濱」們說的聖尼古拉教堂又是怎麼回事呢?

聖尼古拉大教堂,俗稱「喇嘛臺」,也稱為「中央寺院」,原址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紅博廣場,以聖徒尼古拉·米爾裡基斯基命名,建於1900年(光緒25年),是整個東亞地區東正教的樞紐教堂,是遠東地區東正教大牧首(相當於天主教的紅衣主教)的座堂,在東正教徒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這座位於哈爾濱市中心高地的大教堂,採用希臘十字風格的八角形布局,細長的鼓座和十字架從很遠處就能看到,是當時世界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相比之下,比它更高大的索菲亞教堂只是個軍隊的「隨軍教堂」,所以在宗教地位上無法與聖尼古拉大教堂相比。

可惜的是,1966年8月23日,大量「破四舊」的紅衛兵使用消防車等工具,花了整整兩天時間將聖尼古拉大教堂拆毀,曾經恢弘壯麗的哈爾濱地標建築,從此消失無蹤。

2015年6月,哈爾濱市長主持的城鄉規劃委員會會議上,討論過重建聖尼古拉大教堂的議題,但是最終沒有落實。

而在戰爭和文革中倖存的索菲亞大教堂,由此才得以成為哈爾濱市的新地標。

 

相關焦點

  • 柳煙中的聖尼古拉大教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伏爾加莊園裡最著名的景觀可能莫過於聖尼古拉大教堂。1898年,哈爾濱開始大規模地修築鐵路、建設城市,僑民也不斷增加。由於東正教的傳入和為了滿足教徒宗教生活的需要,東清鐵路工程局經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同意在哈爾濱市南崗區大直街與車站街(紅軍街)的十字路口中心(博物館廣場)修建聖尼古拉大教堂。
  • 「聖尼古拉(教堂)藝術館」,感受遠東第一東正教堂的信仰
    用過早餐之後,我們第一站是正式參觀「聖尼古拉(教堂)藝術館」,教堂建造以及現在維持的現狀都很有品質,因為實質上更是藝術館,此教堂並沒有宗教意義更多的是參觀學習。                    很多遊人來哈都會欣賞一下美麗的索菲亞教堂,但可知道幾十年前,聖尼古拉教堂才是哈爾濱出名的地標建築。六十年代來過哈爾濱的人及老哈爾濱人應該對此都有印象。
  • 哈爾濱政協委員建議:在哈復建聖尼古拉教堂(圖)
    哈爾濱政協委員建議:在哈復建聖尼古拉教堂(圖) 2015-01-21 13:51:34同時,哈市政協委員於克飛在本屆哈市政協會上提交「關於拆除博物館轉盤道 創建哈市地標性旅遊景點」的提案,建議哈爾濱博物館轉盤道現有現代雕塑景觀與這裡整體風格不符,應儘快拆除。  博物館轉盤道 現代雕塑景觀與周邊歷史建築不協調  1900年,俄國人在哈爾濱博物館轉盤道建造了聖·尼古拉大教堂。
  • 聖尼古拉大教堂,承載了藝術和建築精華的大教堂
    俄羅斯信奉東正教,對俄羅斯人來說,東正教無疑是他們心中關於信仰的圖騰。在阿什河兩岸附件的三十多座建築中,最引人注目,最吸引人的主建築肯定是那座巨大的教堂——聖尼古拉大教堂。當年進入中國的沙俄人在這裡聚居,在這裡建立他們的商行,同時,為了保持信仰的傳統,他們也在這裡建了這座聖尼古拉大教堂。
  • 哈爾濱經典大教堂
    採用了鮑·馬·圖斯塔諾夫斯基的設計方案,可容1200人做禮拜,氣勢恢宏,建築精美,被稱為遠東地區最宏偉、最壯觀的教堂。位於**街(現友誼路),是東正教北京傳教士團駐哈爾濱代表部所在地。聖·伊維爾教堂建於1908年,巴洛克式俄羅斯東正教教堂,位於軍官街(現道裡霽虹街)工廠胡同。折衷主義建築,設計師為德尼索夫。
  • 哈爾濱索菲亞大教堂:東北最大的教堂
    哈爾濱索菲亞大教堂(聖·索菲亞教堂)坐落在哈爾濱市道裏區索菲亞廣場,始建於1907年,為一座歐洲拜佔庭風格的東正教教堂,是哈爾濱市的標誌性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成為出行哈爾濱必有參觀的一處建築景觀!
  • 上海聖尼古拉教堂
    東正教是俄羅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圓頂的東正教堂是其最為著名的象徵。除了知名的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外,東正教在上海也修建了她們的教堂,而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原盧灣區境內)皋蘭路(原上海法租界高乃依路)16號的聖尼古拉教堂就是其中的代表。中國東正教的傳播,與天主教、基督新教有很大區別。她們並不是通過傳教士入華宣教,而主要是與僑民息息相關。
  • 不該被遺忘的聖.尼古拉大教堂~哈爾濱人心中永遠的痛
    十字架和洋蔥頭矗立在教堂頂端,鼓座變細和加長與帳篷頂相聯結。聖·尼古拉中央大教堂以其藝術造型之美和鑲嵌精緻纖巧,成為世界卓越建築作品之一。 來自哈爾濱俄僑的照片,哈爾濱新城尼古拉教堂1905年。
  • 不該被遺忘的聖.尼古拉大教堂:哈爾濱人心中永遠的痛
    是一座哥德式木結構建築,以其規模宏偉,造型美觀,建築精巧而著稱於世。堪稱木結構建築珍品。1966年8月23日被紅衛兵拆毀。這是一張俄文明信片,1905年的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十字架和洋蔥頭矗立在教堂頂端,鼓座變細和加長與帳篷頂相聯結。聖·尼古拉中央大教堂以其藝術造型之美和鑲嵌精緻纖巧,成為世界卓越建築作品之一。來自哈爾濱俄僑的照片,哈爾濱新城尼古拉教堂1905年。
  • 大隱隱於市,東亞地區難得一見的東正教大教堂
    東京復活大聖堂是日本第一家、同時也是最大規模的拜佔庭式建築的教堂。走在日本東京的路上突然出現這樣一座拜佔庭式風格建築,感覺頗有些神奇,如果不是刻意去找誰能知道這所喧鬧繁華現代化都市裡有這麼一個東正教堂(而且還在孔廟和神社的隔壁),所謂大隱隱於市是也。
  • 救世主大教堂,是俄羅斯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也是宏偉的建築之一
    在莫斯科的市中心,克裡姆林宮的不遠處,矗立著一座世界上最高的東正教教堂——救世主大教堂,這是俄羅斯最大的東正教教堂,可同時容納一萬人齊聚一「堂」。這座新拜佔庭風格的教堂,建於俄國對拿破崙戰爭勝利後的1812年,是一座集宗教性和歷史性於一身的紀念建築物,連同中央的金色穹頂,總高度達103米,其俯瞰之下則呈85米等長的十字形,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傑作,也是俄羅斯最宏偉的建築之一。與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相對的莫斯科河畔,聳立著彼得大帝和古羅馬戰艦的雕像。這座雕像以船為基座,立在河上,有60米高,宛如為大自然景觀設計的一件公共藝術品。
  • 哈爾濱聖·尼古拉大教堂:一座建築的傳奇:
    一個建築,兩個世紀,三個年代,這可能是世界上也少有的一座建築的經歷吧。建設,毀滅,復建,簡單的六個字就概括了尼古拉教堂建築在哈爾濱的興衰過程。,開始了他的圓夢之旅——不僅是他自己的夢,更是圓哈爾濱人的夢。
  • 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拜佔庭式建築,哈爾濱地標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
    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拜佔庭式建築,哈爾濱地標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裏區中央大街東側的透籠大街,是典型的拜佔庭式正教會, 曾經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會堂,現在是中國保存最完全的拜佔庭式建築, 這個教會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構, 1997年6
  • 聖索菲亞大教堂——被譽為「遠東第一東正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始建於1907年,曾是沙俄侵略軍的隨軍教堂,被譽為「遠東第一東正教堂」,是中國保存非常完整的拜佔庭式建築。雖然這座教堂在1997年就更名為「哈爾濱市建築藝術館」,但無論當地人還是外地遊客,更願意稱它為「索菲亞大教堂」。
  • 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哈爾濱的中心點現已拆除
    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亦稱「中央寺院」,俗稱「喇嘛臺」是哈爾濱最負盛名的東正教堂之一,原址位於哈爾濱市秦家崗中心廣場,即現在的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紅博廣場正中央,建成時是全城的制高點和標誌性建築。教堂建於1900年,1966年十年動蕩期間被毀。
  • 遠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索菲亞教堂,為何修建在哈爾濱
    索菲亞教堂是哈爾濱市著名的標誌性建築,其規模宏大可與莫斯科瓦西裡教堂媲美,造型精美堪與巴黎聖母院並列。每一位到過哈爾濱旅行的人,都會被她富麗堂皇,典雅超俗的藝術造型所折服。打卡拍照後,俄國人為何在哈爾濱修建這樣一座大教堂呢?一定是許多人最好奇的事情了。
  • 哈爾濱——索菲亞教堂
    來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哈爾濱——索菲亞教堂 聖·索菲亞教堂(英語:Saint Sophia Cathedral)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裏區索菲亞廣場,是一座始建於1907年拜佔庭風格的東正教教堂,為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 建於1898年哈爾濱香房的俄羅斯教堂
    哈爾濱第一教堂 聖尼古拉斯大教堂---俄羅斯哈爾濱的象徵1899年,東正教聖尼古拉斯教堂被豎立在新城區的最高處。 這是市中心的第一座大型建築。
  • 黑龍江故事:哈爾濱曾經的地標,聖尼古拉教堂
    美麗的北方城市哈爾濱,在我國諸大城市中是最年輕的,城市的歷史剛剛80多年,但它卻以其獨特的風格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美麗的太陽島迷人的松花江、古老而又華麗的法俄式建築這些構成了哈爾濱的主體
  • 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簡介-門票預約快速通道
    聖索菲亞大教堂門票預約公眾號 聖索菲亞大教堂門票預約公眾號 聖索菲亞大教堂門票預約公眾號 聖索菲亞大教堂門票預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