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聖·尼古拉大教堂:一座建築的傳奇:

2021-02-13 冰城馨子驛站

三個鏡頭特寫:

鏡頭一:1900年12月18日,沙俄在哈爾濱的制高點上建起的聖·尼古拉東正大教堂落成,成為當時遠東教區的中央寺院;

鏡頭二:1966年8月23日,一群「破四舊」的紅衛兵動用各種工具,一天之間把尼古拉教堂完全摧毀,這座佇立了近七十年的精美教堂建築化為烏有;

鏡頭三:2010年6月,在距離尼古拉教堂原址20公裡之外的阿什河畔,矗立起一座與一百多年前建起、四十多年前消失的尼古拉教堂一模一樣的建築,不同的是新的尼古拉教堂渾身散發著清新的木頭芳香。

一個建築,兩個世紀,三個年代,這可能是世界上也少有的一座建築的經歷吧。建設,毀滅,復建,簡單的六個字就概括了尼古拉教堂建築在哈爾濱的興衰過程。但如果你是了解哈爾濱的,如果你了解哈爾濱人對尼古拉大教堂的那種情結,你就會透過尼古拉大教堂百年變幻的這三個鏡頭的聚焦,來感受哈爾濱這座城市歷史的變遷了。

當尼古拉大教堂已經成為老一代哈爾濱人懷念的一種情結,成了哈爾濱歷史中無法揮去的遺憾,成了哈爾濱人心底一座美麗的建築豐碑的時候,一個六歲從上海隨父來到哈爾濱建設工業基地,從此便紮根於這片黑土的既有著南方儒雅、又有著東北倔強性格的企業家黃祖祥,開始了他的圓夢之旅——不僅是他自己的夢,更是圓哈爾濱人的夢。

當這片荒野成為黃總心中實現夢想的一片綠洲的時候,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復活聖·尼古拉教堂這座精美的建築,「讓老哈爾濱人再見到這座老教堂,再聽聽教堂的鐘聲」,讓這裡成為給哈爾濱人帶來歷史回味與美的享受的聖地。

這個當年目睹了尼古拉教堂被毀、如今已經是功名赫赫的企業家,用一種獨特的方式來回報著他的第二故鄉哈爾濱,他付出了人們難以想像的縝密設計、詳盡的規劃、建設的辛苦。

他請來了俄羅斯著名的建築學專家、功勳設計師,俄羅斯歷史文物建築保護協會主席柯拉金博士,他們從俄羅斯的資料室裡找出了一百多年前尼古拉教堂的原圖紙,從俄羅斯運來了60車皮上等的樟子松原木,從防腐防蛀的特殊處理,到從原木變成木方變成圓柱體到不用一個釘子的「木格楞」組合,這完全可以稱得上異想天開的建築卻在他這個機械製造專家的手中誕生了,復原了。

教堂的內部陳設都是按原比例製作的,比著當年教堂吊燈的圖片他們原樣訂製,請來俄羅斯專業的聖像畫家繪畫聖像,所有的燭臺、聖燈,都是專門從俄羅斯的教堂內部採購的,特別是代表著東正教最高級別的七口大鐘,也是在俄羅斯根據當年大鐘的原樣訂做的.

這座滿載著懷想的復建建築現在是「聖尼古拉教堂藝術館」,它雖然沒有宗教意義和功能,但每每走進這高聳的穹頂下散發著木質芳香的教堂建築裡的時候,那花色玻璃被陽光映照射到地上的七彩斑,那聖像壁上神像在金暉裡泛著的淡泊笑容,那聖經臺上金箔製成的熠熠發光的燭臺,伴著讚美詩音樂的低聲迴繞,這一刻你的心中真的會升起一種神聖感,為氣氛的感化,為建築的語言,為美的感受,為找回一個久違的夢。

當——當——當,當聖·尼古拉教堂的鐘聲在伏爾加莊園上空敲響時,雖然在哈爾濱市中心已經無法聽得到它迴蕩,但在哈爾濱人的心裡,它已經成了哈爾濱歷史的警鐘,蕩擊在人們的心頭,讓人在反思中感受著一份珍貴與幸福,享受著這片美麗和安詳。

每次去伏爾加莊園幾乎都要莊園的靈魂建築尼古拉教堂藝術館看看,陰鬱的天氣教堂藝術館裡籠罩的憂鬱氣氛讓人感受著歷史的沉重。一個晴朗的午間我走進了尼古拉,那從穹頂高窗間射進來的陽光讓這座教堂建築呈現著極其典雅而輝煌的光芒,這一刻我終於找到了感覺。儘管我的相機無法表現它的美,我的筆端也無法寫下它的曾經的厚重。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加我公眾微信,或者加"bcxzyz2014"

相關焦點

  • 哈爾濱地標性建築——聖 · 尼古拉教堂
    水災過後伏爾加莊園恢復重建嶄新的俄羅斯建築群展示在國內外遊客面前歡迎海內外賓客前來伏爾加欣賞異域風情的冰雪王國   聖·尼古拉教堂是整座伏爾加莊園最核心,最經典的建築,也是莊園文化的中心——莊嚴神聖的聖·尼古拉教堂。
  • 歷史的見證——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
    1899年,沙皇俄國在哈爾濱秦家崗建立中東鐵路局的管理機構,並決定修建一座俄羅斯東正教堂。修建教堂的決定得到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支持,並在聖彼得堡發布了哈爾濱東正教堂設計競賽的通知,最終選定了俄國教會著名建築師鮑達雷夫斯基的設計方案,教堂的名稱以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名字命名。
  • 風物誌 哈爾濱聖 · 尼古拉教堂下埋藏的秘密
    那曾是哈爾濱一座標誌性建築,龍脊之上,風光無兩,然而這個城市裡五十歲以下的人卻無緣得見。1966年,「喇嘛臺」毀於文革初始的破四舊運動。「喇嘛臺」就是沙皇俄國在哈爾濱秦家崗建立中東鐵路局管理機構後修建的一座俄羅斯東正教堂。教堂建設工程由著名工程師雷特維夫主持。著名畫家古爾希奇文克則完成了聖母像及教堂內部的大量壁畫。教堂內部的聖物、聖像及大鐘都是從莫斯科運來的,耗資巨大。
  • 這是一篇哈爾濱「老南崗」的故事——聖·尼古拉教堂
    聖·尼古拉教堂, 是俄羅斯東正教教堂,俗稱喇嘛臺,亦稱中央寺。原坐落在南崗博物館廣場中央。1899年10月13日奠基,1900年12月18日落成;1908年始稱聖·尼古拉教堂,1922年成為俄國東正教哈爾濱獨立教區大主教所在地。 聖·尼古拉教堂是哈爾濱最負盛名的東正教堂之一,教堂的設計方案,在俄國首都聖彼得堡完成,經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修建,以沙皇的名字命名,故名「聖·尼古拉」。教堂於1899年10月13日舉行奠基儀式,1900年春動工,當年12月竣工。
  • 不該被遺忘的聖.尼古拉大教堂~哈爾濱人心中永遠的痛
    作為中東鐵路的樞紐,哈爾濱受到來自俄國的文化衝擊,各種教堂不斷興建。俗稱喇嘛臺的聖.尼古拉教堂,是其中木構教堂的精品,以其精確的比例,錯落的形體,精美的裝飾優雅的造型,昭示其神聖的特質。 令人痛惜的是,這樣一座堪稱精品的建築,文革期間被拆毀,人們再也無法目睹其迷人的風姿,只能在這些老照片中追尋往日的繁華。
  • 不該被遺忘的聖.尼古拉大教堂:哈爾濱人心中永遠的痛
    作為中東鐵路的樞紐,哈爾濱受到來自俄國的文化衝擊,各種教堂不斷興建。俗稱喇嘛臺的聖.尼古拉教堂,是其中木構教堂的精品,以其精確的比例,錯落的形體,精美的裝飾優雅的造型,昭示其神聖的特質。令人痛惜的是,這樣一座堪稱精品的建築,文革期間被拆毀,人們再也無法目睹其迷人的風姿,只能在這些老照片中追尋往日的繁華。
  • 黑龍江故事:哈爾濱曾經的地標,聖尼古拉教堂
    美麗的北方城市哈爾濱,在我國諸大城市中是最年輕的,城市的歷史剛剛80多年,但它卻以其獨特的風格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美麗的太陽島迷人的松花江、古老而又華麗的法俄式建築這些構成了哈爾濱的主體
  • 聖·尼古拉大教堂:「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
    長期以來,人們對哈爾濱上述的兩個雅號,似乎已欣然默認,甚至有點"洋洋自得"。其實,哈爾濱的上述兩種不同的別稱,自有其不同的內涵,前者是就城市總體形象而言,後者則專指城市建築的藝術風格。   打從沙俄殖民者在哈爾濱落腳之初,並選定在秦家崗建立中東鐵路局的管理機構開始,尼古拉二世的寵臣們,一方面為了表現對沙俄帝國的效忠竭力推進"黃俄羅斯"計劃在東方的實現;另一方面,為彌補遠居異國,懷念故土時有的孤獨感,確定按照俄羅斯民族似乎有約定俗成習慣:哪裡有俄羅斯人,第一幢建築便是東正教堂。
  • 聖·尼古拉教堂,為人們找尋那個年代的記憶
    穿越歷史,聖﹒尼古拉教堂講述哈爾濱的老故事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亦稱「中央寺院」,俗稱「喇嘛臺」,原址位於哈爾濱市秦家崗中心廣場,即現在的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紅博廣場。教堂建於1900年,1966年期間被毀。1899年,沙皇俄國在哈爾濱秦家崗建立中東鐵路局的管理機構,並決定修建一座俄羅斯東正教堂。
  • 哈爾濱經典大教堂
    原貌聖·尼古拉大教堂聖· 尼古拉教堂,俗稱"喇嘛臺",曾經是哈爾濱最負盛名的東正教堂之一。當年教堂的設計方案在俄國首都聖彼得堡完成,經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修建.   教堂座落在被俄國人稱為"新城區"(南崗區中心)的廣場,中心也稱為中央寺院。
  • 曾經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一座建築傳奇,在這個景區就可以看到
    一生中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次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為說走就走的旅行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038字,閱讀約3分鐘建築是一座城市最顯著的地標,也是一個民族興衰的最好見證。如果細數每個城市的標誌性建築,一股濃濃的懷舊之情油然而生。提到北京,首先想到的是古老的故宮和長城。說起上海,第一反應一定是東方明珠電視塔。提到西安,人們首先會想到壯觀的兵馬俑。說到哈爾濱,就不得不提聖尼古拉斯教堂。將時鐘撥回到1900年,俄國在哈爾濱的制高點上修建了聖尼古拉斯大教堂,成為遠東教區的中心聖殿。
  • 哈爾濱"聖•尼古拉"穿越43年時空"復活"
    日前,一座與43年前從哈爾濱消失了的聖·尼古拉大教堂一樣且原大的複製建築,悄然呈現在哈爾濱市郊。    這座位於哈爾濱市香坊區成高子鎮東南五公裡處的聖·尼古拉大教堂複製建築是由我省企業家黃祖祥投資建設的,這個複製後的教堂建築也採用了同原建築一樣的純木製結構。為了逼真再現當年聖·尼古拉教堂的風採,建設方專門從俄羅斯國家功勳建築師柯拉金處購買了當年的原設計圖紙,並邀請建築師本人來哈爾濱指導複製工程。
  • 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哈爾濱的中心點現已拆除
    如果現在進行原址復建這個理由就說不清了,很容易被認為是崇洋媚外,並不值得提倡,特別是它所處的位置在哈爾濱這座城市的中心點,就讓它存在於回憶裡吧。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亦稱「中央寺院」,俗稱「喇嘛臺」是哈爾濱最負盛名的東正教堂之一,原址位於哈爾濱市秦家崗中心廣場,即現在的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紅博廣場正中央,建成時是全城的制高點和標誌性建築。
  • 布格拉——聖尼古拉教堂,火藥塔,聖詹姆士教堂
    從老市政廳鐘樓下來,走到了老城廣場 西北 側的 聖尼古拉 教堂,這個潔白的巴 洛克 式教堂隔著廣場的對角線,與哥德式的提因教堂相向而立。沒有參觀到提因教堂的內部,自然不能再錯過 聖尼古拉 教堂了,好在這座教堂的內飾還算是華麗,除了精美的壁畫,尤其是那盞從穹頂懸掛的吊燈,營造出一圈燭光的效果,讓教堂內部增色不少。從老城廣場往東走去,沒多遠便是黑色高聳的火藥塔,這座哥德式建築在15世紀後期修建完工的時候,算是老城的東城門,是當時 布拉格 的標誌性建築,當時的用途是徵收關稅的地方。
  • 遠東最宏偉的東正教大教堂——哈爾濱聖尼古拉大教堂為什麼被強拆?
    所有去黑龍江省會哈爾濱旅遊的人,必到的景點之一就是宏偉的聖索菲亞教堂,這座可以容納2000人的宗教建築,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
  • 聖尼古拉大教堂,承載了藝術和建築精華的大教堂
    在阿什河兩岸附件的三十多座建築中,最引人注目,最吸引人的主建築肯定是那座巨大的教堂——聖尼古拉大教堂。聖尼古拉大教堂是伏爾加莊園的地標性建築當年進入中國的沙俄人在這裡聚居,在這裡建立他們的商行,同時,為了保持信仰的傳統,他們也在這裡建了這座聖尼古拉大教堂。
  • 哈爾濱十大歷史建築,每一座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聖·尼古拉大教堂,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博物館廣場中心,佔地面積393.64平方米。整座教堂以整齊的原木水平疊砌成牆體,牆體交叉處,原木互相咬合,屬俄羅斯(古典哥德式)井幹式圓木結構建築,是一座八面體教堂。
  • 哈爾濱的一座夢幻莊園,可能會讓你忘記身處國內,穿越去俄羅斯!
    伏爾加莊園位於哈爾濱香坊區阿什河畔,這座莊園完美結合了城市歷史、文脈和經典建築,仿佛穿越了俄羅斯,回到了一個傳奇的時代。在這個夢幻島上,有30多座經典的俄羅斯建築,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俄羅斯建築綜合體。那個涼爽的夜晚,我從哈爾濱機場坐公交車到伏爾加莊園,踏入了那個夢。
  • 哈爾濱中央大街一棟比索菲亞還漂亮的教堂,布拉格維音斯卡婭教堂
    她被稱為遠東最宏偉、最壯麗的教堂。相比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聖·索菲亞教堂,它的名氣現在幾乎不存在了,然而其壯美的程度相比之前兩座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些老照片裡的樣子,很難讓人相信這裡是哈爾濱,簡直就是一座藝術之城。
  • 聖.伊維爾教堂 初露芳容已驚豔
    聖.伊維爾教堂建成於1908年,面積五百多平方米,原為駐哈爾濱俄國外阿穆爾軍區的軍用東正教堂,折衷主義建築,磚木結構。   聖.伊維爾教堂在哈爾濱70多個教堂中,地位和風格有些另類。   它具有俄羅斯傳統風格的球型尖塔教堂,又突出了東羅馬的拜佔廷風格。   教堂共有7座球型尖塔的洋蔥頭,分布在教堂大廳和鐘樓以及聖壇的頂部位置。7個蔥頭,別說在哈爾濱,即在當時的中國是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