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前線缺水,志願軍戰士拼命扇自己耳光,打出血抹在嘴上解渴

2020-12-20 歷史文齋

1952年10月,慘烈的上甘嶺戰役爆發,在上甘嶺戰役中湧現了許多的英雄,黃繼光就是最為人熟知的一個。唐章洪是黃繼光的同鄉,他們都是四川德陽市中江縣人,多年後他回憶戰友黃繼光的時候哽咽的說:「其實不只是他一個人去堵炮眼,還有很多同志也用身體去抵擋美國人的炮火,我們當時也是用血肉之軀和他們打,只是我僥倖活了下來」。在殘酷的上甘嶺戰役中,這些年輕的志願軍究竟做出了怎樣的犧牲?

上甘嶺戰役

唐章洪1951年參軍入伍,和同鄉黃繼光在一支新兵隊伍裡訓練,兩個人有些交情,後來唐章洪成為15軍135團迫擊炮連的一名炮手,黃繼光則成為6連的一名通訊員。唐章洪入伍的時候只有十七歲,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看起來還十分稚嫩的小夥子,打起炮來卻非常精準,在上甘嶺戰役中先後用迫擊炮殲敵400多人。

志願軍當時使用的是太行兵工廠生產的迫擊炮,這種迫擊炮射速慢、精準度低、射程短,往往炮還沒發射到美軍陣地,美國大兵就聽到炮聲躲到地堡裡隱藏了。當時志願軍戰士發炮的精準度還很低,為此吃了不少苦頭。有一次唐章洪和兩個戰士,跟著班長去美軍陣地不遠處構建工事,他們剛把炮架放好,美軍就發現了他們,幾枚炮彈打過來,兩名戰士一個重傷,一個當場犧牲。

為了避免這種無謂的犧牲,提高炮手發炮的精準度,志願軍內部發起了「冷槍冷炮」運動,即要求炮兵和步兵一樣,帶著乾糧和水進入敵人縱深,然後隱藏起來趁敵不備進行打擊,打完了就迅速撤離。此次運動要求每個炮手,在一百天時間裡,用一百發炮彈,消滅一百個以上的敵人,最終勝出者將被授予「百名狙擊手」榮譽稱號。

唐章洪當然想獲得這個稱號,他在幾天的戰鬥中摸清了敵人的作戰習慣,發現我軍速戰速決、打完炮後迅速轉移發射陣地的作戰方法,讓不可一世的美軍非常煩惱。美軍憑藉著自己裝備精良,很快就不把志願軍放在眼裡,根據觀察哨的士兵匯報,敵人居然在前方陣地明目張胆的架起了一座能夠住幾十人的大帳篷,顯然是在向志願軍耀武揚威。

17歲的唐章洪

唐章洪聽後氣不打一處來,他和班長等人帶著迫擊炮,向前方摸索前進了1000多米,唐章洪瞄準了敵人的帳篷開炮,第一炮就打掉了帳篷的一個角,炸死了幾個美國大兵。唐章洪趁熱打鐵,又向美軍帳篷發射了兩枚炮彈,結果一下就炸死了十幾個人,在此後將近三個月的時間裡,唐章洪共向敵人發射了73枚炮彈,炸死敵人101名,被戰士們稱為「神炮手」。

1952年10月14日,是唐章洪一生都難以忘記的日子,這一天他差一點就以身殉國,成了烈士。10月14日凌晨四點,敵人向上甘嶺高地投射了無數的炮彈,陣地瞬間成了一片火海,爆炸聲震耳欲聾,在將陣地炸得七零八落之後,敵人開始準備強攻。當時唐章洪在觀察所裡,聽到爆炸的聲音就知道敵人來了,他趕緊跑回貓耳洞裡組織戰士做戰鬥準備。

為了不讓敵人佔領陣地,唐章洪拼命地發炮,他連續打了兩百多炮,這時旁邊的戰友喊到:「不能再打了,再打就炸膛了。」看著已經發紅的炮筒,唐章洪在想如何才能讓炮筒降溫,上甘嶺是出了名的缺水地區,想穿過敵人的封鎖線去找水是不可能了。唐章洪靈機一動,讓彈藥手往溼棉衣上撒尿,把棉衣蓋在炮筒上降溫,這種沒辦法的辦法,最後還是成功地給炮筒降了溫,又發射出了上千枚炮彈,打退了敵人的進攻。

但是就在此時,唐章洪發炮的位置被敵人發現了,敵人的低空轟炸機俯衝過來。將炮彈扔在了唐章洪所在的防禦工事上。唐章洪當時就被炸起來的沙子和石塊掩埋了,後來是戰士們用手把他挖了出來,拉著他多躲進了地堡裡。緩過神來的唐章洪,趕緊和戰士們一起去挖迫擊炮,結果只只挖出了炮身,炮架已經被敵人炸毀了。

老年唐章洪

他們很快接到了上峰命令,讓他們再堅守五分鐘就轉入坑道,可是連通唐章洪在內,一共就剩下了六名戰士和二十多枚炮彈,他們該如何度過這艱難的五分鐘呢?唐章洪給戰士們每人留了一發炮彈,這樣敵人就算攻上來了,拿著炮彈也能砸死幾個人。

而他則帶著殘破的炮身,把剩下的十幾枚炮彈聚在一起,單腿靠著炮身,用身體當炮架。唐章洪用血肉之軀發射出去的炮彈,每一個都像長了眼睛一樣,準確地落在了敵人的身上。這一戰唐章洪配合步兵,殲滅了400多名敵人,戰後被志願軍總部授予「特等功臣」榮譽稱號。

如今唐章洪已經八十多歲了,在人們說他是戰鬥英雄和人民功臣的時候,他總是默默的搖頭,唐章洪一直認為他不是英雄,像黃繼光那樣的烈士才是英雄。每次回中江縣老家的時候,唐章洪都會會去祭奠黃繼光,他當年很想在戰爭結束之後,和黃繼光一起回家,可最終回家的路上卻只剩他一個人。黃繼光捨身堵槍眼的場景,唐章洪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是他可以想像黃繼光當時的悲壯,「黃繼光比我大幾歲,他什麼活都搶著幹,這麼好的人就犧牲了。」

除了經常會想起黃繼光,唐章洪也會想起犧牲的戰友們,他對採訪的記者說:「當年並不是只有黃繼光一個人去堵炮眼,我就親眼見過美軍用火焰噴射器攻擊我們的地堡,為了保住陣地,一個小戰士扛著爆破筒衝了出去,和敵人同歸於盡了。」唐章洪說這樣的戰士太多了,在整個朝鮮戰場上數都數不過來,他們就是為了保家衛國,把生死都拋諸腦後,勇敢的和敵人殊死鬥爭。

黃繼光堵槍眼

前線的戰士們時刻面臨死亡,他們面對的還有缺水缺糧缺彈藥的窘況,後方的通訊員和戰地醫生也同樣面臨著這些。上甘嶺地區嚴重缺水,找水的路途又被敵人封鎖,所以很多人嗓子都渴得冒煙,尤其是通訊員們要不停地說話,嘴唇已經完全裂開了。人的嗓子完全乾了,連唾液都咽不了,他們就拼命地扇自己耳光,把自己打出血來,然後把血抹在嘴上,這樣就沒有那麼乾渴了。

一位曾經用血肉之軀和敵人拼搏,最後僥倖活下來的戰士回憶,當時他身上纏滿了繃帶,因為身體極度虛弱,已經連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沒有了。這時候一位女護士把食物嚼成糊,然後餵進他的嘴裡,他無法排尿,女護士就用一根導管,一點一點的把尿吸出來,直到他不再難受。戰士覺得很不好意思,女護士卻爽朗地說:「你們是保家衛國的人,我也要保證你活著,做這點事不算什麼。」

志願軍炮手

在上甘嶺戰役中,有這麼多優秀的戰士和後勤人員,志願軍永遠不會失敗,美國人不敢用身體去抵抗槍炮,但是中國軍人敢。戰爭的殘酷可以摧毀陣地,卻永遠不能瓦解志願軍保家衛國的鋼鐵意志,只要國家有難,中國軍人一向都是「召之必戰,戰之必勝」。

相關焦點

  • 上甘嶺戰役,讓美軍至今沒想明白,為何6萬美軍打不過中國志願軍
    ,上甘嶺戰役,1952年志願軍已逐步掌握了地面戰鬥的主動權,為了扭轉這種趨勢的發展,美軍迫不及待的想來一場小規模的突防進攻,試圖打擊志願軍的防守戰線。也絕不退縮,炮火連天,火線運輸隊的戰士超過90%在路上身亡,在保障上甘嶺高地補給的路上,到處可見他們的鮮血,一筐蘿蔔,一袋蘋果,那都是最前線戰士的性命。
  • 血戰上甘嶺,敵軍炮火重重封鎖之下,我軍戰士如何解決吃飯問題?
    為了爭取談判籌碼和自己在政界的支持,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範佛裡特發起了金化攻勢,命令美軍及南朝鮮軍進攻我志願軍駐守的上甘嶺高地。喪心病狂的美軍在第一天便對我志願軍駐守的不足1平方公裡的597高地上發射了超過十萬發各種不同口徑的彈藥,整個上甘嶺地區剎那間地動山搖,就連山上的土層都被削低了數米。
  • 上甘嶺志願軍烈士陵園珍貴老照片,志願軍戰士坐牛車尋烈士遺骸
    位於朝鮮江原道平康郡的上甘嶺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建於1955年,主要安葬著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在上甘嶺戰役中犧牲的志願軍烈士。此役共斃傷俘敵25000餘人,志願軍傷亡11500餘人。
  • 上甘嶺戰役志願軍的防禦,李奇微感嘆:20年也打不到鴨綠江
    上甘嶺戰役志願軍的防禦,李奇微感嘆:20年也打不到鴨綠江 前言 抗美援朝後期,聯合國軍為了挽回不利的局面,在談判中獲得主動地位,發動了震驚世界的上甘嶺戰役,這場激烈的戰役打破了多個世界紀錄,特別是炮火的密集程度,超過了二戰的最高水平。
  • 血戰上甘嶺
    △堅守在上甘嶺陣地上的志願軍戰士向敵人射擊。在經過持續一小時的密集炮火轟炸之後,仍有大量志願軍「像從地底下冒出來」一樣對進犯之敵迎頭痛擊。坑道作戰,成了志願軍消滅美軍最有效的戰法,在上甘嶺戰役最為艱苦的階段,志願軍在坑道內保存自己,在坑道外殺傷敵人,利用坑道作戰,築建起上甘嶺的「地下長城」。
  • 上甘嶺戰役,美軍用了什麼手段,我軍3萬斤蘋果一筐也送不進坑道?
    上甘嶺戰役是敵軍「金化攻勢"的一部分,敵軍為此戰專門制訂作戰計劃,總共投入6萬餘人的兵力。上甘嶺戰役進入第四天,越來越慘烈,陣地一天之中幾度易手,敵我雙方殊死爭奪的兩個山頭基本處在了同一水平線上,兩山頭平均「身高」下降了3米。
  • 上甘嶺,永遠是志願軍勝利的高地
    文/四季文史為了保衛祖國,保衛家鄉,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抗美援朝的最前線,在一次次激烈戰鬥中,留下了無數個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在我志願軍的堅強意志下,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最終將美帝主義徹底打垮。
  • 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美軍騎虎難下,志願軍一戰成名
    解放軍打了麥克阿瑟一記響亮的耳光後,他惱羞成怒,安排大量空運物資經過日本中轉投放到朝鮮戰場上,打算於解放軍展開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按照他的判斷,後勤保障能力不足,武器裝備落後的解放軍是耗不起時間的。但是他顯然低估了這次中國出兵朝鮮的決心,1952年,經過數次戰役,志願軍甚至在戰局上略佔上風,聯合軍形式上陷入被動的局面。
  • 上甘嶺立功多簡單?1個蘋果二等功,4萬公斤蘋果卻只送進一個!
    志願軍佔領它就可以插入敵人縱深,直接危險美軍金化防線;倘若美軍佔領它,就意味著從中部突破了志願軍的防線,威脅整個戰爭局勢。而五聖山的命脈,就是上甘嶺。即使對抗美援朝不甚了解的國人,也一定知道上甘嶺戰役。在這3.7平方公裡的山地上,美軍一共投下190多萬發炮彈,5000多枚重磅炸彈,把我軍陣地的山頭都削掉了2米。
  • 上甘嶺戰役坑道裡的戰友情——向志願軍致敬
    在現代這個國泰民安的環境裡,蘋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水果了,一個成年人一次吃上兩個都不算多。在六十六年前水果還屬於奢侈品,只有身在上層社會才能夠享用的存在。今天要說的主題是在半個世紀前的一場戰爭中志願軍戰士分享一個蘋果的故事,看過上甘嶺電影的人應該基本上了解那場戰役的重要性。志願軍戰士在不足3.7平方公裡的陣地上與聯合國軍進行殊死決鬥。
  • 志願軍老兵回憶上甘嶺:在陣地上築起一座「坑道城」
    作為宣傳科長的李明天當時在四十五師前沿指揮所值班,他回憶說,秦基偉每天都與師部保持聯繫,少則幾次,多則十餘次,講毛主席如何處理好保存自己和殲滅敵人的關係。他苦口婆心對師領導強調,雖然戰爭打得這樣慘烈,但是我們更要愛護戰士,儘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李明天說:「對上甘嶺這麼慘烈的戰役,老軍長愛護關心戰士的心情更為迫切。」
  • 堅守上甘嶺,志願軍打出中國人尊嚴,使美司令官絕望
    在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正式打響。美軍用340門大口徑火炮、50多架飛機對志願軍的陣地做「火力準備」,炮轟時間長達數小時!火力最密集的時候,志願軍陣地上每秒落彈就有六發,每隔幾分鐘就會有新的一批炮彈落在志願軍陣地上!在「火力準備」後,美7師的先頭部隊,到達了他們認為不可能有人存活的陣地前,而迎接他們的是志願軍充滿怒火的子彈。
  • 解密:韓戰中彭德懷曾怒扇金日成兩個耳光?
    李香蘭私照:金日成向其敬酒   近年來,「彭德懷怒扇金日成耳光」的說法流傳甚廣,大意為:在據聞,彭德懷氣憤萬分,狠狠扇了金日成兩個大耳光。此說是真是假?   戰史記載的真實情況   傳言將「彭德懷怒扇金日成耳光」一事的背景,置於第五次戰役的第三階段,即「戰局形勢逆轉」之後。但詳細考察第五次戰役志願軍與人民軍的配合情形,即可知事情的真相。
  • 上甘嶺戰役,美軍打了近200萬發炮彈,志願軍為何還能堅守?
    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於上甘嶺村附近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進行的山地堅守防禦作戰。此次戰役,從1952年10月14日開始,經歷了爭奪表面陣地、退守坑道和決定性反擊三個階段,至11月25日結束,殘酷激烈的戰鬥整整持續了43天。
  • 上甘嶺戰役,美國為何慘敗?因為堵槍眼的不止一個黃繼光
    除此之外,空中還有飛機進行轟炸,坦克雖然不能開上高地但是卻在下方進行火力支持,於是駐守的志願軍戰士只能在白天躲進坑道,坑道在上甘嶺戰役和朝鮮戰場上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戰士們就想出了利用地道作戰的方法,更是在華北平原上建立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並逐漸形成了房連房,街連街的地道網,所以從1951年夏天開始,志願軍的各個部隊就開始開山採石修築坑道了
  • 志願軍最難的時刻,1951年,美軍攻上了上甘嶺
    相比較之下,中國志願軍只投入4萬多人的兵力,在上甘嶺戰役之前的第5次戰役和金城反擊戰中,志願軍都至少投入兵力在20萬人以上,所以從投入的兵力來看志願軍並沒有把上甘嶺戰役當做重要戰役。
  • 上甘嶺坑道部隊處境艱難,首長下令:凡送上一簍蘋果者記二等功
    志願軍戰士在坑道內巖石縫隙中接水志願軍坑道內本來就不多的各種物資都隨著戰鬥的消耗而出現嚴重短缺,其中最嚴重而又讓人無法忍受的便是缺水了,沒有吃的人可以硬抗七天,但是沒有水的話人只能存活三天,缺水甚至比敵人的破壞還要可怕。
  • 上甘嶺戰役有多慘烈,志願軍6萬斤蘋果,竟連一筐都送不進坑道
    整場戰鬥中,美軍向我志願軍僅3.7平方公裡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更是高達5000餘枚,整個上甘嶺的山頭幾乎被炸平。不止如此,在電影《上甘嶺》中有一幕,是一群志願軍戰士在坑道中圍坐在一起,一個蘋果在每個戰士手中來回傳遞,每個戰士在接到蘋果咬一口後再將其遞出去,直到整個蘋果被咬完,這一幕取自上甘嶺戰役中的真實情況。
  • 上甘嶺戰役我們為什麼能贏?不要忘記這支後方的隊伍,傷亡超前線
    紀念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系列內容,第五期內容《上甘嶺戰役我們為什麼能贏?不要忘記這支後方的隊伍,傷亡超前線》。 27日,在觀看了《老兵你好》系列節目之《難忘鐵血上甘嶺》——《英雄壯歌》第三集,參戰老兵(原中國人民志願軍15軍29師情報所代理所長——鄧時文)對上甘嶺戰役的講述後令我印象深刻。
  • 上甘嶺慰問演出趣事,祖國慰問團來到朝鮮前線,哭笑不得的小花絮
    今天,周大爺說的是入朝部隊在上甘嶺觀看祖國慰問團的一段趣事。大家對上甘嶺,一定不會陌生。上甘嶺戰役中,美軍調集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願軍兩個連約3.7平方公裡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我方陣地山頭被削低兩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一兩米,成了一片焦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