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雨情就是命令 地下管網清淤不停歇

2020-12-24 央視網

山西太原:雨情就是命令 地下管網清淤不停歇

原標題:

  7月22日15時,太原迎來一場大雨,「譁譁譁」下得很急;28日19時,又一場傾盆大雨光臨,頃刻間太原市內多處路段發生不同程度的積水;29日10時,太原市再迎大雨,橋頭街積水達30釐米,白龍廟也出現不同程度的積水,交通出現擁堵……

  雨情就是命令!

  小雨30分鐘到崗,大雨15分鐘到崗,抽排積聚的雨水……為保證太原城市地下管網暢通,太原市政工作人員冒雨清淤。而汛期來臨前,加裝防墜網、補蓋井蓋等,對城市地下管網CT大掃描;大雨過後,清淤不停歇,使用機器人、潛望鏡等高科技工具完成高難度疏通,在雨前、雨中、雨後,全面暢通城市地下管網的「毛細血管」。

  連日來,山西晚報記者跟隨太原市政工作人員一起了解清淤保暢的情況。

  汛期來臨前 對地下管網進行CT大掃描

  「城市管道一般分為雨水管道和汙水管道。管道通,則交通暢。」太原市市政公共設施管理處辦公室主任王志剛說,日常生活中,生活垃圾處置不及時,遇秋冬季,生活垃圾和樹枝、樹葉掉入等原因,導致管道不暢通,要做好及時清淤養護,才能保證汛期安全度過。

  據介紹,每年3月至5月,太原市市政公共設施管理處會集中對主城區雨汙水管網、泵站排水設施進行大規模集中清掏疏浚。包括:對雨汙水管網、泵站進行大規模集中清掏疏浚;對進水口、檢查井、積泥坑、主管道等排水設施進行全面清掏、疏通,並排查、整改排水設施隱患等。「這一系列的集中清掏行動,就相當於在汛期來臨前,對管道、泵站做一個全面的CT掃描,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處置維護。」王志剛說,除了進行管網清掏,還會對進水井、檢查井進行維護處理。

  完成城市地下管網的CT大掃描後,會根據需要展開清掏。有條件便於大型機械施工的地段,會組織水道工段、道路工段、機械工段和管理人員全員參與;在狹窄的小街巷,會引導車輛停放時避免壓擋進水井口,並採取白天晚上輪流清掏的辦法。清掏完成後,太原市政應急人員及時用水車清洗路面。對已清掏、疏通進水井、檢查井及連管的地方,還會不定期回頭檢查,確保清掏常態化、長效化。「今年以來,我們組建了441人的防汛搶險隊伍,並對搶險大隊的組織結構、人員編制、機具物資的儲備,做了詳細的安排部署。對所有防汛設備均進行了維護保養和試運行,對泵站、防汛泵車和各類應急水泵等重點防汛設備進行了重點維護。」王志剛說,6月1日起,太原市政防汛搶險大隊進入戰備狀態。根據市政設施運行情況,已提前對易積水路段進行詳細摸底,確定了防汛重點。目前,太原主城區共疏通排水管道965347米,清掏檢查井、進水井8.7萬座,更換檢查井蓋、水井箅226套(個),補蓋無主井蓋499套(個),改造管網502米,安裝防墜網1210個、進水井立箅31套,管涵清淤3510立方米。

  值守人員要保證 小雨30分鐘到崗 大雨15分鐘到崗

  7月22日16時許,太原迎來入夏以來的一場大雨,山西晚報記者跟隨太原市政公共設施管理處第一道路排水管理所養護科副科長郄慧明,來到府東街東延建設路口處。山西晚報記者看到,此時的府東街東延整個路面幾乎沒有積水,東西方向的車輛行駛正常。郄慧明指著路兩側新修的進水井說,從早上到現在,工作人員一直在巡視各個進水井,一路走下來發現排水效果不錯。7月1日起,我們用了20天,對這個路段的進水井進行改造施工,從府東街東延建設路至敦化路口南北兩側,共修建、養護進水井107個。

  當日,山西晚報記者來到恆山路建工街口。郄慧明說:「今年,我們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幾個路段進行了科學施工,增加了一些進水井,連通了地下排水管道,多年的水澇問題解決了。」此時雨越下越小,山西晚報記者看到,寬敞的路面上,車輛和行人正常進出。

  7月29日,太原又一場大雨光臨,11時,雨勢漸漸變弱。山西晚報記者與郄慧明趕到橋頭街與海子邊交叉口,路口的進水井蓋都已打開,雨水正順勢往管道內流。此時的路面,已出現20—30釐米深的積水。為防止行人不小心掉入進水井,太原市政應急人員在每個井口豎起了安全警示標誌,他們也站在井口邊提醒車輛和行人繞行。

  雨淅淅瀝瀝地下著,越來越小。今年48歲的和愛東是太原市政公共設施管理處第一道路排水管理所副工段長。他站在積水中,戴著手套,在進水井裡掏塑膠袋等垃圾。「雨下得太急,雨量又大,加上東面下來的雨水,全積聚在這裡,一時無法排走,就造成積水。」和愛東說,造成城市管道堵塞的原因有多種,如施工中清理不乾淨,接口處有沙漿進入下水道,造成下水道的沉澱和淤積,久而久之會發生堵塞;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等進入下水道後,卡死管道也會造成堵塞等。山西晚報記者看到,15分鐘後,此路口所有積水被清理乾淨。

  「一早接到城市內澇氣象風險(藍色)預警,師傅們就迅速趕到現場,基本上是『人等雨』。」郄慧明說,一旦接到雨情,值守人員必須提前到崗,保證小雨30分鐘到崗,大雨15分鐘到崗,各負其責,堅持「雨不停,人不撤」原則。

  大雨過後 機器人、潛望鏡等高科技工具顯神威

  雨過天晴,清淤工作仍沒有停歇。

  「因雨下得過急,雨水夾雜著各種混合物進入地下管網,會慢慢沉澱形成淤泥附著在管道壁上,影響雨水的排出。」王志剛說,以前遇到管網破裂等問題,無從下手,只好人工下井,挖開路面,更換管道。現在有了高科技設備,這些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山西晚報記者在路口看到,停在路邊的高壓射水車大顯身手,完成了高難度清淤工作。高壓射水車通過高壓水流產生的強大壓力衝開被堵塞的管道,清洗管道內的沉積物及死角泥垢,使管道內的汙泥流到井室,再用抓斗車把淤泥抓走,達到清淤的效果,既方便省事,效率又高。

  其實,這些高科技的清淤裝備還有不少,如:管道CCTV檢測設備,即管道檢測爬行機器人+管道潛望鏡。管道檢測爬行機器人,可360度旋轉,在管道內「自由通行」,可發現管道內部存在的問題。在工作人員的遙控操作下,進行一系列管道檢查和修復工作。管道潛望鏡採用伸縮杆將攝像機送到被檢測管道,對各種複雜的管道情況進行視頻判斷,可拍照、錄像,準確判斷管道內的破壞程度。

  「無論是雨前、雨中、雨後,管道清淤工作都不能停歇。」連續奮戰多日的郄慧明雙眼布滿血絲,他說,雨後各種淤泥順著雨水匯集在下水管道裡,必須及時清理,才能保證下次降雨時管道順暢。目前太原市政管理處已對排查出的雙龍巷、柳溪街、恆山路等設施隱患,利用工程手段進行了處置。對部分因管網擠壓變形造成下雨易積水的南中環塢城路口雨汙水管網,進行非開挖內襯技術修復。對南中環平陽路口進行了管網改造,以最大限度降低汛期積水情況。(山西晚報記者 薛建英)

相關焦點

  • 6000萬管網清淤調查項目落地珠海 從排水管網入手消除黑臭水體
    記者獲悉,該項目的主要建設內容為:對檢測區域範圍內地下的雨水管道、汙水管道(生活汙水和工業汙水)和雨汙合流管道及沿河排汙口進行全面的調查。黑臭水體治理是一項綜合性工程,投入大、易復發,治理過程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 近6000萬排水管網清淤調查項目落地,黑臭水體治理核心在管網引發重視
    「接近6000萬的中標價格,在國內的城市排水管網摸底和雨汙混接調查項目中是比較少見的高投資額。」因此,該項目在業內引起了較大關注。據了解,該項目的主要建設內容為,對檢測區域範圍內地下的雨水管道、汙水管道(生活汙水和工業汙水)和雨汙合流管道及沿河排汙口進行全面的調查。
  • 大瀝鎮汙水管網清淤(瀝採2015071)的評標公告
    廣東華倫招標有限公司受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源生水處理有限公司的委託,於2015年9月10日就大瀝鎮汙水管網清淤 (項目編號:瀝採2015071)採用公開招標進行採購。現就本次採購的評標結果公告如下:一、採購人名稱: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源生水處理有限公司二、採購項目名稱:大瀝鎮汙水管網清淤三、項目編號:瀝採2015071四、採購方式:公開招標五、採購項目簡要說明:
  • 「龍城」太原變「龍潭」
    他從齊腰深的水中站直了身子,絕望地說:「回不來了,都漂走了。」    7月18日至19日,山西太原遭遇強降水天氣。在這場雨中,太原南屯社區的水果攤販侯志勇價值上萬的水果被不斷漲漫的雨水衝走、淹沒,隨之一起被淹的,還有整個太原城。    7月19日9時28分,太原市氣象臺將暴雨黃色預警信號提升為暴雨橙色預警信號,預警區域包括城六區、清徐、古交和陽曲。
  • 全力打通張浦地下「脈絡」!
    崑山市張浦鎮牢固樹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將管網建設、排查、養護作為 水環境提升的重要一環 今年以來,張浦鎮新鋪設雨汙水管7.4公裡,開展全面排查
  • 恆通環境珠海南油花園檢測清淤溯源項目收穫嘉獎
    恆通環境的楊振中、唐佳麒、孫中凱、白天宇、李鐵柱、王正歡等同志,今年6月開始進場,承接珠海南油花園小區的檢測清淤溯源項目。烈日炎炎,恆通環境人的工作熱情卻絲毫不減,工作態度一絲不苟。恆通環境人在溫度高、難度大、道路狹窄、不能影響小區交通的情況下,進行管道的清淤和溯源檢測工作,將小區地下管網的生活垃圾、泥沙等徹底清掏了出來。同時,對小區的雨汙混接、錯接情況進行了細緻梳理與改造,讓雨汙水各行其道,防止汙水下河,提升了周邊河道的水質,消除了居民的困擾,也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因而得到了小區居民的一致認可和褒獎。
  • 汛期來臨 雨水管網讓雨水「有路可走」
    &nbsp&nbsp&nbsp&nbsp雨水方涵 太原雨水管網的「主動脈」&nbsp&nbsp&nbsp&nbsp與人體一樣,一座城市也有自己的各項系統。
  • 東莞加強截汙管網、河道清淤等施工作業涉油氣管道安全監管工作
    今天上午,記者由東莞市發改局官方網站了解到,該局發布《關於加強截汙管網、河道清淤等施工作業涉油氣管道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分別就開工前階段、施工階段、完工驗收階段提出要求,檢查督導各鎮街(園區)截汙管網工程建設、河道清淤施工作業涉油氣管道安全保護工作的落實情況。
  • 城市井下清淤工:下水道如同蒸籠25分鐘1斤汗
    城市地下的管網也被稱為城市的「血管」,它每天都處理著我們生活的各種汙水,但是城市地下管網裡並不是只有汙水,裡面還有各種垃圾、淤泥、油汙、紙屑等雜物。西安市每年從6月1日進入主汛期,在主汛期前,市政部門都要做大量的工作,疏通管網、清淘下水井、檢修泵站、發電機等,這樣才能保證汛期城市不會發生內澇。
  • 太原戰役中,被「山西省長」留在太原的妹子,結局怎樣了?
    一九四九年四月平津戰役勝利後不久,我軍順勢發起太原戰役。那時,控制山西軍政大權38年的閻錫山,在窮困潦倒之際,乘飛機逃離太原,以商談和平的名義來到南京。因為從太原逃出來比較匆忙,加上需要穩定人心和局勢,所以閻錫山命令他的親信梁化之、孫楚、王靖國、趙世鈴、吳紹之等五人,全面負責太原的工作。除他們五人外,另有一人與閻錫山關係密切,也被閻錫山留在太原,此人便是閻錫山的姐姐閻慧卿。閻慧卿並非閻錫山的親妹妹,而是其叔父閻書典的女兒,與閻錫山同為堂兄弟。
  • 山西又一大型公園火了,人稱太原「小頤和園」,耗資12億打造
    該省份的溫度一年四季有很顯著的不同,這裡的景觀也受到了外界的一眾好評,每年不管哪個時節來到這裡,都能感受到不同的風景,「人說山西好風光」,提到山西必不可少的就是美景了。,還被稱之為是太原的「小頤和園」,該公園在建設的資上,就達到了12億元人民幣的大數額。
  • 山西 · 平遙,太原
    至於被擱置的原因,現在旅程歸來回想下可能是當初年輕氣盛,不夠沉靜吧,去了也看不出所以然,如今心性變了或許就水到渠成了。但出行裝備,多年以來都是一樣的。登山包背了十年了,這雙踢不爛也穿了五年有餘,所以這麼看從正兒八經開始背包到處跑到這次山西之行已經背包旅行整十年了。我的「背包十年」紀念,在山西。
  • 山西遊第一天:太原印象
    (一)到達太原飛機平穩降落在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天是灰的,不是被汙染的原因,而是下雨天的灰。拿了行李出機場,立馬又幾個人圍了上去,問,去五臺山麼?我看也沒看他們,直接說,不去。就繼續往外走,走到機場大巴處,一個小夥子走上來,問,去五臺山嗎?我答,不去。再問,去哪?
  • 回望「十三五」錦繡太原:地下「風景」彰顯幸福生活
    它們埋在地下,構成一幅獨特的地下"風景",看似普通,卻與百姓生活緊密相連。為了築牢人民幸福之本,"十三五"期間,太原市確立了公共供水全覆蓋、清潔供熱全覆蓋的目標。 2020年收官在即,回望來路,可以欣喜地看到,五年來,在太原市委、市政府和市城鄉管理局的部署下,供水、供氣、供熱部門腳步紮實,"十三五"目標圓滿完成。
  • 山西文旅的新名片!「晉疆情」黃河號旅遊援疆專列太原啟動
    10月13日晚,2020「晉疆情」黃河號旅遊援疆行專列啟動儀式在太原火車站舉行。專列從太原出發,帶著遊客沿途領略寧夏、內蒙古、甘肅、青海、新疆等五個地方的秀美風光和風土人情。此次活動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山西廣播電視臺、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由黃河電視臺、山西省合唱協會、山西紅馬國際旅行社承辦。據介紹,為豐富專列上遊客們的旅途生活,主辦方策劃了教遊客拍照小技巧的攝影課堂,車廂走廊裡的合唱和舞蹈表演等活動,為遊客的旅途增光添色。
  • 山西第四站太原吃住行玩全攻略,免費景點大全 全國行-山西-太原
    首先是太原現在免費的景點:晉祠博物館、中國煤炭博物館、蒙山大佛景區、碑林公園、採薇莊園、華辰農耕園、三晉奇石博物館正文開始一、住宿:我推薦五一廣場附近,價格90-150/間,離火車站不遠,市中心位置,方便,公交能到大部分的景點,有些步行就能到達二、景點
  • 南湖區啟動23個老舊小區排水管網改造
    2018-04-03 07:05 | 嘉興日報南湖新聞微信公眾號地下排水管網破損、結汙、脫節、變形是困擾不少老舊小區的一大難題,雨汙混排、直排河道等更會影響周圍水環境。從南湖區住建局傳來的好消息是:南湖區主城區小區類排水管網改造工程已經啟動!據悉,此次排摸出需要進行排水管網改造小區主要分布於新興街道和新嘉街道。
  • 京雨水管網汙泥淤積將解決 今年清疏2061公裡
    談到管線如此淤堵的原因,市排水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那些淤堵嚴重的管線,除了年代久遠之外,還因多年的失養欠帳及周圍用戶不規範的接入、不達標的排放、私接、傾倒和年久失修等原因造成的。  對話  今年清淤用上「十八般新武器」  對話人:市排水集團管網部部長 司嘉榮  北青報:今年清淤的重點部位都是哪些
  • 美麗汾河 錦繡太原!一條母親河的三年巨變
    太原城區段內,像九院沙河和虎峪河這樣的汾河支流一共有9條,2017年底,太原市決定在此前南沙河治理的基礎上,同步啟動其餘八河的綜合治理工程:總投資約258億元,控汙、增溼、清淤、綠岸、調水「五策並舉」。汾河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被山西人稱為母親河,全長713公裡,流經太原境內188公裡,太原城區43公裡。歷史畫卷裡的汾河,美麗、壯闊,和太原城2500多年的歷史融為一體。
  • 山西太原都有哪些主要景點?三土帶你玩轉山西太原的主要旅遊景點
    清光緒七年(1881年),山西省省長張之洞在崇善寺遺址上修建了孔廟,自此,崇善寺分為兩部分,孔廟佔據了該地區的大部分地區,這是山西博物院的第一部分,大悲宮僅佔原寺廟面積的四十分之一,是古白馬寺和明崇善禪寺的自然代表。有人說這是隋煬帝訪問太原的宮殿,其他人說這是武則天年輕時離開家的舊址,現在山門右側的「宗堂遺址」四個字,大概就是從這些傳說中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