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四新行動」,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報導之三
「我們李巷除了紅色旅遊,你還可以去體驗一下農耕文化、趣味採摘,餓了到農民自己開的農家樂裡去吃飯。」近日,村民任先生在家門口向路過的遊客熟練地介紹著如何遊覽村莊。而在5年前,溧水李巷還是一個缺乏活力的經濟薄弱村。通過「紅色李巷」打造,不僅讓村民走上致富路,還晉升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這一切,要從2016年一場由規劃引領的鄉村振興計劃開始。
貧困村變明星村,打造鄉村規劃建設新典範
李巷位於南京市溧水區白馬鎮石頭寨社區,距離南京主城區60公裡,全自然村共有125戶。2016年南京市在新一輪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行動計劃中,確定幫扶經濟薄弱的李巷村。當時的南京市規劃局委託開展了李巷村發展系列規劃設計的編制和組織工作。
記者從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溧水分局了解到,為實現鄉村的可持續發展,項目組提出了在李巷打造「鄉村新公共產品」的理念。李巷村規劃充分發揮紅色旅遊的引擎作用,及發展鄉村休閒產業的需求,形成五大功能片區。
結合片區規劃,打造「服務中心」「生活中心」和「文化中心」,成為李巷鄉村振興區的「新公共產品」。在李巷村規劃中,項目組並沒有採取整村搬遷,而是僅對村中廢棄的老房屋進行收儲,村中的原住民則繼續在村子裡生活。項目組提出了「主客共享」的公共設施建設理念,村中的旅遊和休閒設施等各類空間,既可以服務遊客,也是村民日常活動區域。如500人李巷餐廳,滿足了村集體養老助餐、村民辦紅白喜事、旅遊團體接待三方的需求。
在規劃設計和實施中,村民們騰出老房,恢復新四軍當年的一些故居和指揮處,積極捐出老物件布展,競聘解說員,發揮主人翁意識。有的年輕村民還從外地返回,主動對接設計師,自建符合風格的民宿、農家樂等,自主創業。2017年10月,李巷一期開街,便掀起紅色旅遊熱。
為做好鄉村振興土地資源要素保障,南京規劃資源局在推進國土空間規劃工作過程中,要求各區、板塊在新編區和街鎮級國土空間規劃中,安排不少於10%的建設用地空間,重點保證鄉村產業發展,並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李巷在鄉村振興中,通過吸納村民利用土地作價入股,引進企業開發鄉村旅遊。村民以集體建設用地入股旅遊開發企業,每年享受分紅權益,實現共同致富。
李巷通過產業旅遊+紅色旅遊+生態休閒遊的多重疊加效應,發展紅色文化鄉村遊。自對外開放以來,累計獲得中國美麗鄉村百佳村、南京十大紅色文化地標等20餘項國家及省市區榮譽,接待遊客40餘萬人次。李巷的發展直接帶動本村及周邊村民100多人就業,為全村263戶村民戶均增收約1.3萬元。昔日的「空心村」不僅恢復了活力,更成為江蘇省鄉村規劃建設的新典範。
引進鄉村規劃師,共建鄉村振興亮眼名片
根據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體制改革的要求,我市制定了《南京市關於〈江蘇省村莊規劃編制指南(試行)〉執行細則》《南京市鄉村地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規劃標準(試行)》和《南京市農民住房戶型指導性設計方案圖集》,初步構建了鄉村規劃編制的技術標準體系。2020年,市級選擇高淳雙全村等4個村(社區)開展「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試點,探索鄉村規劃融合經驗。
記者從市規劃資源局高淳分局了解到,雙全村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正在開展當中,已初具雛形。雙全社區位於高淳區固城街道向東2公裡處,轄5個自然村,其中大全、飲馬井2個自然村為市級美麗鄉村宜居村。該村主要特色產業為茶葉種植和水產養殖,2019年被省商務廳評為「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示範社區」。
據介紹,實用性村莊規劃以需求為導向,將充分吸收農民意見,多方參與,體現農村特色,簡明易懂、便於普及。在保留村莊特有的農業景觀、自然生態景觀、鄉土文化基礎上,編制能用、管用、好用的實用性村莊規劃。
雙全村在編制規劃前,已開展了村民調研,了解了鄉村現狀以及村民的訴求和意見。規劃以螃蟹養殖產業為基礎,以春秋文化和紅色文化為特色,以鄉村文化、休閒、度假旅遊和生態農業為主要功能,立足打造「固城湖畔地、雙全田園村」。規劃按照聚集提升類、特色保護類、其他一般村莊和搬遷撤併類村莊四類,因地制宜開展規劃試點。大全村、雙進村為集聚提升類村莊,採取建築整治、公共空間景觀提升、基礎配套設施完善等。檀村作為特色保護類村莊,保留現狀建築規模,以環境整治為主。
為保障規劃質量,市規劃資源局還制訂了《南京市鄉村責任規劃師實施辦法》,鼓勵有條件的街鎮通過有償服務等方式吸引規劃人才下鄉,為鄉村規劃提供全過程、陪護式諮詢服務,保證村莊規劃質量,提升管理能力。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南京市規劃資源局按照南京鄉村振興的規劃路線圖,以「南北田園、中部都市、擁江發展、城鄉融合」的城市總體發展空間布局,引領鄉村規劃建設。推進美麗鄉村、特色田園鄉村、田園綜合體等美麗鄉村片區規劃編制,加強村莊規劃規範化管理。
目前,全市已將一期規劃5個片區1600平方公裡,擴展至11個片區3900平方公裡,涉及24個街鎮、188個行政村,接近市域面積的三分之二,助力打造「示範村+農業園+旅遊點」三位一體的美麗鄉村精品板塊。
「十三五」期間,我市先後有20多個村被授予中國最美村鎮(鄉村)、中國最美田園榮譽稱號,25個村被命名為江蘇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美麗鄉村,已成為南京鄉村振興的亮眼名片。
何子 楊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