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老年人進入文化場館和旅遊景區將享受「綠色通道」,不會再因為沒有智慧型手機、無法調取「健康碼」等原因而犯難了。昨天(24日),文化和旅遊部聯合國家文物局發布《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明確文化場館和旅遊景區要保留人工窗口、電話專線等傳統預約方式,存在問題的文化場館和旅遊景區要在本月31日前整改到位。
圖片來源:北京晚報
■需要提前預約時
保留人工窗口 允許代預約
方案提到,需要提前預約的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紀念館、劇院等文化場館和旅遊景區,應保留人工窗口和電話專線。而且這些場所預約系統設計應允許老年人家人、朋友幫助代預約,老年人可憑當日有效預約碼、購票信息等截圖進入。
文化場館和旅遊景區要為未能提前預約的老年人保留一定數量的免預約進入或現場購票名額,售票窗口保留現金購票方式。如遇場所內人流量達到限流峰值,應向老年人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同時做好場所內疏解導流工作,安排老年人稍晚進入。
■無法調取「健康碼」時
憑身份證、老年證等登記進入
遇到老年人沒有智慧型手機無法調取「健康碼」等原因,文化場館和旅遊景區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安排老年人憑身份證、老年證等有效證件登記進入,並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工作人員、志願者等也要佩戴醒目標識,幫助老年人進行「健康碼」、預約碼、購票信息等查詢操作。
同時,文化場館和旅遊景區應提供必要的信息引導,如使用大號字在醒目位置標註開放時間、綠色通道、操作指南等,無法張貼標識的地方應為老年人提供老花鏡或放大鏡,適當設置語音引導,方便老年人獲取信息。
■老人想學智能設備時
針對高頻事項設計簡易課程
各級公共文化機構還應結合老年大學、志願服務等工作,針對轄區內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高頻事項和使用場景設計簡單易學的培訓課程、使用指南,方便有意願的老年人儘快掌握基本的智能技術。
針對老年人在戲曲、廣場舞、群眾歌詠、書畫等方面的普遍文化需求,相關部門應引導企業開發設計適老化智能應用,為老年人社交娛樂提供便利;指導文化場館和旅遊景區探索通過5G、超高清、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等技術,幫助老年人便捷享受在線遊覽和觀看演出、展覽等智能化服務。
(原標題:老人去旅遊景區甭愁掃碼了)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李祺瑤
流程編輯:u022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