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袁家村:年收入10億,日遊客量18萬,怎麼玩轉袁家村模式

2020-08-28 韓雨峰

任何一個人、一件事的爆紅,不是偶然!

比如:袁家村。

陝西禮泉縣袁家村近年積極發展鄉村旅遊業,榮獲「中國十大美麗鄉村」、「4A級景區」、「中國傳統村落」、「中國魅力鄉村」等榮譽稱號,被稱為「陝西麗江」。十年間,在袁家村開店做生意的人增加至800多人,吸納周邊3000人就業,帶動村周邊2-3萬人的收入增加。

2015年十一黃金周,袁家村日接待遊客18萬人,超過著名景點「兵馬俑」,村民人均純收入在十萬以上。一年十個億,有些產業年入千萬,袁家村成為中國鄉村發展的一個奇蹟,鄉村振興的標杆案例他們村是怎麼做到的?

袁家村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是遠近聞名的叫花子村。十年前(2007年),還是一個只有62戶人家的小鄉村,如今十年過去,袁家村有農家樂、小作坊、酒吧、書吧、食品公司等多元化的經營主體,已經一躍成為中國鄉村旅遊的第一網紅,被稱為「關中第一村」。

最開始搞旅遊,就是要解決農民的問題,要讓農民致富。這和全國景區不一樣,景區建設經營參與者都是農民,有本村的也有周邊村的,所以袁家村的旅遊特別接地氣,生活就是旅遊。

爆紅的3個原因

1、自身原因:厚積薄發

袁家村搞旅遊是從2007年就開始,說得直白點他們在2017年已經火爆全國、聞名於周邊。經歷了10年的發展與打磨,郭佔武及其團隊已經對鄉村旅遊有了豐富的心得與經驗。

20世紀70、80年代,在袁家村老書記郭裕祿的帶領下,袁家村就有「工業化思維」、「商業思維」,在當時該村曾出現水泥廠、矽鐵廠、養牛場、建築隊、海綿廠、金屬結構廠、建築公司、汽車運輸公司等村辦企業。

1993年袁家村還成立了「袁家農工商聯合總公司」,下轄12個子公司,是一個集農工商貿為一體的集團型企業。到2000年,袁家村已經成為全國有名的「小康村」。

2、政策原因:國家支持鄉村旅遊

發展農業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引導與支持。2007年,國家大力提倡城鄉統籌,並探索鄉村旅遊規劃和發展模式。於是,鄉村旅遊新模式在全國各地興起。

大批的創業者也蜂擁而至!

因此,農家樂、休閒農莊等新模式成為這一時期新經濟和創業風潮。

3、操盤手牛逼

農村發展困難有很多個因素,但人才缺乏是最為重要的問題。

曾經報導過大量農村發展的案例,農村帶頭人或者村幹部對農村發展起到決定性因素,尤其是這些人的商業思維和膽略、能力。

同樣,袁家村的發展就是離不開郭佔武、郭裕祿、宋應軍、宰建偉等人的敢於創新和突破。

團隊牛,就不怕事業幹不成功。

秘笈:顛覆性創新

1、輕資產上陣

袁家村的成功在沒有任何專業人士和專業機構參與,沒有政府財政資金投入、銀行貸款、社會融資和社會資本進入的情況下,黨支部自立項目、自籌資金、自組團隊、自己策劃、自己規劃、自己設計。

相比於其他搞鄉村旅遊開發的「重資產模式」而言,袁家村採用的是「全民皆兵」模式,即農戶自己經營老字號、農家飯,農民還住在原地。這樣既完好地保留了農村原生態的生活場景,又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避免了很多景點開發後變為、不接地氣的問題。

這種輕資產上陣可以發揮大家的積極性,而投入小而回報大方式也吸引農戶樂於參與。同時,也解決投入大資產的創業問題。

2、擅於藉資源

其實,袁家村做旅遊是沒有優勢,其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沒有名勝古蹟和獨特山水資源,但經過10年的發展,袁家村經驗造出了一個國家級旅遊村。的確讓人佩服,其方法就是引進與模仿!

郭佔武也表示:袁家村從最初的小吃街開始,慢慢培養新的業態,發展鄉村度假,引進酒吧街、藝術街、回民街、祠堂街,我們通過引進的方式提升自身消費體驗。

專注自身優勢,做強自己的擅長的東西,不擅長的可以外包或模式。這就是袁家村對資源利用的態度。

3、建立競爭機制

袁家村搞鄉村旅遊是村民自發的行為,因此在某一個項目上會有多家競爭者。所以,郭佔武結合袁家村的特點訂製一套競爭機制:單品王和產業鏈優勢。

1)單品王:選擇最強的一家

袁家村跳出大眾思維,而是打造單品王,選擇最強的商家。

比如,做糕點的有3-5家都想做,於是經管層層篩選和評比,最終確定一家味道和服務能力最強的經營者或門店,其他的人就必須要改行業或者做產業鏈的生意。

我們發現:袁家村商鋪按照一戶一個特色,一戶一個品牌的思路逐步建成五十六家古色古香的關中農家小院,如此模式就確保了消費者體驗和經營者的專注性。

2)延伸產業鏈:提高競爭力

這一招真狠!用產業優勢碾壓競爭對手和模仿者。郭佔武指出:延伸單品產業鏈就可以確保經營者競爭力,防止被模仿的可能性。

比如傳統的豆腐宴,一個鄉村就不斷地延伸,相繼開發初美容養眼的黃豆豆腐、滋補養腎的黑豆豆腐、清熱祛火的綠豆豆腐,還引入日本的豆腐料理。與此同時,在品嘗豆腐的同時,遊客還可以參觀豆腐的製作流程,甚至參與某些環節的體驗。

其實,就袁家村而言,產業發展的核心有三個階段:一是關中民俗旅遊,二是鄉村度假,三是農副產品形成的產業鏈。這其中又包含了一個個小的產業,比如麵粉、豆腐、醋等,一個個小產業組成了大旅遊,大旅遊又促進了大產業的發展。

袁家村的競爭機製做對了2個點:一是避免內部競爭;二是防止外部競爭。

4、利他思維

但袁家村的利他思維的借用恰到好處,郭佔武憑藉「利他思維」讓農民跟著村支部走,支持村委的決定。據了解,郭佔武等村幹部不拿園區一分錢,村幹部現在不掙錢,20年不掙錢。

袁家村採取的全民股份制模式:農村人人都是股東。他們探索出「全民股份製作坊街」的方式,有效解決了各種利益衝突,讓每一個村民都搭上了共同富裕的快車,這就是利他思維。

現在村上大大小小的股份制公司有幾十家,有醋坊、油坊,豆腐、辣子、醪糟、粉條、麵坊等,都是股份制。袁家村在全民股份制的制度設計上,還創造性地搭建農民創業平臺,孵化能做大的企業。

袁家村的利他思維核心:農民富、產業才會富。

5、找到爆點

袁家村本身資源是欠缺的,但郭佔武找到袁家村經營的爆點:

1)以吃帶動產業

袁家村以「吃帶動產業」模式值得借鑑,通過打造鄉村旅遊特色,吃玩一體化,把消費體驗、文化體驗結合起來,讓「吃」留住遊客和機會。

如今,袁家村人流在平日裡能達到萬人,節假日達到數萬人,國慶、春節等特殊節假日,客流量高達20萬人。袁家村已經替代了西安市內著名的小吃一條街——回民街,僅餐飲業的日營業額已超過200萬元,一年加上其他收入,基本上超過10億元。

2)門票免費

目前,很多鄉村旅遊都靠門票為主,但袁家村門票是免費的。

不收門票的結果:園區的收入看似減少,但人流量增大了,通過人流量提高消費頻次。免費門票,通過吃、玩、體驗等消費方式營收。只要遊客源源不斷地來,就是硬道理。

3)設計:街道彎曲而且窄

有些鄉村旅遊景點規劃的整體劃一,而且路又是寬大的路。然而,袁家村人的智慧就在於把一個普通的小村子建成了有幾分舊時小鎮的模樣,小街小巷不僅窄窄的,而且還彎彎的,三五個人走在巷道裡就已經顯得滿滿當當了,稍稍多幾個人,就可以給人一種遊人如織的錯覺。

最後,總結下袁家村的成功不是偶然。他的成功靠人、靠法、靠勢....雖然,目前有很多農村在模仿袁家村,但他們不一定會成功,為什麼?

相關焦點

  • 網紅鄉村神話袁家村還能火多久
    然而問題是,雖然民以食為天,但「小吃街」能紅多久?大量引進所謂的「網紅餐飲」,其實不是升級,而是降級。稍微控制不當,就會降低整體項目的調性。小吃的「體量」天花板怎麼破?袁家村人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廣度不夠,深度來湊——打通產業鏈。袁家村小吃所用的食材多數來自內部自產,這個做法被外界廣為稱讚。一方面能夠控制食品安全,這也是袁家村主打的招牌。另一方面「肥水不流外人田」,能夠增加內部收益。這還遠遠不夠。據報導,袁家村正在謀劃農業產業園,意圖把前端的消費和後端的生產連接起來,徹底實現三產大融合。
  • 可以複製的鄉村旅遊模式——袁家村
    ,應該算是網紅屬性最足的了,名氣大,「出圈」往往成為袁家村的標籤。從一個窮山村,到投資公司,到如今年產值10億的鄉村旅遊大黑馬,很多人都對袁家村有無比的好奇。其實袁家村的模式也是可以複製的。從資源地理及文化屬性講,陝西袁家村是唯一的; 但從運營模式與示範樣本講,袁家村代表的是一個類別,可以有很多個,不存在失敗與死亡的說法。
  • 袁家村現象的反思
    有油坊德瑞恆、醪糟坊稻香村、豆腐坊盧氏豆腐、辣子坊天一閣、麵坊五福堂、茶坊童濟功、醋坊五味齋、布坊永泰和、藥坊同順堂……01、12年探索「空心村」變身「網紅村」如今說起位於陝西關中平原的「袁家村」,是一系列令無數文旅從業者羨慕也深思的數據。
  • 西安袁家村成網紅村,市委書記給眾多官員講了6個小故事
    鹹陽市禮泉縣袁家村黨支部書記郭佔武作專題報告。8個區縣、開發區、市級部門負責人發言,與會人員現場測評打分。其實,5月27日,永康書記就曾專程到袁家村學習考察,他要求,各涉農區縣要認真學習袁家村模式,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旅遊,打造農業特色小鎮,探索鄉村振興的特色發展之路。
  • 【奇創侃旅遊】當袁家村遇到IP魔法世界
    這意味著中國鄉村旅遊第一網紅要加入中國旅遊IP第一人洪清華的IP魔法世界了。或許,對於袁家村來說,這意味著品牌輸出的開始。從洪清華IP魔法世界的角度來看,袁家村的品牌輸出也將是袁家村新生命的開始,因為在IP魔法世界裡,每一個IP都是一個生命體,也都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謎題。一、為什麼袁家村的誠信會成為這個時代的一道「性感」風景?當下的中國社會已經在幾十年城市化的歷程中變得越來越焦躁。
  • 嵐山根:把陝西「袁家村」搬到山西運城
    陝西禮泉縣袁家村,距西安市區70餘公裡,戶籍人口62戶,286人,靠餐飲帶動鄉村旅遊產業,2007年遊客百萬,收入過億;2015年十一黃金周日接待量18萬,超「兵馬俑」居陝西省全省首位,被奉為鄉村旅遊黑馬典範。
  • 鄉村旅遊創新驅動下的袁家村發展路徑——陝西省鹹陽市袁家村
    二、發展歷程回顧袁家村旅遊發展的歷程,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解決人怎麼來2007年,郭佔武書記提出來發展鄉村旅遊,當時鄉村旅遊的概念基本上是農家樂,袁家村距離西安市70公裡,光做農家樂人來不了
  • 桑園小鎮,袁家村模式在河南
    桑園小鎮幾乎完全引入了陝西袁家村的經營模式,以小吃為底蘊,淇河為核心,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路線。桑園小鎮位於上峪鄉222省道柏尖山大橋附近的淇河谷內。桑園小鎮旅遊的最佳時間是夏季和冬季。主要是夏季玩水,冬季滑雪。目前桑園小鎮停車收費,滑雪,玻璃棧道另外收費。
  • 同盟古鎮袁家村——休閒娛樂好地方
    初秋的早晨,鄭州市黃河北岸12公裡處的同盟古鎮袁家村迎來一群拿著長槍短炮的老年人。這是一個全部由老年攝影愛好者組成的攝影採風團。他們的到來成為袁家村一道靚麗的流動風景線。 這裡是以山西「袁家村」為藍本複製的休閒度假村。打造的是鄉村文化旅遊品牌,涵蓋民俗、非遺、特色美食、休閒娛樂、文化創意、民宿客棧等支柱產業。街道建築均保留民國時期的建築風格,青瓦灰磚,雕花門窗。
  • 秋雨中的袁家村
    約有半個小時,車出高速進入了一條普通公路,路依舊很平,車速也不曾減慢,十分鐘的路程,摸黑進入了袁家村。袁家村不但有酒店,還有許多民宿。安排好住宿,我便迫不及待的來到了美食街。,袁家村到底有什麼特色能吸引遊客來此遊玩?
  • 西安袁家村一日遊——七大美食分享
    西安春節旅遊城內逛完後還能去哪,既有特點又有小吃呢,小編推薦袁家村作為首先,當然不能只年景點,美食也不能辜負,這裡匯集了陝西基本上原來小吃,大家可以一飽口福了。袁家村袁家村 作為商業街,比較用心地造了一個「城」。裡面的建築比較有特色,灰色的牆磚,黑黑的瓦,沒有過多的顏色,很是樸實。吃食也比較有關中特色,而且居然有一條大約二十公分寬的水道,水涓涓而流,好似身處江南。
  • 袁家村,體驗慢節奏生活,現代合作社經營造就的網紅旅遊景點
    陝西袁家村已經持續火熱好幾年了,這裡並沒有像有些人造景點那樣紅上兩三年便熄火,如今一到周末或者節假日,很多周邊城市的居民都會驅車前來遊玩,這是為什麼呢?從我去現地遊玩的切身感受來看,可能是得益於當地的經營管理模式。
  • 袁家村走馬印象
    記得2019年曾看過一篇小文章,大意是「袁家村不行了」。這是第一次聽說到袁家村這個名字,心裡有點好奇。後來在地圖上查看,發現它位於陝西省鹹陽市禮泉縣境內,距離西安有近70公裡,走高速都要一個半小時。
  • 袁家村和馬嵬驛,為什麼能那麼火?
    僅僅過了十年,袁家村成為陝西省乃至全國最受歡迎的鄉村旅遊勝地,被譽為「關中第一村」,無論在旅遊知名度影響力還是在旅遊接待人次和旅遊收入上,都遠超唐昭陵景區。袁家村,一躍成為中國鄉村旅遊現象級的「網紅」。         袁家村的光芒未退,又一個鄉村旅遊超級「網紅」——馬嵬驛(馬嵬驛民俗文化體驗園的簡稱),在關中平原上火箭般地升起。
  • 袁家村、馬嵬驛丨關於網際網路思維的故事
    僅僅過了十年,袁家村成為陝西省乃至全國最受歡迎的鄉村旅遊勝地,被譽為「關中第一村」,無論在旅遊知名度影響力還是在旅遊接待人次和旅遊收入上,都遠超唐昭陵景區。袁家村的光芒未退,又一個鄉村旅遊超級「網紅」——馬嵬驛,在關中平原上火箭般地升起。
  • 「陝西的麗江」袁家村的設計,竟出自豬八戒網的老威客
    說起袁家村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個位於陝西關中平原的民俗文化小鎮,憑藉關中民宿和美食薈萃的鄉村旅遊IP,迅速躥紅,已經成為全國鄉村旅遊的第一網紅
  • 袁家村,周末遛彎地,暑期好去處
    袁家村,這個在07年開放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距離西安也就1小時多的車程,是我沒事兒就去瞎逛的地方。這裡80%都是陝西省內的遊客,雖然不要門票,進去後吃吃喝喝,買買買,這些都是消費。袁家村比較火的幾年應該在13年前後幾年,15年還擴了一條「書院街」,結果現在很是慘澹;村口修的超大停車場,基本上也閒置了。現在人多的依舊是小吃的那兩條街,「吃」一直是繞不開的一個剛性需求。15年「書院街」失敗後,袁家村沒啥大的變化,最近在門口修了一些水上娛樂,網紅橋,遊樂園,所謂的「關中印象體驗地」已經有了大雜燴的意思,只要是覺得能跟風的東西,都搞進去了。
  • 屋蘭古鎮「張掖袁家村」開啟「夜遊」模式
    張掖金正源旅遊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與陝西袁家村惟德鄉村旅遊諮詢有限公司籤訂了張掖屋蘭古鎮陝西袁家村戰略合作項目,通過雙方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建設張掖屋蘭古鎮文化旅遊綜合體大景區項目。景區依託非物質文化遺產——張掖九曲黃河燈陣;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掖東古城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甲子墩漢墓遺址,通過文化旅遊、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集文旅、民俗體驗、非遺傳承保護、遊樂探險、田園度假觀光等諸多功能為一體的文化旅遊綜合體,開啟旅遊「夜遊」模式。
  • 朝聖袁家村——喜歡那碗臊子麵
    袁家村民俗街名氣很大,很多人就衝著那碗小吃去了袁家村。此次西安行,我也是專程到袁家村的,為的是滿足那舌尖上的味蕾。袁家村是關中平原腹地禮泉縣一個普普通通的傳統村落,二十多年前,許多人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個小村莊。
  • 山西版的「袁家村」——嵐山根
    陝西出了個袁家村,不光是在鄉旅行業內部,在整個鄉村旅遊市場也是鼎鼎大名,頗受好評的,憑藉「關中美食」餐飲產業的帶動,以及對食品安全極其嚴苛的要求,袁家村火了。2015年十一黃金周,袁家村日接待量達到18萬,甚至超過了「兵馬俑」,居陝西省首位,被奉為鄉村旅遊的典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