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晚年,麥克阿瑟仍未釋懷:按我的計劃打,韓戰早打贏了

2020-12-26 陣匠

1950年6月25日,在中國人民還在為為新中國的發展建設事業忙得熱火朝天時,韓戰爆發,這場原本屬於半島上的民族內戰,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插手幹涉後,就逐漸演變成了一場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出於捍衛本國國防安全的目的,在美軍無視中方多次警告,悍然跨過三八線進入北朝鮮作戰後,中方便組建了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發起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戰爭。

在聯合國軍吃第一次敗仗之前,包括美軍在內的不少國家都對中國軍隊抱有強烈的輕視態度,甚至認為中國並不會在這場戰爭中投入過多,畢竟中國當時還是一個農業大國,軍隊在武器裝備、後勤等方面都處於劣勢。但讓所有人意外的是,中國志願軍不但奪回了三八線,還讓聯合國軍三易主帥,麥克阿瑟作為第一任被替換下去的主帥,晚年談論韓戰時依然不忿:如果按照我的計劃來打,美國早就贏了。

麥克阿瑟是美國著名的軍事將領,曾在太平洋戰爭中力挽狂瀾,重創日軍,只是韓戰卻成了他從軍生涯中的一個汙點。麥克阿瑟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原因就在於他在韓戰中制定的作戰計劃總是受到了限制,所以他便把失敗的原因之一歸結到杜魯門等人身上。

按照麥克阿瑟的作戰計劃,在韓戰爆發前期,意識到韓軍戰力過於低下後,麥克阿瑟便提出了為南韓增兵5個師的要求,但杜魯門並未同意,因為這一行為和他主張的「歐洲優先」政策相悖,於是這就有了朝鮮半島90%領土都被朝鮮人民軍攻佔的情景,直到麥克阿瑟發起仁川登陸作戰後,這一局勢才被扭轉。

在中國志願軍也入朝作戰後,麥克阿瑟便下令對鴨綠江的所有橋梁通道進行轟炸,阻止志願軍援軍進入朝鮮的步伐,但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部長再次阻攔了麥克阿瑟。在1950年年底,聯合國軍西線兵力遭到了志願軍毀滅性的打擊,而這支志願軍中便有新入朝的第9兵團。

對此,麥克阿瑟表示憤恨不已,若是美國沒有對自己的作戰計劃進行阻攔,或許北朝鮮早就被韓國國防軍以及聯合國軍攻佔,被阻攔了入朝步伐的志願軍根本就沒有出場機會,直到晚年,麥克阿瑟似乎都沒有釋懷。

相關焦點

  • 麥克阿瑟在朝鮮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
    作為所謂「美國戰爭史上百年一遇的天才」,麥克阿瑟直到今天仍然為美國和世界人民津津樂道。這個出生於美國阿肯色州小石城軍人世家的美國將軍,是一開始就開掛的耀眼人物。比如1903年,麥克阿瑟就以98分的總平均成績創下了西點軍校100多年來的最高得分紀錄。
  • 韓戰:六個月耗盡了麥克阿瑟的一生輝煌
    同年3月10日,美國中央情報局根據種種跡象預測:「6月份,朝鮮半島將發生一場大規模戰爭」。……  半夜,正在酣睡的美國國務卿迪安?艾奇遜接到朝鮮爆發戰爭的消息,他立即打電話告訴正在密蘇裡度假的杜魯門總統。總統接到電話後頭腦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是:根據68號政策報告,動用美國武裝力量也許是解決朝鮮半島戰爭的最好方法。
  • 韓戰時,美國為何沒有擴大戰爭?歐洲的馬歇爾計劃到底是啥?
    韓戰時,蘇聯支持了很多武器給北朝鮮,尤其是一百五十輛T-34坦克,以致於戰爭短短三天,北朝鮮就把韓國打得潰不成軍,並佔領了韓國首都漢城。可見在武器上,美國對蘇聯是有畏懼之心的,一旦蘇聯介入,自己是佔不到什麼便宜的。04 戰爭策略那時蔣介石被打得退居臺灣,而韓戰是他的救命稻草,他是非常期望爆發大規模的戰爭的,最好是第三次世界大戰。
  • 韓戰,麥克阿瑟如何「親手」打碎美軍的「不敗神話」?
    韓戰時期,麥克阿瑟指揮的美軍,剛剛打贏過強大無比的德國,戰勝過極其頑強的日本,當時世界各國普遍認為,美軍是一支擁有著「不敗神話」的軍隊。因此,當時的中國人民對於能否戰勝美國並不是十分確定。然而,「最厲害的將軍」和「不敗的軍隊」這本應有「1+1>2」效果的組合,卻在朝鮮戰場上栽了大跟頭,美軍的「不敗神話」徹底破碎,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和麥克阿瑟本人也有著極大的關係。
  • 收復海南島,打贏韓戰彰顯中國力量,金一南:生死存亡靠戰將
    面對實力強大的十六國結合軍,中國緣何可以打贏韓戰?金一南將軍給出了本人的答案:戰將必需重戰!也就是說打仗實踐上就是在「打將」,將領關於改變戰局起到了重要作用,韓戰中有兩位至關重要的將領詮釋了這個道理,這兩人就是中國的韓先楚和美國的李奇微。
  • 韓戰時期麥克阿瑟竟有此想法:投26顆原子彈炸中國
    而韓戰期間,美國企圖故伎重演,多次密謀使用核武器對中國核訛詐,核戰爭一觸即發。杜魯門:我們一直在積極考慮使用原子彈1950年6月25日,朝鮮南北內戰爆發。隨後,美國拼湊了16個國家組成的所謂「聯合國軍」,麥克阿瑟任總司令,由仁川登陸,悍然入侵朝鮮,很快又越過三八線,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
  • 韓戰初期,北朝鮮軍隊有多厲害?美軍參戰也被打得連連敗退
    韓戰早在1950年1月的時候,蘇聯駐聯合國代表馬利克就拒絕參加聯合國的任何會議,以此來抗議蔣介石所代表的中華民國政府竊取中國新生政權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如此一來,美國在聯合國中一家獨大,將韓戰定義為北朝鮮的侵略戰爭,操控著一群小弟通過了武力幹涉朝鮮內政的決議。於是聯合國軍司令員麥克阿瑟趾高氣昂地走馬上任,在他看來,北朝鮮軍隊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在強大的美軍面前不堪一擊。然而事實真會如他所願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 韓戰對美國人的影響有多大?直到現在都尊重中國軍人
    在韓戰前,美國享受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紅利,大發戰爭財,本土還沒有受到戰爭的破壞,美國在經濟和軍事上是當時絕對的超級大國。當時美國人驕傲得很,這一點從麥克阿瑟不可一世的態度就可看出來。圖|麥克阿瑟當時杜魯門問麥克阿瑟,中國是否會出兵,麥克阿瑟說:「中國人不會出兵,中國歷史上一場仗都沒打勝
  • 麥克阿瑟戰刀直指朝鮮,他的策略高調而又囂張
    在中國人民過國慶節的時候,鄰國朝鮮正在經歷著一場戰爭。10月1日一大早,朝鮮上空遍布美軍飛機。對於這些密密麻麻的飛機,朝鮮人民可以說已經習以為常了,因為他們幾乎天天都要面對美軍飛機的狂轟濫炸。可是這一天,飛機上投下的不是炸彈,而是許多紙片。投降敦促書,很明顯,這是美國在催促朝鮮投降。那麼這些傳單是誰下令散發的?朝鮮人民會就此投降?
  • 麥克阿瑟核計劃有多瘋狂?向中國投50枚原子彈,斷言蘇聯不敢參戰
    關於麥克阿瑟的核計劃具體內容描述不多,但是1954年1月25日,麥克阿瑟74歲生日之際,在自己的公寓內接受了記者康斯丁的專訪,其中詳細地描述了他在朝鮮的核計劃內容。麥克阿瑟稱這是一個可以在十天以內獲得韓戰勝利的計劃。
  • 美國歷史是怎樣記載韓戰的?帶你還原一個真實的韓戰
    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詳細聊聊韓戰中你可能不知道的事情,以及離美國歷史關於韓戰的紀錄。 第三,韓戰中美兩國的數據對比 美國歷史記載將韓戰最後的責任推給了當時的將軍麥克阿瑟,認為正是麥克阿瑟的獨斷專行,錯判中國人的決心,才最終釀成了失敗。
  • 韓戰美國為何不讓國民黨精銳52軍助戰?麥克阿瑟與杜魯門鬧掰
    韓戰美國為何不讓國民黨精銳52軍助戰?麥克阿瑟與杜魯門鬧掰朝鮮北方軍的勝利,李承晚集團在短時間內直接崩盤,使美國華盛頓當局極為緊張,美國決定對朝鮮進行武裝幹涉。早在朝鮮南方總統李承晚逃離首爾幾個小時以後,美國杜魯門總統就在白宮召見朝鮮南方駐美大使約翰·張,為他鼓勁打氣。
  • 韓戰前,麥克阿瑟其實早就來過中國,對中國評價挺悲觀的
    「澳大利亞的保衛者,菲律賓的解放者,日本的徵服者,朝鮮的捍衛者」。這是美國國會送給麥克阿瑟勳章上的話。這個美國軍事史上的戰爭奇才,與中國打交道的機會不多,韓戰讓他了解了中國軍隊的實力。其實,他與中國的交往遠比韓戰要早。這得從他的父親說起。他的父親叫小亞瑟·麥克阿瑟。
  • 韓戰爆發時,朝鮮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什麼打得韓國落花流水?
    此時,「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正在距前線1000多公裡的日本東京「第一大廈,樂觀地等待著「感恩節」——這個被他確定的美國士兵得勝班師時刻的到來。仁川登陸的成功,「聯合國軍」的勢如破竹,眼看即將打到鴨綠江岸的幾乎已不可逆轉的趨勢,使眼前這場韓戰幾乎成了他個人展示軍事天才的舞臺。
  • 彭德懷PK麥克阿瑟:朝鮮戰場上的名將大對決
    彭老總1950年6月韓戰爆發,不出三天,北朝鮮的軍隊一鼓作氣佔領了今天的首爾。眼看北朝鮮就要完成朝鮮統一大業時,美國的「聯合國軍」出手了,時任聯合國軍的總司令麥克阿瑟除了做好防禦工作外,制定了仁川登陸計劃,依靠著44萬餘人的總兵力,一舉將朝鮮戰場的戰局扭轉了過來。朝鮮人民軍一開始從追著南韓打,到被美軍和南韓追趕的局面,戰火燒到了鴨綠江後,彭德懷司令來到了戰場上。
  • 為何古代日本總是打朝鮮,朝鮮卻總打不贏,原來都是因為中國
    當時朝鮮半島分裂成了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個國家。日本先是控制了百濟,接著聯合百濟,攻打新羅。新羅很快就淪陷。於是新羅王公貴族向唐朝求救,唐高宗派出軍隊,與日本在白江口發動了一場大戰。最終把日本打出去,同時也順便滅亡了百濟和高句麗,重組了半島的政治格局。第二個時期是明朝的時候。萬曆年間,日本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便發動了對朝鮮半島的戰爭。
  • 毛主席重視打好第一仗,彭總不辱使命:我是杜魯門就撤了麥克阿瑟
    彭老總先行到了朝鮮,他想要先聯繫上金日成,了解戰局情況。彭老總雖然早知道戰局很糟糕,但是等到他到了朝鮮以後才發現,情況比他想像中要複雜的多。彭老總原定去平壤會見金日成,可是途中得知平壤已經失陷,金日成也在撤退途中,需要再設法聯繫約定會見地點。面對這種混亂的局面,彭老總感慨道:「我打了幾十年仗,從沒有遇到今天這樣既敵情不明,又友情不明、地情不明的窘迫!」
  • 韓戰打出了中國人的威風
    中國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戰爭了。「難道他們還想打仗?不可能。這樣的情況打不了戰爭」美國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想的。但是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中國依然參戰了。並且在第一次戰役,第二次戰役,第三次戰役中重新的將戰線推回了三八線。這次戰役,毫無疑問的刷新了全世界對中國共產黨及其志願軍的看法。在以往的白人世界看來。中國人就是弱,就是懦夫。
  • 韓戰,美國三易主帥,為何最終還是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韓戰期間,以美國為主導的「聯合國軍」司令,首先由麥克阿瑟擔任,麥克阿瑟被杜魯門總統解職後,由李奇微接任,李奇微調離朝鮮後,由克拉克接任。三易主帥,最終,克拉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並說「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勝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這三位美國主帥在韓戰期間,都做了些什麼,導致最終沒有取得勝利?
  • 麥克阿瑟的仁川登陸計劃遭美高層反對,卻與中國一人不謀而合
    並在太平洋戰爭中,指揮美軍與日軍展開連番大戰,以獨創的」跳島戰術「不斷壓縮日本的生存空間,最終在美軍軍艦上接受了日本的投降。從此,麥克阿瑟掌管起了戰後的日本事務,成為了日本的太上皇。當麥克阿瑟在日本過著寧靜而優裕的日子的時候,朝鮮內戰爆發了。